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老子与中国道教略谈
探索者
一、从《老子五千文》到《道德经》
从史书上看,对《老子》的评价,虽然在汉初前还没见有明显的宗教彩色。但实际上,《老子》的社会价值,早已开始发生了变化。其一,汉初文帝、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皆提倡《老子》之学,以黄老清净之术治天下。《史记·儒林列传》载:“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史记·外戚世家》载:“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乐毅列传》载:“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由于统治阶级的倡导,老子之学蔚然成风,声誉高涨。其二,秦汉以来,随着帝王们对“长生不死”的追求,老子和其《老子》逐渐被神仙方士所神化。汉桓(huán)帝时,除数次谴使祭祀老子外,在延熹九年还亲自祭祀老子于濯龙宫。那时,不但民间设有“老子祠”,而且“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后汉书·襄楷传》)。边韶《老子铭》云:“老子离合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道成身化,蝉蜕渡世”。桓帝祭祀老子的目的,即在于“意在凌云”,“仰其永生”(《全后汉文》卷六十二)。老子的“养生延寿”之说,成了“渡世成仙”之道;“人”的老子,变成了“神”的老子。其三,神仙方士逐渐向道家哲学流派靠拢、吸收老庄学说中的一些带有神秘彩色的因素,作宗教性比附、解释和引申,逐渐把老子和其《老子》覆盖上一层神秘的云雾。
据史书记载,首先敲老子之门的神仙方士是“河上丈人”。《史记·乐毅列传》载:“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其生,安其生教毛翕(xī)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国相师。”后来,汉代的神仙方士则依据他的遗教,造作了《老子章句》。他们认为“虚极”、“恍惚”的“道”产生元气(即“一”),元气产生万物,从而倡导“怀道抱一守五神”的修养方法。他们相信“人能守一使不离身则长存”,“人能养神则不死”,从而宣传“用道治国则国安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把《老子》变成了治国修身得道成仙的经典。以后的神仙方士们,便从《老子章句》中,寻找启发和依据,以援引、附会、演绎而自文其教。由于《章句》将《老子》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此后又称《老子》为《道德经》。
在东汉出现的《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与早期的道教关系最密切。在《太平经》中,已尊老子为至高天神,并吸取《老子》的内容作为太平道神学理论的组成部分。《老子想尔注》为东汉末年张鲁所作,托老子之言而演五斗米教。《三国志·张鲁传》注引《经略》:“(张)修为五斗米道……使人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奸令。”在东汉末年,老子和其《老子》已被于吉和张道陵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奉为天神和经典了。
至唐代,道教得到朝廷的扶植,唐太宗为“崇重今朝冠冕”,宣布李聃为唐室李氏族祖,并推崇《老子》。据《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叙太宗皇帝令道士在僧前诏表》云:“大道之兴,启于邃(suì)古,源出无名之始,事高有形之外,迈两仪而运行,包万物而亭育,故能经邦致治,反朴还淳。”唐高宗仪夙三年(公元678年)诏令《道德经》为上经,贡举人必须兼通。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策,加《老子》策;开元二十九年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等,老子被尊为“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颁御注《老子》并义疏于天下。唐玄宗还亲受道教法,成了道士皇帝。这样,由于老子成为皇家族祖——玄元皇帝,《老子》也成了圣典——《道德真经》,道教成了皇族宗教。
宋代,李攸(yōu)撰《宋朝事实》卷七《释道》载:“建隆初,太祖谴使诣真源祀老子。”〔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十二《老子》云:“宋政和中,崇奉道教,又诏升老子于列传之首,别为一帙(zhì)。尊《道经》为大经,御制注释,令学者与《易》、《书》等经分习之。禁以耳、聃、伯阳命名。”由于尊奉老子,所以有关老子的传记也顿时增多起来,如〔宋〕贾善翔撰《犹龙传》六卷,〔南宋〕谢守灏(hào)编《混元圣纪》九卷、《太上老君年谱要略》一卷、《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三卷等等。
二、从“老聃”到“太上老君”
《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隐君子也”。其中的神秘色彩,与东汉时儒家的宗教化趋向和谶纬之学的兴起,以及汉明帝时(公元57-75年)佛教的传入等,均对老子的神化起了催化作用。这样由于神仙方士的渲染,哲学家的老子便逐渐被升离世俗,而演化为神仙。《后汉书·楚王英传》载:“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后汉书·西域传》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谴使天竺(zh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形象焉。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屠、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到汉桓帝时(公元147-167年),已设祠专祀老子。《后汉书·桓帝纪》载:“(延熹)八年春正月,谴中常侍左悺(guàn)之苦县,祀老子。十一月,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祀老子。”又《后汉书·祭祀中》载:“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陈国苦县祀老子。九年,亲祀老子于濯龙。文罽(ji)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也。”《后汉书·襄楷传》载:“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至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间(公元168-184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已盛行,信奉者甚众,老子已被尊崇为教主。太平道所奉神书《太平经》卷一至十七中说:“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姓李,是高尚太之胄(zhòu),玉皇虚无之胤……上升上清之殿,中游太极之宫,下治十方之天,封掌亿万兆庶,鉴察诸天河海、地源山林,无不仰从,总领九重十叠,故号九玄也。”老子已是太平道所奉最高之神。五斗米道有张鲁托名“想尔”所撰的秘典《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既“在天之外”,又“入在天地间”,而且“往来人身中”,“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还说:“道使黄帝为之”,老子的地位超过了黄帝,成为五斗米道的最高天神。在东汉晚期,“老子”、“道”、“炁(qi)”已合而为一。《隶释》卷八有延熹八年的边韶《老子铭》载:当时的信道者利用《老子》中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不自生也”、“神谷不死,是为玄牝”等话,描述老子“离合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chèn),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变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后汉王阜《老子圣母碑》亦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老子已是无处不在、无世不在、无所不能的天神了。
《老子》云:“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礼记》:“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立德”、“贵德”正是老子的风范;老子又是皓首银须的长寿老者,因此,创立道教的张道陵尊称老子谓“太上老君”。所以,从三张的五斗米道起,道教均奉老子为教主,尊其为“太上老君”。
至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北魏道士寇谦之利用“太上老君”的名义,“清整”道教并自封为“天师”。南朝刘宋道士陵修静,又假托“太上老君”的意旨,建立道教斋戒威仪。其后,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把当时的封建等级、官阶制度引入道教,造构《真灵位业图》,排列神仙系统,把“太上老君”列于高位。
至唐代,因道教盛极一时,“老子”被皇帝认为族祖,神化“老子”的步伐也自然加快。《旧唐书·高宗纪下》载:唐高宗乾封元年,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旧唐书·礼仪志四》载:唐玄宗天宝元年,诏《汉书·古今人物表》玄元皇帝升于上圣;天宝二年追尊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天宝八年,册尊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又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自唐以后,有关“老君”的宗教性传说、传记、经书、艺术作品就更繁多起来,相互渲染张饰,而使老子的“太上老君”的崇高神位确定无疑。
金、元时,陕西咸阳大魏村人,王喆(zhé),自称“重阳真人”,金大定七年,在山东宁海(现山东省牟平)传道,教人读《老子》、《心经》和《孝经》,集道、释、儒为一体,创立“全真教”。其弟子丘处机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学说,仿照佛教的丛林制度,建立道观,要求道士出家修行。主张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行行俱全,故称“全真”。这就既妥协了释儒,又脱离了社会!
三、《老子》与道教教义
道教自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由沛人张道陵于鹄鸣山创立以来,一直奉《老子》为圣经,以“道”、“德”为其根本教义,用神仙信仰解释、阐发《老子》,并以“道”为其教名。
《老子》虽是一部唯物主义的哲学著作,但除因其词句过于精练,含义深奥曲折,使人难懂外,还带有某些神秘色彩,这就给神仙方士提供了向宗教引申的条件,并因之建立了以神仙信仰为核心,而以《老子》之学为理论的道教义理体系。诸如: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十六章:“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第五十九章:“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à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等。
道教的根本信仰是老子的“道”和“德”,其修炼即“修道养德”。
然而,在道教经书中对“道”的解释却是:《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生也。”“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阳安即万物自生,阴安即万物自成”。卷六十八说:“夫道乃洞,无上无下,无表无里,守其和气,名为神。”《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许?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之外,入在天地之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说:“道者,谓太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初时为精,其气赤盛,即为光明,名之太阳,又曰元阳子丹,丹复变化,即为道君。”《玄纲论》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任无内。浩旷无端,杳杳无极。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汉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无极,成者有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太上混元圣纪》说:“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总之,老子原物质的、进化的“道”,在道教那里变成了神仙的、主宰的“道”,即“太上老君”。
对“德”的解释则如《玄纲论》所说:“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然则通而生之谓之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谓之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仙灵、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说:“德者,谓为善之功德也……夫有德之人,念施行诸善,行者谓足从径行,乃得大道。”“老君作《道经》复作《德经》,使忠信者奉行之,假令但守道便可得遂,圣人但作一言之诀,何许并作诸经云耶?”“夫道得三乃成,故言三合成德。自不满三,诸事不成。夫三者,谓道、德、人也。人为一,当行功德;功德为二,功德行乃为道;道为三。如此人入道、德,三事合,乃可得。若有人但作功德不晓道,亦不得道也;若但有道、德而无人,人亦不得道也。”老子的“惟道是从”的“德”,变成了“行善”的“德”。
所谓“修道养德”,就是敬祀“太上老君”,体“太上老君”自然之道而行;行善事,积功德,以得神佑,得道成仙。
任何宗教都有其主张和追求的理想。道教主张和追求的理想是双重的:一个美好的世俗世界和一个逍遥的神仙世界。把世俗世界建成一个和平公正、生活美满、无灾无祸、物丰人寿的理想王国。为此,东汉末年的“五斗米教”和“太平教”曾实践过和抗争过。通过修炼,超脱生死,摆脱物累,得道成仙,逍遥于神仙世界。为此,他们过去探索过,现在仍然探索着。他们的理想实现的立脚点,不是在来世,而是在今世;他们的理想仙国的逍遥居,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这是其与世界上其他宗教,诸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根本差别。
在宗教中,总摄着人类生性和文化的深层次的特征。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产生、发展于中华民族的这块沃土上。当然在道教中,也总摄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特征。因此,鲁迅1918年8月20日在致许寿裳的信中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国外学者也普遍认为:要了解中国,需先了解道教。如果我们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那么,对于老子和其《老子》的神化,不正说明了老子和其《老子》把握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情、心理、理想和文化的某些特征吗?以至于令某些人深信不疑,信其至迷”!
(请进入《研读四书 评说孔孟》,其网址:http://blog.sina.com.cn/juerenqiyiminfuxiaoti)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