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讲话中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句话是对新一轮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中国改革发展目的和意义的新定位。
获得感,其实就是一种收获感、幸福感、成就感,它体现的是劳动者的尊严,体现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衡量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标准就是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障。当年,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领导劳动人民争自由、求解放,由旧社会的奴隶成了新中国的主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激发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万丈豪情,奠定了新中国的开元盛世,世界为之喝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再次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中国经济GDP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但是,这绝不表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已经很满足了。按人均来算,我们仍属于世界落后国家的水平。还有,在“摸石头过河”的改革中,各种社会矛盾突显,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城乡差别、道德滑坡、治安混乱、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等。令人忧心忡忡。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同志片面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严重忽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其突出表现,就是只重视经济数字GDP的增长,而不管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这些人之所以只强调“做大蛋糕”,而不讲“公平分蛋糕”,是夹杂着私心的。不讲“公平分蛋糕”,他们就可以浑水摸鱼,从中多吃多占。毋庸置疑,这也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如今,一小部分人已经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而很多人仍然在为生存和温饱而苦苦挣扎或贫困潦倒。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胡佛研究院和民生银的最新数据:中国超级富豪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超过5亿资产的17000人,资产合计达到31万亿人民币,恰好是中国2014年GDP的一半。等于0.001%的人占中国50%的财富。这些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影响着人们对改革的共识和信心。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鲜明地维护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利益。明确了改革“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道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就不可能持续。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从改革目标和制度设计上,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充分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通过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推动深化改革,同时又通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凝聚起改革的巨大能量和共同理想动力,这也是取得改革成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那种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广泛认可,依靠少数精英“顶层设计”,让少数人暴富,多数人不得利并承担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后果,不顾广大群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断子绝孙式改革发展应该休矣!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