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源和流
《易经》被儒家列为六经之首,但是,《易经》的起源却和儒家没有直接的关系。今天我们所见的《易经》,又叫《周易》。大致包括两大部份:一是64卦卦象以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辞、爻名;二是彖传、象传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以及说卦、杂卦、序卦合称“十翼”。按宋儒所确立的中国文化传承道统的解释,前者传说为伏羲始做八卦,经由周文王演绎为64卦,并撰写了卦辞和爻辞,因此,产生了图文兼得,意向参照的《周易》。后者,据传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主要是以儒家的思想对卦象所进行的阐释。两大部份合起来统称为《易经》。其实,《周易》的产生十分复杂,应当是在长期的人类实践活动中,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关于“易”的含义历来说法众多。东汉时的郑玄认为:“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和不易;同样是东汉时人魏伯阳则说:日月为易,刚柔相推。取易为阴阳之象也。《说文解字》中认为“易”实际上是“蜥蜴”的象形文字。又因蜥蜴善变色,故有“变易”一说。也有人认为“易”为卜筮。如《管子》中有:易者,所以守成败吉凶者也。由此可见,所谓易的准确含义并不确定。至于为何称“周易”?总结论者观点,多认为:一、“周”为周朝代称。意为周文王重新演绎了64卦;二、64卦以乾卦为首,未济卦为末表明天地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故曰“周易”。
《周易》作为书名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从《左传》开始的。《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中有“周史有以《周易》见陈候者”的记载。至于“易经”的成书年代,则有成于春秋说(郭沫若),成于西周初年说(张岱年)和成于殷周之际说(金景芳等)等等说法。今日读者所看到的周易版本基本上为宋朝以后学者加以整理、注释的,与西汉之前的易经文本有很大的不同。
八卦是《易经》最重要的内容。由阳爻“— ”和阴爻“- -”两种爻象组成以三爻为一组的八个卦象,即,乾、坎、震、艮、坤、离、巽、兑。八个卦象按排列与组合的方式又两两相叠,组合成64卦。用来解说爻象的词句称为爻辞,解说卦象的词句称为卦辞。共有卦辞64条,爻辞384条,外加乾卦的 “用九” 和 “坤卦”的“用六”,总称筮辞,共450条。
八卦被称为无字天书,有关它的起源,绝不像传说的那样简单,至今仍是一个谜。八卦的“卦”字,从圭从卜。圭者,土圭也,即以泥土堆垒的泥柱,用来测日影之用。后来,测日影的工具改用八尺标杆代替土圭,标杆上系有绳子、铃铛或旌旗等装饰物,故以象名之为“卜”。据此,有人认为八卦起源与古代与天文观测活动有关。另外,八卦源于占卜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吕氏春秋》中说“卜,择也”。原来,古时候,“卜”、“择”、“测”三个字是通用的,指的是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选择的事。通过“卜”观测日影在不同时间、方位留下的影像,记录下来即为“卦”,然后。根据卦象再决定相关活动是否可行。
爻是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 — ”称为阳爻,象征着万物归一;“- -”称为阴爻,象征着一分为二。为什么只分二爻呢?这是因为天地万物的最初状态是一片混沌,此为太极。天地初开,太极一分为二,清气上升是为天,浊气下降沉为地,于是,天为阳,地为阴,也称为二仪。但是,以阴阳的概念来命名八卦的符号也是八卦产生很久以后的事情。“阴阳”二字的连用,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既景乃岗,相其阴阳”。这里仅是用来对自然现象的简单描述,远未上升到用阴阳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哲学高度。春秋末期,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观念被逐渐建立起来,人们开始用阴阳的概念来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则。因此,将阴阳概念引入八卦应是从春秋末期开始的,至战国时期,儒生们撰写《易传》时,所谓阳爻、阴爻的概念方才正式成形,此时距传说中周文王演绎64卦的时间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至于今日流行的阴阳太极图则是宋朝以后才出现的“新生事物”。
《周易》诞生之初并非一部哲学或文学著作,如果细察卦辞、爻辞,更像是古人占卜吉凶,推测未来的记录。《周礼·春官》中云“以八卦占筮之八故,以视吉凶”。所谓八故,一曰征(战)、二曰像(自然现象)、三曰与(与人以物)、四曰谋(计划)、五曰果(行动的结果)、六曰至(来否)七曰雨(雨否)、八曰廖(病愈否)。通过卦象、卦辞及爻辞,周人的朝乾夕惕、居安思危的精神风貌,矛盾转化、否极泰来的辩证思想被充分而生动的反映出来,并为后人所继承和发展。卦象作为高度概括和浓缩的信息符号充分表现出了中华先民在思考天地万物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论能力。
《周易》卦象本身并不讲具体的天地万物,但它却仿佛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天地万物的公式。64卦是抽象的符号,可以表现人们所要思考、讨论的所有事物,并能够展示出人们对事物发展过程思考的轨迹。因此,也可以说周易建立起了一整套思维的模型和框架。人们所要做的只是把实际问题套进去,并按既有框架进行解释、阐发而已。
自春秋战国时代起,人们对易经的兴趣逐渐从它的占卜功能转到它的观察世界的辩证思维和宏观把握能力上来。并在其原有的卦象,卦辞,爻辞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等等,周易由此遂渐次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的中华气派、严密完整的阴阳变易的逻辑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荀子说过:“善易者不占”正是对易经功能转变的高度概括。
直至宋代,宋儒们一改前辈儒家斥佛排道的传统,开始吸收释道思想的精粹,着手创立以“理”为哲学思辨最高范畴的新儒学。道教的“太极先天图”和“无极图”,“佛教的阿黎耶视图”为宋儒们整理,推广他们眼中的文化道统提供了借鉴。于是诞生了所谓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以及整合阴阳太极图于内的太极八卦图。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建立了“无极 – 太极 – 阴阳 – 五行 – 男女 – 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可以说,综合了周易、阴阳、五行及部份佛教图谱的太极八卦图是理学精致化的外在表现。
宋后,《周易》或易学再无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创新。
http://blog.sina.com.cn/u/1676070574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