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导思想与宗教之间的难题(二):
建立普适的意识形态,占领民众的精神阵地
(关于气功、宗教、民众意识形态真空及
建立普适的意识形态问题)
关于宗教、民众意识形态真空以及建立
普适的意识形态问题
李洪志的法轮功邪教,祸国殃民。愤恨之余,我们倒应静心一思:我国社会,特别是中下层社会,是否还缺少什么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我想,宗教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宗教所宣播的基本人生理念,很能凝聚下层社会人心的,这已为宗教活动之事实所证。
我国长期以来,也有宗教存在,如道教、佛教,但它们主要靠出家人来传承,并未社会化、大众化。也有人说还有个占了长久的统治地位的“儒教”,我是不敢苟同的。宗教的基本观点是不进入政治内容的,宗教的存在和发展是靠特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实现的,宗教的教徒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是有着虔诚的心理及其表现的,宗教都要树立一个虚无的“主”,而儒家有吗?没有。儒家学说是主张积极入世的,是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政治、道德学说,它的许多大理论家也都是积极参政入世者。从性质、功用上来说,它与马克思主义学说一样,是直接地积极为政治和社会服务的。可以说,中国一直没有真正在全社会传布的本土宗教。西方宗教入华后,能得以广泛传布,也正从反面说明了中国缺少主导社会的本土宗教。
“文革”后,中国宗教政策得以真正贯彻落实,各地宗教活动十分活跃,教徒不断增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当今中国普通民众,在不再被封建伦理道德束缚后,又没有他们的心灵世界所需要的精神食品和精神安全品,形成了精神真空。本土上没有东西来补实这一真空,西方的宗教当然就乘虚而入了,李洪志张洪志赵洪志这些别有用心者也就乘虚而入了。这就是洼地效应。
这一真空的存在,弊害甚大。
首先,导致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兴起,对中国本土既有意识形态进行解构。现在,源于西方的基督教已成为我国兴起的主要宗教。它的兴起,对我国长期以来在民众中的一元化意识形态起到了瓦解分裂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似乎没有多少积极的文化意义,因为它并不比本土原有的民众意识形态更有什么进步性,它甚至不如坚船利炮入侵中国在客观上对中国的发展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它所起的负面作用恐怕是深远的:西方的各种意识形态内容将以基督等文化为载体,渗入中国,它将削弱和阻断中国本土上层意识形态和民众精神世界的联系和沟通,破坏本土上层意识形态对民众的感召力。虽然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宗教不受外国宗教支配,但,随着全面开放的到来,西方宗教文化对中国宗教的影响将不是法律条文所能管住的。
其次,它将导致形形式式的宗教组织乃至邪教的产生和发展。“文革”后的新时期以来,中国民间的各种非法宗教组织大量出现,甚至出现了法轮功这样的全国性的庞大的邪教组织,这都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中国的宗教缺失问题。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有危害极大的邪教存在,那么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存在宗教真空的社会中,非法宗教组织及邪教组织的产生、发展仍将是极具可能的,我们必须从民众意识形态上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以利于未来社会,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我们中国许多人有个极其严重的毛病:咬牙切齿不要自家的,低首哈腰支持外来的。比如对修炼气功等民族传统的民众活动持不支持乃至压制、打击的态度,而对西方宗教在本土的发展却是绿灯大开,支持有加!这种屈膝心态给中国的宗教政策带来了长期的错误。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它必须与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相适应、相联通,才能在社会中占据稳固的主导地位,即意识形态中的上层必须与下层相适应和联通,上层是下层的主导,下层是上层存在和发展的支撑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定历史状况中引进的,它为革命者解放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从文化上来说,它与中国传统的民众精神世界并不能衔接、融合,所以,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接受宗教而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本土文化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众中的着陆点,在中国社会存在的支撑点,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西方政治都有它的宗教的社会支撑点和基础,我们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当从中得到启示。
那么,是不是说现在应该建立一个本土宗教来填补这一宗教真空?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这一宗教真空,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真空,我们可以用一种意识形态来代替宗教,做到既不人为建立和发展宗教,又可抵制外来意识形态的侵略。中国的历史已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儒家学说不是宗教学说,但它抵制了各种本土的和外来的宗教在社会的发展,牢牢地凝结了中国社会的思想,使中国社会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它的学说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这是因为它的学说具有高跨度、全方面的涵盖性,一言言之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学说的内容都是立足于这几个方面而展开的,因此,儒家学说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适性,本身直接将上层意识形态与民众精神世界联通起来,使社会思想高度一统化。目前,我们要做的也应是建立一个能联通上层意识形态与民众精神世界的普适的意识形态。
我认为,将以气功为主的传统修养文化与当今的上层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就可建起这一对社会成员普适的意识形态。这在我们的理论上能讲得通吗?能。
首先,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和武术一样,民众对它有来自传统的认可心理。在民间,民众一直把它与武术一样看作强身健体的技术,并不把它与鬼神等相联系。而西方宗教与“神”有关,相当一部分中国民众也不相信它,持排斥态度。
其次,气功是讲求自身修炼的,不谈外来赐予的。它是从物质出发,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能动地改善身体物质,使人在身心两方面获得益处,得到进步。它使人认识到自己应有的生存方面的各种方式及自己所具有的极大的内在能力,它有助于塑造具有自信心、自主心、平静心、友善心等积极品格的社会成员。有“神”的宗教,则以人的命运由外界决定安排为前提导引人,培养宿命思想的人,消化人的自我意志,塑造消极品格的社会成员。
再次,它将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新的发展,使民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上层意识形态具有同向性,将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积极地发展。
为什么说它会有这一作用呢?
1、它使人对健康、快乐、幸福的追求通过能动地改善自己来实现,肯定和宏扬了主体的自我能力;这与宗教寄托于神灵是截然相反的。它实现目的的内在途径和手段是“意识-气”,以意识和气的互动改善实现“心理-生理”的良性发展,是实实在在的自身内在物质活动,这与宗教虚无飘渺的“唯心”活动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最基本的问题上,气功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是一致的。
2、它在人生观和社会观上是哲学式的积极入世的思想。有人说,气功要求练功者少参与繁杂的社会事务,要回避政治,其实这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认识。的确,长久以来,不少气功修炼者是避世修炼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气功必须避世修炼。一般而言,练功特别要求有充足有序的时间条件和不受干扰的空间条件,而古人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条件下,普通人在通常生活中是没有这个条件练功的,只有那些避世之人(如道、佛中人,如隐士),才能有这个条件练功,所以不少修炼者主张练功应不问“红尘”,远离政治。而实际上,入“红尘”问政治的练功者大有人在。不少儒家思想家就是练功且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者,其他古代官吏练功者更是不在少数。专业练功者投身社会和政治的也不在少数。有时空条件和豁达超脱的心态,是练功的基本前提,避不避世并不是练功的前提;避世潜心修炼,只是那些仅以修炼为人生目标和归宿的人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必的。如今,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可以自己支配的时空越来越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练功,而不必避世。气功是要求行善持正的,它与进步的政治的目的是一致的,它并不排斥政治,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官吏练功就表明了这一点。练功不仅练气,还练心态。它要求不争(非已莫争等意,不是不求进取之意)、不怒、宽广、豁达等,(练功本身也促成这种心态的形成)这正是人们所普遍追求的心态。形成这一心态后,就进一步感悟,认识人事,产生一种高层次的哲学境界的待人处事方式,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内容和行为方式。“无为而无不为”、“大德无德”就属此。小孩跌倒了,我不去扶他,让他靠自己站起来,这样就培养了其自主自立的品格,这就叫“无为而无不为”。小孩跌倒,我不去扶他,在别人眼中我是个无爱心之人,但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孩培养自主自立的品格,这就叫“大德无德”。气功不但与我们的社会追求和政治追求无对立排斥性,而且具有一致性,对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在行为上,它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致的。(被宗教所统率的气功当然是避世的消极行为观了)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气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无背逆之处;为了填实民众意识形态真空,凝结中国社会,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一、成立民间的以气功修炼为主要内容的中华养生总会,然后在各地建立组织,使此事业在法规的管理中健康有序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国家要以适宜的方式予以支持和促进。
二、统一气功理论,剔除糟粕,以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指导练功者,以科学的理论解释气功现象,以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阐释世界。气功功法本身是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的,但气功的有关指引人生、解释世界的理论却有正与错、善与恶之分。法轮功组织之所以成为邪教,问题不在其功法本身,而在其理论。许多练功后精神失常的人,其致病的外因大都在于气功理论的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这里要说明的是,正确的气功理论会最大可能地使练功者向良性方向发展,但恐怕也不能保证就绝不会出现练功后精神失常的人。事实上,任何一项实践活动,它都不能保证不会在某个个体上产生负面作用,宗教徒中精神失常者恐怕是比较多的。我们不能仅以个体问题去否定整个实践,唯有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才能使气功、养生事业健康发展。
中华养生会的宗旨可定为:健身养性,行善持正,康乐家人,和谐社会。
三、传播气功及其他养生法,应以适于大众的养生保健内容为主。
四、养生会遵循自愿入会的原则,将定期的集体练功、交流、讲授理论的活动与平时的分散的自主练功、感悟相结合。这样做,有利于使养生事业普及化、长久化、深入化,有利于保证养生者被正确的理论指引而不偏离。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必能填实我国民众的宗教(意识形态)真空,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民众的浸染;必能将中国悠久的养生文化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上层文化整合成一个普适的意识形态,使中国的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融接,使马克思主义学说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支撑而能真正在民众中得以张扬,从而使中国社会具有意识形态上的向心力,这将会有力地凝结中国社会,使之和谐、稳定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希望大家能深刻认识这一问题,认识它对于未来中国社会的深远意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