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正确与错误。
——给习总书记的一封信(22)
尊敬的习近平总书记:您好。中国共产党在解决自己的革命和建设问题的时候,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既然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就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农业的现代化、工业的现代化,国防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理论。那么把这个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能判断出我们的言论行动,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什么是农业呢?农业就是农民利用手中的工具在土地上种植粮、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和养殖鸡鸭等家禽、猪、牛、羊等家畜,以便为人类提供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这些原料统称为农副产品。这些农副产品一方面直接供人们消费,另一方面作为轻工业的原料制造必要的消费品。
农业的劳动工具以及农民掌握这些工具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及农民在劳动中结合的程度等就构成了农业劳动的生产力。农业的劳动工具是由简单的劳动工具如犁耱杷镰刀等起步的,这种劳动就是手工劳动,手工劳动的发展就是机械化劳动。手工劳动是最低的劳动生产力,生产的产品少,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交换,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因此,商品交换是劳动生产力不发展的结果。一旦农业生产使用机械化生产,农业的劳动生产力就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数量在同一时间内就成倍成百倍的增加了,随着产品数量的不断地增加,就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就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就像空气是人的第一需求,由于空气能够满足人的需求,那么空气就不需要交换。如果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能够像空气那样多,那么这些农副产品就不需要交换,因而就没有必要变成商品。所以,农副产品能够满足全社会人的需求的时候,商品交换就成为多余的事情了。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条件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农业机械化。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就是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这个目标达到了,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满足了,交换就成为多余的事情了,商品形式就取消了。
毛泽东时代的农副产品之所以以商品形式出现,是因为农副产品还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求,为什么不能满足需求,是因为农业的劳动生产力还处于手工劳动的阶段,尽管毛泽东时代在人民公社中充分发挥了集体力的作用,这种集体力是社会劳动生产力,但是它的基础还是手工劳动为主。所以,集体力加上手工劳动的生产力,要增加农副产品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毛泽东时代就采用票证制度分配有限的产品。这就是毛泽东时代所谓穷的根源。问题是,毛泽东深深懂得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够改变穷的面貌。所以,就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大前提就是农业的集体化。因为只有农业集体化加上农业的机械化,就一定能够改变中国人民的贫穷问题。用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来衡量,毛泽东时代的农业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毛泽东逝世以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但是在经济学家们的蛊惑下设计了市场经济,农业生产商业化,这种农业的商业化,和集体生产所有制是对立的,因此,自然而然地就要解散人民公社,把大面的土地分割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独立个体生产商品的所有制,这样自然就恢复了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从而也就破坏了大面积土地使用机械化生产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劳动生产力不是发展了,不是进步了,而是萎缩了、倒退了。用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来衡量,改革开放的农业商业化的政策是错误的。
因为毛泽东不是实行农业商业化的政策,所以,经济学家们就污蔑毛泽东不懂经济。不是毛泽东不懂,而是毛泽东不愿意实行。而且坚决反对实行农业商业化。按照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毛泽东完全懂得只有在集体化生产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就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是毛泽东懂得而经济学家们不懂的农业现代化的经济。
经济学家们可能要说,他们懂农业的现代化,知道要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他们的办法就是资本下乡,承包大面积的土地实现机械化。这自然是美国现成的农业发展的经验——私人农场制度。但是,要问这些经济学家们,你们想过没有,九亿农民失去了土地怎么办?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这样做是为了九亿农民还是害了九亿农民。
尊敬的习总书记,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经济学家剥夺农民的土地就犯了天大的错误。所以,为了九亿农民的利益,为了全国人民的利益,中国的农业问题,只有走集体化加上机械化的道路才是唯一的出路。这就是四个现代化的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
此致敬礼。
劳动者2014年4月9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