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中央警卫团有名的神枪手、曾当过毛主席5年贴身警卫……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老兵奉孝同,1958年复员回乡后隐居深山劳作,保守着秘密,从未透露身份。50多年来,尽管生活一直很清贫,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都想办法自己克服,没有向组织和战友伸过手。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在有生之年到韶山看看毛主席的故居,去北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得知奉孝同的这一心愿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表示愿意帮助他实现到韶山看毛主席故居的愿望。12月18日,我们早早地驱车赶往娄底市新化县,接奉孝同老人前往韶山瞻仰。
情切切 夜不能寐
驱车近3个小时后,我们于12月18日上午8时10分,在新化县城一家医院见到了整装待发的奉孝同老人。当天,奉孝同身穿军大衣,头戴军帽,虽然头发胡须都已花白,但他身板硬朗,穿着军装仍透出一股子军人气质。
“非常感谢你们帮我实现去韶山的愿望,谢谢……”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奉孝同激动不已。他告诉我们,他当兵期间就想去韶山看看,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后来复员回乡后就连县城都没去过,更谈不上去韶山,久而久之,能去韶山看看成了他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旁边的外孙严绍斌悄悄告诉我们,得知有机会去韶山后,奉孝同兴奋得一晚没睡。
简单的交谈后,奉孝同就催促要赶快去医院与妻子道别,赶往韶山。
上午8时30分,我们来到了奉孝同妻子所住的医院。奉孝同紧握着妻子的手告诉她,他就要如愿以偿到韶山看看主席的家乡。病床上的妻子得知丈夫的心愿即将实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因病情影响,奉孝同的妻子只能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让丈夫放心去。
在路上,奉孝同给我们简单地讲起了他曲折的一生。
1928年,奉孝同出生于下团村一个贫苦农民家;1950年11月,光荣入伍后,被分配到新化县十一区中队;1952年11月,担任新化县公安队战士班长,后被选调进入中央警卫团干部一中队,成为毛主席身边的一名警卫战士。在中央警卫团服役期间,奉孝同先后获得执勤能手、优秀射手、技术能手等光荣称号,并多次被毛主席接见。
1958年2月,为积极响应毛主席“加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31岁的奉孝同回到家乡,积极投入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54年来,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一名优秀军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崇高品质,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从未向组织伸过手、开过口、提过要求。
“谨守机密,坚守信仰是一个军人的基本素质,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奉孝同告诉我们,50多年来虽然他过得不是很好,但他并没有因此后悔,还鼓励自己的外孙严绍斌去参军。
意绵绵 睹物思人
经过约3小时的车程,中午12时左右,奉孝同在亲属和新化当地政府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到达韶山。很多志愿者打着欢迎横幅,捧着鲜花在韶山高速收费站出口迎候他。
“主席家乡的人很热情,谢谢你们!”下车看到有这么多人迎接,奉孝同情不自禁地说。
短暂停留后,奉孝同拒绝了先去吃中饭的要求,迫不及待地赶往毛泽东广场,给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
12时20分,在广场前坪一下车,奉孝同就精神抖擞地向着毛主席铜像敬了一个标准军礼。他嘴唇颤抖地说:“主席,奉孝同来看您了!”
沿着瞻仰大道,奉孝同缓慢地向主席铜像走去,并不时向身边的导游询问着主席家乡的情况。在距离铜像150米左右时,奉孝同推开两旁搀扶他的外孙、外孙女,再次举起右手,敬着军礼缓慢地向前走去。距离铜像还有50米左右时,奉孝同情不自禁地走起了正步。
12点29分,终于走到毛主席铜像前的奉孝同情绪激动,再次忍不住大声喊道:“主席,您当年的警卫奉孝同来看您了。谢谢您当年对孝同的教诲,我今天给您带来了您最爱吃的腊肉和糍粑……”面对主席铜像,奉孝同深情地诉说着自己对主席的想念,久久不愿离去。
下午1时,随同的医生因为担心奉孝同的身体吃不消,劝他先去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再去参观主席的故居。奉孝同只好三步一回头地在大家的劝说下离去。
吃完饭,奉孝同稍作休息后,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纪念馆。
“主席生活得很朴素,他要求,没有客人的时候每餐只要有一个荤菜就够了;他家里的热水瓶烂了补好焊好再用;他穿的衣服也是大大小小上十个补丁……”参观途中,奉孝同不断回忆着他在中南海与毛主席生活的点点滴滴。
“侍卫领袖五年时叨教诲心胸广,扎根山村半世每忆殊恩涕泪流。”下午,走在去宾馆的路上,奉孝同不停念着这首他写给主席的对联,表达他对主席深深的怀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