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之首,国共双方统帅的指挥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指挥艺术高超的和蒋介石指挥技术的无能。从指挥作战的工具来说,毛泽东只有电报一种方式。蒋介石可以选择的工具很多,电报、电话自不必说,主要是飞机方便,可以把卫立煌运到北平面授机宜,可以把自己运到沈阳给将领们训话,可以把顾祝同运到沈阳督战,还可以给行军的队伍投下手令。 最后条件好的败给了条件没法再差的了。
辽沈战役开始之前,国共双方最高统帅蒋介石和毛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蒋介石想的是把长春和沈阳的国军主力都撤到锦州,进可会合华北傅作义的大军收复失地,退可同华北以至于中原地区的国军合流,增加这些地区的胜算。毛泽东想的是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点,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毛泽东的本意并不只是关门打狗,还包括有攻城打援以及配合华北聂荣臻部的作战等等很多方面。东北野战军主力进攻锦州的时候,蒋介石觉得决战的时机来了,于是命令从葫芦岛、沈阳、北平三路出兵,将共军合围于锦州城下,一战解决东北问题。
辽沈战役结束的时候,毛蒋二人的计划程度不同的得到了实施。东北再无战事,超过了毛泽东的预期。东北野战军入关却是平津战役的事情了。国军沈阳主力廖耀湘兵团兵出沈阳,侯镜如指挥的西进兵团从葫芦岛进攻锦州,华北的傅作义则兵出奇招,乘共军晋察冀主力部队在平绥线作战,冀中、冀西兵力薄弱之际拼凑了一个快速突击兵团 ,由涿县等地经保定南下,突袭共党中央机关去了。最后廖耀湘当了共军的俘虏,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团则由葫芦岛乘船撤逃。一部分到了秦皇岛,其余撤至上海、南京。侯镜如本人则防守塘沽,再防守福州。最后经香港投共。傅作义的块速突击部队则让毛泽东的的五篇广播评论吓回了北平,当然沿途也没少挨揍,损了兵折了将。
战役开始之前,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战略决策不同程度的遭到了战地指挥官的反对。林彪认为先打锦州不甚适宜,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卫立煌认为兵不能出辽西,沈阳的部队一出城就会遇上灭顶之灾,只要他不出击、不移动,林彪就拿他没办法。开始蒋介石和毛泽东都尊重了战地指挥官的意见。蒋介石是从国际影响考虑撤出长春沈阳可能会引起政治军事方面的不良影响,同时判断东北解放军冬季攻势作战后会大举入关,卫立煌集团固守东北会起钳制作用。所以同意了卫立煌的主张。毛泽东在给林彪同意打长春的电报却留下了一个尾巴:“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
战役进行的过程中,毛蒋二人的注意力仍然放在锦州这座城市上。林彪在攻打长春受挫后,同意大军南下进攻锦州,但是指挥所迟迟不动,遭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你们指挥所现在何处?你们指挥所本应在部队运动之先(即八月初旬),即到锦州地区,早日部署攻锦。现在部队到达为时甚久,你们尚未到达。望你们迅速移至锦州前线,部署攻锦,以期迅速攻克锦州。迁延过久,你们有处于被动地位之危险。”
这封电报和蒋介石的言辞相比,实在称不上什么严厉。但是效果却大不一样。林彪接到电报马上率指挥所南下,并亲自到锦州城外观察地形,察看了地形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拟定了总攻锦州和打援的具体作战方案, 结果28小时就攻克了锦州。相比之下,蒋介石要贯彻自己的作战意图可就难多了。老蒋或飞赴沈阳当面训话,或把他们召到南京北平劝说,或飞到葫芦岛督战,或派飞机扔下手令,或威胁严厉之军纪制裁,或吓唬让共产党全把你们捉了去,死无葬身之地等等全不管用。他手下的将领不管是卫立煌还是廖耀湘杜聿明都有自己的想法,对最高统帅的命令或者当面回绝,或者阳奉阴违,或者置若罔闻。他的作战意图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最后连他自己也不能坚持了,无可奈何。
客观的说,在明知东北局势已经没救的情况下,蒋介石的方案比卫杜两人的都好许多。卫立煌坚守沈阳的方案纯属鸵鸟钻沙堆,共军四面一围,一枪不放饿也饿煞了,杜聿明的从营口撤退也不好实施,十万大军从营口海运,得多少船只?得花费多少时间?以共军的追击速度恐怕在多半都得在沙滩上进行战场移交,廖耀湘司令部的命运不会比在胡家窝棚好多少。
蒋介石对手下喜欢直接下命令,让部下如何如何做,至于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屑于说明的。部下一提反对意见就开骂。而且也不说实话,比如他的真实目的是撤出东北的部队,能撤出多少算多少,可是他就是不明说,说的全是无法实现的东西:如从长春突围,收复锦州,全歼林彪匪部之类。毛泽东的电报尽量言简意赅的说明缘由,有时还通报其他战场的情况。就是批评也是语重心长,从来不说什么不听我指挥亡党亡国死无葬身之类的话。毛泽东的电报最后往往是写上“以上意见望考虑电复”之类的话,当然读电报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真实涵义。
温家宝总理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对于在战场上残酷厮杀的国共双方来说,最高统帅的信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在毛泽东的词典里是找不到“失败”这个词语的。顶多是“有可能使自已陷入被动地位”之类。蒋介石就不同了,他的讲话弥漫着失败主义的倾向。下面的例子是很好的说明。
1948年9月7日毛泽东发给林罗刘的关于辽沈战役的首封电报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自己取得胜利的信心十足,下面的将领听到也很提气。蒋介石呢?在沈阳高级军官会议上说:“形势的发展,实在出乎吾人所料。锦州是东北我军的咽喉,势在必保,我此次来沈,是来救你们出去的,过去你们要找共匪主力找不到,现在已其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好机会,只要大家以革命精神下定决心,坚决服从命令,我想一定可以成功。今日惟有死中求生,如此战失败,则与各位再无相见之期矣!以住的失败,就在于不听我的话哟!……我已经60多岁了,死了没什么,可你们还年轻,再不听我的话,一个个都让共产党把你们抓了去!”作为最高统帅,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自己已经失去了战胜敌人的信心,毫无办法了。自己都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取胜了,不知他的将领们听了有多泄气。
批林批孔的时候,说林彪“畏敌如虎”,这的确有些过分,只多是没有“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而已,这从此成语给蒋介石及以下的将领们用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蒋介石决战锦州的目的只是撤出他的东北部队,卫立煌想的是只要死守沈阳就有办法,廖耀湘想的是到营口从海路撤退。心里想的都是只要和共军开战,失败是必然的。能跑就跑,不能跑的死守到城破之时也是上飞机一跑了之。如此军队焉能不败?
蒋介石指挥不动卫立煌,可是为什么不直接将其撤职反而采取了另外的方法,一是任命杜聿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辽热边区司令官在葫芦岛开府视事。二是让廖耀湘把卫立煌晾到一边直接听他的指挥。当时杜聿明坚决不就任总司仪一职。这是为什么呐?当时谁都认为东北没救了,谁都不愿意背丢失东北的黑锅。果然,卫立煌飞到南京就被撤职软禁,1949年才由李宗仁释放。副总司令转到徐州接着做副总司令去了。显然,老蒋已经“忘记”了当年卫立煌上任时败了也不追责的承诺。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拂晓,蒋介石在他日记本上写道:“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辽沈决战的结果,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是致命的一击,引起了全国战局的急转直下。蒋介石在北平和南京两次吐血。他后来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写道:“东北一经沦陷,华北乃即相继失守,而整个形势也就不可收拾了。”路透社记者评论道:“国民党在满洲的军事挫败,目前已使蒋介石政府比过去二十年存在期间的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崩溃的边缘。” 由此可见,老蒋的总结还是蛮客观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