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维方式》
——研览儒、释、道、耶、穆、苏、第五项修炼……的共性、差异及其适用边界
第三章 人的生命结构及其内涵
今日关键词:藏象、五神、精气、经络、生物微波、量子共振
第二节 藏象经络
实际上,现实残酷而又温情地给现今“科学宗教”留下了一个清晰却异常无奈的线索或窗口——“定义十分完好的科学正尴尬地面对着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医学,因为科学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中医学……无奈的科学似乎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重新思考自己的合理性。”借用汤因比一句话,“因信念而遭受无端的责难是一种荣誉!浅薄的指责跟本质毫无关系!我们还是谈本质问题吧!”本质是,中医的既有理论体系及其实践远远超越了整个近现代科学体系所能理解的视野。
《黄帝内经》的“藏象”,实际上就是“末那识和藏识”客观实在的现实载体,也是对其系统而又详实的描述,并且已被中国人实际应用并造福了中国人至少2000多年。
确实,自从《黄帝内经》成文后,它几乎拥有着超级稳定和超越时代的理论体系架构。后世的名医大家之所以成为名医大家,也大多对《黄帝内经》的某些条文理解得更为深刻并在应用上更有体会和不断印证而已,但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却始终无法撼动和实现超越,即便有也是屈指可数的延伸和补充。如:
其一,《难经》、《奇经八脉考》、《伤寒杂病论》等对其作出了有益的补充和扩展;
其二,道家“内丹学”对其本质内核——“元神”等的涵养提出了更为细化的修行方法,而当代的祝华英所著《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应用》从自身体证和临床实践中对其作出了更为细化的探索;
其三,蒋堪政所著《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更是基于并综合相对论、量子物理、信息能量质量三位一体、系统、信息、控制、自组织理论、量子医学等内容提出的生物场导说(国内外的有些学者也称其为“量子共振”)正跨越其门径;
其四,李卫东所著《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对其理论体系框架作出的灵感性启迪和解读让人为之豁然开朗;……但都没有实现本质意义上的超越。而更为精深系统的阐述可参考印度《甚深内义根本颂》、《五十奥义书》、佛典《律部》的相关内容。
现在结合《黄帝内经》和上述几本著作的延伸和启发,重点以《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所展示和还原的基本结论——“一个核心两个关系”,以及蒋堪政所著《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所展示的生物微波遗传信息控制的辅证,来看看“藏象”的究竟及其同人体解剖系统的关系轮廓。在上述基础上,再详细论述“藏象”同“八识”特别是“末那识”和“藏识”的内在联系。
这里的“一个核心两个关系”,是指整个中医学是立足于人的藏象系统这个核心,调节和平衡包括人体藏象系统和人体解剖系统之间、人体藏象系统和宇宙自然环境之间这两种关系的“中介医学”或“天文医学”。如该书中“图24 一个核心两个关系”所示:
上述的人体解剖系统按意识主体及其组织结构的角度分为人体神经系统和生理解剖系统两大部分。人体神经系统又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指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系统又分为各类脏器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感觉系统等)和内分泌系统,上述九大系统为当今人体解剖学下的典型分类。
而人体藏象系统也按照其精神主体及其组织结构的角度分为两大部分:藏象五神和五藏经络。其中以藏象五神——“神、魂、魄、意、志”为其精神主体,为区别于大脑这个人体解剖系统的意识主体,特称藏象五神为人体藏象系统的精神主体。关于藏象五神: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有:“帝曰:藏(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胆)、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灵枢·本神》有:“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灵枢·本藏》有:“五藏(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灵枢·经水》有;“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藏(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灵枢·邪客》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可以看出,具体描述中有解剖系统下实指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如《灵枢·本神》所述;而其余描述中以“心、肝、脾、肺、肾”及其对应“神、魂、魄、意、志”迥异于解剖系统下的五脏则尤其明显和更为普遍。在《黄帝内经》中:
神:“两精相搏谓之神。”
魂:“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魄:“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意:“心有所意谓之意。”
志:“意指所存谓之志。”这里的关键是“精”和“神”,“心”的关键要素也是“精”和“神”。此五神之定义显然区别于有形之五脏。
五藏经络——“心肝脾肺肾”、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为其基本结构。五藏之“心肝脾肺肾”为人体藏象系统的核心结构,经络就如宽窄不一的河道水系围绕着五藏流动不止。
经络分为三部分,即经脉部分、络脉部分和连属部分:
1、经脉部分又分为正经类、奇经类、十二经别类三种。正经十二条,可分为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奇经八条,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具有一定循行特点的较大分支;
2、络脉部分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三种。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上脾经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浮络是指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是指络脉中最细小的部分;
3、连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指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和关节的部分;十二皮部是指全身皮肤按十二经脉所属划分的十二部分。
经络中经气的运行除了按一天之中的“当令”情况按照子午流注进行循行外,祝华英《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中更是揭示了更为深入而具体的经气流循规律,也即如太极阴阳往返旋转的运动一样,“十二经脉”也是呈现左、右、阴、阳对立的“双向进退运动”:
其一、十二经脉的内在机能始终都是正、负无休止的升、降、进、退运行。处于胎息时,发现的左右手足十二经脉正反运行方向表:
其二、人体中线的督、任二脉是“两条”经脉相合并的,也遵循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往返运动机能;
其三、足三阳经和足三明、经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别络穴处”的阴阳机能交合,是人体表、里、阴、阳经脉交换最奥秘的联系之所;
其四、头部的两侧,亦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进退运动机能;
其五、胸腔和腹腔内的脏、腑也有类似的阴阳进退机能运动。
总之,经络纵贯人体上下全身,递连着人体各个组织,起着“行气血,营阴阳”的作用。
上述的藏象和解剖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生命,两者是运作互动,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这也是人之“虚与实”在中医学这个医学术语中的相应体现。
其中,藏象精神主体——五神和解剖意识主体——大脑之间通过奇经八脉实现沟通。比如梦与藏象系统的节律是一致的,“阳动则梦”,“梦者魂行”——阳气渐长,梦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在太阳出来的前后达到顶点,而奇经八脉中运行的主要是阳气,督脉直入大脑,主睡眠,主情志。“人有五脏(藏)化五气,以生(控)喜怒悲恐惊”。大脑情志的巨大波动也会通过奇经八脉影响阳气的消耗,进而影响藏象五神;
五藏经络递连着人体解剖系统的各类组织,并以其信息通道的作用调控着解剖系统。比如,通过人为针刺将信息传导于经络,再由经络传导给五藏,五藏之间按照生、克、乘、侮、胜复的五行运行机制,调整经络中的气血,进而实现调控解剖系统的功能,治疗疾病。
需要提示一点,《灵枢天年》说:“人生十岁,五脏(藏)始定。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藏) 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也即,藏象五神和五藏经络的兼备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成型从而布满解剖系统之全身的历程,至此藏象系统才正式完整和成熟起来,而藏象系统和解剖系统也得以完全融为一体,“神气”也就正式安稳了下来。也即是说“……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之“降”的过程到此才算圆满结束,人之生命从此踏上祂的辉煌之旅。
在上述的旅程中,宇宙自然环境按照和人体藏象系统以及解剖系统之间的系统交互分为精气和能量营养两类。精——先天之精、后天至精,与气——五藏之气、六淫气、五运六气,通过经络系统为藏象系统提供营养供应;而饮食中的水、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纤维、维生素等则是解剖系统的营养基本构成。
显然,上述人体藏象系统和人体解剖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共生,实际上就使得阴阳这个纯粹哲学概念,有了切实的生理原型:
在生命的总体结构上。“阴”指的是人体解剖系统,“阳”指的是人体藏象系统;
在各自能量的来源上。《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也即人体藏象系统通过经络从宇宙空间获得的能量为“阳”——先天之精,称为阳气,从解剖系统转化而来的能量为“阴”——后天之精,称为阴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相应的,地球环境为“阴”;宇宙空间为“阳”。
在疾病来源的划分上。源于人体解剖系统而最终影响人体藏象系统的疾病称为阴病,由于藏象系统本身引发的疾病称为阳病。
在人体生命的影响上。《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离合论》曰:“阳予之正,阴为之主。”人体藏象系统主生杀,是人体生命的本质,属阳;人体解剖系统主长藏,是人体生命的现象,属阴。
在精神类型的划分上。“神魂魄意志”对应五藏,称为阳神;“喜怒忧思悲恐惊”对应大脑,称为阴神。
……
上述两系统之间相互合作和有机统一的阴阳平衡,就是健康,失衡即为疾病。
至此,“一个核心两个关系”的内涵与原型,为人们理解中医体系及其原理的概貌提供了一副简洁明快的示意图画:
对于人体藏象系统中的藏象五神、五藏、经络,在目前的科学认知上:
1、发现有循经感传,沿经出现皮下硬结、丘疹点与皮肤病、红白线、发汗带、过敏、波动等现象;
2、利用经外线热摄像法、液晶热像图摄影法、超声波摄影法、辐射场摄影法同样得出有关经络穴位异常表现;
3、同时利用电阻电位、温度、红外线、同位素示踪等科学手段也在印证着经络的整体结构;
4、同时国外也在开展着藏象系统和解剖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如经络与体表内脏相关研究,有体壁内脏反射、海氏带、牵涉痛与经络的关系、内脏感觉传导通路等;如经络与神经体液关系研究,有经络是神经激素运行通路的设想、经穴相对特异性体液因素的研究等……大多还停留在假设、探索阶段。但无一不在继续印证着《黄帝内经》超级稳定和超越时代的理论体系架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