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毛泽东在平凡中的伟大——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任祥旺 · 2013-12-2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任祥旺 整编

  前 言

  当毛泽东活在人间时,他似乎经常隐现于无界的神坛之上,以“四个伟大”为主旋律的颂歌回响在亿万人的耳畔,他的形象高大而朦胧;当毛泽东仙逝天界之后,他却又踏着大地又回到了人间,人们渐渐地看到了他的血肉之躯,音容相貌,也真切的体味到了一个大地之子的七情六欲、苦乐悲欢……。自从毛泽东逝世以后历史认识的进程就越来越清晰地显示了这种趋势。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认识升华到了新的高度,更多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使毛主席的伟大更加震撼人心!

  毛泽东一生英明伟大,真伟大,在生活的平凡中实在是更伟大,得到中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信仰、敬仰。

  毛主席啊,您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红太阳。人类有史以来,没有哪一个人比得上您伟大,超过您的伟大,您给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留下永不灭的深刻的形象,永恒的纪念,您是永恒的指路明灯,永不熄灭的灯塔。

  有一次,您在梦中说给我两本书看,《我眼中的毛泽东》、《韶山的昨天与今天》,可是,我家里没有这两本书,我也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两本书,正在我发愁的时候,书架上出现了这两本书,我感到非常神奇、幸福,如获至宝。

  我认认真真读起来这两本书,感受颇深,感到您在生活的平凡中伟大、真伟大、实在是太伟大了。这使我终生难忘。我给好多人谈到此事,他们都说:“老任啊,您经常聆听毛主席的教导,您真幸福!你真是真了不起,了不起啊”。我说:“我是托毛主席的福,他老人家永远是的指路灯。”

  我写毛泽东在平凡中的伟大,得到很多同志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一定要写好,写成功,让更多的人看到作品,受到深刻的教育,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把学习毛泽东思想更进一步引向深入,更加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当我写的纪念120周年文章于2013年5月28日在红歌网发表后,记者吕康军给我打电话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做的也好,一般人做不到。”当我写信仰、敬仰毛泽东思想的回顾文章发表后,吕康军又给我打电话说:“你的文章,我感到很好,敬仰、信仰毛泽东很到位,你给旗帜文萃的时迈同志打电话推荐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一下,或在发表一下。”不少读者知道我写毛泽东在平凡中的伟大的文章,都纷纷给我打电话,邮毛泽东在平凡中的资料。再次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鼓励促使我写好毛泽东在平凡中的伟大的文章。

  《我眼中的毛泽东》《韶山的昨天与今天》,这两本书是九十年代出版发行,至今有20多年,我想通过写毛泽东在平凡中的伟大,将两本书的有关章节的内容摘录下来,稍加整理,介绍给大家,进一步体会毛泽东在平凡中的伟大。

  “我们相互之间要称同志,这种感情比什么都深”

  晚年的毛泽东有位管家,毛泽东时而称他“同志”,时而称他“我那盏不灭的灯”。这位管家姓吴名连登,江苏盐城人,陪伴着毛泽东度过了整整12个春秋,直到1976年9月将这位领袖的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为止。

  “主席,您要找的吴连登同志来了。”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领着吴连登,向正坐在沙发上抽烟的毛泽东报告。毛泽东望望吴连登,对他笑笑说:“我们见过,就是那个盐城人嘛!”原来,早在1960年,吴连登就由家乡调到中央办公厅服务处,分配在人民大会堂工作。这个19岁毛头小伙,个头不高、开口就笑,洋溢着穷人家孩子那种勤快和淳朴。久而久之,毛泽东也就记住了这位盐城人。

  “我请你到我家里帮帮忙,行不行啊?”毛泽东商量的口吻很随和。

  “我……我……做得不好,要请主席……多批评。”毛泽东摆摆手:“我那里要说事情多,有时也真的多,有时也没有多少事情。”“……我一定好好工作!”他立即保证。

  吴连登到主席家“帮帮忙”的头几年,仅是做一些杂务:搞搞卫生,收拾收抬主席卧室的衣物啦,整理整理主席的图书啦,再就是管理主席家惟一的杂品房,也就是吴连登称的“仓库”。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中国一号仓库”,比今日县委书记们的储藏室还要寒碜。一没金银首饰,二没豪华服装,更没有外国元首赠给毛泽东的任何一件礼品。“仓库”里排着几只木柜,里边放着这样四部分物品:一是毛泽东的旧衣旧鞋旧袜和几套供换洗的衣服;二是毛岸英的一些书籍及衣服等遗物;三是江青的一些衣物;四是一些很小的布头、破毛巾、小球毛线等。

  吴连登是1968年担任毛家管理员的。他管理啥呢?这么说吧,在主席家,几乎没有他不管的事。他要负责管理毛泽东、江青的工资及日常支出;他要负责毛泽东的衣食住行,保证安全;他要跟随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不离左右;他要管理江青和孩子们的家务杂事……

  他刚到主席家,就听毛泽东说:“我们相互之间要称同志。这种感情比什么都深。”平素有事,毛泽东总是叫“吴连登同志”。按主席家家规,李敏、李讷等叫他“叔叔”。

  “脱离了群众,你们统统给我滚蛋”

  主席家也曾有“整风”,吴连登初进主席家,虽说国家已度过困难时期,但日用品依然严格按计划供应。别的都好凑和,就是这肥皂……吴连登每月仅有可怜巴巴的半块,洗脸洗澡洗衣都得用,实在不够。当然,若以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身份去搞点,别说半块,就是10条也不费吹灰之力。可是,这是被毛泽东严令禁止的。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耳闻:他身边工作人员收了地方一些诸如水果、茶叶、丝绸等土特产。这天,他将跟随他长征、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汪东兴召上庐山,指示道:你回来吧,主管第一办公室。你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风!汪东兴回到中南海后,对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认真进行整风。通过调查研究、批评和自我批评,摸清收受土特产问题,形成一份材料呈报毛泽东处置。

  “我的话你们就是不听,遇到暂时困难都过不去,脱离了群众。你们统统给我滚蛋,还是回到人民群众中去!”毛泽东大发雷霆,说到做到。不久在汪东兴的主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员调整。事情到此并没有打住。毛泽东根据那份材料统计的情况做出决定,凡是他身边工作人员收受的土特产一律作价,从他的稿费中向有关省市退赔。工作人员们虽然没掏腰包,但毛泽东这一有理有节有情有义的举措,对他们乃至吴连登这些后来者的教育却是延绵不断的!

  说起毛泽东的大发雷霆,还有一次也让吴连登记忆深刻。那是在前苏联同我国关系紧张的岁月里,前苏联大兵压向阿尔巴尼亚边境,随时都有出兵的危险。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卧室里好长时间一言不发。忽然,他一脸严肃地叫来秘书,提出:“我要马上见苏联大使。”工作人员劝主席刷刷牙、洗洗脸,换身衣服,然后到会客厅。毛泽东依然一脸严肃,说:“就在这儿见。”既没刷牙也没洗脸,更没换衣。

  后来秘书偷偷告诉大家:主席这次火可发大了!指着苏联大使的鼻子,毫不客气地说:“你们不是要出兵阿尔巴尼亚吗?欧洲离我们这里很远,我们不会去。但是,我们跟你们有那么多的边界线,去哪里都可以,战争真正打起来是没有边界的!”结果,苏联没敢对阿尔巴尼亚打一枪,很快撤了兵。

  毛泽东在卧室里接见外国人,这是惟一的一次。开始,吴连登好生不解,事后一想,这是主席他老人家对霸权主义的一种藐视!他“穷”得硬气,谁都不怕!

  毛主席自60年代初将工资降为3级、每月404.8元后,一直到1976年他老人家去世,一直没有调过,主席常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那么,吴连登是怎样将主席的工资花得盆清碗净呢?

  凭心而论,毛泽东的工资在当时是挺可观的,可几下里一分就不见影儿了。党费10元,房租水电、地毯家具80多元,这是每月必交的;每月伙食100元左右;还要负担李敏、李讷、毛远新及江青的姐姐李云露的生活费,开始每人15元,慢慢加到25元,最后是30元。孩子们因事派公车,他要付车费;再加上有时招待民主人士、故旧老友及家乡亲戚的饭费、车费、住宿费、医药费等,就已经超过了300元。

  毛泽东每年还有一笔不菲的支出。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章士钊曾借给他几百块银元,资助革命事业。毛泽东谨记心间,耿耿于怀。进城后的每年春节的前两三天,他都要亲派秘书从个人稿费中取出2000元送往章府,年年如此,一直坚持到章老在香港逝世。

  “我请大家吃饭,面条一碗”

  在吴连登的记忆中,毛泽东很少请客,偶尔为之时,几乎是清一色的民主人士及同窗好友,没有请过中共的各级干部。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丰泽园开会到深夜,他会说:“今天会开晚了,我请大家吃饭面条一碗。”只要听到他发话,吴连登等顿时忙里忙外,将一碗碗炸酱面或打卤面端了上来。“你们吃你们的,不影响开会。”毛泽东望着众位战友吃着面条,接着说话。不用说,这顿面条,毛泽东会坚持在他的伙食费里支出。

  1972年,李讷生下了儿子效芝。她的工资仅有几十元,要买柴米油盐、要请保姆、要买奶粉,再怎么省都不够。其父早有现矩,孩子们参加工作,拿到工资,他就不再补贴。他的理由是:“人民给了你待遇,你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从来没向父亲伸过手要钱的她束手无策了,只好找张耀祠求助。张耀祠觉得,李讷的要求合情合理,子女困难,父亲理应帮助,就写了张条子,主席才批准从自己稿费中资助一些。

  可以说,毛泽东几乎每个月都要“拉饥荒”。

  “这些礼物不是送给我个人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

  当1976年9月吴连登将毛泽东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供人们瞻仰时,在这位老人的身后,除有几套毛式中山服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套高档服装,没有任何金银珠宝,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的遗嘱;在这位老人的身后,只有他终生酷爱痴迷的8万多册书籍! 另外,由有关部门安排,从“特别会计室”管理的稿费中,拿出一部分,给他的子女每人仅分8000元。这就是领导了近10亿人口、时间长达27年的共和国领袖的家当。

  毛泽东处置礼品既有原则又有分寸。凡属贵重礼品一律归公,专门陈列起来。对于没法保存的土特产,是水果——送幼儿园;是几包茶叶——送身边工作人员。吴连登从来没听毛泽东说过将水果、茶叶送给江青,送给自己的孩子们;逢到土特产品量大时,他就让工作人员拿到中南海食堂去卖掉,然后附上一封讲明党关于不准送礼的规定和纪律的信,将钱寄给送礼的单位和个人。

  毛泽东耐心解释:“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党有纪律,这些礼物不是送给我个人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如果说,你在我这个位置上,人家也会送给你的。”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吃了拿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

  金日成对毛泽东怀有特殊的感情,几乎每年都给他送来几十箱乃至上百箱的苹果、梨和无籽西瓜,大的西瓜重达五六十斤,退回去肯定不合适。他就让秘书开列一个名单,将水果分送中央各位领导人。

  大约在1964年,印度尼西亚掀起了迫害我侨胞的浪潮,我国政府义不容辞地出面保护了他们。有侨胞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送给毛泽东的燕窝重达31.5公斤。燕窝之珍贵人所共知。且不说今日每500克需万元以上,就是在当时也得四五百元一斤,相当于毛泽东一个月的工资。

  毛泽东毫不犹豫地指示:“把它们全部送到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国人。”秘书徐业夫试探地说:“主席,是不是家里留点……”毛泽东摆摆手,打断道:“不用留,一点都不用留,全部送走。”于是,这31.5公斤燕窝一克不少地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10多年后的1975年,年迈的毛泽东已经行动不便,咳嗽哮喘,外加心力渐渐衰竭,身体日渐衰弱。吴连登就向张耀祠提出要给毛泽东增加营养,最好能弄点燕窝炖汤。张耀祠找到人民大会堂党委书记刘剑,这才发现当年的燕窝尚有7两。经汪东兴批准,由吴连登打了收条才取回中南海。每次瞒着毛泽东在汤里加一点。直到这位伟人离世,也不知道他自己终于享用了那31.5公斤燕窝中的7两。

  毛主席吃饭很随意,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他不让浪费,饭粒掉在桌上自己拣起来吃。他喜欢吃河沟里的小鱼小虾,吃糙米杂粮,特别喜欢吃玉米、红薯,尤其是他到了晚年特别喜欢吃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毛主席除了爱吃猪肉外,一生特别喜欢吃鱼。江湖河海池塘里的鱼,红烧清蒸油煎干烧都吃。他曾对工作人员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海里喂鱼,回报它们。”

  所以说,毛泽东称他是“我的那盏灯”,吴连登当之无愧。毛主席的工资是404.8元,吴连登接受阳光卫视采访时解开了秘密:毛主席的工资是404.8元。大跃进以后经济困难,主席问:“我的工资是多少?属于一级工资?不要拿那么多钱嘛。”主席带头把自己的工资从一级降到了三级,一直到临终的时候工资就是这么多。主席吃饭、喝茶、抽烟、请客,以及其它的日用开支,都从工资里支出。

  毛泽东的稿费由中特别会计室管,支出需要毛泽东本人批。

  穿破毛衣上开国大典,毛泽东的卫士马武义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天气已经比较凉了,他穿了一套羊毛衫,两个膝盖的地方都破个大窟窿,两个胳膊肘的地方也破了大窟窿。胳膊肘的窟窿用袜子头补上了。裤子上的窟窿大,没有那么大的袜子头,所以就没有补。

  那天天安门下边几十万人欢呼雷动,可是有谁知道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穿了一套破了四个大窟窿的毛衣。我估计不会有第二个人,穿着这么一套破衣服上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主席的日常生活用品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在经历83年漫漫人生旅途后,毛泽东离人们而去,他没有把自己“还”给故乡韶山,但在1990年,他晚年用过的大部分物品又回到韶山故里。

  让人感慨的物品毛泽东晚年家居物品即1949年进入北京之后到1976年9月去世这27年问的家居物品,包括中南海的丰泽园、游泳池及其中的一切大小物件。它们最为完整、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相对稳定的家居生活和衣食住行的特点。

  毛泽东家居物品突出地体现了毛泽东的个性、人格、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顽固”地保持着农民的俭朴近乎吝啬,恋旧近乎成癖;他的菜谱简单,一辈子保留韶山特点——喜吃辣,还有诸如吃红烧肉,睡硬板床,穿布衣、布鞋,衣服打补丁……毛泽东家居物品中许多东西颇具代表性,如有73个补丁的睡衣、单腿眼镜、一边高一边低的木板床。

  从1990年到2000年,经过长达十年的清点、整理和消毒等各项必需的保护流程及大量的对当事人、相关地点即这些物品的原生环境的采访、调查,现在,毛泽东的这些家居物品分门别类静静地躺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展厅与库房里,观众能从展出的1000余件物品中感受到一代伟人并不遥远。

  这是一组统计资料:移交给韶山的毛泽东家居物品共64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85件。

  2008年,毛泽东115周年诞辰之际,一座高标准的文物库房和一座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的毛泽东文物馆建成对外开放。馆内《风范长存——毛泽东文物展》为基本陈列,陈列面积近2000平方米,生动再现了毛泽东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哪有活一万岁的?人活一百岁就不得了了”

  毛主席的娱乐活动,是不多的,特别是到了晚年,他就更少活动了,游泳也越来越少了,最后一次是在湖南长沙游的。有人看到毛主席有一张打乒乓球的照片,以为他经常打乒乓球,其实主席并不喜欢打球。

  在我(曾建徽)的印象中,主席晚年既不打扑克,也不打麻将,除了看看书,就是看看电影,听听唱片。只要能看书,他就要书看。有一次,他对我说,你这个管理员一天不给我饭吃没关系,你要是一天不给我书看,活着就很难受。

  毛主席对电视和收音机都没有多少兴趣,他那里有一台收音机,他是不听的。1969年他那里有了一台进口彩电,他看的时间也很少。

  有一阵子,他想看电影,我们那里配了一套手提式电影放映机,我和周福明同志都学会了放电影。就在主席的那间会客室里,我们架起机器就放。

  回想起来,主席都看了些什么片子呢?电影资料馆是可以查出来的,都有登记。这些片子中,有我们建国以后拍的,也有从外国进口的,还有早期的一些默片。我印象很深的有《红灯记》、《自有后来人》、《雷锋》、《刘三姐》、《不夜城》,还有《群英会》、《借东风》、《荒山泪》、《斩马谡》、《斩黄袍》等等。1975年他看《创业》,也是我们放的。他的那次批示,起了很好的作用。我记得他不光说了批示的那些话,还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有什么不好?中国人不自力更生非完蛋不可。

  我记得,有一次主席看战争片子时,他哭了,流了泪,心情特别沉重。

  毛泽东不让身边工作人员搞个人崇拜,这是真的。

  毛泽东并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非常喜欢人家搞个人崇拜。有两件事我的印象很深:一次是给毛主席放电影,是一部纪录片,我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也许是氢弹爆炸,我记不太清了。当放到爆炸成功以后,人们欢呼起来,“毛主席万岁”的声音响成一片。画面上还出现了毛主席的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看到这里,毛主席挥挥手,说:“不看了,不看了。”

  我看到毛主席一脸不高兴。

  还有一次,主席过生日,我们党有规定,不给领导人祝寿,毛主席带头这么做。但我们身边的这些工作人员每逢十二月二十六日,还是要向他老人家祝贺生日的。

  那一天,我们到他屋里去,我按照当时的习惯,说:“毛主席,我们祝您万寿无疆!”

  毛主席看看我,说: “是那个咸城人啊!”

  我是盐城人,毛主席开玩笑,总说我是咸城人。

  我说:“我是吴连登”。

  他又说:“是我身边那盏不灭的灯啊!”

  说得大家都笑了。

  这时主席又严肃起来,说:“刚才‘那句话是屁话。”

  听主席这么说,我又紧张起来,怎么是屁话呢?大家不是天天在喊吗?

  毛泽东又说:“哪有活一万岁的?人活一百岁就不得了了!”

  平时,他要看看电视的时候,只要里面出现有人山呼万岁的时候,他总是要“关掉!关掉!”

  说来你们可能也不信,就当全国上下搞什么早请示、晚汇报的时候,我们这里没有让搞那一套,要是叫主席看到了,他不发火才是怪事。

  还有一次,他和我们说到了他的塑像,他说:“你们也不可怜我,让我站在那里日晒雨淋的。”

  所以我说,那时他也是不愿意人们搞个人崇拜的,是反对搞个人崇拜的。

  在延安时,有一次在杨家岭中央礼堂上面的小会议室里开会,人数不多,大家边讨论问题边抽烟。毛主席也想抽烟,可一摸口袋——忘了带烟。警卫员也不在身边,只好忍着了。这时宣传部长凯丰同志却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而且把剩下的很长一截烟蒂掷到地上,毛主席可能是对凯丰同志抽烟浪费不满,他竞欠了欠身子,伸手把凯丰同志扔掉的半截还燃烧的烟蒂捡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便抽起来。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凯丰同志脸涨红了。会后,一些老同志常就这件事与凯丰同志取笑。

  主席爱抽烟,可不浪费。每颗烟留下的烟蒂很小,直到烫手为止。进城后,主席使用烟嘴儿,许多烟嘴儿都烧坏了,可见留下的烟蒂非常小了。有一次李银桥从主席屋里拿出好几支烧坏了的烟嘴儿,我也要了支,可是已无法用了。

  主席进北京后先住双清别墅,仍保持着晚饭后散步的习惯,我们这些警卫就在附近山坡上放哨,担任保卫任务。我多次发现,主席边抽烟边散步边思考问题。就是白天工作之余在院内外散步时,也多是思考问题,或酝酿诗情。1949年4月,他在双清写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辉煌诗篇。

  我记得,在双清那段日子里,晚饭后主席出来散步,常抽支烟,可是走着走着,烟没抽完,他便因思考问题而将剩下的烟蒂摁灭,并将烟蒂插进墙上的砖缝里,等他散步回来又将烟蒂取出,点燃了再抽。

  1950年夏,我跟随主席在玉泉山住了一个时期,南方一厂家送给主席一箱纸烟,而且每支烟卷纸上都印着红字:“献给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可能是因为有这行红字,主席不爱抽它,江青也不抽,把烟都给警卫战士们抽了。 (摘自西苑出版社出版的《中南海纪事》)

  毛主席在日常生活中磨练子女的意志品质

  毛泽东家教二三事。毛主席共有过10个子女,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其中大半都夭折或失落了。幸存下来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及李敏、李讷俩姐妹。但是,毛泽东对他们的教育都是非常严格,对最小约女儿李讷也是如此。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正上学、吃住都在学校。一天,李讷从学校回家告诉父亲毛泽东: “我的(粮食) ‘定量’老是不够吃。菜少,全是盐水煮的,油水还不够。上课肚子老是咕噜噜叫。在学校我一顿能吃三个馒头。”毛泽东听完女儿的诉说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她: “困难是暂时的,要和全国人民共度难关。”

  1963年初,李讷在给父亲的信中汇报了自己的思想,谈起课程中学到《庄子.秋水》篇的体会,认为其中的主人公河伯(传说中的黄河水神)鼠目寸光,自高自大,是不可取的。毛泽东看了这封信后,深为女儿的进步感到高兴,他立即回信予以鼓励。信是这样写的:李讷娃:刚发一信,就接了你的信。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不要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在你的手里了。没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这就好了,这是大学比初中学的好处。中学也有两种人,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有娇生惯养的所谓干部子弟,你就吃了这个亏。现在好了,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为你祝贺!

  1958年初,李讷因急性盲肠炎打针,针头断在肌肉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手术不顺利,引起伤口感染 ,发烧。毛泽东为此非常担心,工作一通宵,临睡前,为解除李讷的思想负担,挥笔草书一信。信中写道: “李讷:念你。害病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意志可以克服病痛。一定要锻炼意志。你以为如何?……”信术还抄录诗一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毛泽东要李纳充分体验意志的力量,通过与疾病作斗争,使自己意志更加坚强。

  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磨练子女的意志品质。

  毛泽东一家的生活帐本,分类具体,记述详细,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第一家庭”的日常生活。这些生活帐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从1952年起到1971年1月止。第一类是粮食、食品帐,一共有4本,其中采购粮食帐2本,采购食品帐1本,食品处理帐一本。第二类是日常杂费开支帐共4本,记载毛泽东一家购买洗衣粉、肥皂等洗涤用品,添置锅盆碗筷等日常用具,以及医药费、茶叶费、头油、针钱等开支情况。第三类为毛泽东和江青衣帽鞋袜分类登记帐,包括衣料、布匹、被褥、鞋袜的添置、使用情况。第四类是物品分类帐,记录燕窝、银耳、海米等食品,以及手纸、火柴、香烟等日杂的进出量和使用情况。第五类为生活费收支报表,记录毛泽东一家收入及开支情况。

  建国初期,卫士长李银桥起草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上面写着:主食450元;副食120元;日用开销15元、杂支零用18元,房租费49.63元,党费20元,李敏、李讷读书和生活费每人每月25元……当时,毛泽东认为伙食费每天三块太高了,李银桥解:“不高呢,里头还包括招待客人的开支。”毛泽东常在家里招待客人,主要是民主人士和亲戚朋友,费用全是从自己工资中开销。毛泽东听后沉思了一会,才提笔在计划表上批了“照办”两字。

  毛泽东的生活开支同普通百姓一样,主要来源于工资。1955年中国实行了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级到24级毛泽东拿的是一级工资,加上补贴,总数是610元。

  1958年以后,由于苏联通债,全国又遭特大自然灾害,经济极度困难,为了共渡难关,毛泽东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工资降下来,由国家行政一级降为三级,月薪是404.80元,直到毛泽东逝世。全家的生活、日用全靠工资,国家是没有额外的一分钱补贴,吃的、用的、喝的茶、抽的烟抚养子女的费用都得自己花钱,同时还要按月缴党费、房租、水费、电费、家具组佣金80多元。

  1960年,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毛泽东与人民同甘共苦。据卫士张仙朋回忆,一天,毛泽东对他说:“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

  卫士们担心主席的身体,劝他老人家还是吃点肉,可主席坚持不同意。一次,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开会,到了深夜,卫士们与服务员商量,趁着开会,给中央领导们做些肉包子,当卫士们把夜餐送上去之后,不久,周总理就出来了,悄悄地问卫士:“主席说了不吃猪肉,怎么包子里放肉了?……以后没有主席的话,可不要搞了。”卫士们担心毛泽东,可又不能违反命令,于是想出了一条妙计,在包子里放鱼肉或其他肉类。

  没过两天,毛泽东又对卫士说:“我不吃荤了,只吃米饭、青菜,从196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卫士们知道毛主席节衣缩食的用意,听后非常心痛,于是联合秘书护士大夫一起士、大夫一起,想做毛主席的思想工作,他们说:“主席,您这样您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坏的,党和人民都需要您,全国人民每人省下一口也愿意也让您吃得好一点”可毛泽东坚决不肯。卫士们又说:“我们省给您吃。”毛泽东却斩钉截铁地说:“这也不行啊,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听了毛泽东的回答,卫士们心里真不是滋味。

  60年代初,毛主席提出对自己一家的收支认真填写报表,每个季度上报中央警卫局财务处。这样的生活报表,毛主席为我们留下了42本,大都是他的生活秘书用横格纸自制而成的。这报表清晰地这个家庭的开支情况。从生活费收支报表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一家收支的大致情况,如1968年1月:收入:上月接转14095.45元,毛泽东工资404.8元,江青工资243元。支出:月房租费125.02元,送王季范、章士钊4400.00元,12月1月党费40.00元,日用消费品92.96元,液化气9.6元,伙食659.13元。

  按理说,毛泽东的日常开支,绝对不是个小数,除了自己和江青有工资以外,其他的家人均没有收入来源,毛岸英、李敏、李讷、刘松林、毛远新、江青的胞姐他们的生活费、医药费、还有上学费用,都是他和江青负担,但毛泽东从来都是严格控制,绝不允许家庭超支。

  毛泽东非常钟爱自己的儿女,但他自己谆谆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有优越感,而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出现绝不搞特殊化。据卫士林克回忆,李敏和李讷在学校读书时,和其他普通百姓的子女一样也是过寄宿生活,在学生食堂用餐,乘公共汽车回家。她俩的伙食费,每到周一,学校将节条退给学生,而李敏、李讷拿到这些余钱后从不自己乱花,而是如数地交给管理科上帐,作为她们星期天在家里的伙食费。

  卫士长把自己的一只脚向前一伸,激动地说:“主席的皮鞋可比咱们的旧多啦!”随又满含深情地感叹道:“党和国家的主席啊!”

  王鹤滨讲述毛主席的故事

  毛主席的衣着十分简单,只有两套衣服经常替换;平时喜欢穿布便鞋,只在参加大型会议或会见外宾时,才穿皮鞋。

  毛主席有双深褐色皮鞋,是我在他老人家身边工作几年中所见到的唯一的一双皮鞋。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登上天安门,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就是穿的这双皮鞋。

  一次,毛主席准备去会见外宾。我走进他老人家的寝室,只见卫士长正蹲在床边,擦那双皮鞋。他抬头见我走了进来,就马上对我招呼说:“王医生!你来看看!”

  “看什么?”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忙走过去弯下腰问。

  卫士长把正在擦着的一只皮鞋伸到我眼前:“你看看,主席这双皮鞋,穿了多久啦!都磨成这个样子啦!”

  我蹲了下来,细看那双宽大的深褐色皮鞋。只见鞋帮内侧后面磨得已经褪色了,鞋底跟的外侧磨去了一公分多厚。

  卫士长一边继续擦着皮鞋,一边告诉我:“我说给他老人家做双新的吧,可是主席不同意,总是说:还能穿嘛!”接着,卫士长把自己的一只脚向前一伸,激动地说:“主席的皮鞋可比咱们的旧多啦!”随又满含深情地感叹道:“党和国家的主席啊!”

  毛主席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中南海内一所古老的砖瓦平房院落里。一个过道将北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的一间是毛主席的寝室,一张硬板床摆在靠北墙的中间。床头西边有个小桌,是放台灯和烟具的地方。西山墙南侧一有个立柜,挂着两件毛主席随时穿用的衣物。此外就是两三把椅子散放在室内,再没有其他陈设了。两间北房当中的过道,摆着一张圆桌,就算是餐厅了。与西侧一间北房相连的西厢房,是图书室,贮藏着毛主席经常阅读的书籍。办公室在东厢房,东面无门窗,一张写字台挨近西窗下,形成“丁”字形,一把老式的转椅靠近南墙,毛主席就坐在这张转椅上办公。东面墙前摆着三个沙发,一大两小合抱着一个茶几;近北墙立着一个衣架。全部家具就是这些了。

  毛主席的院落里有几株翠柏,挺拔参天,加上房屋的飞檐,使寝室和办公室的自然光线较差,有时即使是白天也得靠灯光才好办公和阅读。寝室和办公室之间。没有走廊相通,不管刮风、下雨、飘雪,毛主席去办公时,都得穿过露天的院落。行政管理部门早就想把这所古老的房屋改建或修缮一下,但都遭到了毛主席的拒绝。

  直到1961年,我去看望毛主席时,才见这所房屋做了较大的修缮。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次修缮房屋,事前没有经过毛主席同意,是趁他老人家外出视察工作时进行的。毛主席回来后,很不高兴,很长时间拒绝在修缮过的房子里居住和办公。

  作为保健医生,关心毛主席的饮食情况,是我的工作职责,总希望他老人家吃得多些,吃得好些。可是,毛主席不准我们提高伙食标准,对饭菜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他老人家保留着湖南人民一般的饮食习惯。平时,主食吃大米饭多些,几乎每餐都有的菜是炒辣子、辣味腐乳。毛主席常吃的菜,还有炒苦瓜、炒青蒿,用青葫芦做的汤和豌豆苗汤。

  1952年秋天,正是新稻进仓的时候,在一次饭间,毛主席对我说:王医生,不要老给我吃细大米嘛,搞点粗米来吃。他老人家看了我一眼,又说:从你们医生的观点说,粗大米更有营养,是吧?

  我当时没有体会到毛主席话中的深刻含义,只是从狭隘的医学观点出发,回答说:“是的,主席,粗大米维生素乙多些。”

  机关没有粗大米,城里也不好搞到。一天下午,我们就到郊区农村买了一袋,毛主席听到后,高兴地对我说:今天就用这个米做饭吃!

  粗米饭不象细米那样成团团,而是一个粒一个粒的带着点稀汤,倒象是大麦仁做成的。厨师担心地说:“这是个啥子米哟,不成个饭样子!”可是,毛主席吃过后,满意地微笑着说:很好嘛!

  一次,在郊区的一个院落里,一位同志发现了几棵苦菜,一猫腰拔在手里。正好这时毛主席走过来,看到他手里的苦菜,象老师考学生似地问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是苦菜。”

  毛主席又问他吃过苦菜没有。当回答说吃过,毛主席微笑着点点头说:好!弄来给我吃吧!

  当天,在毛主席的餐桌上,多了一碟苦菜,毛主席把它都吃光了。

  解放前,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穷孩子,都熟悉苦菜,都吃过它。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我们许多同志也都吃过它。苦菜,它教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过去。可是,进了北京以后,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苦菜,也再没有想到要去吃它了。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次吃苦菜的第二天,就又让我们去拔了些苦菜来吃!亲眼望着毛主席吃苦菜的情景,我心里是多么激动啊!

  毛主席的饮食够俭朴的了,但他老人家还一再要我们压低伙食开支。有一次,毛主席又问到伙食开支情况,我汇报过后,解释说;“我们想了点办法,但还是没有降低多少。”

  毛主席看着我为难的样子,风趣地说:这么难啊!看样子要下狠心往下压了!说着,用手势向下按了按。大概见我反应迟疑,态度不坚决,他老人家就又慢慢开导我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在国民政府当一名宣传部长。我和爱人杨开慧同志,还有一个孩子,又请了一个人帮忙,一共4口。那时官没有现在大,薪水没有现在多,但生活过得满不错的,每月还有节余。现在呢,周围工作的同志是国家管的,汽车是国家管的,再花费那样多,就不应该了!

  (王鹤滨,建国后任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后来又兼做一些行政秘书工作。摘自《在毛主席身边》)

  陈玉英讲述毛主席的故事

  1950年4月,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来到了长沙。我们见面时,真是悲喜交集。他带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的亲切关怀,我忍不住眼泪双流,他老人家为我们穷人日夜操劳,还记得我这个几十年前的保姆!见了20年前的小岸英,已经长得高高大大,挺英俊的,我又是万分欣慰,想起他母亲在反动派的监狱中坚贞不屈的革命品德,她英勇就义时“等他长大以后,你们就会好的”遗言,心情都无比激动。当时岸英非常难过,深情地说:“妈妈很坚强,我都记得,你也受了很多苦啊?岸英对我非常亲热,非常关怀,帮助我把女儿从乡下接到长沙来读书。他回北京后,我写了一封信给他。他在l950年8月19日回了一封长信给我,转达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的亲切问候。岸英在信中说;“我对你并没有绝毫特殊,组织上对你照顾,是把你当作对革命有一定功劳的人看待的。这是你20年前,在敌人威吓面前,在敌人监狱中,挨骂挨打,坚定不屈的应有代价,这是你的光荣。”要我“决不退步,跟着大众前进”。我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两个多月后,毛岸英同志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为革命,毛主席一家牺牲了6位亲人呵!

  解放以后,伟大领袖毛主席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曾多次写信给我和我女儿。1951年12月23日,毛主席在给我的第一封信中写遭:“你过去在反革命面前表现很坚决,没有屈服。这是很好的。”我这个普通劳动妇女,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一点工作,毛主席却给予这样的表彰,使我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毛主席深知我渴望见到他老人家的心情,在百忙之中,几次接我去北京,4次在中南海接见了我。1957年6月,毛主席第一次在他的办公室里接见了我,这是我永生难忘的幸福时刻啊!毛主席一见到我便含笑地站起身来和我亲切地握手。他老人家第一句话就说:“隔了30年了,你还是这个样子,你还好健康啊!”我望着他老人家高大的身材,满面红光,慈祥的微笑,心里无比幸福。毛主席招呼我坐在沙发上,亲切地和我谈了两个多小时的话。几十年前的事情,毛主席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开慧写信告诉过我,你对她很好。”又说:“你和开慧在反动派的监狱中,很坚强,没有被敌人的严刑拷打所屈服,你们受了很多苦啊!你苦了一辈子了,该好好休息一下。”毛主席接着又说:“你同杨开慧同甘共苦,我今天看见你就象看见了杨开慧一样。你以后可以每年到北京来一次,看看这里的建设变化情况。你女儿要来,让她来一次,你们就是我家里的人一样。”毛主席问了开慧和岸英在监狱中的情况,我怕讲多了,引起他老人家难过,敌人对待杨开慧的一些残酷的情节都没有说出来。当我谈到开慧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经受敌人严刑拷打、威胁利诱,始终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谈到她对毛主席真挚的感情和对岸英兄弟的深切期望时,毛主席流下了眼泪。毛主席无限缅怀地称赞说,“开慧是个好人哩!你也是个好人哩。”“岸英是个好伢子哩!”毛主席继续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家就牺牲了6个,有的全家都牺牲了。”他问我见过毛泽民、毛泽覃没有,我说都见过,毛主席还回忆了其他一些革命烈士,充分表达了他老人家对开慧同志以及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

  毛主席又问了我过去到现在的许多情况,还留我吃了午饭。我以为领袖吃饭一定会有丰盛的菜,但是却只有四个碟子,另外蒸了一个鱼头。毛主席叫我吃牛肉,我说我不吃牛肉,他就把鱼推到我面前,把牛肉放在他面前,他说,你不吃牛肉就吃鱼。毛主席把菜尽往我碗里夹。毛主席还叮嘱我,叫我好好休息。

  过了4天,毛主席又第二次接见了我,这次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生活情况,并说以后寄些钱给我,使我生活过得好一些。临别时,还送给我和我女儿两张他老人家光辉形象的照片,亲笔在照片上签了字。还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了“毛泽东”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又留我一起吃了午饭。这次我在北京一共住了20多天。

  1958年6月,毛主席第二次接我去北京,又两次亲切地接见了我,留我一起吃了饭。这次到北京又住了20多天,这些美好的回忆,使我终身难忘。

  1958年春节前,毛主席又把我女儿接到北京住了将近半个月,并且要留她在北京过春节,先后两次接见了她。毛主席拉着我女儿的手向旁边的同志介绍说:“这就是上次来的陈老太太的女儿,她是个很苦的孩子。”毛主席看到我女儿衣服穿得单薄,就马上叫秘书拿钱给她买一套衣服,并嘱咐她下次来时,一定要穿着他老人家买的衣服来看看,看是否暖和,是否合身。当我女儿穿着新买的绿色呢子衣服第二次去见他老人家时,毛主席很高兴地说:“你穿着这身衣服回去就不会冷了。”一个在解’放前跟我一起讨米受苦,连破衣烂衫都找不到穿的穷孩今天能穿上伟大领袖毛主席送给的呢料衣服,毛主席的恩情,胜过她的亲生父母!

  一年以后,我女儿又一次在武昌洪山宾馆见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亲切地问候了我,很关怀地询问了我的生活情况和我女儿的学习情况,勉励她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以后的年月里,毛主席还通过别人询问过我的近况,他一共写了6封信给我和我女儿,多次寄钱给我们安排好生活,寄学费供我女儿学习。1960年,毛主席又要中共中央办公厅把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赠给我女儿学习。1962年杨老太太逝世以后,毛主席寄500元给杨老太太作安葬费,在同时,也寄给我500元。

  (节选自由陈玉英的女儿孙燕整理的《难忘的岁月,深切的怀念——回忆在毛主席和杨开慧同志身边生活的日子》一文。陈玉英原为毛泽东和杨开慧家中的保姆。)

  李银桥讲述毛主席的故事

  毛泽东在延安不摸钱,转战陕北不摸钱,进城后更不摸钱。毛泽东的钱都到哪里去了?谁花了钱?

  在50年代,张瑞歧给毛泽东来信,说回家后遇到困难了。老张是陕北籍战士,转战陕北期间一直在警卫排。他年纪较大,把毛泽东护送到北京后,就解甲归田,娶妻生子了。毛泽东是很恋旧的,一见信立刻吩咐寄钱。

  毛泽东经常从生活上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为他开列的经济支出表,专有一项就是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毛泽东支援同志钱,若是从工资的结余存款中拿,就由我负责。若是从稿费中支出,就由秘书负责。

  那次是由我从工资节余的存款中取出几百元,装入一个牛皮纸袋。因为毛泽东格外关心,所以装好钱我便将纸袋送毛泽东过目,以便他放心。

  毛泽东正在看文件,见我递来牛皮纸袋,象接公文一样接过去,准备掏出来看。

  “给老张的钱,主席过过目吧。”

  我的话音未落,毛泽东神色有变,就象无意中抓了一只癞哈蟆那么糟糕,一下子把牛皮纸袋扔开了。

  “拿开!交待了你就办,谁叫你拿来的?”毛泽东皱起眉头搓手,好象指头脏污了,“我不摸钱,以后你要注意呢!”

  不久,转战陕北时期的警卫战士李二亭又从家乡来信叫苦,毛泽东马上吩咐寄钱。这一次我没再拿去让他过目。

  实行薪金制后,我们一组有名卫士叫田云玉,工资定得偏低,37元5角。到1956年调整工资时,组里提议给他长2级。报上去后,领导全面平衡,认为其他首长的卫士也有类似情况,不能因为田云玉在毛主席身边当卫士就长2级,因此只同意长1级。田云玉为此找局里领导,哭了一鼻子,还是没长上2级。到了1957年反右运动,中南海机关贴大字报,其中有一张是这样的标题:一登龙门身价十倍,田云玉哭哭啼啼要两级。毛泽东看到了大字报,笑着对大家说出了那句后来广为人知的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不到提级时。”

  第二天,轮到田云玉值班时,毛泽东若有所思地望着他,使他很不自在。那张大字报算是叫他丢了脸。“小田,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情。”毛泽东却亲切诚恳,“我准备从我的工资里拿出钱来给你发工资。你的工资不要国家来负担,我来负担。你看多少钱合适?”

  田云玉思想活跃起来,一时拿不定主意该不该答应。

  “你现在拿多少工资?”

  “43元。”

  “我给你60元钱可以不可以?’’

  “这……””田云玉事后说,他高兴得差点说谢谢,可是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拿了主席的工资该不会不算国家干部了吧?万一主席不在了……”他绕山绕水地喃喃:

  “这怎么行啊?主席,那样我不就成了你私人的人了?”

  “嗅?”毛泽东还真没想到这一层。他怔了怔,点点头。“你考虑得很好。唉,钱这个东西是很讨厌的东西,可是我拿它也没办法,现在谁拿它也没办法,列宁也没办法,总归还得有。以前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只有8元钱。到街上买过一次包子,那包子好吃极了。你们现在经常吃包子吃饺子吧?有一次我坐火车去上海,坐火车也没钱,借了人家的钱去上海,结果在车上打了瞌睡,一双鞋子丢了,到浦口下车才知道。正好碰了熟人,又借了钱,才买了鞋子买了票,这么才进了上海。钱就是这么讨厌,就是这么没有还不行。”

  毛泽东了解小田家里有困难时,曾让我给过钱。当然,毛泽东自己照例不会摸钱。

  1964年我已经离开毛泽东去天津工作。那年夏天我去北京看望他老人家。毛泽东听说我家乡遭了灾,吩咐秘书从他稿费中支出1000元帮助我。秘书将钱装进牛皮纸袋放到了毛泽东的桌子上。

  “你拿去,可以解决一些困难。”毛泽东远远比划手势。

  “不行,主席,我不缺钱,我不能要。”我连连摇头。毛泽东多次帮助过我,我实在不好意思。

  “怎么,你是要让我摸钱吗?”毛泽东作出抓那只牛皮纸袋的样子。

  “不,不,我要,我自己拿。”我赶紧拿起了那装有1000元钱的牛皮纸袋。

  毛泽东说:“这就对了。你还记得,我不摸钱,我就讨厌钱。”

  (摘自权延赤访问李银桥之后所写《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英明伟大,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毛泽东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人,是凡人时代最不平凡的人。毛泽东同志从任何意义说都是一个完人,一个完全无私的人,一个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不仅是中国而且为整个世界而活着的人。毛泽东也不止是个中国人,他属于全世界。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中国的伟大领袖,而且是世界的伟大领袖,他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对世界影响都是巨大的。

  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完全献身的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他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力的诗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像毛泽东那样,在他的一生中,博得那么多人的忠诚和崇拜。

  后 记

  我在写《毛泽东在平凡中的伟大》过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平凡中显伟大。雷锋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典范。毛泽东同志题提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影响中国和全世界。我认为在平凡的生活中,多考虑大家,一心为大家服务,多做平凡事。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

  2.精神是前进道路上的动力和方向。

  毛泽东思想是我的精神食粮、精神支柱,强有力的精神武器,这三种精神是指引我整个人生前进道路上的动力和方向,有了它什么天大的困难,都压不倒我,都能有信心和勇气排除千难万险,这是我多年来,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的精神财富,也是成功的法则。

  3.信仰、敬仰毛泽东

  我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军人,毛主席永远是我心中的红太阳,永远坚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毛泽东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成功的法则。永远坚持信仰、敬仰、纪念毛主席,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毛主席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

  4.永不熄灭的灯塔

  我整个一生都是毛泽东思想的崇拜者、信仰者、敬仰者、追随者。毛泽东思想是人生前进道路上成功的法则,是永不熄灭的灯塔。

  5.一代伟人毛泽东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总有一种精神,代代传递,一代伟人毛泽东,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精神,需要众多平凡的人支撑和支持,这是一代人的责任。点亮希望,放飞梦想,需要一代一代永远地传递下去。这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才有发展,才有希望,才有前途。

  河南省安阳市军队退休干部 任祥旺

  手机(13837260333)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朝鲜领导落泪
  8.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