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史威:毛泽东教我们怎样做人

史威 · 2015-03-22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怎样做人?这可是个大题目。可以从政治层面讨论,也可以从道德层面探讨。虽然两者是有联系的,却很难像切豆腐那样,一刀下去,截然两半;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是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讨论的。就像过去军队使用的步枪的枪把,可以说它是木头,也可以说它是枪把;虽然指的是同一件东西,说的都没错,只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本文着眼于后者。不过,人们也许会问,这和毛泽东扯得上什么关系?对于毛泽东,或颂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不同的人持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立场、态度,但有一点似乎是没有异议的,即:毛是一个政治人物。于是,问题就来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毛是否会或怎样从道德层面论述做人的道理?本文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作些探讨,谈一些体会、感受,以与同好者分享并共切磋;亦愿与不同道者交流。

  这个话说起来就长了。先从“打人”这个问题说起吧。现在的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打人”都是一种侵犯人权的行为,绝对和“做人”之道,是背道而驰的。可是,在旧中国,就有名言曰:“棒子下面出孝子”;还有“不打不成材”之类。至于旧中国的旧军队,打骂士兵,更是司空见惯,即使如北伐军这样的革命军队,包括当时为中共所掌握的军队,打骂士兵的现象,亦不能免。

  半个世纪前,有位开国上将,在我们单位的干部会议上讲话。我因为要做记录,就坐在最前面。所以,他的讲话,我听得很清楚。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我手头没有原记录稿,记忆力也差,已难记得周全,但他讲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至今依然是那么鲜活、生动、犹历历在目。他说,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千方百计,一定要找到、参加毛委员领导的队伍。原因只有一个:毛委员领导的队伍,当官的不打当兵的。这个想法很简单、朴素、实在。但真理从来都是朴素和实在的。许多毛泽东时代的老兵都可以作证:在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中,是根绝了“当官的打当兵的”这种封建的、落后的、野蛮的、荒谬的现象的。毛晚年还领着八大军区司令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其中第八项注意:“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对俘虏兵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革命军队内部官兵之间了。问题是,许多稍有良知的人都知道打人之不对,许多人对这种极不合理的现象都束手无策,为什么毛能够在最讲究服从、最强调严格纪律的军队做到杜绝“当官的打当兵的”这种延续千年之陋习?其“奥妙”究竟在哪里呢?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一所军队干部学校工作。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组织上要给我们评定级别。一些像我这样参加革命不久的知识分子,都会被评定为干部。那时是供给制,战士每月津贴几万元人民币(旧人民币1万元=新人民币1元);一评上干部,津贴至少一二十万(干部本人的一切生活费用由供给制全包了),别小看它,那时在城市生活,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有8万元就够了。这问题影响还不算大,最有影响的是,干部和战士,在服装上区别较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最受影响的是一些老兵。由于文化水平等限制,没法提干。记得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有位领导给大家传达文件,他把“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同志逝世了”,念成“约夫 •维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同志世了”。短短一句话,念错三处。大家听了,不禁要笑;又不敢笑------在那样庄严、肃穆的场合,怎么能笑呢。由此可见,当时整个部队文化水平都不高。不少战斗骨干就因文化水平限制,最后不得不解甲归田。我们这些人提干,对他们影响很大。当时,领导上一再教育我们,要谦虚谨慎,千万不可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特别是在这批老兵面前。那时,这些老兵,用领导上的话说,“是从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可是,胜利了,一批刚参加不久的知识分子当上了“官”,自己却没份,内心之不平衡,是可以想见的。领导上做这些老兵的工作,也是不容易的。我后来得知,对他们做工作,关键就是一句话:“这是毛主席的知识分子政策。”就是看在毛主席份儿上,通不通,也就都通了。当然,道理也不是不懂:没有文化,怎么能建设起一支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呢。问题是一旦和个人利益悠关,大道理和小道理打架,解决起来就不那么顺当。好在这些老同志,毕竟是经过考验和有觉悟的。倒是我们这批知识分子,能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这也是一种考验呵。

  再说有一天,我穿着干部服走出营房大门,当时站岗的是警卫连一个班长,手持一支美式冲锋枪。我知道他是一个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兵。他见我走近大门,立马用一个很标准的姿势,持枪给我敬了一个军礼。当时我思想上一点准备也没有,这么突如其来地给我“敬”的这个“礼”,一下子就把我重重地摔到一种诚惶诚恐、非常尴尬的狼狈境地,恨不得有个地缝可以钻进去。我想着最近领导上关于一定不能流露出丝毫的骄傲自满的谆谆教诲,几乎是以一种“负疚”的心态说,“我是一个刚参军不久的新兵,不值得你这么尊重。我应该好好向你们这些老同志学习。”我不止说这么点儿,慌乱中也记不全,大概就这么个意思。不料我话刚一说完,他又立马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有板有眼地说道:“报告教员,我不是尊重你,我是尊重我自己。”这句话,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震撼了,震撼得使我终身难忘!

  我想,他虽然看起来比警卫连那帮活蹦乱跳的年轻战士年纪大些,大概也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兵,不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也就是说,他的军龄不算很长。从他的苏北口音判断,他可能就是老解放区翻身农民出身。我推测,他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他要是有点文化,组织上早送他到军校培养了。

  请想一想,“我是尊重我自己。”这是多么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它的份量,直到今天,又有几个“肉食者”能真正掂量得出来?有些人,即使是位高权重,书读得也不算少,可就是一辈子也没有真正读懂这句话。像现在被查出来的一些贪官,做起报告,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可就是一辈子也没有读懂、读透、读进去这句简单、朴素、实在的大实话!否则,他们何至于落得今天这般下场!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军龄没有几年、文化不高的农民,从他的嘴里,竟自然地流淌出这么一句浓缩着如此丰富哲理的话!正应了鲁迅之言:“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我想,他这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从血与火、生与死的残酷博斗中得来的对人生的感悟,从这种感悟中发出的肺腹之言。令我震撼的是,毛泽东有什么“灵丹妙药”------ 现在一些反毛分子,恶毒诬蔑毛泽东思想是“邪魔外道”,毛泽东是“邪教”的“神”,或者用它们的话说,毛泽东有什么“魔法”,能够在短短几年功夫,就把一个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的农民,“变”成一个具有如此高尚的情操与思想境界的革命战士?

  这才是真正令人震撼的!

  

  让我们从毛泽东的著作中,来寻找这把钥匙。

  请看毛泽东的如下论述:

  “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这些原则要实行有效,都须从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这种根本态度出发。”

  (《论持久战》)

  请注意,毛泽东在这里说到了三个“尊重”:

  第一,尊重人民;

  第二,尊重士兵;

  第三,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

  也许,有人会觉得,毛在这里说的,都是些老生常谈,“卑之无甚高论”。其实,其中学问可大哩。我把它概括为三个字:尊重人。但是,需要加以说明:其基本内涵是尊重人民,尊重士兵属于尊重人民范畴;但不包括人民的敌人,而包括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

  如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那么,“尊重人民”则可以归之于道德范畴。因为道德涉及的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军民关系、官兵关系等。举个例子,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很精辟地概括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虽然,它所说的“人”,是超阶级的“人”);因而就是一个道德命题。

  毛泽东强调,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毛泽东在这里向我们给出了答案你必须“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才能唤起他(她)们对你的尊重,首先是唤起他(她)们对自己的尊重。无论何人,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就尊重了自己。为什么一个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的农民,短短几年功夫,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如此高尚的情操与思想境界的革命战士?根本原因在此。道理就这么简单明了。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关键是,这种“尊重”是掺不得“杂质”的,掺的“杂质”越多就越“假”,那是得不到人民、士兵最起码的信任的,结果就是把“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劳动人民虽然朴实,是真是假,却有极高的辨别的“灵敏度”。反躬求诸己,倒是“认识自己最难。”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群众。

  “尊重”的反义词是“歧视”。在现实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歧视”,包括阶级歧视(有产阶级看不起“泥腿子”之类)、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职业歧视等等。毛泽东的“尊重人民”,其革命性就在于它是针对这些歧视、特别是针对剥削阶级对劳动阶级的歧视而言的。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应该把上述种种“歧视”及其可能在自己思想上或潜意识里的影响,涤荡干净,把“尊重人”的观念熔化到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只有以此为起点,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就是毛泽东教导我们的做人道理。

  

  前已述及,毛泽东还提出: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请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哪一个军事大家,包括孙子、克劳塞维茨这样的世界级军事家,在自己的军事经典著作中,曾提出过这样的命题?没有! 只有毛泽东。这是一个思想内涵多么深刻的一个革命人道主义命题!

  说起人道主义,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大“讨论”。当时一位权威的理论家说,“(我们)必须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而不能从‘人’出发。”(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载《新华文摘》1984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枝节问题,而是一个根本的原则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本第1卷第73页。)怎么能对马克思恩格斯这些说得如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科学论述弃之不顾、置若罔闻,硬要把“具体的社会关系”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须知“社会关系”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主体本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须知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或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或曰革命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根本区别,并不是前者的出发点是“社会关系”,后者的出发点是“人”;而是前者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历史的、具体的人;后者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如果根本否认“人”是“出发点”,既没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也没有了革命人道主义。难道有一种不以“人”为出发点的革命人道主义吗?否定革命的人道主义,实际上就是拒绝毛留给我们的革命人道主义这份珍贵的思想遗产与精神财富。--------“文革”中许许多多的“悲剧”,不正是拒绝了革命人道主义造成的恶果吗?“文革”中毛甚至亲自召见北京高校几个领袖人物,谆谆教导他(她)们不要分裂成两派,不要搞武斗,他(她)们听了吗?难道如此深刻的经验教训,不应该引以为戒,还要让它继续吗?!

  为了进一步从哲学上探讨问题,让我再重温毛的如下论述:

  苏联编的《简明哲学辞典》第四版关于同一性的一条,就反映了斯大林的观点。辞典里说,“像战争与和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生与死等等现象是不能同一的,因为它们是根本对立和互相排斥的。”这就是说,这些根本对立的现象,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它们只是互相排斥,不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

  第5卷第347--348页。

  前苏联一些领导人,不包括列宁,包括斯大林,坚持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只是“根本对立和互相排斥”;因此,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只能“驱逐”、“消灭”,不能“赎买”。毛则不同。他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具有普遍意义,对立的双方,即使是“根本对立和互相排斥”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他制定了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赎买政策”。在“文革”中,他更是明确指示:“不给出路的政策不是无产阶级政策。”事实证明,通过“赎买政策”,并把它和对人的思想改造结合起来,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人是可以转化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些甚至可以转变为社会主义者。把敌对阶级中的大多数人视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非对抗性的矛盾,这不是形而上学,而是唯物辩证法。这不是开明的封建帝王所实行的“王道”,是无产阶级基于自己的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实行的真正的无产阶级政策。

  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诚然,在此前,甚至几个小时前,他还是和我们拼个你死我活的敌人;但是,在“放下武器”、成为“俘虏”的条件下,他是有可能被化敌为友的,而尊重其人格,又是促成其进一步转化的条件。尊重其人格,如毛所言,是一个根本态度问题。我们的革命人道主义,就是以历史的、具体的“人”为出发点,就是以“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为出发点的。

  由毛泽东亲手培养、缔造的人民军队的这种优良传统,甚至也得到了敌手的承认和尊敬。李奇微将军在其关于朝鲜战争的回忆录中说过:“我们后来体会到,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但是,我们发现,较之朝鲜人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中国人甚至将重伤员用担架放在公路上,尔后撤走,在我方医护人员乘卡车到那里接运伤员时,他们没有向我们射击。”请想一想,对于此前、甚至几个小时以前,双方还在撕杀,甚至“杀红了眼睛”;可是,一旦成为我们的俘虏,却与之“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众所周知,当时志愿军的给养,远远比不上美军-----,甚至想方设法,给敌方的“重伤员”留一条命:请问,这需要多么宽广的胸怀?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思想力量来支撑!用现在的流行语“任性”,只要稍微“任性”一下,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有比较才能鉴别。”看一看在关塔那摩监狱(Guantanamo Bay detention camp)的美军是怎样惨无人道地、极其残酷地、惨不忍睹地虐待战俘和囚犯的吧。这是表明它们的强大吗?否!这恰恰表明其思想上的脆弱、道德上的渺小、道义上的可鄙和可耻!

  就思想力量而言,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与之相比!

  

  讲一个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位“大领导”曾问毛泽东生前一位图书管理员:“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得到明确的回答是:“毛主席晚年没有看过《金瓶梅》。”该管理员又说:“毛主席生前看过《金瓶梅》。”接着,他向“大领导”详细地汇报了毛主席先后三次关于对《金瓶梅》 的评价:

  1956年2月19日、20日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听取国家建筑工业委员会和建筑工业部领导同志汇报时,一上来就问当时参加汇报会的万里同志是什么地方人。万里回答是山东人。毛主席接着又问:“你看过《水浒》和《金瓶梅》没有?”万里说没有看过。毛主席说:“《水浒》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金瓶梅》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不可不看。”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也是毛主席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对《金瓶梅》的评价。

  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还有两次提到了《金瓶梅》, 一次是1961年12月20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国小说写社会历史的只有三部:《红楼梦》、《聊斋志异》、《金瓶梅》。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我推荐你们都看一看,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是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的。”还有一次是1962年8月11日,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心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是光写黑暗的,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不如《红楼梦》、《西游记》使人爱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只写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

  --------徐中远:《我向胡耀邦汇报毛泽东爱读什么书》,载《文史参考》杂志2011年第1期,

  综上所述,毛泽东对《金瓶梅》的评论要点有四:

  1)它是一部“写社会历史的”小说,它“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它“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

  2)它的“不尊重女性”。

  3)它“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只写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

  4)“《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

  从上述评论看,毛泽东对《金瓶梅》,是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作了深入研究的。他的上述对《金瓶梅》的评论,从文学评论的专业角度看,也够得上是“经典”。海内外众多学者对《金瓶梅》的,进行了大量的考证、辩证-------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毛泽东却把重点放在它反映社会历史的价值方面,对之进行科学的评价。众多学者指《金瓶梅》的缺失在于过分地渲染淫秽,毛泽东却独具慧眼地指出真正的问题是“不尊重女性”。 人们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若问毛泽东的“慧眼”来自何处?来自他的灵魂深处对“女性”的“尊重”。这就和他教导我们的做人的基本道理----尊重人----联系起来了。这说明他自己身体力行,确实是把这个做人的基本道理熔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的。毛泽东不是神。他生前不会料到,在他身后,竟会有人“质疑”他“晚年是不是天天看《金瓶梅》”?真金不怕火炼。事实表明了毛泽东的伟大和“质疑”者的渺小与可鄙。

  

  再讲一个“打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我根据中央电视台八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摘编的--------

  清末民初,京剧日渐红火,戏班、科班、戏院、茶楼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蔓延,京剧的西皮二簧腔已然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由来已久的科班“打戏”之风更是愈演愈烈。所谓“打戏”,就是以残酷的体罚为手段,“管教”学戏的孩子早日“成角”。当时很有名的科班富连成,亦好此道。

  时代的东风注定要把一所率先宣称告别“打戏”的戏校推至前台------1930年8月,百年京剧史上堪与富连成相颉颃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宣告成立。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担任董事。

  主持中华戏校的校长是刚从燕京大学毕业的焦菊隐。与当年大肆批判京剧的很多文人不同,焦菊隐认为:京剧的精华如明珠埋土,只待有志之士去挖掘洗涤。他办戏校,只为培养“适合时代之戏剧人才”。戏校招生广告一经贴出,立即引来大量关注。凡年满10到13岁、具备初小文化的孩子,均可报考该校。不到一个月,中华戏校首批“德”字科学员40多人招收满额。王瑶卿、杨小楼、高庆魁等大批京师名伶相继被礼聘为中华戏校的专任教师。当年9月1日,中华戏校正式开学。

  与传统科班相比,中华戏校令人耳目一新。除了男女同校,不用签订生死文书;戏曲专业教育之余,还开设国文、外语、地理、算术等文化课程。同时,学校成立五大处室,竭力强调禁止“打戏”等不文明教学行为。学生生活、卫生设施更非传统科班所能比拟,并且学生们还成立了“中华戏校学生自治会”。传统科班祭奉的祖师爷是唐明皇(李隆基),中华戏校祭奉的是孙中山。

  此时的传统科班富连成,已传到沈玉昆的小弟沈秀水手上。沈秀水建议叶春善告诫科班教习废除“打戏”,叶春善反对。于是,沈秀水主动邀请京城报界来到富连成,并当众宣布,将彻底废除“打戏”。他还为科班请来文化教员,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小学语文与数学等课程。科班东家的这场“改革”,很快遭到了科班师生的懈怠,不到半年,富连成又回到了当初。

  中华戏校同样如此。在戏校的一堂外文课上,一位名叫胡茜的英文老师因为体罚学生,遭到了“德”字科学员的还击。事情很快传到校长焦菊隐那里。一场至今尚为戏校学子记忆犹新的“打通堂”随之而来,即:所有学生一齐挨打,“德”字的打五板,“和”字的打四板,“金”字的打三板。从此往后,“打戏”之风逐渐在中华戏校全面盛行,新型戏校终归还是渐渐科班化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焦菊隐先生的学历和他在中华戏校的“改革”实践看,他应该是接受了来自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洗礼。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很可以理解。中共早期的领导人,大都是知识分子出身,包括毛泽东。这些知识分子,大都有一个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初步共产主义者的过程。当然,焦先生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他在中华戏校进行的上述“改革”,显然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与封建的科班制度相比,无疑有很大的进步意义。问题是,焦先生的“改革”,为什么几经曲折,连最起码的“不挨打”的“自由”、“人权”都保障不了,最后还是向封建的残害人权的“打戏”陋习投降了呢?-------除了留下一堆“民主”啊、“普世价值”啊之类美丽的空话,还有什么呢?为什么毛泽东在“武”的军队里都能够彻底废除的陋习,焦先生这样的“改革家”,在“文”的“戏校”都做不到呢?

  资产阶级革命,倡导“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同样讲“民主”、“自由”、“人权”。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实质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自由”、“人权” ,却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忽悠”民众。后者讲的是大多数人(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民主”、“自由”、“人权” ,并以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的。这就是同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在人民军队中的“改革”所以能够成功、焦先生在“戏校”的“改革”所以夭折的根本原因。

  再拿“怎样做人”这个题目来看,在中国,千百年来,所谓“历史文化传统”“中坚”的儒家,是非常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尤其是其中的“修身”,更是作为基础的基础,重点的重点,加以突出地强调的。我们这个民族,“修”了两千年的“身”,“修”成了什么“正果”?它何曾把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改造成对人民特别是其主体的工农兵的真心实意的“尊重”?封建末世科班的“打戏”“传统”,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在旧社会,即使贵为“名角”,看起来“包银”不少,似乎风光得很,其社会地位其实是非常低下的,贱称“戏子”,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三教九流”一类。只是到了新中国,“戏子”才真正翻身,成为“文艺工”,在人格上,才受到真正的尊重。

  所以,要讲“修身”,学习“怎样做人”,汲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包括儒学在内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极有益的文明成果,是应该的和必要的;但最根本的是学习毛泽东思想。两者不可偏废,但不能本末倒置。

  

  有人说, 改革开放了,毛泽东思想过时了,需要另一种“理论”当令。于是,在军队政治工作条例中,就把作为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删除了。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么。这个话,我赞成。我感到奇怪的是,在上个世纪末刚刚改革开放时,这个话很热门。可是,随着时日迁延,它渐渐地被“冷落”了------如果不是被“冷冻”起来的话。不管怎么说,在大多数人看来,它仍是有现实意义的。那就让我们用实践检验一下,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将会出现什么。

  下面是一位大学生1991年秋参加“军训”的亲身经历------

  当时老百姓里流传着一句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那些当兵的(注:指当时负责组织实施军训的一支武警部队官兵)多多少少都对这些大学生们有些嫉妒情绪,经常辱骂和殴打大学生。一般的列兵、上等兵还过得去,越是到了士官,就越坏。前面提到的一排长有一次在晚上到男生宿舍晃悠,那群学生正在专心致志地打扑克没看见他,故而没站起来敬礼。一排长勃然大怒,就让那群学生面对面站成两排,互相扇耳光取乐。开始几个男生还轻轻地扇,一排长一看,冷笑着说,“哼哼,他妈的不会扇耳光是不是?来,老子教教你们这帮孙子。”说罢,挨个把那帮学生狠恨扇了几巴掌,把其中两个都打趴下了。然后,一排长又让那帮学生继续扇,这回那帮学生不敢不用劲,互相把嘴都打肿了。当时我不是一排的,就站在门口看热闹,心里很不是滋味。

  --------国亚著《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25页

  值得深思的是,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如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转眼一个月的军训结束了。军训团临解散前的几天,一排的那些被一排长欺负的男生打算给那小子放点红,就私下买了几个水果刀,到山上弄了几个树枝做成木棍等凶器,准备把一排长骗出来喝酒,罐醉后给他放点血。他仿佛知道这个阴谋似的,在他们打算动手的前一天夜里悄悄撤走了。一排你那几个报仇无门的男生,为此很是郁闷了一些日子。

  --------同上 第227页

  幸亏那个“一排长”在“前一天夜里悄悄撤走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实雄辩地说明,抹掉作为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军队的工作就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失掉灵魂,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非常令人欣慰和鼓舞的是,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2014年10月,在古田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端正了方向;大家强烈地感觉到,毛泽东思想回归了,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复位”了。其实,毛泽东讲的做人的道理,就是结合着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工作来讲的。好好地认真地学习它,必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