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何称为ba?
古今中外的语言文字学家,可能都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曾深入地探究过这个问题。但是,至今没人给出过合理的解释。
与此相关的问题还有:
1.为什么要称呼母亲为ma或mu?
2.世界上很多语言,包括许多方言,都称呼父亲为ba或pa,而称呼母亲为ma或mu,其原因是什么?
3.在某些语言或方言中,为何会用其他的发音来称呼父母?例如称呼父亲为da(大)/die(爹)/fu(父),称呼母亲为niang(娘),等等。
如作进一步思考,则会涉及到人类对世界万物的命名问题,例如:
1.我们为什么会将“天”命名为tian,将“地”命名为di,将“水”命名为shui,将“火”命名为huo,等等?
2.其他语言对这些事物为何会作出不同的命名?或,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它们?
从上文分析可看出,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语言起源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语言起源至今仍是人类不解之谜,这是专家们不能对此问题作出合理解释的根本原因。
人类对语言起源的科学探究,始于近代西方。在此之前,“神造论”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即:人类是神(上帝)创造的,语言则是神(上帝)创造人类时而产生的附属物。将语言视为人类与生俱有的天赋,就没有必要去刨根问底了。但是,生物进化论出现后,人类逐渐走出蒙昧时代,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由此,人们开始去探究语言起源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语言的起源问题,与其说是一个语言文字学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哲学问题,人们一直是在西方哲学体系下去探究这一问题的。但是,在西方哲学体系下,人们至今都还不能搞清楚语言的哲学属性问题。换句话说,语言属于哪一基本哲学范畴?人们至今都还不能确定!
西方哲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物质(存在)与意识(思维)两大范畴。就语言来说,我们首先可以确定,一个人说话是受思维控制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脱离思维,人类是不会说话的,因此语言当属于思维范畴。但是,一个人说话,能被他人感知,能被录音,一旦说出口,就是不可更改的,是一种客观存在。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等西方哲学家将语言定义为“现实的思维”。
“现实”即存在,将语言同时归属于完全对立的“存在”(物质)与“思维”(意识)两大范畴,显然是不合逻辑的,是错误的!这是西方哲学的致命缺点。为此,西方一直不能在哲学层面上严格地区分开“思维”、“意识”、“语言”、“语音”等基本概念,从而不可能确定语言的哲学属性,自然也就无法去揭示语言的起源问题。西方至今仍着力于从动物试验(如大腥腥)的角度去探究语言的起源,得出“语言起源于动物肢体动作”之类可笑的结论,是这一错误思维的集中体现!(注:这些可是当前人类研究语言起源的主流方向!)
揭示语言的起源,其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
艮人通过这些年的思考,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一、人类的语音最初是如何得到的?
语音,如同(文字的)字形一样,肯定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也必然是人类自身创造的。但是,人类语音不可能是人类凭空臆造的,它必然有着现实的依据,就如(文字的)字形最初源自于模仿实物之形的原始图画一样。
原始图画,反映的是事物的形体特征,属于一种视觉信息。而语音,作为一种听觉信息,其现实来源只有一种可能,即:人类听觉器官所能感知的自然事物的声响特征。为此,我们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人类语音最初只能源自于模仿自然声响,与各类视觉信息(即形体信息)没有任何的关联。
例如,di(地)这个音由模仿雨点声而得;shui(水)由模仿急细水流声(撒尿声)而得;huo(火)由模仿火苗声而得;ma/mu由模仿婴儿哭声而得,等等。
二、语音是如何与语意取得一一对应关系的?
实际上,这一问题可理解为古人命名万物的依据,即:古人为什么会用不同的发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或者说,古人是根据什么赋予万物以不同命名的?
答案很明显,应该是客观事物的声响特征!
其中的原理,在现代语言学中称为象声(或拟声),即:将模仿特定声响而得到的语音,用于表示发出该声响的事物。例如,由模仿雨点声而得到的di音,用于表示雨点(滴)。
对象声(拟声),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现代语言中象声(拟声)词都很少,大量字词都没有(明显)对应的声响存在,该如何去理解呢?
换句话说,这里有两个问题是人们长期没能想清楚,一直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将它们阐释明白,是揭示语言起源关键之关键!
1.由模仿特定声响而得到的语音,并非仅仅用于表示发出该声响的事物,而用于表示与该事物相关联的一整类事物。
例如,由模仿雨点声而得到的di音,除用于表示雨点(滴)外,还可以用于表示“向下”、“对抗”等意:
(1)向下,低处(如“底”、“低”、“地”等);
(2)对抗(雨点溅击地面才会发声,如“抵”等);
(3)下面,次第(如“弟”、“递”、“第”)。
(注:英语等语言中的前缀di/de也表示“向下”、“对抗”等意。)
2.人体基于本能而发出的声响,也应归为自然声响范畴。
例如,由模仿婴儿哭声而得到er(儿),由模仿婴儿笑声而得到hai(孩,指婴儿最初因逗乐而发出的喉音,即《说文》中所言的“小儿有知”),模仿婴儿哭声而得到wa(娃,哇)。
再如,“呼”、“吸”、“齿”等,也由模仿人体之声而得。
这里重点解释一下ma和mu这两个音。
婴儿啼哭,是基于一种本能,其双唇用劲地一张一合,便会很自然地发出ma和mu这两个音。因此,ma和mu是人类基于本能发出的自然音,是客观存在的,并没有特殊的含意。
但是,婴儿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啼哭的,只有当其处于饥饿、疾病等不安适情况下才会啼哭。换句话说,婴儿啼哭,即意味着“他(她)”在抗议,在呼喊着别人前去护理他(她)。通常情况下,这一责任是由母亲来承担的,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选用婴儿的啼哭声(即ma和mu这两个音)来称呼母亲。
在这里,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ma和mu这两个音绝对不是从外国进口来的。“母”、“姆”、“嬷”、“姥”、 “妈”等字,古已有之。一些语言学专业人士声称“妈”是从国外引进的,是想当然的,不对的。
第二,语言的产生发展,并非只受一种因素的影响。除地理环境、人类发音器官、发音习惯等外,还会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影响,为此会作出不同的命名。例如,我国某些方言区称呼母亲为“娘”。(“娘”与“粮”古音同,存在音变。)
三、人类语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目前,这方面的专业学科有很多,共同点在于:以近现代发音学为基础,根据今音,去对古音进行构拟和固定。
但是,近现代发音学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过份强调发音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忽略人们对发音器官的实际应用。或者说,近现代发音学是为校正发音而存在的,是静态的。要想将一个音素发标准,不仅发音部位要正确,而且发音方法也要保证无误。此时,发音器官处于相对的静态,例如发a音,口形张开到最大才能发得标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说话时,嘴形处于不断张合的变化过程中,而不是去静态地去校正发音,很容易发生音变。例如,嘴由合到开,a音会变成ia/ua;嘴由开到合,a音会变成ai/ao;另外还会鼻音化成an/ang(即元音鼻音化)。
人们的发音习惯,是影响人类语音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今中外的人们,发音器官是没有多少差异的,但在如何应用发音器官方面,则存在很大的不同。就原始人而言,肯定不能如现代人那样熟练地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他们模仿和练习发音的过程,和婴儿学语的过程是相类似的。因此,我们从婴儿学习发音的过程中,可以探究出人类语音发展变化的某些规律。
以ba/pa为例说明。
首先,ba/pa由模仿嘴巴张合声而得,不送气为ba;送气则为pa。两者仅发音方法存在不同,古人并没有作这样细微的区分,而是将它们视为相同的音。例如,“巴”、“吧”、“疤”与“ 爬”、“琶”、“帊”;“八”、“叭”与“扒”等等,今音虽不同,但古音肯定是相同的。因为形声字是对声旁的替代,是根据“同音假借”原理创造出来的,声旁相同的字,古音应该相同或相近。
其次,我们为什么要称呼父亲为ba或pa呢?
上文中已指出,众多民族都选用婴儿的啼哭声来称呼母亲。但是,如果你教婴儿发ma这个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会发成ba这个音。为什么会这样呢?
道理很简单:婴儿还不能熟练应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发ma时双唇要用劲,发ba则只需张张嘴,非常简单。
婴儿啼哭,双唇会用劲,能够发出ma这个音。但这是一种本能,而不是受大脑支配的有意识的动作。当婴儿去模仿ma这个音时,双唇却不会用劲,而只会简单地一张一合,也就是说,此时发出的音是ba,而不是ma。
众多年轻的母亲,一天到晚教孩子喊“妈”,可孩子偏偏先学会喊“爸”,道理即在于此。不明白这点,往往会给气得够呛。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孩子虽然发出的是ba这个音,但他是在喊“妈”的。
当然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婴儿就能够有意识地去支配双唇用劲发音,就会发出ma这个音。既然已用ma来命名母亲,ba也就只好用来称父亲了。不过也有特例,如“皇阿玛”,就是用ma这个音来称呼父亲的。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