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私有制
一、自利是人类的群体性行为:
人和山中的树,水中的鱼,天上的鸟一样,有自己的生存需要,并且既要物质上的衣食住行,也要精神上的喜怒哀乐。人一出生,在没有生存意识前由父母提供保障,待稍有意识后,他就有需要的行为意识,连出生不到半月的婴儿要吃奶时都会有动作,当婴儿稍稍成长,她需要的意识行为就变得更为高级,更有能力,不仅有动作表现,还会有嬉笑,有语言。所以人天生就有物质精神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人又有天生的与生俱来的意识行为。人是优秀的、智力高度发达的动物,为满足自己的客观需要进行各种智力活动,这些智力活动的累积便产生了劳动技能,慢慢的就有了养殖,种植这类生产性劳动。随着人的逐步成长和人类的不断进步,人获取各种物质精神产品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手段越来越多。
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或者不能完全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千方百计的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满足。人们的愿望是无穷无尽的,而人们所能获得的物质精神产品却是相对有限的,于是人们总是孜孜以求,尽心竭力的去工作、去获取,有的甚至是忧心忡忡、痴痴的盼着,盘算着,期待着自己想要的产品,然而人们整天想着的产品是要用钱来买的,于是人们整天思考着如何找更多的钱去买,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能买得起自己所需的物质精神产品竞相挣钱,人们之间便有了挣钱的竞争。
人们要获得所需的产品是要经过艰辛工作才能达成的,甚至需要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才能达成。因此才有人对财富的羡慕,才有拜金主义,才有嫌贫爱富。人们这种积极工作想方设法获得各种物质精神产品的行为就是人们的自利行为,这种行为不仅由人们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即客观需要的物质性决定了人们的自利意识,自利意识决定了人们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自利行为是天生的与天俱来的,不仅过去的各种社会形态存在,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必将存在。
有人会说,照你说的人是自利的,那雷锋、黄继光、郭明义怎么解释?的确人世间有人格高尚的,有大爱的,精神已升华到了相当高度的人,但那毕竟是少数人,并不是多数人都原意去做又能做得到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人类的群体性即大多数人的行为,只有认清了这个大多数或绝大多数的群体性行为,我们的认识才是客观的,才是实事求是的,我们才能把握人的整体性,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科学制度。
人类的群体性自利行为有各种表现,当他所在的星球与别的星球有争斗时,他会站在本星球一边,当他的国家与别的国家有利益争斗时,他会站在自己的国家一边。第三,当个人所在的集体与别的集体有利益之争时,他会站在他所在的集体一边,当个人的家庭与别的家庭有利益之争时,他站在自己家庭一边,当自己和本家庭成员有利益之争时,他往往会站在自己利益一边。个人之所以站在自己所在的星球,国家、集体、家庭,个人一边,是因为置身其中的他的利益包含在其中,他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他“选边站”,而当他的利益与这些都无关时,他往往只是漠不关心的看看热闹。当利益斗争超出一定层面而触及到他的利益时,他就会关心起来,甚至直接参与斗争。人们对集体的关心程度,与他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联度大小或说关系程度成正向关系,直接相关的,就很关心,一般相关的,就一般关心,基本不相关的,就基本不关心,不相关的,就不关心。个人工作的单位越小,个人利益关联得更直接,人们的关切度就越高,劳动积极性就越高。干个体户的,他很关心劳动成果,劳动积极性很高,若他在单位集体内,他对集体的关心一般,劳动积极性就一般,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内,他感觉自己的利益只是十三亿分之一,往往不关心,甚至感到全民所有制是“什么都没有制”,因此,要让我们全民所有制企业内的劳动者有积极性,就必须要有利益激励机制,就应该将一定比例的企业利润分配给实体内的劳动者,这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综上所述:人类自利的群体性行为表现为,在自身的无限愿望不能得到完全满足时,首先要做的是要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别人的需要,这是人的甚至是所有动物的基本属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想通过“斗私批修”来否定人的这一基本属性,结果失败了,这说明了:人类自利的群体性行为是很难完全改变的,即使将来实现了共产主义,物质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但人的无限愿望也是无法完全得到满足的,只能相对得到满足,到那时人的自利属性也和市场经济一样,是不能完全改变的。想人人都成尧舜,人人都有共产主义思想其实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一、 私有制的作用及局限性。
(一)决定一国财富数量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国财富从广义讲,包括这个国家生产出的工农业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以及这个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各种物质资源(如空气,空间,土地、水、金、银、铜、铁、煤矿、石油、天然气,森林,植被和前人留下的建筑,文化古迹等)和精神文化资源(如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法律制度等等),从狭义讲一国财富则是该国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的总和,而这些产品和劳务是由该国的生产效率,生产规模和劳动时间决定的。下面从狭义分析一国一年的社会总财富:
一年的社会总财富=社会平均每人单位劳动时间的生产量(生产效率)×参加劳动的全体人数×每人年均劳动时间
①、生产效率在较短的时期内相对来讲是稳定的常数,因为它的高低主要由当时的科技水平特别是劳动工具水平,科学管理水平和劳动积极性共同决定的。整个社会的劳动工具水平是随着时间渐进式的逐步提高的,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整个社会就提高一倍、两倍,而其中的管理水平和生产劳动积极性在体制制度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也是基本不变的。
②、全体劳动者的数量是由国家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引导下提供给社会的能劳动的人口数量和全社会生产和劳务实体规模所需的劳动人数共同确定的,在劳动人口充足或者大量失业存在时,主要就由生产和劳务实体所需的劳动人数决定的,而生产和劳务实体所需劳动人数的又是由生产和劳务实体的规模决定的,所以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劳务的实体的规模数量决定了参加劳动的全体总人数。
(3)劳动者年均劳动时间既受国家劳动法的限制,又受人的身体生理的限制,劳动强度也一样受到人的身体和法律的限制,因此劳动者的年均劳动时间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
(4)、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劳务实体的规模数量,是由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下的资产规模决定的,是受一定政策导向影响的。人们的需要是丰富的无限的,但能拿出钱来实实在在的购买却是有限的,这个实实在在的购买力就是能实现的需求,即有效需求。在贫富分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仅靠工资生存的工人的收入总是有限的,总想消费却总无钱消费,相反资本家赚有丰厚的利润却几百倍上万倍于普通工人的收入,有钱消费却因消受不了而不消费,即使消费也是奢侈的浪费,如私人飞机,私人游艇,昂贵珠宝等等。资本家的大量利润在各产业投资基本饱和后,因无利可图不再转化为投资,只有大量储蓄在银行里睡觉,这就形不成购买力,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进而遏制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现代西方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也是凯恩斯主义的前提,相反在收入相对均匀的社会里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综合上述可知,影响社会财富的因素:生产效率(包括科技水平,特别是生产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劳动积极性和科学管理水平),生产和劳务实体的规模数量,每人年均劳动时间,有效需求状况。虽然生产效率在利益机制的推动和人们思想水平提高以及严格的劳动纪律下能得到提高,但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却是相对稳定不变的,或者变化不大的,而劳动者每人年均劳动时间也是相对稳定不变的,有效需求状况在分配制度没发生大的变化前也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因此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一国的总财富主要由一国的生产和劳务实体的规模数量决定。新增投资的多少直接决定新增的生产和劳务实体的多少,而新增生产和劳务实体的多少又决定一国新增财富的多少和一国的经济增长率。虽然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决定,但是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增长也是体现在提供消费,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实体的规模扩大,产能扩张的新增投资上,所以在较短的时期内,新增投资决定了新增的财富和经济增长率。
(二)私有制的作用:
在私有制下个人投资可以发财获利,由于人类自利的原因,使得私人投资积极性空前高涨,只要有市场需要,又能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满足这种需要,并且有利可图,市场上就会有人生产提供这种产品或劳务。在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的过程中,留着道德血液的企业家毕竟是少数,为了利润最大化,都会精打细算,能省则省,能偷工减料,则偷工减料,能少发工钱则少发工钱,能逃税则逃税,能造假,则造假,总之,只要无损利益,或者违法获取的利益比违法损失的利益大,都干。
资本家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哪怕客观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主观上都是为了赚钱。只要能赚钱,就会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拿出祖孙三代的存款,当掉值钱的古董、首饰,抵押房产贷款,向所有亲朋好友借钱,全押上,赌一把,赌赢的可能性大,下本的决心就大。于是整个社会的私人投资十分积极,生产繁忙,因为有了很多私人投资,社会财富便迅速大量的生产出来,弥补了国家投资的不足,填补了因国家投资不足出现的产品短缺,于是整个社会的各式各样的需要很快得到满足,并且很快供大于求。中国改革开放后,允许私有制的政策一出台,中国的GDP就高速增长,这就是证明。除此外,私有制的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遍布于民间的多种多样的各个层面的需要,由遍布于民间的私人投资者才能更好的发现并组织生产来满足这些需要。
私企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量大类多,如果单靠国家投资,不允许私人投资,那这么多层次的遍布大街小巷的,山村野里的各式需要很难被国家这个投资者发现,即使发现了也很难建立那么多层次的经营灵活的实体来满足这么多需要,同时国家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投资。国家投资的资本直接表现为财政正常支出之余用于投资的部分,而国家财政的余钱相对于民间的是个少数,所以在建国后,中国只搞全民和集体两种经济实体,将私人资本拒之门外,结果必然是投资资本严重不足。因此由技术、劳动、资金(提供厂房、设备、流动资金)和社会有效需求共同决定的社会财富就无法极大地生产和实现,整个社会就是严重的供不应求和严重的物品短缺状态,由此可见私有制最大的作用在于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促进生产和提供社会财富,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多种需要。
(三)私有制的局限性:
私有制的积极作用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存在,特别是在生产力落后和公有资本严重不足的时期内存在,它弥补公有制资本的不足,创办的多种经济实体可以生产和提供社会产品和劳务,增加社会财富。但当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时,特别是智能化自动化以及机器人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时,或者公有制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只靠公有制实体都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并且供大于求时,这时私有制资本就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而代之以公有制企业。有人说公有制永远没有私有制有效率,永远竞争不过私有制,永远是落后的、浪费的,实际上公有制企业完成公司化治理后,进行科学管理,其竞争力,社会信誉度,社会责任担当都高过私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的私人利益为第一,而公有制企业则更愿遵守国家法律,更愿承担社会责任,更诚信,人们也更相信公有制企业的产品,同时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也更人性化,人们也更愿意到公有制企业工作。现实中不是出现了海尔、万科、茅台这样的优秀的公有制企业吗?难道说他们没有效率?没有竞争力?没有管理好?它们不是照样生产出好产品来吗?
其次,当私有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社会上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富人,有的甚至可以富可敌国,这些发了财的资本家真的如他们吹的:“小时候如神童般聪明,长大了如孙悟空般神通广大吗”?不是的!他们赚钱有的是靠占有国家资源,如矿山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等等,有的是靠行贿弄到地皮的,大赚了一笔,有的是靠造假,有的是靠走人脉拉关系行贿拿到市政工程,铁路工程,有的甚至是靠黑社会的土匪式霸占建筑包工项目或材料供应等等,有的是靠赌运气赌对了,总之赚钱与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有点关系,有多大呢?至多也不过30%,总之,发财靠勤劳智慧的不多,发不了财的才靠勤劳智慧。
从长远讲,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进步和正确的人文思想,这与私有制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没有间接关系。私企赚钱,在马克思看来是对工人的剥削,在新形势下又有了新的特点,但无论怎样,它始终是对别人应该平等拥有的资源的占有和机会的剥夺所致,即对土地,空间,人力,公共管理,交通,水电气,科技文化等资源的超额占有,以及对有限的市场购买力这种特殊的有效需求资源的不平等占有所致,虽然是拿了钱购买的也是交了税的,但在市场这个魔法游戏里,市场价格本身就是供给与需求均衡的比例关系数据,是不等价的,不平等的。现在一亩地几百万元,十几年前两三万,谁能说清前后两个交易价格哪个是等价的,平等的,其实这两个价格都是不等价的,不平等的,都反映了那个地段的土地在两个时期的市场均衡数据,都无法真实的反映那块地的真实本值,所谓的按市场价格的购买行为只是变戏法的一个道具而已。而且购买时往往参杂权利,人脉关系,腐败,各种垄断性规定,限制等等,通过市场购买这一变戏法将公共资源化为私人资源,再经过组合成为更有价值的私人财富,这就是人世间不平等的开始,就是万恶社会的一跃。其次私有制带来的贫富悬殊是社会各种矛盾的总根源,它是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大动荡的原因,同时也是革命的对象富人和革命的力量穷人的造就者。社会的和谐稳定共同富裕,共同幸福是我们人类追求的目标,而私有制恰恰与该目标相反,是破坏这一目标的,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在行业、产业竞争很激烈,产品已供大于求,有的甚至产能严重过剩时,就应该向该行业,产业的私企征收共富税(或称资本利得税,为了统一,后面都称共富税),目的是让私企逐步退出该行业,而由公司化治理后的,管理水平高的有竞争力的有效率的公有制企业收购私企,或者组建新的公有制企业填补私企退出后的市场空白,以保持该行业的适度竞争,维持供大于求的产品供给状态。这样由公有制企业统领整个社会财富的生产,整个社会才会有公平的基础,才会有和谐幸福共富的基石。相反私企永远不退出市场,永远不退出历史,势必有10%的大大小小的富人占有社会70%—80%的财富,甚至控制整个国家财富命脉,而财富上的巨大悬殊势必会带来人世间的不平等,试想一个亿万富翁与一个一日三餐都难保障的人能平等吗?整个社会就必然是压迫遍地,人吃人的地狱,无疑是人类的悲哀,无疑是悲惨的世界。
三、市场经济的几个特点:
首先,市场是一个交易平台,人们可以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并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这样人们可以专事自己擅长的产品生产,这就会增进生产技巧,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可见市场不仅可以让人们互通有无,而且还可以促进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市场是一个调节器,人们在市场上总是按自己的意愿来挑选产品,当产品不如意时就不购买,这样不好的产品就会很少人购买而滞销,于是人们就会改进这种产品或转产其它产品。同理,当商家发现市场有某种需要时,便迅速组织生产,若市场供不应求时,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开足马力加班生产。这说明市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交易平台而且会调节人们的生产,具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的功能,外观怎样,价格如何等等都会依据人们的需要通过市场来调节,因此市场能根据人们的需要来调节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流动,让资源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有效配置,所以才有用看不见的市场之手来调节经济,而不是自作聪明的去管制经济。鉴于上述认识,我们进行了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便利的交通物流:如建设发达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航运网,以及信息网等等。同时,政府又出台多种政策规范市场,让各个经济实体在相同规则下进行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以促进人们不断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
(一)、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1、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
市场上的买卖双方都有竞争,只是买方竞争较卖方竞争少,当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时,往往伴随的是拉关系,走后门,搞腐败的权钱交易的买方竞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投资严重不足的产品短缺时期,争购不易掌握的高技术产品和有限的资源和产品,这里只谈卖方竞争。
当市场体系建立起来后,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很多,当某个产业或某种商品好赚钱时,有条件的实体就会趋之若鹜,各实体间就以各种方式展开竞争。然而没有公平原则的竞争无疑是对广大竞争者的伤害,是利益输送,是赎职的腐败行为,没有竞争又没有很好监管的垄断无疑是对广大消费者的抢劫,国家对竞争实体的产品没有质量标准或者有标准又不严格执行,那就必然是造假者,短斤少两者、偷奸耍滑者的天堂。现在市场上的醋有多少是粮食酿的而不是醋酸勾兑的?芝麻油有多少是真芝麻油?白酒有多少不是香精、酒精勾兑的?成都郫县犀浦镇菜市场:猪肉大部分注水,兔子肉基本都注水,鸡鸭也是注水,卖的水果泡水,菜头泡水,其它小菜蘑菇,辣椒等等都有不少泡水的,想买点好东西都难。这样没有严格监管的市场无疑是骗子的市场,假大空的市场,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变成了劣胜优汰功能,这样市场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反发挥了坏作用,所以老百姓对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意见很大,是再正常不过了。在公平合理规则下的竞争,才是对落后的淘汰,竞争才能推动人们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售价,提高产品的费效比,最后留下的是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的竞争才能促进社会不断前进。
经过充分竞争后留存下来的企业,固然是好的,相反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也让人惋惜,惨烈的竞争就是一种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这种排他性的竞争既有它优胜劣汰的好的一面,又有它残酷无情的非人性的一面,人类社会不应该为生存为财富竞争得残酷无情才对。
2、市场经济中就业岗位的竞争
市场中的企业竞争具有排它性,有好的一面即优胜劣汰,促进发展,坏的一面,即竞争失败的亏损企业不仅没有利润,而且会造成资产损失和资源浪费。
就业岗位的竞争在市场经济中也有两面性,在岗的人有工作,有收入,有生活保障。但是有的因学历不够,能力不达标,或者身体年龄等原因失业,有的是各方面条件都达标合适,但是岗位少,适合的人员多,岗位不够而失业。在未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市场经济中,竞争就业失败的失业者会越来越普遍,特别是随着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的大量使用,教育、科研、设计、生产、销售、运输等等行业都会排挤出大量人力,这排挤出的大量人员怎么办,他们不该吃饭吗?不该工作吗?不该生存吗?如果无岗的人没了生活保障,或保障很弱,这无疑是人类的悲哀,也是社会不能承受的。
有人说机器排挤出的人可以干别样,可是别样工作也一样竞争激烈。那搞新兴产业吧,可新兴产业并不是随时都能搞出来的,也不是轻易就能在市场中得到人们认可而存在的,即使有也是极其有限的,而极其有限的新兴产业不足以吸纳大量失业人员。而已有的行业的有效需求却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无限扩大的:一般来说,人不可能一天吃十斤大米,坐十台车,住十间房,换50件衣服,跑十个省,这就是说人的消费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特点决定的,是有限的。因此有限的新兴产业和有限的已有产业对生产产品的人的需要也是有限的,而技术进步、管理高效又会进一步减少人员需要,当人们有限需求的产品只需1/3或1/2的劳动人员就足够时,那被人和机器双重竞争下来的大量劳动者就会失去工作。比如中国有9亿适龄劳动者,而社会只需3亿劳动者劳动就足够了,剩下的6亿适龄劳动者就没工作,如果认为大量的失业人员是因为懒,不愿工作就该贫穷,就该没有收入或者顶多只有低保收入,那是误解了他们,是偏见,是不正确的。并且这样做社会允许吗?大量失业人员允许吗?
天赋人权最基本的就是人的基本生存权,失去工作的人们是有能力的勤劳的,不是懒惰的,他们只是各种原因没有工作,他们应该有份收入,没有收入是不人道的,若收入达不到人的基本生存所需也是不人道的,应该人人有饭吃。人类社会之所以称为人类社会而不是动物世界,那就在于人的基本生存要得到保证。这里打个比方:有200人进行就业跑步比赛,刚开始的十年容易就业,只是跑在后面的5%的人就业跑步比赛被淘汰而失业,这5%的人只给少量的救济或不给也没造成社会动荡,但到后来,生产力高度发展了,机器自动化和机器人大量代替人,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只需跑步比赛中跑在前面的30%的人就业就够了,那跑在后面的70%的人就失业,他们的生存怎么办?难道只给点救济或者完全不给救济行吗?
其实企业在竞争中的胜出和人们在就业竞争中的胜出是一样的,都是对失利企业和就业失利人员应有的平等资源或权利的占有,都是以其他企业和就业人员的失利为代价和条件的,所以竞争胜出的企业和就业胜出的人们拿出部分收入来补贴竞争中的失利者是完全应该的,也是应该遵守的人道,人类应该有这种制度。
3、恶性竞争与适度竞争
私有经济实体在人们争相逐利的竞争中大量生产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市场上的产品也很快出现供大于求,甚至严重过剩,当产能严重过剩时就必然要淘汰一批企业。虽然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是必要的,但在非公平原则下的竞争,往往不是优胜劣汰,而是优汰劣胜,竞争原则不公平,或者有了公平原则,相关管理部门严重不作为,致使遵纪守法的老实人经营不走,相反那些偷奸耍滑的、造假的、会来关系的特别是会送礼的、拿钱行贿的得好处,打擦边球的、搞冒牌货的得好处,这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国际声誉和人们生活。只有在社会公正公平原则下的竞争,淘汰的才是竞争力差,产品效能低,价格高,质量功能差的企业,留存下来的才是质量好,价格低,服务好,费效比高的企业。
在公平竞争原则下的竞争虽是优胜劣汰,但过度竞争必然会带来浪费,竞争失败的企业不但有厂房,设备的折旧损失,而且有可能锈蚀掉全部机器设备,同时工资也发不出,欠债还不了,破产倒闭、工人失业、甚至严重的会带来社会震动,影响安定。在成熟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往往新开办十个公司才有一个成活,其余九个都要倒闭,以九个公司的破产代价换来的才是一个公司的成功,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让新开办的十个公司有八个存活,倒闭两个呢?比如开两家超市就能很好满足周围居民的购物需要,为什么要开十家八家基本不盈利的超市呢?又浪费人力物力场地,开三家不就减少很多浪费减少很多不良影响吗?所以竞争不应过度,过度竞争带来的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不良影响,适度竞争才是必要的合理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去提高质量,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态度等。那什么是适度竞争呢?个人认为在没有垄断并公平竞争条件下,能提供社会总需求量的110%左右的产品供给时的各经济实体间的竞争即为适度竞争,就像电力系统中运行备用容量为8-10%一样。
(二)、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是人们利用市场交易平台自由购买所需的产品和劳务,以获得个性的最大的自由与满足,同时市场也起到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得社会生产提供最符合人们不断变化的需要的产品。市场资源只有在市场调节下才能自由的流动,才能更全面的满足社会多层次的资源需求,为满足这些资源需求,市场信号会自动调节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无需人们自作聪明的安排这,安排哪,计划这计划那。计划不可能很好的合乎人们的不断变化的多层次的甚至是千奇百怪的喜好和需要,计划也不可能很好调节社会资源来全面的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变化的资源需求,因此不仅要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而且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系,即使实现共产主义也不可废。
既然市场是交易平台,那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市场来买卖呢?不是的,有的标的物是不可以买卖的,如军事技术,权力,毒品,有毒有害食品,假药,人的灵魂、肉体,国家法律制度的公正公平性,代孕交易等等,因为这些不良的市场交易行为会带来社会危害,必经严厉禁止,所以市场经济应是合理合法合乎人性的市场经济,是有一定限度的市场经济。其次,在市场经济中,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的行为表面看是合情合理的等价交换,公平购买行为,其实这个价格是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均衡的结果,是一种比价关系,是一种比例数据,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价格和所购买的标的物都在发生变化,价格本身无法与标的物真正做到等价交换,价钱无法与标的物的本値相等,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就产生于这一购买中,所以市场不是万能的,也不应该是万能的。
(三)、市场经济并不等于私有制
市场是一个平台,是一个系统,市场经济是在市场这个平台系统下运行的经济,由市场来交易和调节资源配置。而私有制是所有制形式,是资产和净利润归属私人的所有制形式,所以市场经济并不等同于私有制。不少人臆想的认为公有制就不应该有市场,就应该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制经济,私有制就是市场经济,其实,市场这种交易平台和体系架构要求的市场经济主体,不管它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还是公私合股的股份制都一样,只要经济主体具备公司化治理后的应有特点就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私有制的,公有制的,还是公私合营的股份制,在市场经济中都有成功经营的例子,所以市场经济中可以有公有制企业,或者公有制占主体的企业,搞市场化改革,就一定要搞私有制是极端错误的,这是对私有制与市场经济两个不同概念的错误认识所致。
第二章 平等资源权、公民基本收入、公有制与共富税
一、简述平等资源权,公有制,公民基本收入与共富税
“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就是天赋人在经济上的平等资源权,随之而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平等的资源权主要表现为一国之公民一出生就对本国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特殊的有效需求资源和由这些资源带来的一切收益拥有一份平等的相等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与分配权。而分配的标的物就是由这些资源带来的收益即公民基本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公民基本收入会越来越高,人们也就会因此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公有制,也只有全民所有制的公有制才能更好地行使公民对国家资源的占有权与使用权,因为在私有制下,私有企业主拿走全部纯利润,即使他交一定比例的资本利得税(即共富税),都不能科学的界定私有企业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关系与比例,私企按市场价格购买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貌似等价交换,实际上无法做到等价交换,购买所出的价钱无法与所购买的资源本値相等,而集体所有制也是集体成员拿走全部纯利润,也不能科学的界定对公众资源占有关系与比例,都存在以公肥私,化公为私的情况,因此要大力提高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例,规模,数量。其次,严格的说是全民所有制的公有制才是公民基本收入的基石和根本保证,没有全民所有制的公有制或者公有制的比例很低,公民的基本收入就会无法做实,就会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公民基本收入制度是实现人的经济平等的方法,当有了公民基本收入制度后才会有人的其他权利的平等。如果只是提高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例规模和数量,而不建立公民基本收入制度,那公有制企业就成了“官有制”企业,经营的成果就与广大老百姓没有直接关系或者关系不大,老百姓就会漠不关心,就会认为那是“什么都没有制”,是官僚的权利财产而已,人民的平等生存权和其他一切平等权利就无法实现,天赋人的平等资源权就无从实现,所说的一切平等都是一句空话。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获取利润严格的讲,主要都是靠对国家公共资源的占有。技术文化资源,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交通资源,特殊有限的市场有效需求资源的相互共同作用才促成的利润,不应被资本全部拿走,因为资本只是不等价的购买了这些生成利润的要素而已,如购买一块地皮,过几年地皮升值再卖出获利,这就是不等价的购买土地资源获利,又如以低价购买劳动力又以高价卖出劳动力的家政,代驾和劳务公司。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详细论述了资本家以低价的工资购买劳动力又以高价出卖由劳动力的消耗而增值的商品,其中增值部分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部拿走,资本家就是在购买劳动力时所付工资是不等价的交换,所以剩余价值应该归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而不应被资本家无偿榨取走。其实,无论资本家购买的是物质资源,还是人力活劳动资源,还是付出代价像修了护城河般的占有市场有效需求资源或者通过权利垄断市场以及直接垄断资源,都是资本家对资源的不等价购买和占有公共资源,所以稍许合理的是对私企征收共富税分走相应利润,或者对私人入股的国资控股公司,在私人资本分得的利润中再交相当比例的共富税后,余下部分归私人所有。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就有“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一条,其目的就在于减小贫富悬殊,均匀收入,消除社会矛盾。建国后搞的“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的对资本主义的改造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时间太短,太过急于求成,没有让私有资本充分发挥填补国有资本的不足的作用,本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过渡,结果几年就完成了,“改造”就成了消灭私有资本的运动,所以国家积累严重不足,投资严重不足,以致造成社会产品严重短缺。和平赎买,征收私企共富税,搞集体所有制经济都是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办法。下面详细分析平等资源权,公有制,公民基本收入,共富税。
二、关于公民基本收入的问题
(一)、公民基本收入是公民间实现平等的需要,是公民平等资源权的实现形式
所说的天赋人权应该首先体现在天赋人的基本生存权上,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不能保证,何来其它平等的权力,基本生存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所有合法公民都平等的拥有一份相等的公民基本收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刚出生的婴儿都一样。相反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经济上的平等,其它一切所谓的平等都是不存在的,即使有冠冕堂皇的标榜,那也是骗人的谎言,试想一个一日三餐都困难的人与一个有亿万资产的人能平等吗?亿万富翁可以坐私人飞机旅游全世界,普通人能吗?亿万富翁能购豪华别墅、豪华轿车,有最优质的医疗保健,穷人有吗?富翁与穷人打官司请优秀的律师,花钱去疏通关系,穷人能吗?穷人可能连去法院的车旅费餐费都成问题。所以没有经济上的平等,必然没有其它的一切平等,必然产生人压迫人,人欺负人甚至人吃人的现象,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等级社会,阶级社会,在这种社会里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有什么幸福可言!甚至不如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因为动物往往依靠自己的体能能力获取食物,自己享用,而高等动物的人类不仅靠自己的能力生产产品,而且还要乖乖的给上级送去,送得不够,不及时还会挨骂,甚至受到收监的处罚,试想这种社会是人间吗?简直就是真正的魔界地狱!美好人间,美好人类显然不应该是这样。
上天既然造了人,又给予了地球这个家园,那么地球上的人都应该生存,都应该有一份基本的生活来源,这份基本生活来源是什么呢?就是每个公民都平等的拥有相等的资源,公民平等资源权不是指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的权利,而是指他所在国家的一切资源包括一切自然资源和一切科技文化资源和有限的特殊的市场有效需求资源,他一出生就该平等的拥有一份的权利,如果全世界合为一个国家,那全世界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一切文化资源,有效需求资源,他一出生就该平等的拥有一份的权利。
拿中国来说: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就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资源的权利,包括空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各种金、银、铜、铁、石油、煤、天然气等矿山资源,森林植被资源,前人留下的建筑物桥梁等物质资源和技术典章制度等文化资源以及市场中特殊的有限的有效需求资源,这就是人的平等资源权,这是人的基本权利,而每人平等的拥有一份相等的资源体现在经济上就是拥有一份相等的公民基本收入,公民基本收入是公民平等资源权的实现形式,是由没人一份的资源的出售出租等所带来的一切收益。
其次:资本是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因素,但它只是因素之一,由市场有效需求,厂房设备,流动资金,技术,以及劳动者的劳动等各要素共同作用促成了产品的生产和劳务的提供,并由销售人员卖出产品完成惊险一跳后才实现它的社会价值,资本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不等价的购买了这些社会公共资源,只起到了组合的作用,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这些资源,因此由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产生的纯利润在分配上由资方全部拿走,从伦理道义法理上讲都是说不过去的。
再者,纯利润全部由企业主拿走的这一错误分配,其恶果的累积就会产生贫富悬殊,贫富悬殊是天下大乱的原因,同时也造就了革命的力量穷人和革命的目标富人,因此对私人资本征收资本利得税或说共富税就是必须的。
综上所述,无论从资源的平等拥有讲,无论从促成利润的各资源和平等分配利润讲,无论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讲,否定资本无偿占有全部纯利润的分配制度都是应该的必要的,建立国家公民基本收入制度也是应该的必要的。
(二)、公民基本收入的历史
在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在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推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农村的生产队通过工分来核算劳动报酬,并且施行的是基本口粮制。在四川的一些农村采取的是交够国家公粮后,剩下的粮食有细粮粗粮,粗粮要折算成细粮,然后加在一起的总数的60%按生产队里的总人数,人均分得一份相等的基本口粮,使得每个人的生活有个基本保障,剩下的40%的粮食就根据每个家庭年终的总工分和整个生产队的总工分的比例进行分配。这个基本口粮含有非劳动的如资源的份量在里面,是个比较合理的分配,这很值得研究和借鉴。
建立公民基本收入制度就是借鉴了农村曾经实行过的基本口粮制度,只不过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已远远超过了那个时期,所以不再把口粮作为基本分配标的,而是将现金作为基本的分配标的。
基本口粮制度除了能维持社会稳定和人的基本生存之外,主要体现了一种公平正义,同理,我们建立公民基本收入就是将国家的一切公共资源,公共资产所带来的纯收益,以及防止贫富分化的税收,财政盈余平均的分配给每个合法公民,是公民一出生就应该享有的一份最基本、最公平的经济权力,是天经地义的。
(三)、建立公民基本收入账户的问题:
建立个人的唯一的一一对应的公民基本收入账户(包括如身份证号、相片、指纹、血型、DNA、学号、财产信息等)的目的是便于分配个人公民基本收入。
有人会说:“有了公民基本收入,谁还会干活,还不整天呆在家里休息或者游山玩水?”的确休息是人们喜欢的,但天天在家休息,却是人们不喜欢的,人从本性上说总是喜欢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其次人的愿望是很多的甚至是无穷的,总是超现实的,而公民基本收入的多少是由生产力水平和国家资源,资产状况决定的,刚开始分配的公民基本收入只是小部分,只是工资收入的补充,还不足以维持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人们想要过上好日子,还要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工作获得工资收入才行。再次是当生产力水平提高后,特别是机器人大量使用后,社会的产品质量产量可以提高几倍,但所需人数却减少为几分之一,这就不缺劳动人员。同时要宣传劳动光荣,对劳动年龄段的人作适当的硬性规定如象西方的兵役制度,或者根据工龄的多少在退休时给予差别待遇。
(四)、公民基本收入的构成
现在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政府直接收取的税收和国家资产的部分收益,国家资源收入等组成,应将财政收入中的某些部分分出来,归口至公民基本收入中。公民基本收入应该由国家资源资产出售的纯收入和出租租金,资源税,国家资产带来的纯利润,国家资本的国际国内投资的纯利润,遗产税,赠予税,奢侈品税,个人所得税,共富税以及当年的财政盈余等组成。财政收入主要是支付军费,公共安全费,各级行政的管理费和教育费以及医疗保险的补充费用等,至于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凡是市场能做的,就交给市场,需政府做的要反复论证,经人大批准后才能拿钱建设。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不是来源于公共资源资产的收入,政府没权利,也没资格使用公民基本收入账户里的钱,财政收入和公民基本收入要分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够用的要有停摆机制,那些乱花钱的败家子政府应受到制约。财政收入和公民基本收入两个账户都应由人大掌管。
(五)带来财政盈余的几个方面
1、教育方面:
①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一个混日子工程
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学校,为何要那么多教师,而且目前的中国教育从质量上讲是不合格的。与实际严重脱离,培养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能力,整个学校就是一个僵化的混日子工程,非常死板教条。当年我在大连理工大学读书时,总想多学点实际的技术设计,科技研发的思路方法,可不管书本上还是老师讲的都很少涉及甚至没有,总想多学点感兴趣的历史,经济学,古代哲学,可这方面的书不多,也没老师可请教,也没同学可交流,相反同学们却说:“学那些玩意儿干啥?功课学及格就行了!”好像功课学得好就是本事大,谁知我们都被骗了,功课学后基本都没用过,能用上1%就不错了,想学点实际的,可就没这样的课程,想学都没门,课程是几十年一百年不变的经典理论,功课中很少有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案例。老师多半是从学校一毕业就进校门教书的,这样怎么能培养出有实际能力的真材实学的工程师,同学们毕业后参加工作全靠再自学,回顾大学四年,我是在孤独和倔强的学习中渡过的,也曾想弃学,不要文凭,只在图书馆泡上四年则足了,但是,文凭又是走向社会的敲门砖,又不得不学那些既无用又无聊的功课。后来与在清华大学读博士的陈姓同学和在清华教书的陆姓同学交流时得知清华也差不多,清华这样的知名大学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学校呢?学生好像学没学到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混到工资,学生混到文凭。决定国家命运前途的教育办成这种水平,能不让人忧心吗?美国耶鲁大学的校长耻笑“中国大学是人类历史上的笑话”虽然有言过其实的地方,但也反映了部分事实,不得不让人警醒。
②中国教育就是一个考试系统
学校除了教知识外,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修养,知识只是比文化高一个层次的范畴,而能力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考试应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出偏,难,怪的考题即使考得高分又与真正的优秀有何关系?现在中国的教育就是两个字----考试,似乎考得好,分数高,能力就强,就有出息,就有好的发展前途,高考分数高出10分,就高一等一样,认为高考上一本学校,就比上二本好,上二本学校就比上三本好,上三本学校就比上一专好,上一专学校就比上二专好,老师这样认为,学生这样认为,学生家长也这样认为,考试决定命运,于是学生就变成了考试机器,老师就是考试机器的设计师和维修师。本来令孩子们高兴愉快全面成长的学校反而成了令孩子们讨厌的监狱式的地方。
这种将考分与学生素质能力等同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学生的素质代表国家的未来,特别是在国际竞争中,创新是必须的,特别是在社会学科领域,没有自己观点的知识等于没有知识,只知道别人所说的,与人云亦云没有多大区别,而在自然科学领域,知识是一方面,而运用知识发现,发明创新才是目的,毛主席曾说:考试100分,没有自己的观点,只能算50分,考试50分,有自己的观点就该给100分。自古以来,状元很少有作为的,有作为的都不是状元。
③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教材质量好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后的水平,所以教育部应该组织专家反复认真比较古今中外相应专业的教材,并编出与之相应的习题和案例,而案例一定要尽可能的与实际相衔接,与具体的设计开发和实际课题相接近,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兴趣。学生平时的知识学习成绩,设计案例成绩和期末期中考试成绩相结合,平时的案例设计分数不应低于40%,学习应放在平时的积累,而不是考试时的一考定结果,这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全国各大学的相同专业,教育部应该统一教材,统一习题,统一案例,统一推荐读物。在保证了教材质量的同时,组织讲课能力强,授课质量高的老师进行授课视频录像,实行远程教育,这样既有各专业的优秀的统一教材,统一授课视频,又有统一的优秀的习题和案例,以及习题和案例的分析视频,这样教师的工作就变为以辅导答疑和引导学生学习以及组织学生讨论为主,一个老师可兼做现在几个老师的事,大学中学的授课老师就应大幅度减少,应留下和招聘一些有实际创新开发设计经验的和有优秀管理能力的品格高尚的,勤于工作的,忠于职守的老师,那些整天打麻将的,搞什么教育,搞什么科研,只会整天混日子,只会带坏学生,应该裁撤,在加强管理并强化劳动纪律的条件下,减少50%的老师不算多。这样不但教育质量有较大提高,而且教育经费也可大大减少。现在中国的教育费用并不少,达到了GDP的4%,但是产出不行,教育质量不行,应好好研究,好好抓,否则会贻害整个国家。
2、公共管理费用和“三公”经费
有了公民基本收入制度,就把老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公共支出紧密的绑在一起了,老百姓就知道,用于国家安全的军费,公共管理费,教育费用少,老百姓公民基本收入账户里的钱就会多,老百姓在一定的教育引导下就会更遵纪守法,况且人人都有份相等的公民基本收入,又没多大贫富悬殊,这样各种犯罪案件势必大大减少,正所谓“仓廩实而知礼节”,再辅之法家思想的适当重刑重罚,天下必定一片太平,和谐融融,公共治安费用也会因此大大减少,同时我们可以多组建一些民间志愿者的公共管理组织,花钱少且效果好,这又会大大减少公共管理费用。
“三公”(公务交通,公务接待,公务出国)经费确实太多,毛主席的干部骑自行车,赶公交车,甚至走路,照样能办成事,办得好事,现在倒好,公务车一个比一个有派头,要进口的,而且数量极多,真是又多又豪华,但管理干部的素质呢?却不可思议的低下,结果国家管理得混乱不堪。
公务接待上胡花乱用,人民痛恨是在情理之中的,茅台、五粮液之类的好酒在习近平总书记整风前供不应求,老百姓过年过节买一瓶都不好买,整风后,这些高档酒销量大幅下降,价格降了一半也卖不出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海吃海喝的公务消费是多么的猖狂。
中国的周边国家有不少在紧靠中国的边境上设了赌场,是专为中国的官员去赌博设立的,国家的钱老百姓的血汗就这样随意拿去挥霍,而老百姓的养老钱即没有或不够,如果让老百姓来审理这些官员,一个个处死都不为过。由此可见,当时的当政高层在干部管理方面是何等的无能,这些事都要被写入历史遭后人唾骂的。更可笑的是除了留骂名外还嫌不够,还要不知廉耻的大言不惭的立这个言论,树那个那个思想的,甚至有的已不再用流氓文人,而是亲自赤膊上阵直接出面写文章吹嘘自己。有的明明在管反腐败的事,国家却越来越腐败,自己毫无作为,老百姓痛恨至极,他却偏偏著书立说自己反腐败多么有思想,有的明明把教育搞得一塌糊涂,却出书谈教育,好像自己在教育方面贡献很大,很有建树似的,利用自己的余威和知名度出书赚钱而已,如此之类,并让全民学习,在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学习后,并没取得多少效果,这些仅有中学水平的所谓理论只能贻笑大方,为后人耻笑。须知中国自建国以来到如今只有毛主席算得上是理论家水平的领袖,那些想立功立德又立言的人弄不好只能自夸自卖的自毁声誉。想想毛主席指挥若定,胸中有千万雄兵,胡绳劝他写本兵书,他谦虚的说自己的文字工具水平不够没写,想想曹操写好兵书后,觉得写得不好,与其留污名于后世,不如尽毁之,全烧掉。
立功立德立言,哪一样都不是那么好立的,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就更少,历史是当时人写就的,评价却是后世人的事,随时照照镜子有益无害,在生时说自己比孙悟空神通广大,比神仙还有能力,都没多少人敢反对,但历史总归是要由后人评说的。
现在全世界多数国家的财政都很紧张,很多都是靠借债过日子,如果将部分税收归并到公民基本收入后,是不是财政必然会异常紧张,远远不够呢?做为人民的政府是应该永远过紧日子的,但如果国家治理得好,中国的公务人员只需现在的1/3,公共管理费用也只需现在的1/3。试想想,过去几千年的财政都搞走了,为何在生产力远远高于过去,国家管理手段都自动化,信息化了的条件下,财政却困难了呢?为何财政还是吃饭财政?我想不外乎还是不该花的花了,该少花的多花了,中国的公务人员究竟有多少?公共经费究竟有多少?由财政支出的项目究竟该哪些?李世民时期管理了那么宽的地方,仍然养军队,仍然养官员,为何财政就够了呢?为何一个天朝大国的朝庭却只有600多官员,国家却管理得井井有条呢?!而我们今天技术手段高出许多,虽然管理复杂了,也不至于要那么多公务员,那么多管理机构,那么多花费啊?!
三、关于共富税的问题
(一)、共富税的提出
人世间有两大恶魔:一为权力,一为资本。要让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广大人民服务,那么制定的法律制度就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并且必须由广大人民来制定或者由真正能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来表决制定。受法律制度管束的权力必须要得到有效的约束与监督,否则,权力就成为谋利的工具,权利就成为恶魔。资本之所以是恶魔,就在于资本本身是逐利的,会造成资本自身的积累壮大,随之造成人世间的贫富分化,进而造成人世间的不平等和阶级分化。贫富差距过大自然会形成社会矛盾,而多种社会矛盾的并发和相互作用,就像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一样,会导致社会大动荡大崩溃,以至改朝换代。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多是因为多种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分化严重,导致农民起义,进而天下大乱,最后改朝换代的。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深刻阐述了社会各阶级的不同经济地位对革命采取的不同政治态度,越是贫穷的越是革命,越是富裕的越是反对革命,而对中等经济地位的中间阶级对革命的态度和行为都绘声绘色的一一描述得很全面很深刻,该文的核心依据就是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政治态度决定他的政治行为政治行动。革命有否,看能否有无贫富分化和贫富化的程度,大众的贫穷和少数人的富有就是革命的基础,革命的原因,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源泉。经济制度是其它制度的基础,经济制度是造成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经济制度必须考虑社会贫富悬殊问题。否则即使经济有活力,那也是短暂的,也必然被随之而来的激烈的社会矛盾所摧毁。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在新形势下应该有新的发展,如果机器人大量使用,现在雇佣70~80人的工厂在使用机器人后往往就只需雇主一家人工作就够了,不用雇佣他人,这时资本家就成了个体户,表面上看,他已没有再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了,但实际上他是对社会有限的有效需求这种特殊资源的占有,是对其他物质资源的超额占有,虽是购买而来,而购买本身是无法做到等价的,其实这也是对他人应有资源的剥夺行为,所以资本这个恶魔不加限制就会为害人间。美国虽然维持了两百多年,但它执行了不少社会主义的措施,如遗产税,奢侈品税,所得税,最低工资等等,否则,美国早就改朝换代了。因此,国家应该对私营企业征收共富税,税基为私营企业的纯利润,税率视全社会的竞争程度来定,社会的竞争度越高,共富税率就越高,竞争度越低共富税率就越低,因为保持适度竞争有利于社会进步,过度的恶性竞争才是浪费,所以共富税率的高低应以社会的竞争度或说产品的剩余度决定。
(二)、共富税的征收范围
既然是共富税,或者说资本利得税,顾名思义就是向有纯利润的资本征税,而不是向普通工薪阶层和无工作的人士征税,企业高管中的高收入者和一些高收入的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他们是通过劳动获得的高收入,是其稀缺性或能力强获得的高收入,不是资本利得,所以不对他们征收共富税,共富税只对资本利得征收,不包括劳动收入。
在征收共富税的起始阶段,对利润低于一定数额的个体户免征共富税,因为个体户是国企较难触及的较难满足的各个角落又需要的丰富多彩的产品和劳务的提供者,如楼下的包子店,理发店,市场的肉摊、菜摊、修鞋店等等。个体户的利润是较少的,因此只对规模以上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独资、合资的中外企业征收共富税。
中国要长期的和谐稳定与共同富裕共同幸福,公有制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最终的选择,私有制总会带来贫富悬殊,社会压迫和社会矛盾,所以在以毛主席为首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是不允许搞私有制的,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但是在生产力还不发达,国家投资不足,不允许搞私有制,那么生产实体就少,产品和劳务就少,国家的财富就少,整个社会就是普遍贫穷与产品普遍短缺。而私有制实体的根本作用就在于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允许私有制存在,GDP快速增长,这段历史也证明了这点。因此,私有制在国家投资不足时可以存在,但在随着国家逐步有资金投资不再资金短缺时,私有制就要在适度竞争的前提下逐步退出,现在国家投资不足的状况已经得到改善,对于生产已经饱和的行业,可允许继续搞私有制,但要交共富税,这也是应对社会矛盾和贫富悬殊的办法,也是所有制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的办法。
(三)、共富税的税基和税率
共富税是以资本利得的纯利润为税基,在计算纯利润时应以全国平均工资计算工资支出,避免有的单位以高工资逃税的可能。税率是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由行业的竞争程度和产能过剩情况来定,总之在保持适度竞争前提下逐步提高行业的共富税税率,比如刚开始时是10%,经过几十年后就过渡到80%,这个时间比较长,在这个时间里,随着共富税税率的提高,私有制资本将逐步退出,而公有制资本又将逐步进入并取代之,这个过渡过程就是由社会主义探索阶段向社会主义全面阶段的过渡过程,当全部私有制资本被全民所有制资本替代时整个社会就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全面阶段。
在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时期,可考虑对个体户年纯利润在一定数目以内的暂不征收共富税,但个体户在分配公民基本收入时就要减少1/3或1/4,这个比例需要认真论证,为什么要减少个体户的公民基本收入呢?因为个体户的收入中除了劳动收入外还有利润收入。 除城市的个体工商户外,农村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联产承包户也因为占有一份国家土地资源而有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也要减少1/3或1/4的公民基本收入。
四、公有制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可能
(一)、公有制存在的理由
①每个公民对于本国所拥有的土地,山川,湖泊,森林,植被,空气,空间,水,电,气,油,交通,矿藏等等物质资源和先人创造遗留下来的物质资产和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以及有限的有效需求资源都无可辩驳的拥有一份平等的权力,这份权力就是对社会资源的平等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与分配权。公民要公平的行使这些权利就必须要有代表全民利益的经济实体来占有与使用这些资源,占有与使用这些资源的成果和一切收益就要平等的相等的分配给每一位公民,这是“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这也是人类社会不同与一般动物世界的根本要求。
②社会的产品和劳务主要由技术、劳动、土地,厂房,设备,水,电,气,交通,文化,公共管理等等资源中的一种或几种相互作用完成的,提供资本的一方顶多起了综合和组合的作用,资方貌似按市场价格平等的购买了这些资源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促成了产品和劳务的生成,但它的作用只是其中之一,所以不能把纯利润全部都拿走。况且资本按市价购买资源时只是表面上的平等购买,而不是真正的等价购买和等值交换,因为资方所出的价钱与所购买的资源标的物的本値是无法做到等值等价的,资源的本値是指它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综合,是随时间空间变化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试想一种纸的东西怎么能和一种功用外形完全不同的物品等值,价格只不过是市场中供给与需求均衡的比例数据,价格代表不了物品的本値。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详细阐述了资本家对劳动力的不平等购买,资本家拿走全部剩余价值的过程,其实,资本家不仅仅对劳动力的购买是不平等的,而且对其他资源的购买也是不平等的,资本家赚钱都是主要靠对资源的贱买贵卖,有的是对物质资源的贱买贵卖,如炒地皮,有的是对劳力资源的贱买贵卖,如代驾公司,劳务公司,有的是购买几种资源后,再组合成一种售价超过各组成资源价格总和的物品或劳务后出售获取利润。由此可见,在私有制下,私人不等値购买超额的公共资源,再组合成一种价格高过各组成资源价格总和的产品或劳务,出售后的差价即利润被只起组合作用的资方全部拿走,无论从资源的不等値购买还是从利润的分配上讲都是不合理的,都是一个骗局。
③企业竞争的胜出就是对有效需求这种特殊公共资源的占有,社会对财富的需求从人的主观愿望讲是无穷的,但从人的客观需要上讲却是有限的,因为人们对某类产品的消费力是有限度的,有一定比例的,人们不可能将有限的收入都拿去消费某类产品,比如全部买衣服,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有限消费的某类产品却是众多生产企业在生产和提供,这些企业就会互相竞争,争先恐后的生产,销售并改进自己的产品以期在市场中获得更大利益,而有限的市场需求使得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就要被淘汰,竞争失败的企业和企业员工就会失去生产和工作机会,这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损失,而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和企业员工就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更稳定的工作机会,竞争的一面是促使人们改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供费效比更高的产品,并不断地超越自我,竞争的另一面却是剥夺了竞争中失败者的市场份额,让企业和企业员工失去生产和劳动机会,这是竞争的排它性的一面和残酷性的一面,也是不人道的不和谐的一面,因此市场竞争中的胜出者是以别人失去生产机会甚至是生存机会为代价的,有效需求的有限性注定了竞争的不人道和残酷性,因此获得有效需求就是获得了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是资源,何况这有限的有效需求呢?所以企业在竞争中胜出和在就业竞争中获得就业岗位都是对有效需求资源的占有,因此让企业交出部分纯利润即征收共富税和对就业员工施行低工资或者说将劳动的一部份成果拿出来给未就业的人们是完全应该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④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需要。私有制下资本家获得全部纯利润势必造成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必然带来人世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不平等势必带来压迫和掠夺,这种压迫与掠夺不仅在纯利润被资本家全部拿走之后,而在纯利润产生的过程中就已经有了,仅凭这点对资本家征收共富税都是必要的。而且征收共富税的目的不仅在于社会各资源共同作用产生的纯利润能得到稍许合理的分配,并且在于有利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
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水平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当智能机器人大量代替人的劳动时,现在需一万劳动者的工作将来只需两千人,并且产品质量还大大提高,在新行业,新需要还不足以吸纳机器人排挤出来的劳动力时,无业者可能是劳动人口的60%-70%时,这么多无业者怎么办?挨饿吗?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由公有制代替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到时也不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相反劳动没劳动都要分得一份基本收入,而这份基本收入就是公民基本收入。
(6)全民所有制是实现公民基本收入的基础和保证,比例较低或者没有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实体,那么带来全民富裕,全民幸福的公民基本收入就无法做实,公民基本收入制度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会是一个空壳,公民的平等资源权也就无法实实在在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虽然全民所有制经济实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因市场购买本身不是等值购买而无法做到绝对公平的,但在市场中实现的利润大部分交了全国公民基本收入账户,而全国公民基本收入账户里的钱又平等的分配给了全国的每个公民,那么这就较好的实现了公民的平等资源权。
(二)公有制存在的可能
有的人说:公有制是没有效率的,搞公有制就是浪费资源,其实,公有制并不等于低效率,私有制并不等于高效率
1.私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本质属性。有的私营企业主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贪得无厌,对工人、技术员、销售人员的巨大贡献视而不见,不给予相应报酬,因为分配的权力在私营企业主手里,他为了利润最大化,他能省工钱就省工钱、能省奖金就省奖金,能少给就少给,甚至高兴给多少就给多少,特别是不遵守劳动合同的广大私企老板更是如此,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劳动者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也是很低的,劳动者对私企的发展也是漠不关心的,因为企业再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对他本人来说,关系并不密切,或许将来公司发展壮大了他却因年龄超过45岁而被公司辞退了,或者公司发展了,钱也赚得多了,他自己的收入却未增加多少,甚至有的还减少了。员工的收入和工作的稳定性与私企发展与否并无多大关系,而是与他从事的工种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的平均工资和竞争程度有直接关系,是供给与需求的比例关系下的均衡决定的,与劳动者的贡献并没多大关系。
举个例子:我于1995年—1997年在广东顺德的一家私营企业搞技术开发,并负责技术部,两年多我们部开发改进了19个型号产品,每年老板都赚1000多万,而我们的劳动报酬就是2000多元工资,年底的奖金我是2000多元,我技术部的其它几个弟兄才1000多元,我向老板反应情况:谈了技术部的积极努力和贡献,兄弟们开发产品的不易,许多订单都是技术部加班加点把技术搞过关才拿到的,能不能多考虑一点,老板一句话:“你们拿这份工资,职责就是要开发出这些产品来。”他说的也不完全错,接下来的一年中,整个技术部的兄弟有气,全部技术员都没了积极性,一个产品都没开发出来,我也离开了那家厂到了佛山一家外资企业,到了1998年该厂就因技术问题过不了关,垮了……
2.公有制企业照样是有效率的:
首先,公有制企业里的劳动者除了拿一份工资外,心里会考虑到,企业是在为国家赚钱,为国家赚钱自己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哪怕是十三亿分之一,不是纯粹的打工,而在私企里赚的钱全是老板的,与自己毫不相关,同时,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多为国家赚钱也是为国家强大,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了呢?有谁真的不爱自己的祖国呢!如果真的不,除非他没有人性。其次,公有制企业应该进行公司化治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市场竞争,所谓公司化治理起码要有以下几点:
①、政企要分开:政府只管行政,管公平执法,管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不直接干预公有制企业的具体经营,否则既是执法者又是办事者,说不清道不明做不完的相互牵扯之事,这样的公企是经营不好的,很难适应市场竞争。
②、产权要清晰:厉以宁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股份制理论(包括公企间的相互参股,公企和私企间相互参股,私企间相互参股等等),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在产权清晰的条件下能很好的很快的响应市场,不失时机的抓住市场机会。因为在市场竞争中要决定企业的资产转让、购买、使用、并购等重大事宜,有了清晰的产权就有了清晰的资产所有者,有了清晰的资产所有者,在资产处置,股权处置这些重大事宜上就有了明确的法人来作决定,这就便于企业的资产处置,也就便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市场中的流动,资源才能有效配置,企业才不至于在市场机会面前反应迟钝,缓慢,甚至被捆住手脚没反应,也才能使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来安排自己的生产,才能更好的供给社会需要。
③、公有制企业要有利益激励机制:虽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有了主人的感觉,工作稳定,工资也是国家评定的较公平的全国统一的工资级别,但作为一种奖励应该将企业的纯利润的一部份分给全体员工,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分配的纯利润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可以论证,例如15%,在确定之后就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想想,在私企里打工,老板赚的钱再多,都跟员工没多大关系,在公有制企业里如果“人民这个老板”能拿出15%的纯利润分给职工,职工该多高兴,怎么会没积极性。职工间分配纯利润应以全体职工的基本工资为参照,参考平时的表现和贡献来合理评定,而非现在的某些国企,高管一千万,普通职工一两万,纯粹是抢劫与掠夺,也不知道是哪位蠢猪领导同意这样搞的。
④、企业必须要有自主权:国资委应归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国企应该对国资委负责,政府没有权力直接干预国企的日常经营活动。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人事权力,原材料采购权力,产品定价权利和财务安排权力等等,总之要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资委是代表人民这个老板看管国企,国资委的权力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度,要有明确的权力范围,职责范围,不得垂帘听政,只起监督约束作用而不是直接参与管理,只起相应股权的股东应起的作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海尔、万科、茅台等优秀国企的经验可以参考。
⑤、私企高效率的原因及借鉴:私企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能省则省,能少开支则少开支,往往具有较低成本,同时效率较高,虽然打工者内心并没想为私企多赚钱,但是私企有严格的甚至是没人性的强迫式管理,动辄就以开除相威胁,动不动就是罚款几百,劳动纪律严格甚至严酷,在这种高压下,打工的兄弟姐妹为了生存,为了挣钱又不得不屈从于这种严酷的管理,因为不好好干或者没干到位,就会失去工作,这种类似于军队中铁的纪律的管理当然是有效率的,当然也是压迫的也是压榨的。
国企管理也要强化劳动纪律,不能随随便便,上班下班不准时,松松垮垮,无所谓的样子,甚至一张报纸一杯茶就混半天。长虹的著名企业家倪润峰说过“最好的企业管理就是军事化的管理”,军队之所以能冲锋陷阵,就在于有铁的军事纪律,因此国营企业也要有严格的劳动纪律才有竞争力,这方面可以借鉴私企。
由此可见,公有制企业经过公司化治理后,完全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做到高效率,私有制企业并不一定比公有制企业有效率,有
竞争力。
第三章 人民民主政治
一、对人民民主政治的理解
民主,民主,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那由人民大众决定什么呢?各家各户的事由各家各户自己来决定,而人民大众的公共事务就由人民大众共同来决定,公共事务是指事关公众利益的事务。人民大众所作决定的系列汇总就是法律制度,因此法律制度就必须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福祉和意愿,而不是体现少数人的利益,意愿,为少数人服务。
如何让法律制度体现和保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法律制度必须由人民大众来制定,由人民大众来执行,由人民大众来监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具体的讲:国家的法律制度要由真正能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来制定,当然人民每人一票的决定方式是最好的办法,但限于多种原因不能做到这点,那么就要由人民真正来选人民代表,选出的代表要真正代表民意。由于各个行业阶层有各个行业阶层的特点,各行业阶层有各行业阶层的利益,如医疗的,教师的,农民的,工人的,政府部门的,军队的,文艺工的,企业主们的,因此不同行业阶层的代表所代表的行业阶层利益不同,如果按各地区总人数的多少来分配人民代表名额,而不是进一步的按各地区细分的各行业阶层的人数多少按比例分配各行业阶层的人民代表名额,即不是按教师、工人、农民、企业主、行政官员、文艺工等各行业阶层人数的多少来比例分配各行业阶层人民代表名额,那么选出的代表往往都是各地区有知识文化,有影响力的人士,而这些人士往往主要集中在几个“光亮”的行业阶层,相同行业阶层在全国各地也基本相似,所以选举的结果主要都是某些知识多,收入高,影响大,知名度高的行业阶层的人士,如企业主阶层,行政官员阶层等,相反人数较多的底下层被选出当代表的少,这样整个代表所代表的不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代表的是少数几个光鲜阶层的利益,这样选举出的代表不是真正的人民大众的代表,由他们制定的法律制度就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只代表他们少数人的利益的。因此建议如下:
根据全国有选举权的人数多少,按比例计算应从多少人中选出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同时对中国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口进行分类统计,按比例计算出各行业各阶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数,然后再分配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应行业中去,比如:中国人口中农民占45%,那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民代表就要占45%,四川的农民占全国的农民的1/13,那么四川选出的全国农民人大代表就要占全国农民代表的1/13,占全国全部人大代表的1/13*45%,其他行业阶层以此类推。这里要说明的是各行业的私营企业主不能放在相应的行业中去,如农业资本家不能放在农民这个群体中去,工业资本家,文化企业主都不能放在相应的行业中去,而应有一个企业主阶层来分配名额,个体户也有个体户阶层来分配名额。工人、农民、士兵,企业主,文艺人员,教师,个体户,学生等等分类分得越细越好。这样按行业阶层人数多少分配代表名额的方式,形成的人民代表体系才能真正代表不同的阶层利益,汇聚各行业阶层的代表后的全部代表才能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由这样的代表决策制定的国家法律制度才能真正代表民意,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民的拥护与遵守。所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水,官为舟,当水与舟为一体时,水欲东,舟也欲东,水欲西,舟也欲西,水欲止,舟也欲止,水永远是托舟,永远与舟凝为一体,何来覆舟?正所谓:“人民就是政权,政权就是人民”。
除全国人大代表这样分配名额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市、县、皆如此,按行业阶层人数分配各级人大代表名额。由这样的代表表决制定的法律制度就能体现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大多数的人民就会永远跟共产党走,永远拥护共产党,永远信任共产党。人民也就永远不会将政府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永远不会造反闹事,政府就永远不会被推翻,共产党就永远是先锋队,领头羊,则江山永固,政权永固,正所谓“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二、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
(一)、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实行民主的目的在于科学管理党
一个庞大的政治组织要长久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1、没有纲领性的组织制度,选举制度,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制度不行。所以应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去分析比较古今中外的相应制度,并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在讨论通过后形成党的制度。
2、光有制度没有执行机构去执行党的制度,制度就会停留在纸面上,所以执行党的制度纪律必须要不折不扣的严格执行,哪怕在有人认为制度不完善和不合理时,可以及时反应和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个人在制度得到纠正之前必须服从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制度。
3、有了制度政策,又有了执行制度政策的机构人员,还不能保证制度不走样的落实,不能万事大吉。因为有些党员不自觉或因个人利益等原因不去执行或者错误执行,甚至相反执行,破坏党的制度政策,这就需要有起纠正作用的监督力量或者纪律检查力量。
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设立各级共产党的议论委员会专事党的制度政策的研究分析与制定,同时要设立各级共产党的执行委员会,专事党的制度政策的执行,还要设立各级共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专事检查党的制度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并处罚违纪人员,达到纠错的目的。
有人会说你这不是权力的分割与相互制衡吗?不就是西方三权分立的那一套吗?我想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不管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不管是从天上玉皇大帝那里来的,还是阴曹地府来的,我们都应该有宽大的胸怀来对待,只要它是正确的,科学的,我们就要学习,吸收。如果一听是西方的,就一棒子打死,那如何借鉴呢?牛顿的三定律是英国人牛顿发现的物理学规律,虽然它是西方人发现的,但它是科学的正确的,是规律,所以我们要学。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也是西方人爱因斯坦发现的物理学规律,它是正确的,是规律,我们不是照样要学习吗?不但自然中的规律要学习,继承与运用,而且社会中的规律也要学习,继承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西方人马克思发现的,是正确的规律我们不是照样要继承学习与运用吗?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只要是科学的,我们就要学习,就要继承与运用。
(二)、三权分立是一种权力分割与相互制衡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使权力受到约束与监督,不至于乱用。
1。当立法权与执行权合二为一时,往往为了个人利益,集团利益,立法者与执行者就会在制度执行时谋私,在制度不便于谋私时就会改变制度。试想一个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同时又是玩游戏的人,当玩游戏达不到目标时,他就会改变游戏规则,在游戏规则经多次修改后,就会很利于他玩游戏,次次都是他赢得游戏。所以制定制度的权力与执行制度的权力必须分开,否则就会产生腐败。
2.纪律检查是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错误执行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当检查者同时又是执行者时,怎么能保证公正呢?自己明明违反纪律制度,以权谋私,却由于自己就是纪律检查者,他会说自己违反纪律吗?他会检举本人谋私的违法违纪行为吗?绝对不会的?他会千方百计的掩盖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甚至还装模作样的装出很公正的样子。比如游戏的参与者同时又是裁判员,当他玩游戏犯规时,又是裁判员的他不会那么公正的判自己违规的,他会维护个人利益或者集团利益,把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判为正常的合法行为,他100%违规,他也会判为没违规。
3、当立法权与纪律检查权合二为一时,平衡就会被打破,制度的制定者就会高高在上,制度的执行者就会是低一等的角色,这时的纪律检查者也是制度政策的制定者,他们违法违纪谁来纠正,谁敢处罚?执行者顶多不满,发发牢骚,但却无能为力。这样立法者纪律检查者就受不到应有的约束和监督,并且往往会制定一些有利于他自己的制度。就像一家私营企业,企业主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同时又是评判与处罚者,那么当企业主本人违犯制度时,那广大打工的员工能制止他吗?处罚他吗?不能的!只能放任他或者顶多提提意见,进进言而已,无力也无权阻止他,更别说处罚了。
我们党内实行民主的根本目的在于:1、大多数党员的意见利益上升为制度政策。2、对党内权力进行三权分立后,让权利得到有效约束与监督,使权力真正成为公权力而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为个人或小集团服务。
搞党内的三权分立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权力,“三权分立”制度是一个由别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实践检验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它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待于完善,并且要有其它制度的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信息相对公开,新闻相对自由,全体党员的知情权的落实,民主选举党代表等等。当我们的党真正的实施三权分立的权力分割和相互制衡后,让权力受到了有效约束与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更为公正,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领导非但不会被削弱,反而会因为它更科学的自我管理,使得它更接近于民众和民众利益,党会受到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进而会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威信并且让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人担心,这样会分裂党,当党有同一个认可的党纲和统一严密的组织时,分裂是不可能的,党内有不同意见,而且从来都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但在严格的制度面前,不同意见并不等于分裂,反而有利于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醒党另一方面的情况和不足,有助于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由于是分权的制度,不是集权的制度,犯错误后有纠错机制,不至于错的还要坚持下去,一直要等到领导人过世后才能改正。人们在分权制度下不再是寄希望于某个领袖的高瞻远瞩和英明领导才能在他短暂的领导期内过上好日子,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一整套科学的制度上,同时领导人的任期限制也有利于纠错机制的形成,这将使得国家在民众利益的轨道上前进,不是在集权的个人意志下前进。
三、人民民主体制的建立
党内民主体制建立之后,就应借鉴党内民主体制建立的思想,方法建立起整个国家的人民民主体制。
人民民主政治体制的主要表现
1、国家的法律制度由真正代表民意的,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的,真正代表最大数人民利益的人民代表投票制定
2、国家的政治体制要能真正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监督,让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个人少数人或者少数利益集团服务,让权力在阳光下公正的运行。
3、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不但能纠错,而且永远与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因此永远没有改朝换代的大动荡大灾难大内战出现。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应该有如下制度框架:
各级人民代表由人民无记名自由投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的名额应按各行业阶层的人数多少比例分配,这样每个行业阶层的代表数额才能代表对应人数的该行业阶层人民。对法律制度表决的赞成票和反对票的数量反映的才是人民中持赞同意见和反对意见的相应人数,这样确定的法律制度才能体现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因此以各行业阶层人数的多少,按比例分配各级代表名额是最为关键的。
其次,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法院应实行各不干涉的垂直领导制度,也就是说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与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以及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法院的司法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使得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得到相互约束和监督,使得权力不被乱用,犯了错也有纠错机制给予纠正,同时适度的新闻自由和信息公开网络监督也是必须采用的监督方式。
再就是政府和人大的各级领导人进行真正有差额的组织提名群众提名和自我提名选举,同时政府和人大的各级领导人应有任期限制,不能当官当一辈子,不能政府的官员当了多年,还嫌不够又去人大政协当官,官要一直当到退休才能下来,这是不正常的,有什么资格没经人民选举,行政的官员就去人大,去政协,有什么资格和政绩一直要当官当到退休,这值得反思,值得向西方吸取有意的经验。
四.关于反对腐败
当下的腐败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是有本账的,老百姓虽然不说不闹,但他们心里的账是一直记着的,他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不正确的不正常的,他们是有判断能力的,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心里是有杆秤的。当前的反腐败,老百姓是有切身感受的,也很清楚腐败的程度,他不一定看中央的政策和宣传,他们只感受身边的基层官员是否还在搞腐败,是否还在耍花样变戏法地为自己谋私利,看看他们所知道的那些腐败分子有没有被清除,官员作风有无好转,吃喝风有无刹住,他们凭这些就知道反腐是不是彻底的深入的。比如种地只是表面松松土,翻挖得不深,表面的一层薄薄的土松了,下面的硬土没有松,便在上面播种,长出的庄稼必定长势不好,因为根系不发达,吸收营养不行,根基也不牢,打出的粮食就少,老百姓通过种稼的道理也知道反腐败不全面深入到基层,反腐败就是半途而废。如果不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各级在职离职的官员进行挨个一一审察审计,老百姓就会说你那个反腐败是走过场,搞形式,漏网的很多,不会相信反腐败是成功的,他们心里的那本账还会记在心里,还没还清,对政府的信心就会打折扣。
没还清人民的债,人民会永远记着,他现在不报,是时候未到,等时候一到,人民心中的怒火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一旦爆发出来,他是站在政府一边还是站在政府对立面一边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欠的人民的债一定要还清,而且连本带利都要还清,这样人民才认可,才心安,才会跟你走,才会拥护你,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政权才会稳固,江山才会稳固。产生的大量腐败是统治者欠的人民的债,我们必须还本付息,必须连本带利的还清,并且长期保持不欠债,多做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
对于反腐败,谈个想法:就是秘密重奖举报者,如查处的腐败金额的追回部分在扣除办案费用后,按一定比例如30%重奖举报者,腐败者为了经济利益搞腐败,反腐败也同样以经济的手段鼓励广大知情者举报,用经济手段打击经济犯罪,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以想象:腐败分子的犯罪行为往往是他最密切的朋友、亲人、关系密切者最知情,在重奖之下,为了利益,往往最密切的人也会举报他,或许就是他的舅子,或许就是他的弟媳,或许就是他的情人,或许就是他的妻子,或许就是他的兄妹,或许就是他的学生等等举报他,让他防不胜防,无处躲藏,凡腐败者基本都会得到处罚,重罚,我想,即使想腐败的人也不得不三思。这种重奖举报者不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要细化为制度,甚至上升为法律,试想举报一个贪污1000万元的腐败分子,追缴回来800万元,除去办案费200万元,剩下600万元的30%即180万元归举报者,知情的亲人都很可能举报他,当然这个重奖比例值得研究,重奖举报者,可以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再上升为法律。
反腐是当务之急,建设人民民主政治是长远之计,反腐败在封建社会都有很多,成功的也很多。学学宋太祖或者武则天,查处打到一批,换掉有嫌疑者和反对者,留用一批德才兼备的支持者,再通过新式考试,选拔一大批思想政治合格的能力强的新人,政风立马焕然一新。那些品质立场坏了的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很难转变好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换人,一旦反腐败高压态势过去,腐败就会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那些腐败惯了的随即又会再腐败,所以,换人是当下的一个好办法,而制度建设,建立人民民主政治在于长远,是根本大计。
五.关于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政者治也,天下大正则天下大治,天下无正则天下无治。弊政出,则奸邪生,虽居陋巷,观于市井,视风气之正否?易货之伪否?斤两之足否?言语之野否?人之相交诈否?由此观之则知天下之治否。天下不正之始则乱之始,不正之久则如人之病入膏肓,虽华佗在生,扁鹊在世,不可治也。
弊政未除,则乱政滋生,进而旁连枝节,延时日久,则积重难返,如千里之堤,蚁穴凿空,虽有千里之伟,不抵一时之水,如是之政虽伊尹在世,姜尚在生,不可匡扶也。
要国运长远,一是经济制度,一定要使国民均富,或接近均富。各行业阶层间,人与人之间则无多怨言,人民的收入基本是均等的,没有贫富的极大悬殊,人民即使要起来杀富济贫,又杀哪个富,济哪个贫呢?这已被几千年来的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所证明,没有贫穷也没有富贵何来起义,何来革命,革命又革谁的命。建立公民基本收入制度就是最有力的办法,虽然或许有效率的损失,但掌握好这个恰如其分的度,具体的说就是经济学上的基尼系数。则效率既可得到照顾而均富也可做到,当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逐步会做到经济收入越来越均匀,效率也越来越高,因为人们的收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后,对物质的愿望就会逐渐变得不那么迫切和强烈了,当经济收入完全能满足人们科学的正常的健康的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时,人们对收入的多少已不再那么关心,而是出于精神的崇尚和需要去努力工作。二是政体一定要是人民大众的民主政体,要让我们的法律制度真正由代表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代表来制定,制定的法律制度要真正能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时让权力真正受到约束与监督,让权力真正成为公权力,让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让政权与人民一体。人民就不会再去推翻政权,则政权永固,江山永固。相反,若抱着权力不放就认为可以巩固自己的政权,像封建皇权一样,生怕一点点的权力旁落,结果是上不通,下不达,社会矛盾越积越多,不正之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平常,结果不但保不了政权,反而会加速政权的灭亡。
没有民主的政权是少数人的政权,或者是某个政党与某个团体的政权,也就是少数人统治广大人民的政权,当少数统治者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相背时,政权掌控者与广大人民的矛盾就会产生,当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就会起来反抗,在广大人民包围中的少数人的政权就会被推翻、就会改朝换代。少数人的专制集权的政权是为少数当权者及其走狗服务的,也是剥夺广大人民利益的,也是统治者暴力压迫广大人民的。专制集权控制的社会就是一个黑社会,在黑社会里公平正义得不到伸张,邪恶丛生,群魔乱舞,政府就成了这个黑社会的后台,元首就是这个黑社会的黑老大,在其统治下的人们连喘息的权力都没有,更不用说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非人的黑社会势必会被人民推翻。因此我们党要有宽大的胸怀,敢于首先在党内推行民主,完善和健全党内民主,
并同时带动整个国家推行民主政治。
第四章 共产主义路线图
一、共产主义路线图
(一). 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奋斗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这一科学论断。
马列主义的先贤们谈论共产主义都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就没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就没有共产主义这一生产关系存在的可能,共产主义是急不来的,是不能跑步进入的,更不可能通过运动来实现的。共产主义是历史逐步发展后的必然,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后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由于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很有限,还很不发达,离共产主义还很远,因此,很多人就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是遥不可及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对共产主义失去了信心,认为共产主义是骗人的理论?对共产主义总是耻之以鼻。其实共产主义是有科学依据的,试想:人们的消费是有限度的,人不可能一天吃十斤肉,十斤米,坐十台车,睡十个床,穿50套衣服(表演除外),看20本书等等,也就是说人们正常的健康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的,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能生产出足够满足人们正常的健康的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所需要的产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会越来越发达,而人们的消费力却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内,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去满足相对有限的消费是可能的。虽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新奇特的需要,比如说一年到月球、火星去旅游一回,但限于资源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所说的共产主义分配方式:“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个“各取所需”也是指人们正常的健康的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并非没有限度的超出资源技术的无限需要。因此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就能达到人人正常的、健康的、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各取所需”的程度,并非永远达不到。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的劳动强度将大幅降低,劳动时间也大为缩短,试想,如果十天才工作一天,工作的一天也只是用电脑鼠标轻轻一点,主要是机器人工作,而自己只是值值班而已,这样人们就会视工作为一种兴趣,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而工作的收入即工资就不再存在了,因为人们的公民基本收入都完全能满足正常的健康的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拿工资干什么?就像现在人们呼吸空气一样,有足够的空气可以呼吸,人们就不会将更多的空气打包拿回家储存起来,况且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存在不拿工资就不想工作的情况,试想:长期休息,偶尔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调节,一种放松,或者是出于兴趣,人们现在把休息放松体育锻炼当成一种满足,而那时的工作就是一种放松,一种体育锻炼,一种满足,况且精神上的高度文明,自利心已是很少,或者大为减少。
(二)市场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两个探索时期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公有制经济,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计划经济,这是一种搜索。后来邓小平倡导了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贫富分化严重,至于政治体制在这前后两个三十年中都没做多少改革,所以一直没什么变化。
现在经济上既不能回到改革开放前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去过产品短缺的穷日子,也不能继续推行导致贫富严重分化的私有制改革,但我们要继承两个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正确的有益经验,就是既要继承毛主席时期带来公平的公有制又要继承邓小平时期带来效率与繁荣的市场经济,这就是创新,就是新道路,就是中国道路。
搞市场经济,就是要在市场这个交易平台上交易商品,也利用市场这个调节器调节资源配置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要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因为允许私人投资办实体,民间的大量投资才能调动起来,才能弥补单单只有国家投资的不足,并能极大的增加整个社会的投资规模和实体数量,才能极大的增加社会产品和社会财富,才能满足社会各个角落的各种需要,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不能离开私人投资和私有制。
搞公有制就是为了共同富裕,共同幸福,为了公平,为了长治久安。共产党所以名为共产党,就是要人名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生产,共同占有产品,共同得利,共同富裕,共同幸福,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避免贫富分化,避免社会动荡,避免不平等,避免压迫社会的根本需要。普遍认为搞了私有制,私人就有了投资积极性,就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再通过有效的二次分配,对贫富差距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后的社会就不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了,同时又有投资积极性和大量财富的生产,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调节贫富分化的二次分配能不能奏效,现在二次分配的手段不外乎是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奢侈品税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贫富悬殊的作用,但是私有企业主即使交了所得税,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剩余纯利润,他可以不断的滚雪球式的扩大投资,最后达到非常富有的地步,而没有资本投资的工薪阶层只能维持一般的生活,还要为随时的失业做储备,而没有保障的生活让大多数普通民众整天忧心忡忡,提心吊胆,终生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忧虑之中。这种日子显然不是幸福日子。其次,私有企业主对雇佣工人的管理无疑是强势的,工人是受压迫的,是弱势群体。即使国有企业的管理往往都滋生官僚主义,低下层的工人都经常被高管欺压,何况是私有企业呢?私有企业里更要滋生欺压主义,流氓主义,土匪主义,我十多年的打工经历亲眼目睹的很多很多······搞公有制的理由还有很多很多,前面已阐述,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因此随着国有资本的积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私有制经济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并且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比较充分的情况下,私有制就已经完成了补充国有资本不足进而增加社会产品和社会财富消除产品短缺的历史使命。这时就应该对私有制企业征收以纯利润为税基的共富税,并在适度竞争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共富税税率,同时,全民所有制资本要随之跟进,以应对共富税税率提高后私有制企业撤资引起的社会产品的供不应求局面,随着共富税税率提高至80%—100%,私有制企业就会很少,这时就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社会主义过渡,全社会的经济实体基本都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形式。
(三)从社会主义的探索阶段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由探索阶段到过渡阶段的标志就是向私企征收以纯利润为税基的共富税,并向每个公民分配公民基本收入,刚开始时,每年每人的公民基本收入不多,也许仅是生活的一点点补充,但是,那怕只有1000元,那也是历史的一跃,是划时代的一步,是新纪元的开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由探索阶段跨入到过渡阶段的标志性一步。整个过渡阶段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逐步取代私有制企业的过程,也就是逐步提高私企的共富税税率的过程,但税率的提高一定要保持适度竞争为前提,否则欲速则不达,切忌过快提高共富税税率,以免造成大面积的产品短缺。保持适度竞争度,也就是保持平常需求的110%左右的产品供给,在此前提下逐步提高私企的共富税税率,公有制资本也是逐步扩大的,逐步取代私企的,这种渐进式的过渡不会出现产品短缺和大面积供不应求的状况,并且恰到好处的调整共富税的税率。掌握好这个度,整个社会就像润物细无声般地完成所有制性质的转变,不会引起社会震荡。设立共富税的目的除了让社会资源分得应有的利润而不是资本拿走全部利润外,就是为了节制私人资本让私人资本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退出市场。有人说对私企征收共富税,私企立马减少一半,社会财富立马减少一半,社会又会陷入普遍贫穷,其实没有这么严重,因为刚开始时共富税的税率较低,可能仅为10%或5%,在交共富税后私企仍然有利可图,不会一夜之间都关门,再说有些行业的竞争很激烈,甚至是恶性竞争,产能严重过剩,退出部分私企后市场秩序在适度竞争中会更好,并且国家在推出这一税种和提高这一税率前都要做好收购投资准备,要有公有制资本填补私企退出后的空缺,恰如其分的掌握好这个度体现了治国理政的艺术和水平。
当我们经过公司化治理后的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时,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份就越来越浓,公民基本收入也会越来越多,在公民的总收入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当整个社会的私有制企业全部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取代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阶段就已经完成,同时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已完成,整个社会就进入到全面社会主义阶段,这或许还要100年的过渡,因为在保持适度竞争的条件下只能逐步提高共富税税率,达到逐步的“公进私退”,同时全民所有制资本的积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过去的改革将国营企业作价卖掉是大错特错的,政府因为国企经营困难就甩掉这个包袱,将其转卖给私人,这种私有化行为是历史的倒退,是典型的崽卖爷田不心痛,就像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为了贪得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轻松与享受,将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祖田卖了,卖了的钱以“三公”经费的形式大吃大喝用完了,以后赖以生存的田土(公有制企业)没了。全国人民就由长期艰苦积累才变身成的微型资产者变成了彻底的无产者,重新再成为解放前一样的资本工具。
当进入全面社会主义阶段时,整个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就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形式,人们的收入是公民基本收入加工资收入,而工资部分在整个收入中还占有相当部分,但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公有制经济规模数量逐步扩大,公民基本收入在公民全部收入中的比例会慢慢的逐步的由辅助性的补充转变为与工资相当,到超过工资收入,最后达到可忽略工资以至取消工资的程度,这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就是向社会主义的更高阶段共产主义阶段过渡,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的思想水平,特别是提倡处理好公与私的问题,并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各方面的正常的健康的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都逐步得到满足,并逐步得到完全满足,人们的思想水平由群众普遍的自利思想向大公无私的思想迈进,因为有了越来越发达的生产力作支撑,人们通过公民基本收入已完全能满足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和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时的人们就不会那么自私自利了,对物质财富还那么贪得无厌干什么呢?就像现在人人可以呼吸空气,谁也不会很自私的将空气打包回家储存起来一样,人们相互间会更友爱,更和谐融洽,人们的追求更积极健康高尚,更愿意为社会做贡献。
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想从思想上来次革命,让人们的思想来次飞跃。搞“斗私批修”,从意愿上讲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社会财富很少,人民普遍贫穷,产品普遍短缺,连活命都难,你要他大公无私就更难。所说的“物质决定意识”,在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都很缺的情况下,通过“文化大革命”来提高人们的思想,直到崇高并保持这种崇高,那是困难的,毛泽东主席将100多年后要干的事提前干了,超前了,虽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但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支撑,所以失败了。不过这也是一种探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生产力水平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提高的,必须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对待,亩产上万斤是一种梦想,但实际只能产几百斤,也只能按几百斤的实际情况办事,生产力水平有多高就是多高,人为拔高是要犯错误的,不根据客观的生产力水平而人为拔高人们的思想水平也是缺乏基础的,也必然是空中楼阁,不可能存在的。
在实现了全面社会主义的时候,人们便生活在从自然彻底解放的自由的充满友爱的和谐社会里,大家都过上越来越幸福美好的生活。那时生产力高度发达,劳动时间,劳动强度都大幅下降,劳动就逐步变成一种像现在去游游一样的兴趣,休闲,甚至是一种类似于健身一样的爱好,或者说像足球迷看足球比赛一样的享受,当人们的工资在整个公民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小,公民基本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到最后,当工资收入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最后达到取消工资的时候,人类社会就达到彻底的自由和公平,这时人们就已跨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了。
(四)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需的几个条件:
1、适度竞争:保证社会产品供大于求,有110%左右的产品供应,适度竞争才能淘汰落后提高效率同时又供应充足。
2、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直到高度发达,人们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越来越少越来越低,使得人们彻底从自然条件下解放出来。
3、全民所有制要全面实行,因为在私有制下的私有企业主的收入远远多于一般普通劳动者,他个人占有远远多于普通劳动者的社会资源,这样少部分人已经过上类似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而大部人却过着贫穷的甚至是奴隶社会的生活。并有如下现象:
(1)、贫富分化,社会压迫,社会不稳定。
(2)、生产力高度发达时会出现机器对劳动者的大量排挤,大量失业,甚至失业者占全部劳动人口的60%~70%。
(3)、富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多于穷人,资源是有限的,他凭什么多占那么多。
(4)、劳动,技术,资金,资源,市场都是带来利润的因素,凭什么资本拿走全部纯利润。
4、人们的收入一定要有公民基本收入,这是人类一切平等的基础,这 个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走向千里之远的美好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共产主义没有实际的路子。
5、共产主义不是空中楼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的归宿,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能动摇。
6、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时期,人们仍然要去市场上选择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市场经济不可少,货币不可取消。
7. 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每人一份的公民基本收入,而这份基本收入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收入只是正常的健康的极大的丰富的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无限满足人们的愿望,也要量入为出,再多收入也不可能每天都到月球上去旅游一趟。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们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而不是浪费资源,地球和外星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8、政权结构是对权力有效约束与监督的行政,司法,立法的三权分立体制,民主政治是最大多数的人民利益上升为法律制度,就是以各行业阶层人数多少分配各级人大名额来保证。
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各阶段划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的探索阶段:
①以毛主席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探索时期即建国后的前三十
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即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
2、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①、以建立公民基本收入制度和向私企征收共富税为标志,通过逐步的“公进私退”,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②、同时建立按各行业阶层的人数多少比例分配各级人民代表名额和民主选举各级真正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民代表的民主制度。并建立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权力分割和相互制衡的政权结构模式。
(二)、全面社会主义阶段:
①、以整个社会建立起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为标志,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思想水平为主要任务。公民收入为工资+公民基本收入,工资收入比例越来越低,公民基本收入比例越来越高。
②、人民民主政治体制仍是过渡阶段的体制,即按行业阶层人数多少分配各级人民代表名额和民主选举代表,让法律制度真正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以三权分立的权力分割与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模式为政权结构模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社会主义阶段都属于社会主义阶段。
(三)、共产主义阶段:
沿袭全面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 高和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为主要任务,以取消工资为标志的充满友爱和谐的美好社会。
(四)各阶段示意图如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面社会主义阶段
共产主义阶段
第一探索阶段 第二探索阶段 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全面社会主义阶段
1949年始 1978年始 假设2019年始 假设2080年始 设想2180年始
三、确立共产主义的改革方向,明确改革路线:
邓小平将改革形象的说成是“摸着石头过河”。我想“摸着石头过河”是过河的一种方法,我们应该首先搞清楚“河的对岸”在哪里,这是目标问题,是所说的顶层设计,河对岸是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呢?还是经济上的私有制政治上的多党宪政民主呢?
(一) 经济上的私有制和政治上的多党制在中国是不可行的。
因为私有制会带来贫富分化,会带来越来越大的社会矛盾,是人压迫人的社会,是名义上的自由社会,实际上的等级社会,是少部分富人过上共产主义生活,大多数过着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生活的社会,是让大多数人整天为生存忧心忡忡的社会,是没有平等的社会。私有制短时间内可能会带来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但那是少部分人的财富增加,不是全体人民财富的增加,这不是好社会,我们不能取。
在经济上无法平等的社会里,政治上说得多么自由、平等、博爱,那都是骗人的慌言,因为人们追求政治上的自由平等是要体现在经济平等上的,而经济这个根没有公平公正,那么政治上的所谓平等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不可能实现的。还有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人均资源少,人们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再加上对法律制度的忠诚度不高,如果搞成多党制势必形成各党派间互相争权夺利,并且不是依理依法的争,因此势必演化成纯粹的内斗甚至内战,国家就必然分裂,甚至亡国,经济也会停滞,人们也过不了好日子。相反如果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人们凝成一股绳,力量总比各自为战强。有人说“一党执政”会滋生腐败,会形成专制集权,其实当党在合理的科学的权力分割与相互制衡与党内真正的民主选举后是能够实现党内民主的,再由真正的党内民主带动整个国家的民主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政治上没必要搞西方的多党制宪政民主。
(二)、确立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国目前的各项改革
只有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才是真正的从政治上,经济上被解放的民主自由的平等的,富裕幸福的,当我们把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我们改革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顶层设计和改革目标时,那么辉煌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目标就确定了,我们足下之行就有了方向,心中就有了数,心就踏实了,不忙然了。我们过河的方法就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乘船过河,走路过河,开车过河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等诸方法中最适合我们的一种。用走一步看一步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来指导改革实践是缺乏目标的和理论指导的,也是缺乏信心的,应该放弃,因为这种“试错式”的缺乏理论指导的改革实践容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根本过不了河,反而有可能顺着河一路摸着石头到东海也没摸到河对岸,是典型的瞎子摸象,是盲目的实践,现在一些改革方案好像整天在研究效率利益,有的甚至是在为少数利益集团想办法,出政策,如国营企业退出,国营企业私有化,农村土地私有化等等,改革本应在保持所有制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适应市场的改革和探索,结果偏离了这个基本轨道,搞成了私有化的改革,让老百姓多年辛苦积累的资产很快化为私人的,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企业是生产财富的平台,土地是种粮食的平台,这些都是财富的发动机,生长器,摇钱树,然而却忙不拾跌的转卖给私人,就是为了一时的轻松和所谓的效率,这是对公有制企业的效率,竞争力缺乏认识的严重错误行为。就像懒汉将祖宗留下的长期可以生长粮食的田土卖掉,卖后一段时间就成了衣食无着的整日为生存忧心忡忡的无产者,这不是典型的败家子行为又是什么?这些和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是背道而驰的,南辕北辙的,应坚决停止并废除,因此现在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方案必须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个方向为指针,合则用,不合则弃,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1、建立公民的一一对应的公民基本收入账户。
2、将财政收入中的一部分税收归口到已建立的全国公民基本收入总账户中,(主要是国家资源,国家资产,国家资本带来的一切纯收益,私企的共富税和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奢侈品税等)。由税收而来的财政收入管国家机器正常运行和教育医疗正常运行所需费用,这两个账户皆由人大直接掌管,避免政府又管钱又乱用钱的弊端。
3、对现有规模以上私企征收共富税,共富税税率应根据该行业在起始,发展,成熟,竞争激烈,过度竞争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税率,对扶持的行业,可以是负税率,如现在的光伏产业,对发展阶段的可以不征税,对竞争激烈的税率可高些,可以是10%~30%,对产能过剩的,可以高达60%以上,如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等等,同时国家应准备资金随时收购私人企业或者重新投资私企撤退后的空白,避免供不应求的短缺局面出现,保证产品供大于求的状态,如110%的供给,保持适度竞争,并逐步提高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例。
4、国资委管理国家资产,并隶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让投资方面的专家进入国资委,专事国家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公司董事会做一个投资者该做的事,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管理,让企业的经理层在市场中去竞争,去发展,守好投资好公民资产即可。
5、立法明确国企劳动者对国企纯利润的分配比例(比如15%),并明确规定企业内部劳动者的分级工资标准(如过去的八级工资,但不能只看学历,学历最多占30%),明确企业内部员工分配纯利润的方案(如以国家规定的工资为基础,参考平时的表现和贡献合理分配,不是高管分几千万,普通职工分一两万)。
6、各级人民代表的名额根据行业阶层的人数多少按比例分配,以达到相应各级人民代表真正代表对应行业阶层利益的目的,要制定出真正的民主选举的制度措施。
7、中国共产党内部实行中议委,中执委,中纪委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同时做到适度的信息分开和新闻监督。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与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以及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法院的司法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使得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得到相互约束和监督。
9、国家官员的选拔应参考中国历史上行之有效的科举考试与试用相结合的选拔制度,考试的内容当然不同科举,但也决不是考试机器式的学生考试,必须要有考生思想发挥和智慧展现的方面(如过去的策论),坚决杜绝那些靠党票,走人脉,送钱款,拉关系,跑官要官与黑社会无异的社会垃圾进官场。官员在工作中要有进一步考试或多次考试的评价,不是一考定终身。
10、高校教育采用全国统一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相同专业的教材、辅读材料、案例习题要统一分档,要作好视频,这会大大减少教师人数,减少开支,并且会提高教育质量,要十分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提高效率。严禁学校乱收费,搞腐败。
11、“三公”经费和行政官员要大大减少,减去一半不算多,有的甚至可以外包给社会,在一个平等的社会里人们会自觉得多,有很多费用会减少(治安费,维持稳定费都会大大减少)。
12、国营企业的管理是关系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关键,我的经历是,国企人浮于事,太过松散,纪律不严是一个主要原因,强化劳动纪律犹为必要,有企业家说:“企业最好的管理就是军事化的管理。”如果军队的管理不是靠利益激励的话,那就是靠铁的纪律和思想,因此强化劳动纪律是必要的。
四、选择共产主义道路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资本主义的复辟问题:
当我们迈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同时,也是开始向私企征收共富税的同时,资产阶级势必想尽一切办法反抗,会联合国内外资本主义势力颠覆人民政权,甚至武装叛乱,或者境外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武装干涉,世界上少数坚持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国家势必遭到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容,他们排斥打击是必然的。就像法国的拿破仑时期,法国这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总要遭到周围封建主义国家的围攻一样,新兴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总要遭到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干涉。巩固政权,“反修防修,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是很有远见的,毛主席当时提出这些就是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
2.公有制企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在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公有制企业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当过渡到全面社会主义阶段时,全国只有全民所有制一种所有制形式。如果我们全民所有制企业缺乏竞争力,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落后,接受和创新能力差,势必在与国际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处于下风,长期下去,又会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作为生产效率主要因素的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管理水平,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是基础是核心,也是关键,一定要搞好,否则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就很难长期保持下去,就会被资本主义国家斗跨。
3.搞共产主义要杜绝懒惰主义:
我们建立公民基本收入制度,让每个公民都有一份收入,并且这份收入会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有的人因为有了公民基本收入就不再劳动了,认为基本公民基本收入都能很好的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何需再辛苦的劳动呢?这方面一定要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拿捏好掌握好公民基本收入与工资收入之间的度,总之不能让国企招聘不到人。
4.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对外投资和外来投资: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对私企征收共富税并建立了公民基本收入制度,那么对外商投资的纯利润要不要征收共富税,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想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征收私企的共富税,其目的在于私企的退出和公平合理的分配纯利润,是在行业竞争比较充分时开征的,根据国家对行业竞争度,产品供大于求状况的统一规定,如对新兴的产业和有高科技技术的的外资企业可以优惠,但需商务部级别的批准才行,因为国内适度竞争的市场是比较好赚钱的市场,在我们已不缺资金的情况下,不再是引进外来资金为主,而是引进高科技技术和先进管理为主。当然高科技技术还可以购买方式引进,也不一定要引进外资。对于对外出口的外资企业可以考虑一定程度的共富税减免。因此,除引进高科技技术和对外出口的外资企业外都要一视同仁的征收共富税,而中资企业的对外投资可以按对等原则,或视别国的政策法律定。
第五章 结束语
我们谈资本主义的弊端不在于它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需要市场经济,当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市场来购买,如权力,荣誉,灵魂和道德精神等等。在市场经济下,决定经济性质的是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的最大弊端就在于私有制,而不是市场经济。因为私有制经济的纯利润全部由资方拿走,私有制经济的结果注定是贫富悬殊,社会地位的高低等级,进而产生压迫,并且私有制企业在经营中存在严重的压迫,甚至是非人道的行为。所以觉醒后的人们迟早会以和平或者暴力的手段,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丧钟是偶尔敲响,再过几十年资本主义国家的丧钟就会经常敲响,再过一百年它就会天天敲响,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有人认为美国都两百年了,它没死,但是两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中国的封建朝代都有两千多年,所以美国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就不灭亡,不被取代。其次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特别是机器人对人的替代和排挤,大量的适龄劳动者将无事可干,当有70%的劳动者都无事可干的时候,试想?资本家获取全部纯利润,失业率高达70%的广大失业者却没有收入,可能吗?广大的人民能允许吗?无论从社会的不公平,不人道来讲,还是从生产力高度发达后机器人排挤人,大量人员失业来讲,都需要终止资本家拿走全部纯利润的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现在有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动采用了一些均富方法,或者说社会主义的一些方法,如遗产税,最低生活保障,个人所得税等等,但这些办法还远远不够,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办法出现,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要过渡到均富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行,无论是和平过渡还是暴力过渡,总之人们觉醒了就会使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就是投资过剩,即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一边是堆积如山的产品,一边是精打细算的扳着指头过日子的生活拮据的广大人民,想消费却无钱消费,而少数富人却能“各取所需”,想消费啥就消费啥,只是身体生理所限也消费不了多少利润,消费多点的都是些奢侈的浪费,同时,资本家的大量利润却因投资饱和没有多少投资机会而不再投资,只有储蓄,形不成购买力,于是整个社会的购买力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就是政府扩大投资,增加购买力,改善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想法,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点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经济增长依然缓慢,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不是均富的分配方式而是贫富分化的分配方式。其实社会的总收入总是等于社会的总财富,按理有多少社会产品和劳务就有多少社会总收入来购买,可是分配的不合理导致需求与供给的结构失衡致使社会产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而广大民众的有限收入基本都用来消费了,形成了购买力,而几百倍几万倍于普通民众收入的富人的利润没有形成购买力,所以才有一边堆积如的产品,一边是无钱消费的生活拮据的广大工薪阶层。这种社会制度是非人道的,它的存在是人类的耻辱,是人类的悲哀,不应该长期存在。
共产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又以俄国为首的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而中国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政权后,又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下,已付出了千千万万人的牺牲和心血,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共产主义的目标不是虚无飘渺的,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实现的崇高的符合实际的人类理想,这千里之遥的伟大理想将始于公民基本收入制度的建立,只要我们不急不燥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也一定要实现,让我们团结起来携手为共同的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奋斗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