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54年,子产担任郑国国相,他执政伊始,便锐意改革,注重宽猛相济、抑制豪强、因才任使、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为政数十年,政绩斐然。《左传》载:“(子产)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长期不令而治。”子产因治绩显赫而成为古代著名政治家,甚至被清代学者王源推许为“春秋第一人”。
子产执政可供后人借鉴者颇多,顽石选其两点与诸位分享。
其一,“铸刑书”于鼎
子产是法家先驱,执政期间,制定了较完备的法律,并将法律条文铸造在鼎上,向民众公示,史称“铸刑书”,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
以此看来,“依法治国”并非今人发明,2500多年前的子产在治国理政中,就圆熟地运用了“法治”思想,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法治”成果。无需军警遍地,不用强力维稳,更不必搞舆论封杀,就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最终达到“不令而治”的境界,这才是“依法治国”的典范。
其二,“不毁乡校”
乡校,即民众聚会、议事的公共场所。当时的郑国百姓经常聚集乡校,妄议国家政治,于是有官员建议子产封杀乡校。子产认为:百姓关心政治是好事,不是坏事。百姓认为好的,就去实行;百姓厌恶的,就努力改正。执政者只要心存善念诚心实意为百姓做事,就能减少怨恨;靠滥用权力以势压人,只会招致民怨沸腾。这就如同治理河流,堵塞了就会造成大决口,损失无法挽救;只有疏导河流,堤坝才不至于溃决。将百姓议论当作苦口良药,自然能治理好国家。
虽然两千多年前的子产还不知道将“民主”、“自由”、“法治”树为核心价值观,但不可否认,子产已经具有了朴素的“民主思想”(或者叫“民本意识”)。从过程和结果看,子产的“民主”思想并非只是挂在口头上,或停留在文件中,而是付之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中。
史学界一直将“民主”推为西方普世价值,并将“民主政治”追溯到了古希腊。实际上,中国在远比古希腊更早的尧舜禹时期就有了“民主政治”的萌芽,“海选”天子即是例证。而到了子产时代,通过广泛听取民意来制定和改进治国理政方略,这已经是 “民主政治”的雏形了。当然,无论是古代中国的“民主”,还是古希腊的“民主”,和现代“民主”还是有质的区别的。我好奇的是,史学界为什么会选择性失明?西方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国的圆?
当今社会,“民主”、“法治”观念似乎已深入人心,应该不是子产治理下的郑国可以同日而语的了,毕竟进步了两千多年嘛,可今天人们真正享受到了比两千多年前的郑国百姓更多的“民主”权力与“法治”红利吗?
2017.06.12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