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你好!在价值体系下,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任务,就是用钱赚钱。工人阶级有工人阶级的任务。就是为资产阶级打工挣钱。工人阶级打工挣钱完全是为资产阶级的用钱赚钱服务的。因此,在价值体系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处于对立的地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立呢?不是因为资产阶级剥削了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而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价值体系!准确地说,就是资产阶级能够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赚取更多的货币,用赚来的货币投入到生产中,才能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为什么会有这种价值体系呢?或者说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把产品生产变成商品生产,把产品交换变成商品交换呢?或者说为什么资产阶级要搞市场经济呢?那是因为资产阶级霸占了劳动的客观条件,霸占了生产资料,因而能够把劳动的客观条件或者生产资料作为资本,这就是价值体系的前提条件!资产阶级为什么能够霸占劳动的客观条件或者生产资料?就是因为劳动者与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开来!正是这种分离,劳动者丧失了劳动的客观条件,丧失了生产资料!这就是价值体系产生的大前提!或者说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大前提!由此可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从根本上说,就是资产阶级占有劳动的客观条件或者生产资料和无产阶级丧失劳动的客观条件或者生产资料的对立!从三百多年前的西欧诞生资本主义那时开始,资产阶级就在一国的生产中,接着在全世界的生产中永远地生产着这种分离!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分离的状况遍及全世界,涉及到全世界70亿人的99%!资产阶级要保留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或者生产资料的分离,工人阶级要消灭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或者生产资料的分离,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全部内容!!!
马克思认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最根本的是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所谓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建立巴黎公社式的工人阶级政府,在工人阶级政府的领导下实现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统一!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绝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要百倍的进行反扑,所以,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就是消灭资产阶级的反扑!
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但是俄国的经济条件处于小农经济为主工业不发展的状况,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的经济条件,要实现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统一,是有困难的。怎么办呢?列宁发现既然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那么,通过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就能够把小农经济、小手工业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无产阶级需要的和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工业经济!这个工业经济条件一旦实现就能够实现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统一,就能够实现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
列宁没有看到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在俄国取得胜利,就与世长辞了!斯大林上台以后,就在列宁逝世的1924年就把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篡改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把合作社的生产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价换。显而易见,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本质上说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而就形成了所谓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个不论不类的四不像的价值体系就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垮台的根本原因!在当时的条件下,布哈林等党内的高级领导对斯大林篡改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行径进行了斗争!斯大林恼羞成怒,抓起阶级斗争的大棒,从肉体上消灭了这些反对派!由此可见,斯大林的阶级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是要进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还是要进行产品生产和产品调拨的斗争,因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属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范畴,产品生产和产品调拨属于产品体系的范畴或者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范畴,所以,阶级斗争就表现为斯大林想保留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因而代表者资产阶级和广大的无产阶级想实行产品体系即产品生产和产品调拨的斗争!斯大林虽然暂时的取得了胜利,但是到1989年所谓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彻底变成了名符其实的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在斯大林的阶级斗争中,资产阶级最终取得了胜利!
1949年中国人民掌握了政权,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列宁遇到的经济条件差不多,毛泽东同志就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在中国进行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践。在这个实践中,毛泽东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亚细亚所有制即土地公有制的传统,并采取公私合营等手段,把一切劳动的客观条件,把一切生产资料归无产阶级国家所有,这就是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因而在人类历史上在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实现了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统一!
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斯大林进行的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毛泽东进行的是产品生产和产品调拨。因为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就把商品生产限制在日用品范围内,而一切生产资料都是产品生产,产品不经过市场而是通过有计划的调拨制度!毛泽东在进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中国的领导人包括周恩来、刘少奇等在内对毛泽东的产品体系的生产缺乏认识,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在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上,在发展工业生产问题上,总是认为毛泽东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走得太快了,因此被称为“左倾冒险”主义!特别是刘少奇同志认为农业的发展,还是要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道路。刘少奇为中央制定的农业合作化的文件就是这样,所以被毛泽东否定了,可见这是认识上的问题,所以毛泽东和刘少奇虽然认识不同,但是,仍然把刘少奇推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可见,毛泽东和刘少奇的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这一点刘少奇之子刘源说的很清楚!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的市场化经济已经发展到特权阶层的社会帝国主义,这对中国来说,威胁是很大的。所以,为了保证中国的产品体系不受到破坏,为了保证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个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统一的生产关系不受到破坏,所以,毛泽东就强调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的内容就是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即劳动者与劳动的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的生产关系同私人所有制、公司所有制即劳动者与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分离的生产关系的斗争!简单说就是结合和分离的斗争!毫无疑问,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的倾向,在共产党内部有一定的市场,这主要是特权阶层掌握一定的权力、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毛泽东确认,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为了与党内的资产阶级倾向作斗争,毛泽东发动群众,让广大群众监督党内的有资产阶级倾向的领导人,不能把业已形成的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开来,所以毛泽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现在,许许多多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的领导人到死都认为毛泽东的做法是正确的,这就证明,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绝对不像斯大林那样把反对派置于死地,而是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为保护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的生产关系。刘少奇之死纯属于意外,绝对不是毛泽东的初衷!
由此可见,斯大林的阶级斗争是坚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与反对派的斗争。毛泽东的阶级斗争是坚持产品生产和产品调拨而与反对派的思想的斗争。斯大林在阶级斗争中采取的是消灭反对派的肉体的阶级矛盾的残酷斗争。毛泽东在阶级斗争中采取的是帮助提高认识的治病救人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斗争。
劳动者2013年8月20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