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不是空洞的概念。对于国家、民族、阶级甚至人类的爱,可称为大爱。那么对一个具体的人,有没有大爱?有!
秦献公被驱逐出宫廷,在民间生存了二三十年,咋一看是一件坏事,然而在秦献公的带领下,他与妻、子同心努力,虽受尽磨难,却过得很好,而且培养出了两代英雄,其一是秦献公自己,再一就是赢渠梁即秦孝公。后来秦孝公又把赢驷放逐山野二十年,把他培养成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也是一个有胆略的国君。秦国由此强大。后来秦始皇在乃父异人为赵国人质时由赵姬生于赵国,亦受过不少磨难,培养了他坚强不屈的品格,最终成为横扫六合的一代雄主。不管怎么样,秦国肇基于秦穆公,但强大在秦孝公手里,主要因为秦国总结了六国变法的成败得失,由商鞅整理出推翻奴隶制度建立封建制的革命性变法内容,这些法虽由商鞅所出,实亦完全反映了秦孝公的真实思想。秦国变法虽晚,但却取得了成功。这个法是秦孝公与商鞅反反复复进行了若干个昼夜的推敲之后审定的,他们一致认为,若不对现有特权阶级进行革命,就不能解放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奴隶们,那么秦国想强大绝对是幻想。是当一个亡国之君呢,还是当一个强国之君?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彻底变法!这就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几千年的秦孝公的性格。他用个人的力量推翻了中国奴隶制度的游戏规则。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此之谓也。
其他六国则不然,虽有孙膑之能,屈原之忠,而终灭于秦者,非人之缺,实道之无也。当国者不能洞明大道,做事畏畏缩缩,六国是这样,独孝公非也。这一切成就得力于秦献公吃苦耐劳不畏强暴的高贵品格。一代一代传下来,造就了秦的辉煌。如果秦献公是一个弱者,整天哭哭泣泣,贪图享受,身不事于稼穑,心无忧于天下,岂能有孝公之强,六国之灭!所以说,大爱是一种觉悟, 是自求而得者。别人对自己再好,自己不觉悟,不努力,断无好的可能。大爱是一种自求进步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发展而成。他不是只考虑个人得失,而是站在人类历史的上空,俯视、洞察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徐州东山寺张良庙有“舞动汉风”之誉,汉风者,战胜奴制度的封建制也。汉用秦制,是刘帮具有大智慧的表现之一,而力能举鼎的项羽就没有这一层智慧,他所具有的,只有残暴成性的杀戮和妇人之仁。他的观点是,我给你好处,让你当王,你就得忠于我。这个忠字要求忠的是奴隶主,而不是忠于天下劳动者,那么忠字所维护的是奴隶主专政,而不是为天下劳民利益开创新的制度。奴隶制在五百年前就开始崩溃了,五百年后不读书悟道而又刚愎自用的项羽还是没有看穿奴隶制腐朽没落趋势的这种智慧,只是奋一腔血气之勇,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哀!刘邦虽然不读书,却极善于听取正确的见解,善于用人的才能使他成为四百年基业的开国之君。刘邦虽然也封了一些王,但他留下话,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他留给后人的政策是,伺机削藩灭王,彻底恢复郡县制,这个使命最后由汉武帝完成了。刘氏的后人如果不贯彻刘邦灭王削藩的基本国策,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使王遍天下,部长处长科长比驴都多,而步项羽之后尘,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对于一个具体的人都有大爱,则对于天下人的大爱自然是更有了。前一种,就是要培养个人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归宿,将为个人开辟广阔的前景。后一种,对于国家、天下,不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要从生产关系上下手,把落后的生产关系改造成先进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能够蓬勃发展,人民自由安乐。这种行法就是大爱之路。反之,妇人之仁也。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