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关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文章。我觉得自己有点话要说。从前我不看《论语》,前几年刚买了一本《论语》看,觉得不象有些教师在《百家论坛》上说的。自从今年看了《素问》,研究中医后,我觉得孔子的真实论点被后人改的面目全非!
先从中华文化谈起,首先是看《素问》,不看《素问》根本就不要谈中国文化!因为道理很清楚,文字从黄帝开始的,没有文字哪里来的书籍和文字记述文化!《素问》虽然夹杂了后世人类的理解,但原文还是存在的。看《素问》里的篇目就知道,上古原文刻在石板上,藏于金匮中,由皇室保存于灵兰密室里,供给后人研究。《素问》之所以出现很多重复的语句都是后世根据上古留下的知识,进行科学的联系和延伸的结果!
《素问》讲的是宇宙大道,自然规律。解释宇宙由来和人类由来。更一步阐述人类要符合自然的选择,要尊崇自然法则,不要违背自然!人类进化要通过在地球上生活和劳动经历达到精神进化而获得。
要理解中国文化,接着要看老子《道德经》。老子是将《素问》的自然规律引入在人类社会的理论。人类要进化,老子认为社会应该不举贤,不崇拜圣贤。圣贤是社会产物,往往代表了纯粹的人性,而不具有自然属性。之所以称为《道德经》,是因为老子一句话,“故道失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与德是自然属性,不属于纯粹人类社会属性。老子追求是天道自然。
可以说孔子是老子学生。据说孔子曾经请教过老子。老子以流动的水解释给孔子听。但孔子不理解老子说的道和德。孔子更崇尚看得见的社会现实,更崇拜于人性。孔子认为人类只要以道和德为思想准绳,以仁和义为行为基础,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定能实现大道社会。孔子追求的人类社会自我约束。讲的是人道!
在这个基础上孔子的学说具有了系统性。在人的范围内,孔子要求所有的人都应该有自然属性,即道和德。对于社会潮流和话语权的统治者(圣贤)应该具有仁和义的行为,而作为社会普通一员的子民应该具有保持社会稳定的礼仪规范。这实现了《素问》理论中的上下交通,各施其职自然属性!这是孔子面对大道丧失,民风堕落的战国的奴隶社会所开出的药方!
孔子忠君孝父理论不是后世儒家的解释!这里忠君是忠于君主治国的理念,孝父是尊重和恪守父辈留下的社会生活中所取得知识和习惯!孔子把社会人群分为两种人,君主和子民,父辈和子辈。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统治者就是掌握话语权和资源分配权的人,如圣贤,君王,家长等,要有仁义和公正。而作为舆论和资源创造者,如臣子,儿子,劳动者,应该具有正确的继承习惯。但无论是社会哪个阶层都必须讲究道德规范。所谓君子就是社会上具有道德理念自然属性的正常人类。君子即君主和子民。关于君子的解释是后世儒学者一种篡改!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说的是自然理念传承关系,根本就不是什么专制统治关系。文化和社会理念的传承最好方式,就是一人正确的自然理念,由大多数人认可并忠实的继承下来。哪怕是当时不理解,也要完整继承下去。象《素问》这样高深的知识,就是这样被继承下来的!《道德经》也是如此!
但恰恰是孔子的理念就没有人忠实的继承下来,而是后人拼凑和筛选后的《论语》。他们不谈孔子思想体系,而是把孔子的行为当成理论来传教!其目的就是儒家力求摆脱大道思维,妄自树立自我理论单一性和正统性,夹带自我控制欲望,愚弄老百姓!
有了这样思维,我们再回头看看“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的言论。
这句话告诉我们,首先要学会思考。人的成长性不是一天就能具备的,它需要一个教育思考,自我实践的过程。这个教育来自于父亲(长辈),这个思考也就从父亲开始。
父亲在的时候,儿子应该观察父亲的生活理念(人生观)是否正确。父亲去世的时候,儿子应该确认父亲是否按照自我的生活理念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在不懂父亲行为和理念是否符合一个正常人(君和子)正确思维和行为,是否符合儿子时代生活理念的时候,那就按照父亲留下习惯和理念去实践三年,这可以说是对父亲的尊重,对过去人们生活方式的尊重!
所以说尊重孔子,《论语》还是不要看的好。《论语》不是孔子原本思想理论。即使想诠释孔子理论还是看其它的吧,如《中庸》《大学》,《尚书》《诗》《礼》《易》《春秋》等。
所以说要了解中国文化还是看看《素问》吧。这是中华文明起源,是人类文明集大成的书籍。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