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全县粮食年产量68万吨。近年来,通过积极改革,宁阳县已形成了以国有粮食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有民营资本相互参股的多元化粮食产业架构。县内规模以上粮食企业总数达到1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8家。宁阳县破产改制企业存量资产丰厚,粮食流通市场活跃,粮食产业涉及粮油购销、面粉加工、方便食品、玉米淀粉、饲料加工等多个层面。
自去年以来,中央、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流通产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该县结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抓住深化改革发展粮食产业的重要机遇,立足粮食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从整合粮食企业资源入手,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园和大项目建设,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推动粮食产业科学发展。
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整合粮食企业资源
宁阳县原有粮食企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加工转化能力低,层次低,科技含量低。该县积极研究政策,对接项目,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下功夫,推动粮食企业进一步改革发展。
一是规划建设粮食产业园,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平台。我县拟建宁阳粮食产业园,规划占地300亩,建设仓储物流区、食品加工区、贸易服务区和检测研发区四个区域,预算总投资4.7亿元。园区拟建10万吨仓容、规划传统食品和现代食品两个加工区,建设现货交易市场、电子交易中心、物流信息中心、检测中心和市场信息中心。我们努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平台,吸引更多的粮食流通项目落地,促进粮食生产、收购、仓储、加工、运输、配送、信息、科研等环节有机结合,努力推动企业向经营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物流信息化、产业规模化的现代方向发展。
二是积极整合粮食资源,充分发挥闲置资产价值。2005年该县粮食企业改革后,购销类企业闲置资产较多,加工类企业大多破产改制,粮食企业资产面临着整合重组的问题。我们借助粮食龙头企业整合这些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优势互补。鲁粮面粉有限公司拟改造华振集团饲料厂闲置厂房组建放心粮油及早餐配送中心,改造原东疏粮所闲置仓房,建设4万吨仓容及配套设施组,建仓储物流中心。该县积极组织实施县域粮仓重点维修改造项目,改造维修危旧仓房13栋,仓容3.7万吨,可充分发挥闲置资产价值,为发展仓储物流中心打好基础。
抓主业,促延伸,持续拉长粮食产业链条
为确保食品安全、落实好“粮安工程”规划,该县从保证粮源、增加产品种类、提升产品质量入手,搞好粮食加工,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由粗放向集约、由单一向多元、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
一是建基地稳粮源。通过发放预购订金、实施履约奖励等措施,与种粮大户签订长期订单,已签订小麦订单36万亩、黑麦订单1000亩。
二是大力发展制粉业。强化制粉业在粮食产业链条中的增值效应,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为契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信誉。龙头企业鲁粮面粉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要扩大到15万吨,弘兴玉米淀粉有限公司年加工玉米扩大到18万吨。
三是大力延伸产业触角。改进制作工艺,不断提升馒头、面条、小杂粮、黑麦石磨面、小磨香油等产品质量。推进玉米胚芽油项目建设进度,完善饲料—玉米淀粉—胚芽油的玉米产业链。同时计划新上日产30吨的面条生产线1条、日产10吨的面叶生产线1条,日产5吨的放心豆制品生产线1条。搞好熟食制品、烘焙制品和冷冻食品的研发,加快高纤维馒头、蔬菜馒头、南瓜面馒头、无糖饼干、非油炸食品的产学研推出进度。进一步发展放心粮油工程和居民厨房工程,增加“晶阳精品超市”网点数量,提升“晶阳厨房”早餐运营规模和质量。
建班子,立制度,推动粮食企业深化改革
抓住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契机,依托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成立粮食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财政、国土、发改、工商、金融、税务等部门共同配合,把粮食企业改革纳入到全县改革发展的整体格局,营造领导重视、社会关注、职工积极参与的改革发展氛围。
一是提升企业管理层次。从建立科学的流程、高效的运营、有效的管控机制入手,指导企业建立高效管理机构,长效管理制度,科学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工作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结果,奖罚分明。加大品牌推广和宣传力度,重点培植具有地方特色、市场潜力大、效益好的名牌产品,提高粮食企业的影响力。
二是全面盘活粮食资产。该县粮食企业类型较多,中储粮、省储粮均在该县建有库点,省粮油集团在该县建有直属企业,该县鲁粮面粉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社会粮食企业如金麦香面粉有限公司、鲁健粮油等发展实力进一步壮大,充分整合盘活这些企业资源,对粮食产业改革发展意义重大。该县鼓励龙头企业整合破产改制企业的闲置资产,带动困难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尝试通过技术合作、联合投资、股权融资等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为粮食企业壮大规模提供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在粮食产业园内包装策划食品加工等项目,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
。三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大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力度,指导企业建设全方位、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设施和流程,应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智能开发等手段,将粮食生产、收购、仓储、加工、运输、配送、信息、科研等环节有机链接,国有、民营、社会资本相互参股融合,组建混合所有制经济体,构建协调、高效、低耗、循环的粮食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实力和效益。
几点启示:
新一轮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县域粮食企业是整个粮食流通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也是落实粮食安全国家战略,以及粮安工程实施的承载,必须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善谋善为,先易后难,强力推进。针对粮食企业改革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敢于啃硬骨头,涉足深水区,营造领导重视,社会关注,职工积极参与的改革发展氛围。
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大做强粮食企业,绝不是拉郎配,简单的做加法,搞叠加,而是资源整合,资本融合,结构调整。县域粮食企业类型较多,所有制形式各一,涉及粮食购销、粮油加工、食品生产、饲料加工、淀粉等层次,中储粮、省级储备粮大多均在粮食主产县设有有库点,充分整合盘活粮食企业资源,打造混合所有制粮食流通产业,对粮食产业改革发展意义重大。
应鼓励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破产改制企业的闲置资产,带动困难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尝试通过技术合作、联合投资、股权融资等产权改革等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为粮食企业壮大规模提供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打造粮食物流产业园区,以此做平台,建基地,保粮源,扩加工,拉链条,产学研,科技支撑,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
(孙晓明)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粮食局直属分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