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经济学的李总理在近来的改革中反复强调“简政放权,给市场放行”,又采取了微刺激和定向调控措施,可我总觉得似乎遗漏了什么。今天终于让我想到了,政府在把目光集中调控和监管后,连中共起家的法宝“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都给忘记了。
这些年来的经济政策都是集中于招商引资上,近来的微刺激啊,扶小微企业啊,也是指望扶持各种小资本家促进就业。总而言之就是把国家经济发展寄托于资本家身上,企图通过资本家的做大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近来热播《邓小平》,我不禁产生了疑问:在邓小平实施招商引资前中国是怎样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对象的?中国居于世界五百强的国企如何在没有外资参与的时候做大的?答案不言而喻,就是组织群众,勒紧裤腰带建设起来的!
自人民公社改为各类政府,生产队分田单干后,乡镇政府基本不再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建设了,而是将目光集中于上层的各种指示,自那以后,由乡镇民众合股建立工厂的情况几乎绝迹。在科技极速发展的大势下,小农经济再也不能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了,由此三农问题日渐突出,然而政府只是把目标放在各种补贴,安置之上,完全没想到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治标不治本,故而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深了。反观仍然保持人民公社的南街村,完全另一番景象!这已经从正反两面的事实上证明了当初政策的错误,邓小平同志的“不争论”也可以休矣,因为残酷的事实已经给出争论的答案,无须再争了,但是为何有些人还是无视这一切呢?
两个人合作的力量远远大于单独两个人工作的总和,经济学如是说,可是在拥有14亿人口资源的国度,精通经济学的总理为何就忘了这点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深厚的经济基础,一切调控都是浮云,而妄图通过资本家达到经济基础的强化,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真正的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小康!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