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维方式》
——研览儒、释、道、耶、穆、苏、第五项修炼……的共性、差异及其适用边界
第十二章 旧约新约古兰经的救赎
今日关键词:活的亚当,该隐“杀”亚伯,蛇,原罪,得失其所,一般性教化原理
第一节 得失并存(下2)
显然,在耶和华神那里是不纠结的。先回顾一下孔子有关“礼和义”关系的阐述:
“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
“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
也就是说,礼也者,义之实也;义也者,礼之虚也。
“虚”是需要“实”来协的;“实”是需要“虚”指引的。
实,更多的是指“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也即源于“尘土”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人的肉体形态——人体的解剖生理系统;
虚,更多的是指“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也即源于“上帝的灵(Spirit)”的人之精神或“生气”(Soul)或“末那识、藏识”——人体的藏象生命系统。
虚实的结合才是“有灵(Soul)的活人,名叫亚当”,而虚实的完美结合“达天道顺人情”。“虚”与“实”不能偏废,偏向“虚”,所谓的“人”即是孤魂野鬼;而偏向“实”,所谓的“人”即是行屍走肉。总之,偏废的结果使其“人”既不“强”也不“尊”。
以此,“该隐”之“得”或“得到的”的现实载体就是以“眼耳鼻舌身意”为代表的“尘土”之肉体,是实体性实在之解剖生理系统;“亚伯”之“虚空”或“失”的实在载体就是以“末那识和藏识”为代表的“上帝的灵”之生气,属关系性实在之藏象生命系统。两者的结合才是“有灵(Soul)的活人,名叫亚当”。
至于“……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后的人之八识之间或者“藏象和解剖”、“道心和人心”、“一和不一”之间为何会产生一系列异常的内在机制和前因后果及其解决方法的摘要,本书前面已经有了大量介绍,恭请有兴趣的读者更深入地关注那些原著。
需要提示一点,“该隐”一系对“亚伯”一系的“杀戮”,实际上就是随着人的不断成长,在渐渐完备了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内外境的盲目执着——可参考十二因缘的基本原理——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使得本来即具“藏”之特点的“藏识(阿赖耶识)”之显现或发挥作用是愈加的困难,但造成这种困难后,“藏识”反过来更是会加深“眼耳鼻舌身意”的固执(注:后续在讲到《古兰经·黄牛》中,诸如“真主已封闭他们的心和耳、真主增加他们的心病、真主把他们的光明拿去、必褫夺他们的听觉和视觉……”等“重大的惩罚”的内在逻辑,也基本是这个道理),这点可参考八识之间顺转和逆转的基本原理。恭请读者以此角度试试理解和领会“杀”的本质及其内在生成和消除机制。
但无论如何,肉体和生气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才是活人;“若杀该隐”,人就是死人,跟绝种没啥区别;赛特不生,人更是无从产生。因此,耶和华神,无论如何也要把“该隐”和“亚伯”绵延和并存下去,即便在绵延和并存的过程中依然会有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蛇”之障碍陷阱,也必须必然的要坚持这个原则。有障碍陷阱,回避是回避不了的,解决了越过去就是了,只有这样,人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否则,“上帝的灵”只能继续甚至一直“运行在水面上”,直到上帝再忙碌上一周的时间,去重造一遍天地万物……上帝才不傻呢。
在这个视野下,再回顾一下《旧约·创世纪》里描述的人的历程脉络:
1、伊甸园时期,应理解为人之生命初诞生,处在婴幼儿甚至儿童前期这个阶段。
婴幼儿是没有沾染任何的不良嗜好,更没有善恶好坏的分别心,诸如单纯、率真、率性、纯真……几乎所有这类词语都可以去描述婴幼儿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喜怒哀乐悲忧惧”统统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该哭时便哭,该笑时就笑,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哪里还去琢磨或哭或笑或不舒服的前因后果?谁见过有纠结于此的小孩子么?痛了,就哭,就喊;解除了,接着玩儿,忙着玩儿别的,该干啥还干啥!显然,小孩子最不同于成年人的特点是,他不会因“喜怒哀乐悲忧惧”而产生出别样的“喜怒哀乐悲忧惧”,更不会因此而产生什么心理负担,只依其天性的率性流露和释放,因此,人在婴幼儿时期甚至儿童前期是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自由自在的。所以,像老子、李贽才都大力地去赞美去倡导。
2、不是耶和华神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实在是人自己把自己赶出了伊甸园,而且也是必须的。
因为,人长大了,接触的事物多了,接受的影响也多了,慢慢也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了。但,少年儿童时期的人的特点很多时候是易受影响以至误入歧途(善恶树上的果子、蛇、该隐……)的,甚至外界给他灌输了什么,他就接受什么,然后再以此为标准去判断他以后要面对的事物,这个过程很多时候对个体的成长影响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当然诸如逆反性、破坏力、愚顽度……都会呈现,甚至是致命性的后果。
这个时候,父母会抛弃孩子么?当然不会!即便孩子犯了错,做父母的必须要面对,甚至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再次去尝试错误也不能拦他的场景也不罕见,否则孩子不受到教训不吃到苦头是不会回头走上正路的。这期间的错误均源于善恶好坏的分别或“该隐”的引发。而孩子,能在失败中总结教训,走上正路,则是“亚伯”起了作用。就像孟子所说的每个人都具有的人之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本质上,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内也好、外也罢,其现实的载体都是“尘土”之肉身和上帝的灵之精神的结合体。在本来面目的情况下,该隐也好,亚伯也罢,都是合情合理的——“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也即“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说于中道而离两边,或者说以“失”兼“得”,以“虚空”兼“得到的”。这样,就可以“得”得其所,“失”失其所。
3、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接近成人期,最坏的情况就是“拉麦”的出现,甚至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但是,耶和华神说了,“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而且绝大部分的父母也会选择不放弃。显然,很多孩子在历经了诸多成长的烦恼后,终有一天会幡然醒悟,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当然,后续依然还要大量的更艰难的障碍在等着他,诸如进入工作、专业、社会角色……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上述过程中,包括亚当和夏娃的痛苦经历,蛇的特点,该隐和亚伯之“得失”失衡下的救赎,以及挪亚后代之“得失”下的再失衡,以以色列人为代表的人类一次次地误入歧途……都是人类“眼耳鼻舌身意”被误导、被扭曲、被假相迷惑下的后果,这些后果基本上涵盖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愁,悲伤,痛苦,伤心、烦恼和不安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在《旧约》中,造成上述的原因统统被后世称之为“原罪”,这些“原罪”导致世尊所说的八苦统统冒了出来。如果对应起来的话,这里的“原罪”大致相当于佛说正法四圣谛中的“苦集圣谛”,也即分别心、执着意,具体为“贪嗔痴慢疑”等五毒。
因此,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不能把“原罪”做具相化的罪恶去理解,它只是“肉体和精神”或“人心和道心”或“藏象生命系统和解剖生理系统”在实现从各行其是到配合默契、从不自觉到自觉过渡期间直至完美“合一”前的一段小插曲。而针对如何渐次度过这段小插曲,自古以来的仁人圣贤都给出了许许多多解决的具体方法。每个个体只要掌握了应对自己以及连带自己成长背景的最有效方法,自然都可以重归伊甸园,毋需“赎罪”式的负罪感,只需担当起自我救赎的责任即可。而不具备自我担当时,则有上帝、诸使者圣贤、父母、师长甚至朋友去暂为担当引导。俗语说,“听人劝,吃饱饭。”
那么究竟如何去担当引导呢?
诚然,任何个体的成长,如若任其发展,则种种“得与失”均是随机出现的,在人心不古的现如今更是会走向极端。现实的生命进程中,执意妄为的该隐固然可恶,单纯神贫的亚伯也不可取,必须要使两者各就其位,提升之后,各得其所以至“天人合一”。
伊甸园时期,显然是人的初期,是远未成熟的不自觉状态下的初始之快乐。汤因比说:“只有在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后,他们的孙子才去发明了农业技术、冶金技术和乐器。”人总是要长大的,要走向成熟的。因此,任何单纯的回归伊甸园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逻辑,即是自觉地回到“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天与人不相胜也”的状态下,也即如何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以至成熟以后能够实现自觉状态下的伊甸园回归,而非不自觉的婴儿状态,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这也是人类各文化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持续实施教化的根本理由所在。
这里特举一个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关教化最完整最一般性的方法论,《礼记·礼运》:
“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
——简化到最后,即是“学而时习之”,即是“学习”。
孔子在这里,以耕地种田来讲述如何实现“得与失”、“虚和实”、“尘土和上帝的灵”、“精神与肉体”、“藏象生命系统和解剖生理系统”……的完美结合与提升(治国和修身同理),也即是实现“说于中道,而离两边”、“天与人不相胜也”的道理,再次回归到伊甸园。要实现这个自觉的过程:
一是,要有耕田的工具(礼);
二是,耕过之后得去播种(义);
三是,播种过后,不能坐等着收成或看天吃饭而无所作为,还得去耨(学),比如除草施肥之类;
四是,耨后,肯定还需去收获(仁),否则粮食肯定就发芽霉变烂在地里了,终致前功尽弃;
五是,颗粒归仓后,如若不加工食用(乐),肯定也是没切身体会到收获之乐的;
六是,仅仅一时的快乐,但不持久流畅而使身心俱长(顺),就像吃了也是对身体没啥好处一样。以此设喻,对“礼”的学习、精进和掌握,六者的次第执行及其不断提升是核心。恭请读者回顾本书前面对“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学而时习之”的详细论述。
在这个过程中,“礼、义、学、仁、乐、顺”是整个过程达到圆满的技术路线、关键诀窍或者说培养体系,缺了哪个环节,亚当夏娃所代表的人都不可能实现自觉状态下的重回伊甸园。在统筹这些环节上的自觉性或游刃有余(顺)的程度有多高,决定了破除“基路伯”或者“转动发火焰的剑”这些障碍进入伊甸园,以至“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的这个进程就有多简单。
原理上讲,总体的技术路线即是如此。而具体方法和细节上的各异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当期面临的基本约束或扰动情况,是对总体技术路线的再丰富,但各自遵循的核心原理以及基本准则是一致和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选择儒、释、道、耶、穆、苏甚至第五项修炼等等,以至其下的某个派别,都是无可无不可的事情。毕竟,人类几千年来历经了血与火的教训积累起了的各式各样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只不过在选择的时候多听听别人的建议,总不是什么坏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但最终,就像鞋子合不合脚也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一样,这是任谁也是代替不了的。因此,实现从相似的知善恶能力到与上帝们相同的知善恶能力,诸如求神、拜佛、祈祷、忏悔、假人、假物……的方式均不可行。
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
子曰:“丘之祷久矣。”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必须“学而时习之”。只不过,夫子的劝勉更为中肯和淳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关于本书及对本书内容评价的一点说明
本书:
研各家本原,究通荟萃,一是诀疑;
戒厚此薄彼,务求其正,各得其所;
追根溯源故,语拙文古,堪阻君览?
围绕“人”的本质、特点、定位、方法、工具、维护及其提升,把“仁义、克己、为己、礼、义、中庸、强大、中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率性、君子、小人、义利、异端、慎独、格物、欲、恶、善、孝悌、中医、藏象经络、科学、唯心、唯物、实在、唯识、天、地、神、鬼、易、阴阳、八卦、象爻、典礼、五行、大同、小康、起义、明明德、亲民、解蔽、寡欲、养欲、禁欲、纵欲、人治、法制、解放思想、整风文革、为人、道德、有德、无德、无为、无争、愚民、天人合一、中道、离边、出世、入世、涅槃、轮回、空色、禅、轮宝、蛇、原罪、恶魔、得失、救赎、忏悔、新人、旧人、信、哲学、理性、美、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爱国……”各式概念一并拿出来晒晒,杂陈之、还原之、井然之……
同时,基于“人之道”,相应地涉及“伏羲、黄帝、尧舜禹、文王、管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董仲舒、周敦颐、邵雍、朱熹、王阳明、李贽、毛泽东、老子、庄子、列子、文子、亢桑子、释迦摩尼、阿难、阐陀、大迦叶、世亲、弥勒、黑天、大梵天、慧能、神秀、耶和华、摩西、耶稣、穆罕默德、奥古斯丁、马丁路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伏尔泰、康德、黑格尔、尼采、马克思、荣格、牛顿、薛定谔、爱因斯坦……”所代表思想的论述、比较及其定位。
再次强调一点,本书是以“孔子、老庄、释迦摩尼、耶和华、耶稣、穆罕默德、苏格拉底”为核心进行阐述的,再依次阐述后续的流变,只是因为“孔子的思维方式”具备简洁、深刻、系统、适用的特点才以《孔子的思维方式》为题。陈述各古圣先贤思想时谨遵敬畏、尊重、求是,何敢造次!
阅读时,建议最起码也要做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再不济,也得全看完,才会有所得;若能达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境界,权当参加古圣先贤座谈会听听罢了。
切记!切记!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