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维方式》
——研览儒、释、道、耶、穆、苏、第五项修炼……的共性、差异及其适用边界
第二章 中庸和仁义关系的渊源
今日关键词:率性、至诚无息、切磋琢磨、并育不相害、并行不相悖、执中、平衡记分卡
第二节 中庸之庸(上)
显然,无论是无分别之“一”境界的“天下之大本”之“中”,还是满足和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约束条件的“中节”之“和”,都是纯粹或一般原理、理论或学术上的解读和描述。具体到应用实践上,必须在这个形而上层面的指导下匹配上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具体方法,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实现更广范围的普及和应用。
而《礼记·中庸》后续篇章中着重要论述和力图要说明的就是这些内容,现撮其十句要点来阐述“中庸之道”。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Zhǒng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3、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4、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6、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8、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9、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
10、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为更好的理解上述十句要点,制表示意“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体系:
需要特致说明的是,古人在阐述其理论体系时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庞杂的、新创的甚或非专家几乎不能解读的专用学术概念体系,多数时候是在利用一些比喻或类比,把深刻的道理简单化从而有利于理解。但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语言语义的变化、解读理解的流变甚至有意无意的利基性选择引导,往往使得后来者初次研读时觉得如坠云雾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割断历史、妄加攻讦、弃之如履,陷入历史虚无。从上表对所选十句话的再整理可以看出:
首先,诸如“道不远人”、“尊德性而道问学”、“肫肫其仁”等论述及其对象。清晰地表明任何研究和活动其最初和最终的指向,都是围绕着也始终没有离开“人”及其各种属性这个主题展开的,这也是中国古以有之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同时,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一再提示:没有离开认知对象或环境的纯粹唯心,彻底唯物下的绝对客观规律只能以或通过认知主体的某种表现形式在人间存在。也即这个规律是反映到人间的规律。绝对客观规律本身,由于超越“天地”“阴阳”的“太一”不在现实的“人”的认知范畴内,因而这个绝对客观则是相对意义上的绝对和客观。
其次,为落实“以人为本”,第一步要做的就从规避“人之识”本身内在的缺陷,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来对处理天道人情时的人应采用的方法进行提示和警醒。
从上表的第二列的“聪明睿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哲”等,均是通过人之识下的行为如“好问”“好察”去充分了解天道人情实际运行的状态,以此避免造成对天道人情认知的偏差;
而“诚明”,更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给予了如何达到正确认知,应采取的认知方式和态度。因为“诚明”即“天命”之性,它的发挥直指“率性”,“率性之谓道”,如果能够持续不断地严格恪守“诚”的认知方式,也即“至诚无息”。那么在“明”了天道人情运行的客观规律及其本来面貌上,就能够到达一览无馀的“高明”程度,这种“高明”的程度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则为“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因为“不见、不动、无为”符合“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也即“中”;
如再行修炼,那么就可以达到“极高明”的最高境界。显然,在“极高明”的认知状态下,天道人情的“费”和“隐”……“广大”和“精微”自然可以达到“致”和“尽”的效果。
上述效果同人之识处于“一”甚或“太一”的无分别状态下对宇宙自然获得绝对客观的效果是相一致的,也即彻底战胜了人之识之外我,是彻底的“克己”。这个“极高明”状态类似“涅槃”和“大光明”的状态。需要提前说明一点,这个状态也即是“道”的状态,也即“率性”和“极高明”两者的效果是无差异的,但在《中庸》的论述中并没有很好地充分体现这一点,后续的第十章在谈老庄思想时会有详述。
相对而言,在上述列举的各个“克己”实际方法中,“诚明”居中,因此在“克己”的难易程度上也是居中的;“哲”即“知也”、“智也”,老子曾说“绝圣弃智”,因其是表象层面的“克己”,但毕竟也是“克己”方法之一,所以居末;“极高明”由于是处于人之识的本体状态去认知天道人情,所以其很容易实现彻底的“克己”,因而居上。
根据上述的层次分类,真正的实现“克己”实属不易。但是,如果无“明”,则像佛学中的十二因缘论所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名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受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轮转于生死苦趣。所以,为避免坠入轮回,对战胜自我之“克己”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以此避免在起点上:
发生背景性的犹如戴有色眼镜看问题的固有预判和偏见;
发生以既有价值取向或认知架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判断;
发生哪怕细微的分别之心的偏差和偏好;……使得后续处理天道人情之务时发生不可逆转的偏废。显然,“克己”是为仁的起点和总背景,人们不能停留在起点和背景本身上。
相应的,同“克己”成功后效果一致的“诚”或“至诚无息”,也即通常所说的“以诚待人”同样也是处理天道人情的起点,“诚”实在是不能滥用。诚是有效链接和补偿知与行各自缺陷的实际方法,就像“见义不为,无勇也”之勇,所起的作用一样。
第三,为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则需要对实际面对的天道人情问题进行详细系统的研究。因而,这种研究必须要有足够的高度和广度——宏观,也即必须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和广度——“费、语大、鸢飞戾天、上察、察乎天、致广大、上律天时、溥博如天、浩浩其天”等词汇所描述的高度广度特征;
同时这种研究也必须要求有相当的深度和细节——微观,也即必须统察各个局部或有机组成部分的具体和细节——“隐、语小、鱼跃于渊、下察、察乎地、尽精微、下袭水土、渊泉如渊、渊渊其渊”等词汇所提示的深度细节特征。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总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种对或上下、或大小、或宏观微观、或显隐(微彰)的综合性统筹研究,在孔子那个时代的语系背景中称之为“执其两端”或“叩其两端而竭焉”。也即是前面所述“虚与实”关系的两端之一。
只有这样,所面临天道人情的方方面面才能够详略于胸,对整体系统的总体发展方向和对各个组成部分定位的把握才可能是准确的和得当的——“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以此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这里的万物可理解为整体系统内外的所有组成部分,“并育而不相害”指各个组成部分各得其所没有不利的冲突,即便各个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也要做到它们相互之间“并行而不相悖”——小的次要的辅助的外围的部分之“小德”实现“川流”;大的主要的主导的核心的部分之“大德”实现“敦化”。
这种思想反映了天道人情整体均衡发展的总诉求,它和科学思维下的所谓系统控制论中通过控制系统关键部分或关键环节以获得最大收益之目标,在社会实践中变通如帕累托法则或称20/80效率法则甚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目前通行或占据话语权的学术概念体系基本上为其所垄断或其概念上的最高认知也仅止于此,为理解方便在本书行文中权且也以“系统、体系”等概念论述之,但提醒读者要时刻注意两者的根本区别所在。
另一种极端,和一味地站在或刻意为维护整体系统的所谓和谐,典型的事例就是不管什么因由,动辄祭起“大局为重”、“顾全大局”、“××高于一切”的大旗,而忽视甚至牺牲“小德川流”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种本质区别主要在于认知的层次差异上。认知层次达不到相应的高度,那么具体应用实践的效果更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局面。毕竟很多问题的解决,往往不在问题发生的层面,而在与其相邻的更高层面,更何况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认知缺陷或不足?
因此,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为了说明上述川流敦化或整体均衡发展,《礼记·中庸》几乎是不厌其烦地以比喻和举例来阐述这个方法论,如“为天下国家”: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上述的“九经”,阐述了天下国家这个大系统中最基本的从个体、团体组织内外各角色到国家内外各实体三个层面的九种社会关系构成,对每种角色或关系在整个系统中的定位和处理原则,以使每类组成在整体系统之下实现各自的生存、发展及其价值——“并育、并行、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的整体目标,各得其“中Zhǒng”。这里的“中Zhǒng”为中原地区的方言(孔子时的普通话或官话或未可知,而目前接近当初中原官话的客家话、潮州话、粤语关于“中”字的发音也是五花八门),是综合了“可、行、好、对、能”等对事物及其关系合适——“中zhòng节”与否的率性判断,以及对自己是否处于“未发”之“中zhōng”之无分别状态“一”的确认。
因此,对“中”字基于上述双重内涵的理解,才能全面反映“中”字的本质内涵,即所谓“执中”或“中”的正解。也即,只有系统整合了前述的所有内容,以此理解许多人简化并庸俗化了的“执两用中”的深刻内涵才是准确、全面并适用的。
下面看看当今在企业管理理论上最新最前沿战略管理和战略实施的研究成果之一——平衡计分卡——暂且不论其有缺陷与否,是如何体现上述方法论的思想的:
平衡计分卡,就是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对企业这个主体及其环境的适应和提升,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之间的相互驱动,来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并以“目标、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这些具体构成要素来描述、衡量和管理这四个层面的各个战略要点使其转化为真正的实际行动,从而实现绩效考核与改进以及战略实施与修正的战略管理过程。
其中,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内部有着更为具体的相互支撑和驱动的细化性战略重点,这些细节的战略重点是对关系一个企业未来总体发展影响非常关键的营销战略、运营战略、采购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管理战略、并购战略、技术研发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组织战略、信息化战略等中长期子战略的概括、提炼和领悟,明确给出企业的价值来源、价值定位和价值导向。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讨过程在组织中各个部门专业达成战略共识和战略路径的清晰。
在这里,对总体战略中各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的相互驱动的来源、定位及导向的研究本身,就是在力图使得企业这个有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外部在互为约束互为条件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各司其职、战略协同和各得其所。如何达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所以,要形成着眼长远、系统、可行的战略管理体系,必须体现出“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的原则性规定。否则没有高度广度的战略指引和指导,就会失去方向,“盲人骑瞎马”,其危险性可想而知;而不具体没细化的战术支撑和落实,即便是好想法正确的战略也都是成为枉然不了了之,执行的实际效果也必然走形走样。因而必须兼顾宏观与微观,战略与行动。同时,不论是整体与环境、整体和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处理,由总战略到子战略以至到具体行动,还是对每项子战略的价值定位,都是在横向整合、纵向整合与准确价值定位三个方面进行统筹考量,以实现“并育、并行、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的整体目标。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里的“万物并育”和“道并行”实际上是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重的巨系统下才有的景致,是万物普遍联系的天地人巨系统。因此研究“人之道”必然要摒弃二元的、单线的、单向的因导致果的简单思维方式。
就像前述的“横向整合、纵向整合与准确价值定位”的叙述方法,它的逻辑前提其实隐含了基于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分析方法作为基本参照系的事实,但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也只能反映这个世界的部分事实(有关这个结论,在第四章将给出详细的论述)。因而,仅仅依赖部分事实作为参照标准去评判一切事物,犹如井底之蛙,显然会掉进“无明”的深渊。
目录索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