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必费那么多的笔墨
我看不必费那么多的笔墨
——乱读随钞之一百一十六
马望野
=========================
一月十七日,在一家鼎鼎有名的大报的理论专版上,读到了排满整整一个版面的四篇文章。公正地说,在上万多字的文字中,所讲的道理,基本上完全是正确的。但是,那些道理却都能从文章的小标题里读出来,不必费那么多的笔墨。请看——
◎例一,在《在勇于创新中做好群众工作》中,就下面的几个小标题便能把道理全都讲出来了:
◆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加强惠民生,创新实现群众利益的举措
◆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前提环节:加强察民情,创新夯实联系群众的基础
◆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有力支撑:加强保民安,创新维护群众权益的方式
◆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紧迫任务:加强化民怨,创新群众满意作风的建设
◆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加强汇民力,创新点燃群众激情的方法
◆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强聚民心,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
◎例二,《用延安整风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就下面的几个小标题便能把道理全都讲出来了:
◆将延安整风的学习研究精神融入活动。
◆用延安整风的实事求是精神指导活动。
◆使延安整风的勇于纠错精神贯穿活动。
◆以延安整风的艰苦奋斗精神助推活动。
◎例三,《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中,就下面的几个小标题便能把道理全都讲出来了:
◆强化服务群众观念。
◆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创新服务群众方法。
◎例四,《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就下面的几个小标题便能把道理全都讲出来了: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确保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追求
◆坚持一切依靠群众,汇聚实现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
上述文章,有的是以个人署名,有的是以单位署名。以个人署名的,文后有其单位和职务。以单位署名的,文后有执笔者姓名。还算是文责自负,无意也无法加以抵赖。不过那文风,内行人一看就明白,都是秀才们的心血,或者说是智库的产品。因为那里面,看不出多少独具个性和特色的思想和语言,更不要说文采和风韵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选抄照抄的老话、大话、空话,当然也是没有错误的话、还是可以照办的话,更是无可挑剔和指责的话。内容一本正经,形式毫无创新。读起来的确如同嚼蜡,没味而且牙碜。
如果用一位无产阶级老革命家过去的感慨来说,那就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少读一些这样叫人伤脑筋的文字呢?记得,在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竟然在我所在蒋管区,又叫国统区,即革命根据地之外的尚未解放的地区,特别是院校,到处流传,至少是学生们,人人都趋之若鹜。其实当时我们大部分年轻人,并不知道他的政治背景,真是个共产党人,竟把他的著作奉为经典。原因就是在他的书里,道理新鲜、确切、好懂,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韵味。说实话,我自己后来的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和素养的根底,就是从他那里开始积累起来的。为什么我们不去学习这种文风呢?文章要吸引人,其实靠的不是职位和招牌,靠的不是长官意志和机关级别,而是内容实在形式活泼。难道大家都把准确、鲜明、生动那六个字的要领全忘记了吗?好在,我们那个大报的编辑们还是懂得这一点道理,他们做了一件好事,把每篇文章的精华都用小标题给提溜出来了,让读者一眼就提纲挈领看到全貌、底蕴。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点启发或者一条经验,以后如果遇上这种场面,那就先看小标题吧!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去受那个罪,把它佶屈聱牙车轱辘似的全文读下来。原来大家过去流行的阅读的诀窍:“看书看个皮,看报看个题”,并不是没有亲身体验的生活实践根据的啊!
末了,按照过去从业的经验,搞过编采工作的我,难免还有一种猜度:对于类似的表态性的官样文章劣等文字,编辑们和编辑的领导者,是不是也有其难以解脱的困境呢?比如,对某些长官和机关,他们不太好拒绝,或抹不开情面?要知道,我还听说过,我国名声斐然的万众欣赏的春节晚会,以前有的导演,竟就遇上过有的同志送来的条子上或传递过来的话里,是这样表示的:“我认识你的领导”,甚至“我认识领导你们的领导的领导”。你要是没有两把算刷子,没有一个胆子,你能顶得住么?理直气壮死乞百赖把名正言顺与时俱进适销对路的稿子送上门来的主儿,人家都是有着自己的向往和幻想,要求和急需的啊!您可别挡道,你可别添乱。。。。。。
末了,我希望在下的猜度是没有根据的,是不能成立的。如果真的如彼,那我就请大家给予严厉的批判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