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金时代?
舆论场上,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其关注的焦点话题,“黄金时代”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很久,现在早就已经退出了关注的焦点。
对于民国时代,有那么多人在颂扬,也有更多的人在批驳,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时代,事实俱在,不用去看细节,历史的大势还看不出来么?对于那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颂扬,我感到有些无聊。
南方部分省市做的一些与颂扬民国时代相联系的事情,令人错愕,我开始还是以为不过是些没脑子的政府人士,只盯着钱,钻到孔方兄里去了,是糊涂。一而再地出现,又令人生疑,可能不仅仅是认识问题。
那些话语中,有一个词经常被提及:黄金时代。还有一部讲述萧红的电影就叫这名。相伴的,自然就一个指向:民国时期。
电影片名,来自萧红自己的文字。萧红的说法,我想大约来自鲁迅先生的说法和先生的文章。
在先生那里,更习惯的用语是黄金世界。对于将来可能的、被人期许的黄金世界的深刻怀疑,是鲁迅先生“北京时期”就有的观点,后来也并未否定过。“阿尔志跋绥夫曾经借了他所做的小说,质问过梦想将来的黄金世界的理想家,因为要造那世界,先唤起许多人们来受苦。他说,‘你们将黄金世界预约给他们的子孙了,可是有什么给他们自己呢?’有是有的,就是将来的希望。“(《坟·娜拉走后怎样》,1923年12月26日)“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野草·影的告别》,1924年9月)在先生那里,这个词不是指向过去,而是指向未来。
恕我孤陋寡闻,研究界似乎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探讨过,它是有价值的。有所体会,有所认识,我想,对于极端思维方式,对于正确看待问题和分析形势,是有帮助的:那是一剂解毒药。
萧红使用黄金时代的说法,很明显,是作为修辞的反语,是在字面意思使用反语。电影所描绘的萧红,这个分寸把握得还算基本到位(至于导演在电影之外的文字中的说法,是另外的事)。
而那些颂扬民国的人们,却是在字面意思上使用它。这也很“正常”,有些人似乎只知道与此类似的一种认知方式。这就是区别,这一区别分明划出了一道分界线。
黄金时代还有一种用法,那就是指称当下。有例为证:1984年作协“四大”,是王蒙“崛起”的重大平台,就是在这次会上,王蒙当选为作协副主席;就在这次会上,“不提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提反对精神污染”;就在这次会的闭幕式上,意气风发的王蒙高呼,“文学的黄金时代真的到来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