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跟踪报导了北京市地铁高峰时段拥挤不堪的景象,等待几班车才乘上列车是常事,有的上不了车,有的下不了车,有的不要下车却被挤下了车,有的刚下了车却又被挤进了车厢。如果总是说北京的地铁发展满足不了乘客的需求,那么看看北京现在的地铁线路,不论其线路数量、长度和建设速度,都可称世界首位,发车的时间密度最短仅三分钟左右,也是世界少有的,这几乎超越运力极限的地铁,又怎样开住春天呢?在责备交通设施建设跟不上需要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反思、反省一下造成这种拥挤程度的根源呢?
过去的道路不拥挤,虽然车辆比现在少得多,但道路也比现在要狭窄得多。不是过去人们不要上路,而是过去人们无需上这么远的路,如今是人们不希望走这么长的路,却被逼上拥道走长路。人们的出行环境在改变,根源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过去,工作地和居住地靠得很近,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向往是更好的工作,它反映了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的相互协调和统一。
随着私有化的改革,工作成为了生存的一部分,没有了工作的保障,人们就不得不为生存而四处奔波,甚至要忍受背井离乡、亲人相隔、骨肉分离的痛苦。乐业成了问题,安居又何其的痛苦。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资本的需要,为GDP服务,为利润服务。房屋已超越了居住的功能,成为资本获取利益的工具,不断攀升的房价让很多买不起房的人望房兴叹,即使买了房子的人也搭上了全家人身背的债务,甚至是三代人成为了“房奴”。为了买便宜的房子,只能住得更远、更偏,甚至与工作地南辕北辙。还有一些人工作不定,居无定所,这些都人为制造了人的不断流动,也大大增加了交通的流动量。私有制下的生产方式,就是剥削和被剥削、掠夺和被掠夺的生产方式,私有制的春天只有资本的春天,那些为资本服务的人只能像地铁中的乘客一样,被推上推下,身不由己。他们不会有春天,就象地铁中的列车一样,一直奔驰在黑暗的隧道中永远见不到阳光,因为,私有制下开往春天的地铁永远开不到春天!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