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这段话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常常被人津津乐道,但数千年来,对这段话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互矛盾的解释也不乏见到。笔者对上述的话试解释如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说孔子十五岁有了学习的志向,孔子的人生道路开始产生主体意识。
“三十而立”是说孔子通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孔子人生的社会价值已开始凸现,在天下兴亡的大问题上,能够担当匹夫的责任。
“四十而不惑”,四十是人生的中年,是积累了很丰富的人生经验,孔子通过对书本即前人经验智慧的学习,又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对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有了自己的认识论和世界观。
“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最关键,后人更是把五十称作“知命之年”,把这句话赋予普遍的意义,孔子所谓的“天命”,就是指的“周礼”,就是指“仁”的境界,孔子在五十岁的时候,把“周礼”即“仁”作为最高的天命来信仰,作为他一生追求的社会政治理想,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以及“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吾道一以贯之”,都是和孔子的天命观相同的意义。
“六十而耳顺”,孔子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具有了崇高的思想影响和威望,四面八方的人士前来向他请教,孔子感到格外的高兴,由衷的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弟子 颜回对 老师的崇拜更是接近于神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在一片称赞声中,孔子感到“耳顺”,那是人生享受众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仰的最大的精神快乐和满足。同时,孔子十分明白社会中永远有善恶之分,人有君子和小人之别,有好学者,也有朽木不可雕也者,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孔子落难时,曾被人讥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被人骂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从容淡定而没有怒色,反而视作当然,并自我调侃的跟弟子说:“然哉!然哉!”(说的是啊!说的是啊!),这也岂不是“人不知而不愠”耳顺的境界吗?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天命观是“周礼”,“周礼”的本质是什么?是对人的欲望适度的合理的节制,因此,在这种意义上它具有永恒性,永恒性就可以比作天命,周公死后五百年,孔子去弘扬它,孔子死后五百年,司马迁也立志去弘扬它,今天一样的我们也要去弘扬它。请注意,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质上不是否定人的欲望,而是给予肯定的,但这种肯定的基础,是对自己的欲望要有一定的克制,对他人的欲望则要有同情心,即推己及人,即“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就是中庸之道,这句话说明孔子在七十岁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礼”的最高境界中庸之道,因此,可以做到既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又不逾矩,即跟身外的各种利害关系和谐共处。这也说明孔子的学问说一种道德修养的学问,是要求每一个人去身体力行的。这种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另一著名表达,就是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