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维方式》
——研览儒、释、道、耶、穆、苏、第五项修炼……的共性、差异及其适用边界
第二章 中庸和仁义关系的渊源
第一节 中庸之中
前文因着“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定义一路下来,形而上的味道极为浓郁。然而,这类形而上的交流在孔子那里仅仅是和他最得意的但早逝的弟子颜回之间的一次展开,是典型意义上针对整体思想体系之本质内涵和内在逻辑的思想交流和理论交底;其他弟子问“仁”大多是结合其资质和悟性程度而基于本质内涵的一般性、外延性或针对性的展开,而非纯粹的学术性交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
一是,孔子思想体系本身——天、地、人之道的无比庞杂;
二是,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着实差异巨大。否则,也不会有下面的场景出现: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虽说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找来找去,资质层次俱佳的仅颜回一人。所以: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没有了志同道合的真思想真理想的损益者、传承者和践行者,焉能不恸哭!焉能不悲痛!焉能不呼天跄地!同时,历史也在唏嘘不已: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喟然长叹,怅然若失,也只能如此。
退而求其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此,孔子倾一己之力,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书、定礼乐、序《易传》、著《春秋》,聚徒讲学……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孔子既殁,儒分八家!相形之下,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此后部派聚讼不已……历史也陷入了无奈。
显然,在融会贯通形而上和形而下并存的“人之道”上能和孔子全方位对话的学生实在是凤毛麟角。若此,孔子“仁义之道”的普适性显然要大打折扣,因此在坚守核心思想原则的前提下就相对理论学术化的“仁义之道”进行适当的改造,进入一般人群的日常生活,使之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也就成了应有之义。
如果说“仁义”体现了孔子对前人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发扬,而“中庸”则是如何具体体现“克己、为己、止己、止于义”的内在要求和特点而进行的应用性方法创新。表现形式上,“中庸之道”,正是与“仁义之道”内涵一致而形式有别的、进入到日常生活应用实践的另外一个语言表述系统。
现基于“克己、为己、止己、止于义”四部分内容及其内在逻辑逐一考察它们是如何在“中庸之道”上体现的:
由前所述,“克己”是为保证人对天道人情等周遭事物发展和判断的认知保持客观应秉持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的最佳状态就是保证在人的认知之初使其处于无分别的“一”,也即无任何分别、偏见、局部、执着、僵化……的思想状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面对永无穷尽的天道人情,人之识尤其是前六识显然有其客观的天然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因而在探求“不可须臾离也”的“道”时,每个个体对自己没见过的事物需要持“戒慎”的态度;对自己听都没听过的事物更需持“恐惧”的态度;对“隐”“微”等细节性或不易觉察隐匿起来的事物进行认知,尤其要对自己所持的、自己独有的、自己认为甚至自己假设的为单一的、只此一个、绝无二解的看法或观点,采取谨“慎”或“慎”重的态度——“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以此预防片面的、武断的、绝对的、专断的甚至臆测的——“独”之认知遮蔽了自己的视野和判断。
帛本《五行》谓:“‘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再次出现了把“为一”和“慎其独”联系起来的局面。
因而“慎独”的内涵非“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之属。至此,针对人当前阶段尚未落入人的认知范围内的事物甚至无知时,采取“慎独”是一种“能为一”的正确态度。而对人当前认知边界以内的事物时,也即在八识范围内又需要采取何种态度?
显然,在人的八识当中特别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产生的感受或认知又是最易于对外界的事物产生执着之心并为之迷惑的,因而摒弃或避免前六识所引起的认知隐患也就成了首要的任务(有关八识的详细内容将在第三章和第十一章详述)。
那么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实际感受之典型特征的“喜怒哀乐”显然在首要规避之列,毕竟依据自己的喜好以至迷恋、愤怒以至失去理智、心情不好以至悲哀、喜形于色以至忘乎所以时,去做判断或决策均是处理天道人情过程中的大忌,所以必须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处于这种“未发”之无分别之“一”的状态“谓之‘中zhōng’”,这是“中”字最本质的内涵之一。参考“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之说,所以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评价。
无论是针对认知边界外所采取的“慎独”,还是针对认知边界内所采取的“中”,都是对人之八识作用发挥的原则性要求。其最终目标在达到无分别的“一”这个状态上是殊途同归的,也即在认知的起点上均需做到无分别的“一”才能使我们在认知之初就处于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正确的视野状态。
但起点归起点,人们的认知不单纯是为认知本身而存在的,它必须要落实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即处理天道人情的一系列实践当中去。这个落实如果满足和遵循了天道人情所代表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约束条件,那么这个生存和发展的实践就是满足了“和”内在要求的实践,也即“发而皆中zhòng节,谓之和。”这是“中”字最本质的内涵之二。
通过针对认知边界内外分别采取“中”和“慎独”达到“一”的无分别认知,并基于此认知又能满足和适应实践的各种约束条件之“中zhòng节”,也即“致中zhōng和”,最终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想状态。
目录索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