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孤独——缅怀毛主席(之二),并为司马平邦文鼓掌喝彩!
司马平邦先生骂人了,骂得还很结棍,用了“WBD”一词。粗鲁啊,粗鲁;然这粗鲁,却在情理之中。这骂远比某些阿谀谄媚、无耻吹捧更显品格德行的正直与金贵。在草民的眼里,司马平邦俨然是一个文胆了。
说到孤独,新中国好像数周总理最“孤独”,他和邓颖超无亲生的一子半女,倘用“送终”的本义,他根本不能与邓小平相比,也不能与毛主席比“孤独”,故他的人生之“悲”似乎是确定的了。然而,周总理生前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大爱,收养了许多烈士的遗孤,所以,假如我说“周总理真孤独”,是一定会被他的众多干儿女骂个狗血喷头的。诸君也观看过寒冬腊月十里长安街数十万民众送别周总理最后一程的纪录片吧,有着人民亲人的周总理,一点儿都不孤独。“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主席更是不怕孤独,其实也实不孤独的伟人。不怕孤独的人,就一定不会是孤独的人。如果毛主席怕孤独,他会告别妻儿四人,去指挥自身生死未卜的秋收起义吗?会把血亲族亲也拉出来革命吗?会把毛岸英送去朝鲜战场吗?尽管如此,他还是有着三个儿女和曾经的儿媳(干女儿)。有首歌也唱得好:“千山那个万水呀连着天安门,毛主席是咱社里人”,毛主席的亲人是数不胜数的呀。老人家最喜欢跟工人、农民、战士、战友和朋友在一起,他最相信人民群众,所以才最紧密地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出了新中国的人间奇迹。
平庸者跟聪明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只着眼于形式上,后者则主要注重于实质。而前者却往往连形式都给搞错了。国家在形式主义者的眼睛里是低于小家的。人逾古稀,想安度晚年尽享天伦是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但也有例外。年近80的毛主席和年逾古稀的周总理,却还在努力地办着一件名震中外的大事,那就是解冻中美关系,而且,居然办成功了,尼克松总统来访新中国了。这难道是孤独者所能为之的吗?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毛主席自然有着正确的生死观。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他死后把他的骨灰喂给鱼儿吃,再让鱼儿们去为人民服务。这是多么乐观的视死若轻的一代伟人啊。生前与人民紧密相连,死后愿与鱼儿作伴,毛主席孤独吗?感到孤独了吗?1975年12月31日,83岁的毛主席接见了尼克松前总统的女儿女婿,接受了尼克松的亲笔信。毛主席看上去已经体力不支,将头靠在了沙发上。当大家深深惋惜于因无情的岁月而使一代叱咤风云的伟人风华不再时,毛主席却语出惊人:“我生着一副大中华的脸”,此时此刻,在场的人们又感到毛主席的活力又奇迹般地回来了。
到今年的9月9日,毛主席逝世已经整整38周年了。但在历史的记录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毛泽东时代的风采,中华民族的历史巨人毛主席正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问中华民族成员中谁的亲人最多?毫无疑问,是毛泽东。请捂紧耳朵再观看长篇纪录片《毛泽东逝世》吧,那可是8亿人民九成半以上撼天动地嚎啕哭的场景呵!今天,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天天跟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毛主席纪念堂外,只要是不关门的日子,哪一天不是瞻仰者所排成的长龙般的队伍啊!
孤独,不属于毛主席;毛主席一点也没有孤独。
“再警告一下张建星和人民日报,邓公在世时从来没有出任过中共的领袖,你们文中那句“拥有这样一位领袖,是一个政党的大幸”,或者只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或者你们是把想邓公重新拉出来再架到火上烤。”(司马平邦语)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