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论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主要是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精神的正反意义是君子和小人,而君子和小人的首要区别在于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需要注意,中国的历史文化主要是道德文章,而道德文章的实践积累和宣传,都要靠学习和努力修养,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为什么道德习惯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别,不是本性决定的,而是后天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的。
“性相近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可贵的平等本质,即在道德本性方面每个人生而平等。
举一反三,这种思想告诉大家,在依据道德精神划分社会等级的社会,每个人的社会文化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之所以“习相远也”,是因为各人的道德学习和修养的努力程度不一样。
因此,没有天生的君子和小人;因此,每个人的精神世界 都是 君子文化和小人文化的统一,它们相互对立斗争,此消彼长。
由 于 君子文化和小人文化在每个人身上永远都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因此每个人道德修养必须是终身的事业和追求,在前一篇谈话中,讲了君子的“有恒”精神,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对一个人最终道德精神评价,必须是他去世以后盖棺论定。
中国的盖棺论定政治评价文化,在中国的道德文化体系中有一种核心意义和地位。
因为任何一种精神价值观,都必须赋予永恒的意义,否则就会引起怀疑,就不会有追求的持续动力。
在宗教中这种永恒的道德意义,是寄托于无限的未来世界,而中国道德文化,没有鬼神世界,那么这种道德的永恒价值,责无旁贷的必须由社会的最高权威,即国家去肯定和弘扬。
这种永恒价值信仰的政治保障,是中国道德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环节。
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民间谚语,“雁过留声,人死留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这些都代表了中国古代追求道德不朽价值的精神信仰,也是反映了每个中国人要求的一种生活精神支柱。
但是,要维护和弘扬这种信仰文化,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而确保道德价值权威性和永恒性信仰的一个主要国家行为,就是中国的谥号文化。
中国从有文字记载的德政开始,就与时产生了谥号文化。
文字最早记载,周公和姜子牙有功于西周而获谥号。谥法的褒贬意义,表明了中国文化形成了核心价值观,是非观,社会文化有了爱憎分明的具体内容,百姓有了行为规范和依据,谥法也是以礼治国,即以德治国的一个最高核心。
谥号文化,后来发展为一个博大的社会道德价值评价体系,它对每个皇帝、皇亲国戚、大臣、杰出官员等死后,给予一个终身的道德意义上的褒贬评价。
这种评价意义,超出了它自身范围,实际上它为全社会建立了一个人生意义的价值坐标: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它最终极性的具体明确了人的生命意义。
《白虎通》说,“谥者,别尊卑,彰有德也。”其它历史记载:谥号是“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让他人、让社会,客观的评论每个人一生价值得失,就如同基督教中,每个人要接受上帝的最后审判。
这种道德价值的审判,也相似宗教,不因社会政治等级决定价值判断。对 于暴虐的 君主或者大人物,可以不忌讳的甚至惩罚性的给予耻辱性的恶谥。
既然中国社会等级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文化理论,中国文化有盖棺论定的价值终极裁定,那么这种文化,势必在根本上是将君主也视为“性相近也”的平常人,而绝不是神。
既然君主是平常人,那么也不排除君主有成为小人的可能。司马迁敢于在《史记》中批评汉武帝,唐太宗著名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故事,都是说明在中国文化中,君子和小人的文化价值观,是统一在一起衡量每一个人的。
上层统治者 包括 君主都要时常自我反省,以君子和小人作为正反两面镜子,经常照照自己,检查得失。
君子和小人统一于每个人人性的中国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人人平等 和轻 君的思想,它是一种很深刻的思想文化,只有深入推敲,才能发现它最光辉的道德思想。比如,陈胜农民起义“伐无道”的政治口号,比如《水浒》中“替天行道”的思想,在《史记》中,以及中国社会文化中博得了广泛的赞同。
中国历史不断改朝换代,但是中国的文化却是没有中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文化在理论上解决了如下问题:君主在道德人格意义上和每个人是平等的,君主只是“道”的载体,旧君主王朝被推翻,不代表“道”文化的中断,而只是说明“道”从一个载体转移到另一个新君王朝的载体。中国道德文化的存在发展,仍然如日月经天,如江河行地。
“性相近也”,每个人都可以 成为 君子;但是为什么“习相远也”?为什么有的人 成为 君子,有的人变成小人?这是因为各人不同选择的结果。
君子价值和小人价值(即相当于善恶)潜伏在每个人思想中,此消彼长,自我克制了,君子价值就占了上风,反之反是。
因此,成为一个君子,是一个不断坚持努力的过程,即所谓是个有恒者,是死而后已,最后才盖棺论定。
这个有恒心的过程,就如孔子评价颜渊:“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而反面的事例,《论语》中记载:“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求道需要克己而不能放纵自我,这就如同逆水行舟,因此颜渊丝毫不敢松懈。而学生 冉求对 老师说,我不是不喜欢你的学说,而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孔子回答,如果你放弃努力,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现在你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自己放弃,不想进步。这一正一反,深刻的说明,君子之道,是有志者,事竟成!
现在很多人,错误的理解孔子有 关 君子与小人的言论,给孔子扣上政治帽子,说孔子污蔑劳动人民是小人,这纯粹是无中生有,是极端错误和片面的认识。
孔子是以道德标准判断是非价值的。他的很多具体言论,实质性的去理解,是就事不就人。对同一人,在某事上,孔子批评他是小人,在另一事上,孔子又会称赞他是君子。这种事例在《论语》中屡见不鲜。
简单的说,孔子矛头指向的小人,主要是不道德、不求上进的代名词,而君子则是道德的和积极进取的形象代表。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教科书,最关注的是提高统治者的道德水准,因此在批评不道德的小人时,主要举例和分析对象也是统治者上层。
比如在《论语》中,孔子批评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孔子批评季氏:“八佾舞全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样的例子,《论语》中很多。
因此君子和小人的称谓,不是等同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而是就每个人的道德精神层次,区分的上下境界。
孔子是主张国家由道德优秀的人来统治管理,但这绝不表示上层人物就是君子,而下层人物等于小人,它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内容,千万不能将它们混淆。这好比毛泽东说过,共产党员不能将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但这绝不是共产党员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
国家由道德优秀的人来统治管理是合理的,但不代表它就是现实,更不能等同现实。孔子的奋斗目标是要将这种合理性不断的变成现实性。我们发现,毛泽东的干部路线和孔子的做官理论有一脉相承之处,都是离不开中国文化以德治国的这条筋脉。
——独立思考 阅读经典—— 苏州雨果书店与您交流思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