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拯救中国,缔造新华,复兴华夏,润泽东方——当我跃迁成毛泽东!(八)

雪龙 · 2014-02-05 · 来源:雪龙的空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水利与农业篇

一.水利概述:
1.水利:水利一词可以概括为: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研究这类活动及其对象的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称水利科学。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称水利工程。
2.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水利则是农业的基础,因此水利就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想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楼大厦就必须巩固和夯实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想要巩固和夯实农业首先就必须兴修水利!
二.兴修四大水利工程:
水利,自古以来就是个大问题。它是农业的命脉,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又关系着人民的安危与福祉。毛泽东对水利的关心和重视是一贯的。为人民造福,是他在发展水利事业的基本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减少了水患,改善了民生,有力地保障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治淮工程:
a.中国是一个水患灾害较多的国家。近代以来,中国的老百姓饱受两个祸患之苦。一个是战乱,一个是水患。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战乱,带来了和平建设的新局面。但是,水患的问题,却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治理水患,变害为利,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一项十分紧迫但又需要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从新中国一成立起,毛泽东始终关注着江河湖泊的治理,关注着全国的水利建设事业。
b.从桐柏山流来的淮河,滋养了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曾经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仅1931年的大洪水就造成了22万人的死亡!为了彻底治理淮河,建国后,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达92亿元,1950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受灾的耕地面积达4350万亩,毛泽东看了灾情报告后,掉下了眼泪,7月20日,他在一份转给周恩来的报告上说,除目前防救外,需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季即开始大规模的倒淮工程!需以一年完成倒淮,免去明年水患!
c.一个月后,毛泽东再次批示,倒淮必须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都要以治淮为中心!治理淮河的决心,几乎与出兵朝鲜同时定下的!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对治淮方针、1951年治淮的工作方案等作出明确规定。在抗美援朝战争紧张进行、国家财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国家仍在当年11月拨出治淮工程款原粮45,000万斤、小麦2000万斤,保证治淮工程按时开工。这年冬季,淮河上游、中游、下游共有80万民工参加治淮,奋战80天,建成了一条长达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淮河流域数千万人民揭开了大规模改造环境的第一个篇章,冬去春来,在半年的时间里,人们几乎靠人力来搬运了1亿多土石方的工程量,民工们还为抗美援朝前线捐献了一架飞机!
d.1951年5月,组成由邵力子率领的中央治淮视察团,赴治淮工地检查工作。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一题词被制成四面锦旗,由中央治淮视察团分送治淮委员会和河南、皖北、苏北治淮指挥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决心。到1951年7月,第一期治淮工程顺利完成!
e.治理淮河工程,是新中国第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水利工程。经过8个年头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治理淮河工程初见成效。国家共投入资金12亿4000万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达316亿立方米,还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2.长江荆江分洪工程:
a.1952年气象部门经过周密的勘测和分析,认为长江流域在近几年内可能会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荆江流经的地方南岸是洞庭湖,北岸是江汉平原,自古就有:“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
b.都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因为上游的流量非常大,荆江的河床受不了,当荆江的洪水位到了高水位的时候,对于荆江大堤对面保护区的地面来说要高出13-14米,这个危险是很大的,万一荆江大堤决口,要死几十万人!尤其晚上更加厉害!
c.历史的经验就最怕三水汇合,就是湖南的湘水,湖北的汉水,西边是四川的川水,如果这三水一汇了呢,就很难渡过了!这种情况下,向党中央汇报以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非常关心!希望做个工程能够保住荆江大堤的安全,也考虑到三峡工程,短时间也做不成,那就只有在平原地区做一个分洪工程!这样的话就可以过渡到20年,30年,毛主席说只要荆江分洪区能够管20年的话,那么三峡工程就很可能起作用了!
d.荆江分洪工程的关键是要在荆江南岸的公安县建立一个蓄洪区,这意味着当特大洪水到来时,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荆江大堤的安全,有可能要牺牲蓄洪区内老百姓的利益,当年参加荆江分洪工程120多公里围堰建设的民工,许多都是来自于蓄洪区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对人民政府的承诺没有丝毫的怀疑,对于人民政府的号召更是满腔热忱,荆江分洪的主体工程是1952年4月动工的,为了抢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参加施工的10万人民解放军和20万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在条件极其艰苦,设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加快施工速度,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荆江分洪的主体工程是在短短75天的时间里完成的,后来在1954年7月下旬,长江连续出现三次罕见的特大洪峰,荆江大堤受到严重威胁,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有效地解除了荆江大堤的危机!
e.毛泽东得知这一喜讯,再次挥笔题词:“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3.治理海河工程:
a.海河并不长,却汇合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以及大大小小的众多支流,构成华北平原的一个重要水系。由于当时海河流域雨量集中,地势平缓,特别在夏季一遇暴雨便泛滥成灾,直接威胁着华北平原主要产粮区和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的安全。
b.修建官厅水库,是治理海河的一项关键工程。清朝末年就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但由于兵荒马乱、政府腐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始终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关怀下,经政务院批准,官厅水库工程在1951年10月正式开工。
c.官厅水库可蓄水22亿多立方米,是继治淮工程和荆江分洪工程之后,新中国兴建的又一个大型水利工程。195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官厅水库竣工前夕,视察了工地。水库建成后,又亲笔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
4.引黄灌溉济卫工程:
a.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多灾的河流。在可考的历史记载中,平均每10年就有4次决口。新中国建立以后,首先进行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它和治理海河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工程一起,被称为新中国初期的四大水利工程。
b.195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毛泽东利用中央批准他休假的时间,顺着山东、河南、平原三省黄河沿岸,专程考察黄河。
c.10月25日,毛泽东离开北京,第一站到济南。27日,毛泽东视察了济南附近的黄河地段。他站在堤坝上,凝神望着黄河水,问道:这里的黄河底比济南城内地面要高出多少?陪同的人回答:高出六到七米。毛泽东嘱咐说:要把大堤、大坝修牢,千万不要出事。雨季大水,要发动群众上堤防守,必要时军队要上去坚决死守,不能出事。还说:我深知黄河洪水为害,黄河侧渗也会给人民造成灾害。你们可以引黄河水淤地,改种水稻,疏通小清河排水,让群众吃大米,少吃地瓜(红薯)。
d.28日,毛泽东乘坐专列前往徐州。途经当年的淮海战场时,毛泽东触景生情,向周围人说起当年指挥淮海战役的一些情景。到了徐州,刚下火车,就听徐州市负责人汇报工作。徐州市负责人表示,事先不知道主席要来,没有准备。毛泽东说:我就爱听没有准备的汇报。
e.在徐州,毛泽东登上云龙山顶,远眺清朝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改道以前的黄河故道。他深有感慨地说:过去黄河流经这里七百多年,泥沙淤积很多,夏秋季节常常决口,泛滥成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乾隆皇帝四次到这里视察,研究治理黄河的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他治不好黄河。现在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应当领导人民,把黄河故道治好,变害为利。山上山下、城市道路两旁,都要多栽树,防风固沙,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治理战争创伤,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f.29日,毛泽东乘专列来到河南省兰封县。为了不给地方增加接待负担,他提出,当晚就住在专列上。
g.第2天(30日),毛泽东又乘专列前往黄河东坝头,随即徒步登上大堤,来到当年铜瓦厢黄河决口改道的地方。毛泽东向陪同的黄河委员会主任王化云了解当年黄河决口的情况,并询问了固堤防洪的一些措施。
h.中午,毛泽东回到专列,继续驶往开封。毛泽东请陪同的河南省委负责人等共进午餐。饭后,毛泽东很有兴致地向王化云询问起治理黄河的规划情况。毛泽东说:长远打算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毛泽东还关切地了解了黄河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情况。后来,毛泽东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或许就是在这时萌生的。
i.开封就要到了,毛泽东提出想看一下举世闻名的“悬河”。于是,一行人很快来到柳园口大堤。站在大堤上,毛泽东向四下张望,说:真是“悬河”!黄河水比堤外村里的树梢还高。他又嘱咐说:要把大堤、大坝切实修牢固。发大水时,有危险,党政军民一齐上,万万不能再出事。
j.当晚,毛泽东在开封河南军区驻地过夜。大家都休息了,毛泽东却在灯下兴致勃勃地翻阅《河南通志》、《汴京志》、《龙门二十品》碑帖等。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每到一地,总要找当地的方志等阅读,了解当地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
k.31日清晨,毛泽东要到新乡去看引黄灌溉工程。那里当时属平原省,毛泽东坚持不要河南省委负责人陪同前往。临行前,毛泽东嘱咐说:“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句话后来广为流传,成为动员和激励几代人治理黄河的响亮口号。
l.专列途经郑州,毛泽东下车到邙山考察。远远望去,可以看到新建成的引黄灌溉大闸。毛泽东提议去引黄渠看看。
m.到了引黄灌溉大闸管理处,听完管理人员介绍,毛泽东问:把闸门打开进水看看行吗?陪同的人告诉他:现在这里还没有电,开闸都是人摇。毛泽东提议:那咱们一起去摇开它吧。说罢,便脱去大衣,和大家一起干了起来。
n.闸开了,黄河水滚滚涌进。毛泽东点燃一支烟,在那里深思片刻,说:沿着黄河每个县都建一座引黄闸就好了。
o.毛泽东上了车,继续向新乡驶去。看完引黄入卫新渠,毛泽东感慨地说:从黄河到卫河,这条人民开发的新渠,改变了黄河下游过去只决口遭灾、不受益的情况,起到了造福人民的作用。
p.11月1日,毛泽东来到安阳,参观了著名的殷墟。在结束为期一周的考察黄河之行后,11月3日凌晨1时回到北京。
三.水利建设的丰硕成果:
一些农民和农业学者认为毛泽东主政时期推行合作化,通过发动集体劳动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水利和农业机械化推广。根据学者孟凡贵(苏拉密)的不完全统计,到19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第一;灌溉密度(灌溉面积占实际耕作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46%,同时还完成2.6亿亩的除涝和6200万亩的盐碱地治理。其间,共建成大、中、小(10万m3以上)型水库8.6万座,这还不包括数百万座被民间称作“水库”的塘坝(10万m3以下)。水库的总库容4千多亿立方米。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已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但由于限制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工程技术条件,小水库小电站小塘坝在建成之后存在大量的工程隐患。
四.农业概述:
1.农业(Agriculture)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
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
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自古以来“农者天下之大本”,因为“民以食为天”!如果把国民经济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第一
产业——农业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基,第二产业——工业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而其他的第三产业(例如商业,金融和服务业等等)则是这棵大树
的枝叶!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兴衰关系着国运的昌隆,例如北魏孝文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三项重要的农业改革措施:
①.经济上实行均田制
太和九年(485年)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
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公田)。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相当于农民的自留
地)。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
②.地方政治上实行三长制
太和十年(486年)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
③.税收上改革租制
太和十年(486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
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孝文帝这三项重要的改革有效地控制了劳动力和土地流向私人,同时也稳定了朝廷的财政基础!他的后继者则通过组织农民民兵扩大了这
一划时代的改革成果,为日后大中华帝国的重新崛起(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中国共
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
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
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准备工作:
a.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经济上主要有以下特征: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
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村问
题处理得好不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全局性影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又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把中国几千年来延续
下来的分散、落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①和低效率的自然经济②改造成为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高效的集体农业经济,为农业
现代化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其困难可想而知。因此,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事业给予了特别的关心,投人格外多的精力,自始至终地具体指导
着这场农村的巨大社会变革的进展。
c.土改之后,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自发组织的互助组③同时,一些老区的互助组也存在着涣散的趋势,党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1950年,全
国农村有互助组2724,000多个,参加农户1131,3000多户。到1951年,互助组发展到4675,000多个,参加农户有2100万户,增加了将近一倍
。农业生产合作社④也从1950年的19个,增加到1951年的130个。
d.正是从1951年开始,毛泽东对农村中正在兴起的互助合作事业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他对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实际上从
这时就开始了。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要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1951年9月,生活在贫困太行山区的农民李顺达第三次受到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见,为解决生产资料匮乏的问题,早在解放区时期,李顺达就
和6户农民成立互助合作社——穷棒子社,将各家的生产工具集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中农则嘲笑他们的愿望是:“鸡毛不可能飞上天
!”但是这个合作社却获得了成功,这个经验与毛泽东的想法不谋而合,毛把它树立为一个样板,他激动地写到:“穷人要翻身了,旧制度要
灭亡,新制度要出世了,鸡毛确实要上天了,在苏联已经上天了,在中国正在上天,在全世界都要上天的!”
f.当时及以后的实践证明,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农民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的适当
形式。在中国,即使没有大量农业机械,但由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组织劳动力,能够合理利用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
改良品种,采用新技术等许多单干农民难以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显示了自己的优越性。在互助合作运动初期,全国创办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提高了农业产量,改善了农民生活,起了示范的作用,为进一步发展互助合作事业提供了有
说服力的事实。
g.长期以来,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模式给人们以深刻的影响。这种模式,就是先搞机械化,后搞集体化;依靠政权力量,强制消灭富农经济,一
举实现全盘集体化。如今,毛泽东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突破了苏联的模式,为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走出一个新的路子。
h.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审阅修改中央农村工作部的报告时,提出一个新思想、新概括,这就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同时进行两个革命即社
会革命和技术革命。毛泽东将认为:“这种有计划地大量增产的要求和小农经济分散私有的性质以及农业技术的落后性质之间的矛盾是越来越
明显了,困难越来越多了。这是两个带根本性质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第一个方针,就是实行社会革命,即农业合作化,就必须把劳动农民
个人所有制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二个方针,就是实行技术革命,即在农业中逐步使用机器和实行其他技术改革。

h.毛泽东破除前苏联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观念,开辟了中国式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新道路,但他主张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他认为
足够的农业机器是农业合作社赖以巩固的物质基础。这是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i.毛泽东的这个观点,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群众实践中来的,是从中国互助合作运动长期积累起来的实际经验中得来的,同时又借鉴资
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作出新的说明。
3.毛泽东起草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a.1951年9月,毛泽东倡导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会后起草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认为农民中存在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草案出台后,毛泽东提议向熟悉农民生活的作家们征求意见!著名作家赵树理⑤深入农村基层调研考察,了解农民对互助合作的看法,经过
调查,赵树理认为农民没有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只有个体生产的积极性!这个意见很快传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从这个意见中受到启发。他
说:赵树理的意见很好。草案不能只肯定农民的互助合作积极性,也要肯定农民的个体经济积极性。我们既要有农业生产合作社,也要有互助
组和单干户。既要保护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也要保护个体农民单干的积极性。既要防右,又要防“左”。
b.随后中共中央修改了决议指出:“农民在土改之后有个体经济和互助组两种积极性,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既要积极发展又要稳步前进!”关
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决议草案指出:“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指出
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条件,农民个体经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还是大量存
在的。”
c.决议草案还强调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必须绝对遵守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d.1951年12月,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
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4.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轰轰烈烈进行:
a.到1952年底,农民自愿组织了830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创办了几十个高级社(当时称集体农庄)!组织起来的农户,老解放
区占65%以上,新解放区占25%左右,这年的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粮食总产达到3200多亿斤,比上年增产400亿斤。单一村的亩产量就从解放
前的105公斤增加到1953年的260公斤。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开始了,那年冬天12月,中国农民又听到了一个消息,中共中央作出决定:
认为农业个体经济同工业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因此,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用农民所能接受的方法促进他们组织起来
,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1953年下半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毛泽东越来越认为,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日
益发展的需求,为了带动和影响其他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必须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推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向着更广、更高
的阶段发展。
c.从1953年秋季开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农业战线采取了互相联系、互为促进的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断绝农村经
济同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联系,为把农村经济纳入国家计划经济轨道,创造必要的经济环境;二是制定第二个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的决议,即《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为提高农业合作化运动程度确定指导方针。
①.1954年1月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第二个决议。这个决议把过
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全部立论的依据,分析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并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规定了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决
议指出:“根据党的这个总路线,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不但要求工业经济的高涨,而且要求农业经济要有一定的相适应的高涨。但孤立的、分
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它与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之间日益暴露出很大的矛盾。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已日益
表现出不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整个国民经济高涨的需要。为着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
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用明白易懂而为农民所能够接受的道理和办法去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
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②.决议规定了近年内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计划:从1953年冬季到1954年秋收以前,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应由现有的14,000多个发展
到35,800多个。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即到1957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应争取发展到80万个左右,参加的农户应争取达到农村农户总数的20%
左右。
d.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粮食统购统销从12月初开始,结合农村正在进行的过渡时
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在全国范围内(除个别地区)普遍地实行了。随后,又实行油料的统购和食油的统销。1954年又实行了棉花的统购和棉布
的统购统销。
e.粮食统购统销决策定下来以后,毛泽东对下一阶段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作出部署。毛泽东亲自点将,指定对农村工作有丰富经验的邓子恢⑥
担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
f.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的公布,这三件事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
造运动全面展开。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农业生产合作社由1953年冬季的14,000个发展到1954年春的9万多个,增加五倍多
,超过决议计划数(35,800)的一倍半以上,参加的农户达到170多万户。
g.在合作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央农村工作部在1954年4月2日至18日召开第二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拟定了新的发展计划: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发展到30万或35万个;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达到130万或150万个,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35%左右;在1960年前后,在全
国基本地区争取实现基本上合作化。
5.农业高级合作化的发展速度上邓子恢提出不同意见:
a.邓子恢为什么坚持1956年合作社只能发展到100万个而不能发展到130万个呢?主要有三条理由:
(一)整个合作化运动应与工业化的进度相适应;
(二)现有的六十五万个社存在的问题很多,巩固任务很繁重,要打好基础;
(三)地区不平衡,干部领导水平、群众觉悟水平不同,应逐步推广。
他还认为:我们党的干部有这种特点,就是有任务都要超额完成。如果订计划超过一百万个社,下面执行起来就会更多,结果会造成更多的合
作社减产。
b.当时谁也没有料到,邓子恢的这一坚持,引发了毛泽东对“小脚女人”的批判,对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毛泽东
对邓小平说:“邓子恢的思想很顽固,要用大炮轰。”并且提出要召开全国地委书记会议。邓小平把事情缓和了一下,说是不是先开省、市委
书记会议。毛泽东接受了邓小平的建议。
c.在实现高级合作化这一目标上,中共领导人是没有分歧的,分歧在于后期的发展速度,集中表现在毛泽东与邓子恢之间的争论上。实践证明
,毛泽东对邓子恢的批评是错误的,邓子恢在合作化步骤上的逐渐演进的主张是比较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
6.毛泽东派警卫团8341部队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农业合作化情况:
a.为了摸清农村的情况,毛泽东派他身边8341部队的几名警卫战士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作调查,有河南的,广东的,广西的,湖南的。7月19日,
毛泽东看了他们的报告,而且对每个报告都写了一些批语。
b.1955年7月19日、20日、22日,毛泽东又连续3天,分三批听取身边警卫战士回乡探亲的调查汇报,同他们座谈。每一次汇报都在3个小时以上
。毛泽东说:“我想的这个办法实在好,通过你们和广大农民联系起来了,建立了关系。你们见到农村,我看到你们,就间接见到了农民,就
离这么远(伸着三个指头)。”毛泽东一面看战士们写的调查报告,一面询问情况,并同他们一起讨论。汇报内容集中在三个问题上:粮食问题
,合作社问题,基层干部作风问题。他问一名战士:你家参加合作社没有?参加了合作社以后有没有时间回家干活?你家是不是比过去好一点
?他说:“要分清中农多少,贫农多少,下次要调查他们的态度。”还说:“新中农思想起了变化,不愿参加合作社,老中农愿参加合作社。
”汇报会开得生动活泼,战士们无拘无束地把自己想讲的话都讲出来了,毛泽东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关于农村合作化情况的第一手材料。
c.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向有的省委书记进一步了解农业合作化情况。7月26日,他单独找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汇报山西农业合作化的情况。毛泽
东问:你们的初级社在面上铺开了,有没有减产、死牛的情况?陶说:1954年全省减产4.8%,而初级社占60%以上的平顺、武乡等二十个县粮食
比上年增产3.8%。全省的大牲畜,1951年到1954年,年递增率为10%。毛泽东听了很高兴。他分析了苏联集体化减产、死牛,农业生产到现在还
没有达到十月革命前的最高水平的教训。陶鲁笳告辞时,毛泽东一再叮嘱他,要接受苏联集体化的教训,一定要增产,一定要增牛,一定要使
我们的合作社比苏联的集体农庄搞得更好。
d.从7月26日他同陶鲁笳谈话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即将作出农业合作化大发展的决策时,考虑到各种可能性,从正面想问题,也从反面想问题,
他特别牵挂的是增产还是减产的问题。这反映了他的某种担心,他要力求避免苏联农业集体化时农业大减产和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错误。
7.中共中央召集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工作会议:
a.7月26日,中央农村工作部向毛泽东报送一份农业合作化运动最近情况简报,其中提到1955至1956年度合作社的发展计划是103万余个,而不
是毛泽东要求的130万个。29日,毛泽东将这份简报印发省、市委书记会议。
b.1955年7月31日和8月1日中共中央召集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7月31日,毛泽东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
报告。
c.毛泽东不是不了解,要把大约1亿1千万农户由个体经营改变为集体经营,并且进而完成农业的技术改革,是有很多困难的。但是,他认为这
些困难是能够克服的。他说,中国的情况是,由于人多地少,时有灾荒和经营方法落后,致使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六七十的贫农和下中农仍然有
困难。他们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只有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因此他断定,中
国的大多数农民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而中国共产党又是能够领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是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全
部立论的基础,是把1亿1千万农户由个体经营改变为集体经营的主要根据。
d.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步骤,毛泽东提出,准备以18年的时间完成合作化,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1967年完
成,而且采取逐步前进的办法。
e.同时,他已经看到,由于中国的经济条件,技术改革的时间比社会改革的时间会要长一些,他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农业方面的
技术改革,大概需要4个至5个五年计划,即20年至25年的时间。”
f.毛泽东三番五次地提出,农业合作社必须增产,不能减产。在他的眼里,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农业合作化成败的关键。根据各地上
报的情况,现有的6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80%以上是增产的,这就给毛泽东以信心和勇气,大刀阔斧地推进合作化,这也是他用来说服和批评持
不同意见的同志们的主要事实依据。
g.毛泽东在指导一场广泛的群众运动中间,历来注意在反对一种倾向的时候防止另一种倾向。他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也注意到这一点。他后
来在修改这个报告时,加写了这样一些话:“我们必须反对任何没有准备的不顾农民群众觉悟水平的急躁冒进的思想”;“反对不顾质量、专
门追求社和农户的数目字的那一种倾向”;“必须一开始就注重合作社的质量,反对单纯地追求数量的偏向”;“在发展了一批合作社之后,
必须有一个停止发展进行整顿的时间,然后再去发展一批合作社。那种不许有停顿、不许有间歇的思想是错误的”。这些话是正确的,就毛泽
东的主观愿望来说,很希望这些话能够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以保证合作化运动健康发展而不发生重大偏差。
8.毛泽东召开中共七届六中全会的起因经过:
a.1955年9月中下旬,毛泽东再次到北戴河,主要是编辑《怎样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怎样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序言一开头就这样提出问题:
“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内,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是:基本上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同时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
上完成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个过渡时期大约需要18年,即恢复时期的3年,加上3个五年计划。
b.把来自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加以汇集,在党内进行宣传学习,以利贯彻党的路线,推广群众中创造的新经验,加紧对工作的具体指导,
并且用来说服党内有不同意见的人们,这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常常采取的一种工作方法。在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
习所时,他主编《农民问题丛刊》以推动农民运动,用了这个方法;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和1941年先后两次编辑《农村调查》以倡导调查
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思想原则,用了这个方法;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1955年,为了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他又用了这个方法——编
辑《怎样办农业生产合作社》。这部书编成后,毛泽东决定印发即将召开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人手一部。
c.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于10月4日至11日在北京怀仁堂举行。主要议题是讨论农业合作化问题,并就此作出决议。同时,还讨论关于召开中共八大
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这是一次扩大的中央全会,参加会议的除了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还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和区党委、地
委书记,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共451人。
d.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彭真、邓小平等八十人在会上发言,另有167人作书面发言。发言的人一致拥护毛泽东《关于农业合
作化问题》的报告,给以高度评价。
e.会上批评了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右倾”错误。许多发言的人认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分歧,是两条路线的分歧,反映了社会主义改
造时期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认为犯“右倾”错误的同志,不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而是站在资产阶级、富农和富裕
中农的立场。发言者强调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强调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必须建立贫农的优势。有些发言,用个别事例,
夸大地说明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如何迅速地不断高涨,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者”进行猛烈的批评。有些地方上的同志提出,晚解放区
同老解放区一样,可以大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山区也可以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各地的同志纷纷表示,要加快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要重新规
划,提前实现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有些发言还提出,不但在农业合作化方面有右倾保守思想,在其他方面也都存在着这种情况。
f.会议最后一天,毛泽东作结论。毛泽东根据大家的发言,对全国农业合作化提出一个新的规划:多数地区,到1958年春基本上完成半社会主
义的合作化。少数地区的一部分,1957年春可以基本完成,其中的个别地区在1956年春就可以基本完成;少数地区的另一部分则需要更长的时
间才能基本完成。什么叫基本上完成半社会主义合作化呢?就是要有70%到80%的农村人口加入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这个规划写进了七届六中
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比《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所规定的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的时间提前了2年。
g.毛泽东对全会的讨论情况非常满意。他认为经过这次讨论,农业合作化的速度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的重点应当放在保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
质量,有必要提出防“左”的问题。
h.他说:省(市、区)、地、县这三级必须时刻掌握运动发展的情况,如果遇到情况不对,立即刹车。省、地、县都有煞车的权力。必须注意防
“左”。防“左”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机会主义。以后在发展合作社的工作上,要比质量,比规格。重点是比质量。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呢?就
是要增加生产和不死牲口。
i.毛泽东在七届六中全会后第三次修改《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时,补充的内容,主要也是“注重合作社的质量”,“反对单纯地追求数量的
偏向”,甚至提出:“有些地方是可以暂停一下,从事整顿的;有些地方是可以边发展、边整顿的。有些合作社的部分社员可以让他们退社,
个别的合作社可以让它们暂时解散。”
j.在11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指示中,更明确地提出:“从现在起,全国各地的要求,主要是合作社的质量问题,而不是数量问题。因
为数量问题已经引起全党注意,而质量问题则还没有引起全党注意。”
k.毛泽东提出防“左”的问题,提出注重合作社质量、控制合作社发展速度的问题,都十分重要。但反“右倾”的政治气氛毕竟太强,声浪太
高,给人们的印象十分强烈,因而毛泽东这些话没有引起各级领导和干部的足够注意。
l.从1955年7月到10月,毛泽东把农业合作化作为推进和带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一个中心环节,紧紧地抓住。经过党内的一场思想斗争
,他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和主张,从思想上为全党所接受,并且郑重地作出决议。全会以后,他最关注的是把决议贯彻到实践中去,变为党和群
众的实际行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扩大工作成果。
9.毛泽东调查了解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情况:
a.11月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乘专列南下,5日到达杭州。他一路调查了解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等情况。
b.毛泽东这次视察南方的主要成果,就是在杭州和天津分别同14个省、自治区党委书记共同商定了《农业十七条》。这是第一个全面规划
我国农业发展远景的蓝图,内容包括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卫生教育、文化设施以及道路建设等等。以后经过不断地修改补充,形成《一九
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共四十条,简称《四十条》,内容比《农业十七条》更为详细而具体了。
10.农业合作化的加速发展:
a.全国农业合作化的形势发展很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意料,这也是毛泽东始料所不及的。当九月编书的时候,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为3800
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2%。(这是1955年10月的统计数字。)到这次重编的时候,12月下旬,相隔只有3个多月,入社农户已达到7500多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3.3%。一场有5亿农民参加的社会大变革,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展开。
b.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进入大办初级社的阶段!到1955年春,全国出现了67万个初级社,然而在几亿人口的农村,把合作社
当成政治运动来搞,难免带有强制性,通过几次会议,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进入高潮!下半年,约占中国一半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化
运动!
c.1955年12月20日,《怎样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编工作全部结束。书名叫什么呢?起先曾考虑叫《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后来
毛泽东又提出:“书名叫做《五亿农民的方向》如何?”(①毛泽东给田家英的信,手稿,1955年12月20日。)田家英不赞成这个书名,认为书
中有许多材料是反映反面情况的,并不能作为五亿农民的方向。他主张仍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向毛泽东陈述了理由,为毛泽东所
接受。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于1956年1月公开出版。原先毛泽东决定发一条出版消息。当田家英把拟好的消息稿送他审阅时,他
咯咯地笑起来,说:“这个消息没有用了,已经过时了。”他对田家英说,他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样高兴。对毛泽东来说,全
国解放是早已料到的,有了长期思想准备的,而农业合作化的胜利来得这样快,这样顺利,却出乎他的意料。他一向认为,改造几亿个体经营
的农民是最艰难的事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做许多细致的工作才能完成。谁知道,这么困难的问题,经过三次会议,作一篇报告,在各方
面的共同努力下,就如此顺利地解决了(老子曰:“福兮祸之所伏”——后来的中国历史事实证明这个来得太快的胜利埋下了许多问题和隐患
!)。
e.到1956年1月底,入社的农户已占总农户的80%。短短几个月,就达到并超过毛泽东所提出的基本完成合作化的指标。当时,毛泽东曾指
出:有些同志脑子发热,报上不要再发表合作化的数字,要强调质量第一。因此,报上没有公布这个数字。到3月底,入社农户的比例已达将近
90%。4月底,中央批准按照3月底的数字发布新闻,宣布“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①(①《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当代中国出版
社2002年4月版,第378页。)
f.到1956年底,全国有96%的农户入了社,加入高级社的农户高达87%。原先计划18年完成的目标,提前了11年。在中国农业合作化的这个
阶段,步子走得过快了。到1956年底,全国已经有96.3%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合作化运动顺利完成!但是过快的速度,过粗的方式也为中国农
业的发展留下了明显的后遗症!从整体上说,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符合客观需要的,这场涉及几亿农民的深刻变革,没有造成社会的动荡

g.从1951年冬毛泽东主持制定第一个农业互助合作决议,到1956年底完成合作化,用了五年时间。这五年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51
年底到1955年上半年为第一阶段,从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为第二阶段。
h.在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和初级社,总的说来,基本上是在稳步而健康的情况下发展的(尽管也出现过一些波澜),互助合作的优
越性逐步显现出来,并且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这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对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i.初级社是中国农民的创造。它的规模不大,一般为二三十户。从生产要素(土地、耕畜、农具、劳动力等)的合理配置来说,它大体上是
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是适应农民的接受程度和干部的管理水平的,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初级社还保存着半私有制,这样既能发挥
个体经营的积极性,又体现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形成一种比较合理的双重结合。可以设想,如果在初级社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
经济的逐步发展,按照经济规律和群众觉悟程度,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坚持稳步发展、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有先有后地发展合作化的
方针,而且不要搞得那么整齐划一,那么,后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将会是另一种情况,而避免走上曲折的道路。
j.但是,1955年下半年,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形势骤然起了变化,合作社的发展迅猛异常,出现了全国的合作化高潮。农业合作化的
过快发展和表面上的巨大胜利,助长了毛泽东对个人意志的过分自信,更加深信自己的主张总是正确的,而且是能够立即见效的。当然,这不
是说,合作化高潮纯粹是个人意志的产物。这是不可能的。它的产生还有深刻的社会基础。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中国人民,在革命胜利和建立
新国家后,普遍急于摆脱原来的贫困落后状态。中国汪洋大海般的、势单力薄而又规模狭小的小农经济,在生产上确有发展互助合作的需要。
但是,问题出在没有充分估量甚至不顾客观实际的条件和农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忽视了农民个体劳动的积极性),过急地人为地加速了合作化
“高潮”的到来。
k.从农业合作化的加速进程中,人们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毛泽东作为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爱戴和信赖的领袖,曾经一次又
一次地带领人民取得难以想像的胜利,当他提出一个主张并雷厉风行地加以推行的时候,各级干部总是闻风而动,积极贯彻实行,唯恐落在别
人后头。这样,往往在相互攀比中又提出一些超过毛泽东预计的情况和规定的指标。这些反映到毛泽东那里,使他十分兴奋,又进一步提出新
的要求和更高的指标。如此互相影响,循环往复,使得原来提出的比较符合实际的要求,变得逐渐并越来越离开了实际(这就是造成大跃进的
根本原因)。
11.毛泽东急于发展人民公社的原因:
a.毛泽东急于从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急于将小社合并为大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更多地着眼于发挥集体经营的长处和优势力量
,而对于农民个体经营(或称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及其生命力和潜在的活力,严重估计不足,往往对它忽略,甚至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自发倾
向。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手工劳动的条件下,农民个体经营的积极性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已为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所证明。
c.毛泽东急于并社升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出身而长期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他的心,他的感
情,总是同广大贫苦农民息息相通、紧密相联。他认为,大社、高级社利于提高生产力,能够更好地为广大贫苦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有力保
障(有助于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
d.毛泽东急于并社升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1955年毛泽东已经是一位62岁的老人了,他当然非常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中国完全进
入社会主义社会,甚至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他一生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e.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毛泽东晚年过于相信和执着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一心想在中国实践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信仰,在中
国完全实现共产主义!而且他的这种想法根深蒂固,无法劝解,无法阻挠!(就像明朝的嘉靖皇帝想要得道成仙一样的执着)赫鲁晓夫曾评价
毛泽东道:“毛晚年已经变成一个极端的左倾主义者,一个极端的教条主义者!”
12.农业合作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
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a.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
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并以草案的形式发给各地党委试行。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取得了较
大的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
社(初级社)3600余个。
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在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为纠正这种倾向,中共中央于1953年3月8日发出了《关于缩减农业增
产和互助合作五年计划的指示》,又于3月26日发表了《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稳步前进”的方针。10月15日、11月4日毛泽东两次同中共中央农村
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提出互助合作运动是农村中一切工作的纲,是农村工作的主题,说“纠正急躁冒进”是一股风,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
业生产合作社。两次谈话,有许多正确的意见,但也表现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急于求成、贪多图大的思想。12月16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
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此后,农业合作社从试办进入发展时期。
b.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5万
个,参加农户达170万户,大大超过了中央提出的数字。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形势,指出
农村将相继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局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同年秋,全国新建农业
生产合作社13万多个,加上原有的共22.5万多个。
1954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了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决定到1955年春耕以前,将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0万个。中共中央批准了中
央农村工作部关于这次会议的报告。到1955年4月,合作社发展到67万个。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又出现了强迫命令、违反自愿互利原则
的现象。中共中央在1955年初发现了上述问题,发出了一系列通知和采取措施纠正偏差。1月10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合作社的通
知》,要求各地停止发展,集中力量进行巩固,在少数地区进行收缩。3月上旬,毛泽东提出了“停、缩、发”的三字方针,即根据不同地区的
情况,停止发展、实行收缩和适当发展。为了贯彻三字方针,农村工作部于4月下旬召开了全国第三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布置工作,提
出要求。到1955年7月,全国原有67万个合作社,经过整顿,巩固下来的有65万个。
1955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华东区、中南区和河北、天津、北京等15个省市委书记会议。根据毛泽东原来的提议,会议提出1956年发展到
100万个社的意见。6月中旬,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关于到1956年合作社发展到100万个的计划。不久,毛泽东从南方考察回来,主张修
改计划,加速发展。担任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不赞成改变计划,认为合作化运动应与工业化速度发展相适应,不宜发展过快。毛泽东认为
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思想右倾。
c.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1955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召开
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对党的农业合作化的理论和政策作了系统阐述,并对合
作化的速度提出新的要求。报告还严厉批评了邓子恢等人的“右倾”。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
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到1958年春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急速
发展,仅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总体情况到1956年底,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
级社(人民公社⑦)的达总到农户总数的87.8%,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在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对农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农业合作化的巨大意义:
a.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总的说来,中国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两
次历史性社会变革。不仅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民主主义革命目标,而且完成了对于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场广大
而深刻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没有引起社会震荡,没有出现毛泽东所担心的牲口大批死亡和粮食减产的情况,相反,粮食连年增产。在集体
经济的基础上,办了许多单家独户的个体农民根本办不了的事情,在抗御自然灾害中显示出力量,特别是在全国普遍开展规模不等的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为以后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发挥效益的重要物质条件,为实行机械耕作、机械排灌和科学种田,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都是有
着深远影响的。
b.农业集体经济的优点:①.便于抗御自然灾害;②.便于大水利建设;③.促进乡镇企业发展;④.促进农业科技发展;⑤.利于农村商业发
展;⑥.便于发展民兵组织与巩固国防!
c.中国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受到苏联集体农庄的明显影响,这在当时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中国的高级社又有不少有别于苏联集体
农庄的自己的特点和新的创造,特别是采取了与苏联明显不同的逐步实现合作化的道路,并不是简单照搬苏联的模式。在实现高级合作化这一
目标上,中共领导人是没有分歧的,分歧在于后期的发展速度,集中表现在毛泽东与邓子恢之间的争论上。实践证明,毛泽东对邓子恢的批评
是错误的,邓子恢在合作化步骤上的逐渐演进的主张是比较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
d.毛和他的同事们之间的分歧是,在当时是否具有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合作化运动,带动全体农民进入农业集体化的第一阶段的胆识,然而
许多农民强烈反对这样做,政府所规定的粮食定额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下级的浮夸瞒报导致中央政府错误地认为合作社可以大规模提
高粮食产量,于是提高了上交国家的粮食定额,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由于缺乏有效的物质鼓励办法,农业产量下降,并且最终影响了工业生
产和国家建设!
14.毛泽东召开中共八届三中全会讨论农村问题:
a.1957年从8月18日到28日,在北戴河召集陈伯达、田家英等人研究修改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作准备。这
次全会的主要议题,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一个是整风问题,一个是农村问题。18日、21日,由刘少奇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并基本通过
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修改稿。
b.为进一步修改农业发展纲要准备材料,毛泽东于9月3日至18日,先后到河北、湖北、浙江、江苏、上海,了解农村整社和农业生产情况


c.9月20日至10月9日,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这是一次扩大的中央全会。除中央部委和省市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外,各省
的地委书记和直辖市的区委书记也列席会议。与会人数416人。
d.毛泽东在讲话中还谈了要抓农业的问题。他说,几年来偏重于工业的宣传,这在当时也对,好处是把工业搞起来了。现在要宣传农业。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有两只手,一只手抓工业,一只手抓农业。要偏一下才能平衡。
e.10月9日下午,八届三中全会举行闭幕式。邓小平就整风运动、体制、农业问题和减少脱离生产人员等问题作总结发言。最后毛泽东讲话
f.关于农业,他特别强调农业发展纲要的重要性,重申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他说:“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
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现在,要着重宣传农业。”
g.全会重申了1956年中央提出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基本通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修正草案)。
1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1.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工作过粗,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隐患和后遗症。以至于后来毛泽东逝世以后的中共的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农业又
实行了包干到户,使人民公社名存实亡,使中国农业发展又重新回到个体农民单干的低效率的自然经济当中,使分散、落后、自给自足的小农
经济得以恢复!(走回头路)
2.人民公社化这一段时期(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善。
3.人民公社的心理负面影响:
由于农民所得并不直接与个人付出成正比,出现所谓“平均主义”的风气,有人将之形象化地称为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个体农民单干户的劳动
积极性。类似于苏联农业集体化后的产量下降。耕种公地的结果是农民们没有直接的责任感,生产积极性不高,发生了社会懈怠现象。当个体
认为自己的工作已湮没在团体之中,就会在团体中懈怠下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包
产到户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4.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情况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新事物,是一个缺乏经验的重大而复杂的经
济变革问题,因而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才能一步一步地全面深刻地搞清楚。
六.当我跃迁成毛泽东之后对水利建设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高屋建瓴式的重新设计:
1.水利工程建设要始终贯彻质量第一,数量第二的原则,决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贪多嚼不烂,因为水利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头等大事,因此工程质量要求固若金汤,精益求精,绝对不能出豆腐渣工程,确保每项水利工程可以顶上100年用场!
a.1960年6月14日的政治局扩大会上,毛泽东就计划问题发表讲话,他说:“今年大型水利工程计划搞一百个,结果是三百六十个,搞那么大的规模,就要有那么多的人上阵,质量就不够标准,大水一冲就垮。所以基本建设要好好抓一下。规模不要过大,质量不可不讲。恐怕要提出质量放在第一位。总而言之,这次会议要解决这个问题。报告指标要修改,讲质量、品种、规模,把这个提到第一位,把数量放到第二位。”
2.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把广大劳动农民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在缺乏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的情况下实现的,曾走过一些弯路。例如:
a.要求过急,强迫命令,出现违反自愿原则、侵犯中农利益的过火行为;对富农不给出路;在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时确定农业劳动组合是集体农庄的基本形式,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等等。因此,在全盘集体化期间曾经出现了农业生产严重下降的情况,在此期间,农业总产值下降了23%,其中牲畜头数减少了50%。
b.苏联自1929年开始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遭到了农民强烈的反抗,大批生产资料被毁,例如,在统计数据相对可靠一些的家畜数量方面,集体化过程中三分之二的马匹、五分之四的牛、六分之五的猪和八成五的羊都失踪了。因此,苏共采取了极其残酷的强制、甚至武力手段来剥夺所有富裕的和不愿集体化的农民,在这一运动中有数百万农民被处死或驱赶出家园、其财产则被没收;运动也造成农业生产的急剧下降,农业产量在30年代初期降低了30%以上,农村因此出现了严重的饥荒,仅在1932年至1933年期间乌克兰就有数百万农民被活活饿死。(乌克兰独立后控告斯大林犯了反人类罪!)
c.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不仅是自上而下强加给农民的,而且实际上是依靠近于“国内战争”的手段和“大饥荒”才把农民“征服”了的。虽然农村集体化的目标最后是实现了,但农业产量却多年下降,直到1938年才略微超过1928年的水平(仍未恢复到战前水平)。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d.集体化的政策 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实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的政策。规定没收富农财产,转为集体农庄公积金,作为贫雇农入庄费(共约4亿卢布),并把富农驱逐出本区、州(边疆区),不准加入集体农庄。苏联农业集体化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实现的,在全盘集体化运动期间,富农杀害牲畜、纵火、暗杀、组织暴动等等破坏活动屡见不鲜。
e.集体农庄唯一的“成就”就是在农产品的征集或所谓“收购”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与集体化运动同时发展形成的收购制度规定,集体农庄首先要满足国家的交售任务(当然是低价的),并规定农业的种植计划;在这些方面农庄本身没有自决权,农民所有的人力和财产实际上都被国家征用了。其结果是,在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其“上市量”却增加了4倍以上!有学者指出:“假如集体农庄可以保留它们的全部收入用来报酬成员的劳动,是否可能适当地组织集体农庄的劳动队伍还有疑问。当国家拿走这种收入中最大的一部份时,失败是必然的。”
f.需要指出的是,经济上苏联和中国的经济传统也就是集体化的背景和所针对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中国是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效率很高。而俄国近代史上实行的却是一种村社制度,土地定期重分,三圃轮休,使用效率低下;再加上地广人稀,基本上还停留在粗放耕作的自然经济阶段。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农村虽然出现了脱离村社而独立生产的倾向,但这种倾向直到1906年斯托雷平⑨改革时期才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法律的承认。十月革命胜利后直到集体化之前,个体农户仍仅占极少数(例如俄罗斯统计中有95%的土地仍为村社所有)。
g.显然,俄国的传统和中国的传统是完全不一样的,苏联的集体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与中国大不相同,它提出有效的组织、机械化的耕作,是有所指的,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内核。从某种角度来看,在俄国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解决俄国农业特定问题的模式,又怎么可以不加分析地照搬到中国呢?可惜,僵硬的意识形态把对所有这些客观问题的思考都剿灭了,中国为此深受其害。
h.政治上俄共(布尔什维克)是个城市“无产阶级”的政党,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先占领城市再占领乡村的道路(城市包围农村),俄共向来对农民不信任。在1917年的革命中,没收了地主及皇室、教会的土地重新分配,并在1918年夏的第二次土地重分中又没收了旧式富农的多余土地,相当于完成了“土地改革”。虽然布尔什维克出于政治考虑,为了争取农民在内战中对自己的支持而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但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即指出,农村在革命后会更加小资产阶级化,显然,对苏共而言,农村集体化不仅仅是为了“工业化”,而且也是为了打击个体农民、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需要。中共与俄共本来有很大不同,与乡间的农民有密切联系,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政权的,若效法俄共推行农业集体化,势必严重伤害党在农村的社会基础。
3.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村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全局性影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又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把中国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分散、落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低效率的自然经济,改造成为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高效的集体农业经济,为农业现代化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其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不可能几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至少需要15-18年才能顺利实现!
4.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内,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是:对于农业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个过渡时期大约需要18年,即恢复时期的3年,加上3个五年计划。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坚决不走回头路!

5.俗话说:“大军未动,舆论先行!”新中国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前首先要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城市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方式就是“五反”运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而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方式就是:“四清运动”!
a.四清运动是指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清经济)”,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四清运动,大体分成:发动和试点;铺开和深入等几个阶段。农村的四清运动与城市里的五反运动合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b.它所针对的主要是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的多吃多占、账目不清、贪污盗窃等现象。报告认为这些都是损害社会主义、损害集体经济的行为,并且写道:“事实再一次证明阶级和阶级斗争确实是存在的。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激烈的。在生产队开展‘四清’实际具有农村‘五反’性质。这是又一次反击资本主义向集体经济进攻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
c.按照毛泽东的话说就是:“现在的方法,是要使90%以上的人洗温水澡。说精神愉快,那是结果,要有点紧张,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紧张。有些人实行了退赔,就不戴贪污分子的帽子了。吐出来就算洗了手,一不叫贪污,二不叫盗窃,伤人不要过多。十年来,“四清”就没有搞清楚过。“四清”是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就是敌人的破坏,投机倒把,贪污盗窃。要用现在这个方法,使多数人洗手洗澡,轻装上阵。要把90%以上的人团结教育过来,发动群众,打击极少数贪污盗窃分子。要使多数人有敌我观念,把阶级队伍组织起来。”
d.1964年6月在一次有各中央局第一书记参加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搞好社教运动的六条标准:
第一,要看贫、下中农是真正发动起来了,还是没有发动起来。
第二,干部中的“四不清”问题,是彻底解决了,还是没有彻底解决。
第三,干部是参加了劳动,还是不参加劳动。
第四,一个好的领导核心是建立起来了,还是没有建立起来。
第五,发现有破坏活动的地、富、反、坏分子,是将矛盾上交,还是发动群众,认真监督、批评,以至展开恰当的斗争,并留在那里就地改造。
第六,要看是增产,还是减产了。
e.主席相信,农村广泛开展四清运动让大家思想上都洗了温水澡之后,地、富、反、坏分子受到了改造,领导干部受到了整顿,人民群众受到了社会主义教育,这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完全避免将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走弯路和回头路!

6.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在决议中主席制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十大原则(在政策源头上避免走前苏联集体农庄的弯路):
①.互利自愿加入和退出原则:
决议草案还强调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必须绝对遵守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绝不允许出现违反自愿原则、侵犯中农利益的过火行为现象的出现。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绝对不许造成大批生产资料被毁,农业总产值下降,大批牲畜非正常死亡以及富农杀害牲畜、纵火、暗杀、组织暴动等等破坏活动现象的出现。
②.资产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原则:
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农民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的适当形式。在中国,即使没有大量农业机械,但由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组织劳动力,能够合理利用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改良品种,采用新技术等许多单干农民难以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显示了自己的优越性。
③.允许保留私有财产和自留地原则:
允许保留入社农户保留私有财产(如宅基地,牲畜等家庭副业和农耕工具等)和自留地(自留地是农夫自家的私有财产,自留地每年产的粮食足以满足全家的口粮需求),半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中建立的农业合作社要兼备大农业集体经济和小农业自然经济的优点,既发挥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又要保护个体农民单干户的积极性,协调好二者的平衡,坚持两条腿走路!
④.民主管理原则:
a.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即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科学的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各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因此,民主管理即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或“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也是管理者所追求的是一种管理艺术,即一种被管理者意识不到的正在接受的管理,而事实上他却正在接受管理的积极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因此,民主管理又是一种群众参与下的多数人管理多数人的管理。应用写作能力是从事民主管理工作的必备素质。
b.新办的农业合作社实现民主管理,社员们可以每年投票选举社长和社领导干部,每年召开社员大会共同讨论和通过合作社重大发展议题,充分调全体动社员以主人翁的心态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⑤.注重质量稳步前进原则: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策略,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向前发展,必须贯彻发展——巩固充实——发展——再巩固的方针!发展合作社的工作上,要比质量,比规格。重点是比质量。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要增加生产和不死牲口。“注重合作社的质”,“反对单纯地追求数量的偏向”,甚至提出:“有些地方是可以暂停一下,从事整顿的;有些地方是可以边发展、边整顿的。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定扎实地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些合作社的部分社员可以让他们退社,个别的合作社可以让它们暂时解散。
b.俗话说:“行路不怕慢,就怕站!”,宁可发展得慢一点,巩固发展成果,也坚决不急功近利,急躁冒进;宁可走艰辛的正路,也坚决不走弯路和回头路!
⑥.入社农民占农村农户总数比例原则:
参加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农村农户总数的80%左右就可以了,不强求全体农村农户都参加互助组和合作社,留下20%的单干户以保护个体农民单干户的积极性!不过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大门始终对个体农民单干户开放的,随时欢迎他们自愿加入和退出!执行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直到互助组和合作社的确使农民增产增收,富裕起来之后,个体农民单干户羡慕不已,真心实意想加入的时候,再欢迎他们自愿加入!
⑦.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原则:
a.新办的农业合作社,国家在政策上和财政上予以大力的援助,可以予以政策放宽,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并且对农业合作社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断绝农村经济同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联系,为把农村经济纳入国家计划经济轨道,创造必要的经济环境!(对于分散的个体农民单干户为了保护其生产的积极性,就网开一面,不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了)并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予以关怀和重视,时常视察农业合作社,慰问生产一线的干部和群众,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b.在农产品的征集或所谓“收购”上要根据农业合作社的具体情况,不强行摊派,如果农业合作社产量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它们的大部收入足以用来报酬社员的劳动报酬,只要当农业合作社丰产的时候,国家才可以拿走这种收入中大的一部份,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

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既反左又反“右”,协调平衡原则;
a.我们既要有农业生产合作社,也要有互助组和单干户。既要保护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也要保护个体农民单干户的积极性。既要防右,又要防“左”,协调两者之间的平衡原则,坚持两条腿走路!
b.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以生产小队为基础的公社三级所有制,是在公社中贯彻实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关键问题。允许和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经营自留地,农民们可以自己养猪,自己种菜,家庭副业,重新开小灶,置锅做饭,直到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评功记分,按劳计酬,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c.关于耕畜、农具,普遍主张归生产队所有。缩小社、队规模,每个生产队最好以一个自然村庄为宜,最多不超过50户;一般每5个生产小队构成一个生产大队;每5个生产大队构成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消公共食堂、取消供给制;规定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实行自愿参加、自由结合、自己管理、自负开销和自由退出的原则”,实际上是取消了公共食堂制度。建立和健全供销社制度。
⑨.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原则:
国家要在政策上扶持和鼓励农村乡镇企业⑧的发展,使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打入国际市场的一支劲旅,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⑩.发展民兵组织与巩固国防原则: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民兵组织,实现全民皆兵,9月29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大办民兵师,到年底,全国组建民兵师5000多个,民兵人数2.2亿,1959年,中央军委提出了民兵工作的几条方针,后又修改了参加民兵的年龄条件,全国民兵数量减少了几千万,使民兵建设得到健康发展!
7.农业合作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a.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
b.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
c.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至1968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巩固充实——发展——再巩固,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稳步发展时期。
8.主席坚信,只要充分贯彻实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十大原则,坚决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再经过大约18年的时间,即恢复时期的3年,加上3个五年计划,到1968年之后,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定可以获得圆满成功,可以把中国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分散、落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低效率的自然经济,改造成为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高效的集体农业经济,为实现中国的农业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十项改革措施如同北魏孝文帝的农业改革一样,为日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转载于http://hi.baidu.com/xuelong168
----------------------------------------------------------------------------------------------------------------------------
注释:
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也叫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不借助货币,直接交易的经济形态。该种经济
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②.自然经济(NaturalEconomy)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
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
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③.“互助组”:中国劳动农民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组成的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集体劳动组织。土改以后得到广泛发展。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
力,共同劳动。有农忙临时互助和常年互助之分。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发展成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④.“合作社”: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以土地入股、统一经
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
⑤.赵树理(1906年(丙午年)~1970年(庚戌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
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
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工作,兼任中共晋城县委副书记。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
,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
的文学流派之一。
⑥.邓子恢,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
领导人之一,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邓子恢同志为探索我国
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被誉为党内的农业、农村工作专家。
⑦.“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
人民公社(俗称吃大锅饭)在社会主义国家为过往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大陆属于一种“政社合一”组织,分为“农村人民公社”和“城市人民
公社”,而以前者最为著名。农村人民公社属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即农村计划经济时代。人民公社既是生
产组织,也是基层政权,普遍存在的时期为1958年至1984年,人民公社也为“三面红旗”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大跃进”及“总路线”。我
国人民公社运动是从1958年夏季开始的,很短时间内,全国农村就实现了公社化。人民公社是党的整风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1958年社
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产物。
人民公社产生了社队企业,也就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前身。当时的模式是国有的大型企业满足国家计划之外,多余生产的产品就近销售到附近企
业,其中包括社队企业,包括如电子产品、机床、钢铁等。透过小型社队企业自行组装及研制可适应当地的型号,在70年代农业机械化时期,
同一型拖拉机在全国范围内共有上百种适用于不同地形的型号。社会企业还搞“五小”企业,自制各类轻工,土洋结合。
⑧.彼得·斯托雷平(PeterStolypin),俄国政治家。曾任格罗德诺州和萨拉托夫州州长。因镇压农民起义受尼古拉二世宠信。1906年任首相
兼内务大臣。1907年发动“六三政变”,解散第二届国家杜马,建立军事法庭网残酷镇压工农群众,从而开始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窒息
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1907)。但他推行土地改革,使得200万农民退出村舍,成为富农,活跃了当时的经济,史称斯托雷平土
地改革,1911年被俄国社会革命党人暗杀。时至今日,斯托雷平仍被视为俄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在“最伟大的俄罗斯人”评选中高居第二
位(仅次于沙皇彼得大帝)。
⑨.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
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
个体企业五级。
衷心希望我们的习主席,李总理,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和农业部长韩长赋同志,水利部长等领导同志们在日理万机的百忙之中,
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浏览一下这篇文章,希望此篇文章对共和国的水利和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朝鲜领导落泪
  8.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