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是至理名言——读苏轼《教战守策》引发的联想
有林
据考,居安思危语出《左传•襄公十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后来,在《战国策》中有所提及,到了孟子那里,说的更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苏轼针对着面临西夏、契丹(辽)对宋朝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发表了25篇策论,其中就包括《教战守策》。在这篇文章中,苏轼发挥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在文章中,苏轼开门见山地指出: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然后以夏、商、周为例,论证“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接着明白地说:“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时间过去一千多年,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但苏轼的主张,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站立起来,再不是任人摆布和宰割的对象,而成为堂堂正正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六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已经从积弱积贫的处境跨进经济大国的行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防实力也随着有了极大的增强,国际地位也大为提高。正因为发生了这种来之不易的巨变,帝国主义才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
不过,这仅是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许多不安定因素的另一方面。国内的不安定因素不去说了。从国际上说,美国派出间谍飞机天天在我们家门口上空侦察;它伙同一个至几个别有用心的追随者在我们的领海搞军事演习;它袒护那么几个国家霸占我们的岛屿;它强化对台出售武器,阻挠我国和平统一。由它组织的对我们的围堵越来越密,越来越紧。自从美国公开宣布战略东移后,不仅搅得太平洋不太平,南海和东海也被搅得一片混乱。
看来,对于苏轼“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之说,需要做点补充或修正。应该看到,今日的安,也不是完全的安,其中有不安,或者说存在着危,存在着患。在这一点上,苏轼那时的宋朝和我国现在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我们思危,既要想到并采取坚决果断、切实可行的措施,妥善处理当前的小危小患,更要想到如何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大危大患。
依常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国防实力,以保证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却遭到美国和它的某些追随者的反对,诬称我们增强国防实力的举措,是什么“军事威胁”。
这样,我们就不能不反问一下,到底是谁在搞军事威胁?
是谁把航母战斗群开到全世界各大洋,把现代化战机开到各大洲,对包括其盟国和准盟国在内的各国实行军事威慑?尽人皆知是美国,而不是同美国在军事技术上相差二三十年,而且被美国及其同伙企图阻挡在第一岛链以内的中国。
是谁到处设立军事基地,使其成为控制和侵略别国的重要据点?当然是美国,而不是在别国没有驻扎一兵一卒的中国。
是谁凭借超强的军事实力和货币特权,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凡是不随它指挥棒转的国家,轻则加以制裁,重则出动大兵加上狂轰滥炸,管你是不是民选政府,非把你推翻不可。这个国家除了美国及其同伙还有谁?与此完全相反,中国是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决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爱好和平的国家。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努力做好军事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同时在全体人民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体人民的国防观念,使全体人民把捍卫国家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做,是完全正确、深得民心的。
我们决不搞军备竞赛,但也决不能不去增强军事实力,不去提高实力地位。毛泽东同志说的好:“任何阶级、任何国家,都是要搞实力地位的。搞实力地位,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军队是阶级的实力。只要有阶级,就不能不搞军队。”赫鲁晓夫宣扬在帝国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无武器、无军队、无战争的“三无世界”,纯系痴人说梦。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03期,摘自《当代中国史论文自选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