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福剑视频事件发生后,挺毕者喊得最响的就是所谓谴责“告密”,并且与文革联系起来,说是可耻。这就引起了众多作为旁观者的中间派的困惑,究竟什么是举报?什么是“告密”?什么是“网络舆论监督”?什么是“侵犯隐私权”?
本来,上述这些东西是有明确的界限的,但是由于某些人出于特定的政治目的,有意识进行混淆,以方便忽悠民众,结果把很多人弄糊涂了。
要弄清楚在毕福剑视频事件上的所谓“告密”是否“可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告密”?
网络上的解释是:告密,又可称为“告发”、“告讦”、“告奸”等,指向上司或有关部门揭露、揭发别人的隐私或短处。
这本来是一个中性词,之所以在某些人心目中变成贬义词,是因为他们出于特定的目的,把此与文革期间一些亲友之间相互告发相提并论,把一切不利于他们的检举揭发说成是“告密”并加以否定。
毕福剑那番话的确是在私人宴会上说的,但是别人只是把视频发到网络上(谁发的有待发现),并没有向上司或有关部门揭露、揭发,这也算“告密”吗?如果这算“告密”的话,那么把雷政富的不雅视频发到网络上,把上海法官嫖娼的视频发到网络上,把“表哥”的照片发到网络上算不算“告密”?还有区伯在监督公车私用的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和向公众发布的监督信息算不算“告密”?
再回到告密的本义,即向上司或有关部门揭露、揭发上。成克杰当年的罪行就是原广西区的老领导向上举报才扳倒他的,这算不算“告密”?还有现在公安部门在追捕逃犯的时候进行悬赏,那么这算不算用金钱鼓励“告密”?也许某些人因为这发生在中国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是“告密”了,但是请他们别忘了,在“普世示范国”美国,也用悬赏的办法通缉本国和其他国家的人,这算不算鼓励“告密”?再假设某个高喊反对“告密”的人家里人被人杀害了,而我恰好了解案件的线索,我应该不应该向有关部门“告密”?
先别说毕福剑视频只是被发到网络上,只是把他的另外一面暴露在公众之前,也算是对公众人物的社会活动的一种监督吧,就跟雷政富和上海嫖娼法官的待遇一样,并没有向上司或有关部门揭露、揭发。就算向上司或有关部门揭露、揭发了,那就“无耻”了?那么当年举报成克杰的行为岂不是“无耻”行为?美国悬赏通缉本国和外国人员的做法岂不是用金钱来奖励“可耻”?
其实,假如毕福剑的那档子事如果是见得阳光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告密”的问题;假如是见不得阳光的,任何人都有举报的义务和权利。
比较可笑的是,毕福剑视频事件发生后,某些人移花接木,把《人民日报》今年1月23日针对某大学让大学生检举同学的特定事件而发布的批评文章《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弄到这件事上面,制造人民日报对此事表态的假象,属于典型的断章取义。对于大学生之间的轻微缺点和错误,的确不应该提倡通过告发别人来让自己获得好处。而在成年人之间对于违法犯罪事件和重大政治事件的举报和揭露,这就不适用了。
如果在某些人那里故意把“举报”和“告密”两个界限比较清楚的概念故意混淆,认为对他们有利的都是“举报”;而对他们不利的都是“告密”的话,那么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对亲美反共者的举报就叫“告密”。 对反美者的告密就叫“举报”,这种告密不但不可耻,反而非常“光荣”。
这就是某些人的逻辑。
某些人的神逻辑让你不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附:人民日报:《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
2015年04月09日 08:45来源:财经网字号: 小 中 大 转发打印
不告密、不揭发,与其说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是一条道德底线。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告密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毁掉社会的道德基础。
“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缄默是对还是错,但我可以告诉你,他决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朋友们,就叫正直,也叫勇气,那才是领袖的要件!”
这段话,是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一段台词。片中,查理无意间目睹了几个学生对校长的恶作剧,校长逼查理交代谁是主谋,否则将开除他的学籍。查理的忘年交、盲人史法兰,在听证会上谴责校方正在毁灭这个孩子纯真的灵魂。演讲博得如潮掌声,使校方最终作出让步。
“不出卖别人以求前程”,是正直,也是勇气。这不仅是为个人辩护,更是为一种优秀品质辩护。
一种风气的形成,有其历史土壤;而其消泯,更是难上加难。至今,这种“告密揭发”思维还时常作祟。据报道,山东某高校期末考试一道试题是: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考题一披露,网友直呼“神题”。
可以设想,那些写出“翘课最多”学生名字的考生,可以轻松得分;拒绝写出的,则不得不丢分。这不是在鼓励学生们相互揭发吗?
出题者辩解说,这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60度绩效考核”中的“同事相互评价”。但是出这样的试题,未免把好经念歪了。学生翘课多少,自有学校纪律管束;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考试成绩评定。即便学生间相互评价,也应该是当面锣对面鼓,积极公开的,而不是暗地里互相“揭发”。
无独有偶。几年前,湖北某大学的一个班级出台了“盯人”管理办法,每名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会有一名“神秘同学”在暗中盯梢。班主任说,开展这项活动是为了加强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动,也是为了加强学风、班风建设。这样的“温情关怀”,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心理学专家认为,不确定性会使人处于恐惧和焦虑的状态中。一个经常有人“打小报告”的班级,气氛一定紧张不安,同学间、师生间一定疏远而戒备。学生时代播下的不信任的种子,会影响他的一生。
不告密、不揭发,与其说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是一条道德底线。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告密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毁掉社会的道德基础。
这条底线,在大学里首先应该明确、清晰起来。大学,应该培育学生自由而健全的人格、敢于担当的精神,让学生成为一个阳光磊落的大写的“人”,而不应该是心理幽暗、出卖他人的“病人”。这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
这个东西在毕福剑事件的档口出来,虽然没有直接提毕福剑的“告密者”,但也已经含沙射影,指向明确,无疑有为毕福剑争理的嫌疑
告密者和揭发者一般都不受欢迎,但把“不告密”“不揭发”说成是道德底线,坚决的拒绝揭发举报,似乎有误导之嫌。“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当然了。但是对“告密者”“揭发者”“举报者”人人喊打,视“揭发”“举报”为罪恶,每个人都沉默,就是好的精神吗?
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害怕“揭发”和“举报”?当然是贪官和行为不轨的人。你去问纪委的人,他们是欢迎揭发举报还是拒绝?
人民日报在毕福剑事件的档口,在反腐败最需要揭发和举报的时候,在贪官们对揭发举报怕得要死的时候,刊文称“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不知道是不是只是仅仅针对单纯的学生
学生们都是单纯的,一般都是一些小事,告密和揭发的行为当然不能提倡。但是对于贪官,对于腐败,对于污染、造假,对于社会的阴暗,揭发和举报就是想当然的应该支持的、正义的行为
“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这是有道理的,但人人沉默的社会则是吃人的社会,希望人民日报把这个情况也解释清楚。如果只说前半句,不讲后半句,全社会都陷入沉默,灾难性后果会更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