简论科学与信仰兼对求是的科学主义倾向的批判
(黄凤琳;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人们习惯从知情意的角度去判断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其实,还可以从广义的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学角度去判断。科学角度,即认识角度。不包括社会科学的科学是一种理性认识过程现象。而作为社会科学的科学----信仰是一种非理性认识现象。这里读者不易理解,请参考笔者的社会科学的三重根原理。原理展示,社会科学的外部联系是某主体的哲学文化价值观或政治价值观或经济价值观,外内联系是认识论或整治认识论或经济认识论,内部联系是哲学本体论或政治本体论或经济本体论。运用存在的三重根原理,可以方便地分析社会科学的逻辑结构。当社会科学家们尚未实现自觉或理性的研究之前,这就是信仰问题了。可以看出,本体论反映了某主体的价值观。当主体的外部联系比较稳定时,主体的价值观也比较稳定,因此本体论也会比较稳定。
那么,为什么人们要批判本体论。本体论本身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现象,它反映了某主体的价值观。历史表明,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去批判的,严格的说是以自然科学的名义去批判的。他们要按照对存在的三重根的直观认识的标准,去批判对存在的三重根的抽象认识。
在科学学诞生之前,他们既不能实现社会科学家们的自觉研究,那么他们的批判又是什么呢?批判行为的外部联系又是什么呢?显然,他们是站在不同于该主体的立场上去批判的。资本主义初期,是资本主义价值观批判封建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诞生后,是资本本主义价值观批判社会主义价值观。
改革开放前夕,因为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红旗》改为《求是》了。实际上,该文有科学主义的倾向。该文在认识论上过分侧重于直接实践和直观实践,在本体论上则批判了经典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的间接实践和理论的抽象实践。那么,该文的外部联系价值观呢?此不赘述。
当然,本文的“批判”只是站在科学学的中立角度去“批判”的,只在告诉为什么,并未主张什么。
科学学学派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Fengli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