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中国人永远改不掉黑头发黄皮肤一样,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永远离不开以德治国。这种道德价值观已成为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中,中国一长穿的历史运动,无非是得道多助,或者是失道寡助。离开我们身边不久的“文革”,就是这一历史规律的一个巨大浪花。
道德在各个民族文化中,都具有核心的意义。但是中国文化的道德内涵,却是独树一帜。
中国民族精神的特征,是相比其它民族精神(特别是西方)而显现,因此它主要是近现代思考的对象。而任何民族的精神内容,主要是道德价值内容,因此民族精神的区别,也必然表现为它们道德价值观的区别。
西方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宗教文化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在基督教中,善与恶,是绝对对立,因此基督教信仰的善是绝对的善。
中国的道德价值观,却没有这种绝对性。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解释为不承认任何事物价值的绝对真理性,而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中庸之道,可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孔子的思想都不是他们个人的创造,而是对中国最早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因此可以用老子、孔子的道德观,代表中国文化的道德价值观。
东西方的道德价值观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这个差异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首先分析道德的属性。
在道德的本质上,中国和西方是一致的。西方是博爱,中国是仁,它们彼此深究下去,是一回事,而且它们被认识的原因,也是一致的,都是先验永恒的。正因为人类具有道德价值认同的一致性,人类才会具有一致的思想、信念,人类的文化才能彼此交流,相互影响。
但是,东西方道德文化的使用价值不一致。
西方世俗社会的政治,是靠民主法治调节,或者依据弱肉强食的强权统治,道德规则在世俗权利中没有决定作用,道德精神主要寄托在宗教文化中,而宗教文化远离世俗价值观,这种分离性、相互独立性,为西方宗教道德文化的至善性、逻辑一致性,以及自我强大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宗教中的道德是解决人类精神的信仰问题,也是满足人类精神信仰的需要,这种精神功能,决定了宗教道德不能带有务实性,功利性,模糊性,而是越超脱,越彻底,越纯洁,就会越自由,越珍贵,越强大。
我们进行比较,“文革”实际上具有这种宗教道德文化的特征,而洪秀全的农民革命,也受西方宗教道德影响,有这种道德绝对化的内容。
道德的绝对性是人类精神信仰的重要条件和内容,因此这种强大的精神,一有机会就会闯入社会的世俗生活。
直到今天,西方社会乃至世界,毛泽东思想仍然有深刻的影响,这说明绝对道德精神,始终要寻找各种理想的形式,去顽强的表现自己。
笔者也因此认为,“文革”的思想与其是受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还不如说是受西方绝对道德文化的影响。“文革”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与传统旧的世俗文化观念彻底决裂的革命精神,以及不断思想革命的理论,恰恰是宗教所不懈追求的道德彻底精神。只是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为毛泽东将他追求的彻底的道德精神推行于世俗世界,提供了条件。
当毛泽东发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也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障碍,就破天荒的在全民族开展了批孔文化运动。林彪很早就崇拜孔子,他发现毛泽东思想和孔子的思想距离越来越远,他们彼此出现了文化价值的隔阂。
不能简单的把林彪看作是阴谋家,政治从来就不是一条直线。林彪有自己的思想,有价值观,他的价值观相对其他领导要左,相对毛泽东要右。因此毛泽东后来定调批判林彪是“右”,而不是“左”,并且把林彪历史上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右倾错误,也公布于众。
“文革”以后,国家领导乃至全国人民,感到大彻大悟,于是拨乱反正。“文革”以后的思想路线,实际上是在传统功利文化自发的影响下,实行改革开放,东西方两种功利文化紧紧的拥抱,于是合而为一,创造出全人类最赤裸裸的功利文化,让全世界瞠目结舌。
这一点,毛泽东可能想过,但是很少有中国人想过,而且到现在他们也很少去思考这个问题。比如,中国的所谓经济学精英,有几个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利弊,最本质的都是文化的原因?又有谁真正关注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呢?
一个朋友跟我说,在美国大学,一个人被认为是有思想,就是讽刺他精神有问题,这位朋友称赞我的文章有思想,但又拐弯的亮出了社会不同的观点,我知道这种看法有广泛代表性,否则我的思想就不值得发表。但是美国如若真的充斥这种思想,美国岂不越来越变成腐朽的物质了吗?
——独立思考 阅读经典—— 苏州雨果书店与您交流思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