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建议中国中央电视台把CCTV的台标改为中文
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国家电视台,国家的门户电视台,英文名称为CCTV,而“CCTV”从字面上理解为中国中心的,中间的电视台,现在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在世界范围有很大的收视率,在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广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 中央电视台应该更名为中国电视台更为确切。更觉得中央电视台再不用中文台标,下一代的青年的民族情结将大为降低。学了英语,台标就要用英语?什么逻辑?
在西方文化努力向全世界进行渗透的过程中,很多国家的宣传中,都在以在自己的文化中参入西方文化而沾沾自喜,很多内容都以英文的缩写来标注.可是却忘记了很多东西是应该以自己国家的文化作为标注更加合理和易于理解.不少国家都在努力的推广和发展自身的文化,而中国中央电视台则是推广中国文化的最佳平。有没有一点崇洋媚洋的味道?中国汉字 成千上万,为啥一个都不能用,难道非要用外国人的字母来表示中国人最重要的宣传工具?中国人是认识中文的多还是认识英文的多,用英文缩写来当作国家电视台台标,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十一条;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第十一条汉语文出版物 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第十三条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现在走到大街看到的各种牌子,要不就是英文,要不就中文加英文,学校有英语课,校外的英语培训班还很多。连国家的电视台的台标全是用英文做标志,实在可悲的,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好象外国没有这样做的吧?
支持学英语的人对全民有一个伪命题,就是人人都会英语似乎是与国际接轨的大趋势,不学就要落后,中国人对落后就要挨打体会太深了。其实不然,只让少数专业人才学英语,绝不是我们以前闭关自守的体现,闭关自守是根本一个都不学,不去了解,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其实有几万高端的外语人才,可以实时的吧国际最先进的理论,科学技术翻译 成中文,让国民消化吸收就足够了,况且如果一个国家要强大,绝不 应该只把自己摆在一个学的位置,这样永远成不了老师,更决定未来的方式是自我创新。
全民学英语就等于是过去的大练钢铁,不管什么料,大小高炉一起上,最后不但浪费了时间,浪费了资源,练出的还都是废材。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国家应该引导人民把精力投放到能够使国家文明强盛最大化的领域去。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自信,要领导世界,需要的是创造,然后与世界分享,而不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去所谓的学习。
英语仅仅只是一个工具,不是科学知识,不是生产力量。如果我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耗费在只是掌握这个工具上,我们就没有时间去发展创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科学知识,到头来,就算人人都英语8级,也只能和外国人磨磨嘴皮子,需要的科学技术,一样没有创新,没有掌握,还得从头跟外国人去学,去讨。永远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爬,靠他们施舍,永远受他们制约,受他们欺负。
英语,就是奴隶的语言,就是外国人为了控制中华文明,奴化我们,误导我们荒废其他,专心做奴隶的工具。
有错必纠,见错就改,中国中央电视台不能以已使用了几十年为借口,拒绝改正错误,尤其是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央电视台,更应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试问中央电视台,全国有多少人能说出CCTV的英文原意,又有几人能念出英语原文,央视可能考虑的是和国际接轨,但请央视不要忘记他们的服务对象却是13亿中国人民,也不要忘记鲁迅的那句著名论断“最具有民族性就最具有世界性”。
另外,中国中央电视台还尽干文不对题的事.特别是一套,号称是综合台,黄金时间除了新闻和电视剧还有什么呢?我建议这样安排播出吧; 新闻就不动了,八点到九点的黄金时间; 每周一电影,周二戏曲,周三健康,周四普法,周五科技,周六歌舞音乐.周日综合类娱乐晚会节目。九点至十点的时间播放电视连续剧。还有十一套,明明是戏曲台,却常播非戏曲电视连续剧.
我认为中国现在还只能算是一个大国,而不是一个强国,等什么时候外国人要查什么资料非得看中文资料索引中文文献才能算的上权威的时候,那时中国就是一个强国了。
最近.江泽民在为《领导干部外事用语丛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涉外部门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外语,努力运用外语,掌握沟通技巧,不断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水平。今天人民日报: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外语.好象中国要兴起学外语热潮,我认为后果很严重.
我很奇怪现在的一些教育政策,其中最奇怪的就是英语教学。
我认为任何学习都只有两个目的,或是运用,或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这一点来说我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规模的学习英语——仅仅是一种语言而已。
象上面的新闻所示。恕我寡闻,世界上任何一个拥有自己成熟的语言,而又非殖民地的国家,有没有类似的举措?在政府要求下,全民族把掌握一种外语当成重中之重?
现在英语在我国教育中所占的地位,能让任何一个英语语种的国家服气。不但正规教育中英语都是必学必考科目,而且无论是职称考试还是任何一种看上去与英语毫不搭界的科目考试,英语都是必考项。种种英语教育的推行与开展,似乎给人家这样一个印象:掌握英语比汉语本身更重要。至少据我所知,不是每一种考试都有汉语。
不懈余力的推行英语教育的目的,也许是唯一能摆上台面的目的:就是为让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让中国更快的富强起来。这无可厚非。问题是难道融入国际仅仅是靠学习英语吗??外语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可我们现在只是强调学习熟悉这种工具本身,而对于那些以英语写就的知识却忽视了。这样的教育,仿佛在说:学习工具本身显得比如何使用这种工具更为重要。
英语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制订政策的人可能以为,人们把英语学好了至少能象日本一样富强起来。
事实上,日本一直是一个英语极差的国家,在学习英语方面,他们不象我们一样如此大规模的重视推进全民族的学习热潮。他们象是分工极明确的学校,一部分人默默无闻的以翻译为己任,另一些人则根据他们的翻译成果学习借鉴,展开研究。
我们的作法则是要求每一个人都是翻译者。有这个必要吗?可以想象,对我们来说,把一生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学习英语上,而这种学习又并非必要,这是一种多么大的浪费?虽然中国人不大值钱,中国人的时间与精力更不值钱,但这样全民族的浪费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可惜。对一个人来说,把学习英语的时间,用来学习翻译过的哈耶克的著作更好。当然,这是现行教育所不需要的。
中国全民旅推广普通话仅用了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收效甚佳。对于英语语言本身的发展,虽然中国没有学习英语的良好土壤,但就目前中国教育大发展所提供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英语语言在中国的普及也为时不远,多则一个世纪,少则也就半个世纪,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巳。到那时中国后代不仅对圣诞节、愚人节要热烈狂欢,恐怕连复活节、感恩节也要庆祝了。到那时又有多少中国年轻后生去解凄四书五经六艺呢?文化的偏离是一件难事,文化的回归更是一件难事,我们再想补救,已不是亡羊补牢的简单问题了,羊不在了牢可以补,文化丢失了,文化的“圈”是不可以补的。到那时可是一切者晚了。
劳民。英语与汉语是两个不同语系的语言,学习起来难度相当大。但由于政府及社会的追捧(恐怕还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英语被哄抬到一种极高的位置上,就业、升学等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无一不与个人的英语水平有关了.因此造成了学生人人学英语的风气,专业课反倒没人用心看了.长此这样下去,就会造就一大批只懂一点一辈子用不上的英语(并且考完试就忘了),专业课都很稀松的大学生,也不知道值得不值得!
伤财。除去民间搞英语培训的人之外,国家每年还要拿出大把的银子来对全国的孩子进行英语教学,其实学生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这点可怜的教育经费远没有到“有钱也没什么可用的地方”的地步,老百姓的钱也算是给了国家了,可是这样全国上下一心地努力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培养出一大批认识几个英语单词的农民、只会说“爱老虎油”的网民和只能听懂拜拜的无业游民!当然啦,也不是都学得那么差,但是那么几个学得不错的学生几乎都是不懂什么专业的技术白痴,用我的评价来讲就是“知道老外讲的是啥意思,但是却没办法用汉语很好地表达出来”,这帮英语比汉语还好的人恐怕于国于家也都是没什么用处吧?花钱培养出以上一系列的人才....你们说算不算伤财呢?
英语实际上是屠龙妙技。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说一件事情劳民伤财但是会有实际的意义,那么我们一定会坚决地支持!比如说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反对台独什么的,花再多钱流再多血我们也拼死支持!但是搞英语教育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中国人学英语正应了“屠龙妙技”这个成语了, 屠龙妙技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人买掉全部家产去深山找人学习屠龙妙技,学了三年回来了,还给乡亲们表演了一番,人们说:你的技艺是很酷,可是你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龙来杀呢?你学这个还不如去学杀猪了.学习英语不正是这样吗?花费大把的金钱和精力,最终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学不好(学得不好和不怎么好的人一定会占到90%以上),这种结果不用说了,钱和时间肯定是白花了,弄不好还因为把时间都花在自己不擅长的英语学习上而耽误了本专业的学习!第二种是学得还算不错。这种结果比第一种强一点,至少在耍花架子上也好看些,学得不错的人也要分两种:一种是英语专业的(1%都占不上吧),他们本来就应该学好的,这些人多是有天分学语言的,不从小学习也能学好,以前没全民学习的时候国家也拿出些小钱来培养这种人,所以说培养他们和以前比也算是没有什么增量资金;第二种是非英语专业的,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搞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工作的,这些人学得好英语还算是没有浪费(我个人认为只有他们才需要学英语);另一种是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具体工作的,这样的人大部分就都用不上英语了,英语就成了最可悲的屠龙技了,往往是屠龙妙技无处用,杀猪本领没学成! 英语潮就是屠龙妙技+劳民伤财,值得吗?
说点题外话:正确的语言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外语应该作为一们辅助科目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各年级都教授一点英语的基本知识,让有兴趣的人去好好学,让没什么兴趣的人了解一下,在各有条件的学校全面开设其他语种(俄、日、德、法、西、阿等)的基础教学,让人们都可以认读他们的字母并学会查字典即可(语法就免了吧)。英语在大学作为选修课系统地教授,但也不作为硬性考核项目。至于有必要学习英语的那一部分人,恐怕不用你考核,他们也会尽力去学了,而且由于经常要使用,也一定会学得很好、记得很牢....正如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过压缩英语教育所节省的经费可以用在学生的生产生活技能教育上(即杀猪技),那样对于我们的社会将会更有意义!
鉴于以上原因,我实在是没搞懂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指导思想的结果呢?英语的扩张我感觉就是英语国家的一个阴谋,一个削弱我们民族和国家的阴谋!
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院长陈中华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