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剧”:带着川剧往前冲
——看川剧《金子》,谈川剧的发展
前 言——
川剧《金子》,世所公认,代表了川剧的最高峰。站在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金剧”会成为川剧的代名词!
进一步看,川剧《金子》的最高成就,是成就了以沈铁梅为旗帜的创造班底——“金家班”。正因为有了这个以沈铁梅为灵魂的“金家班”,“金剧”才能带着川剧往前冲!
“金剧”带着川剧往前冲,首要任务,是普及川剧文化。而普及川剧文化的必要条件有六:
一、让沈铁梅触电;
二、拓宽题材出新戏;
三、移步换景现场感;
四、两个版本对比演;
五、充分包装“金家班”;
六、升级川剧文化艺术化中心。
一、让沈铁梅触电——
正如赵本山触电,救活了东北二人转,并形成了东北文化产业链;作为中国川剧文化当之无愧的传承人,只有沈铁梅能够让“金剧”带着川剧往前冲!这是因为沈铁梅的符号意义最完整也最恰当。
首先,沈铁梅是浑身是戏的川剧名家,表演功底非凡,触电就会很快成为一线影视实力派明星;
其次,以沈铁梅的身份触电,足以得到政府和媒体的大力支持;
第三,“金家班”有能力为沈铁梅量身定做影视剧本,最起码,可以将川剧《金子》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或电影剧本;
同时,让沈铁梅触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剧本题材,一定要立足都市题材、商业题材、幽默题材,可以是方言剧,但绝对不能象《街坊邻居》的家长里短和低级趣味。
2、在这样的题材观照下,川剧的很多元素可以自然融入,甚至带有后现代风格,成为一种行为艺术,如此,可以争取到更多80后的观众,80后的观众,是川剧文化普及的重要对象。例如香港著名导演徐克的《刀马旦》、许鞍华的《虎度门》,都是把京剧文化融进了现代电影,结果达到了电影与京剧的双赢。有此珠玉在前,川剧定可拔升。
3、要充分调动政府、媒体、专业影视公司等的资源,进行良性循环的市场运作,把沈铁梅从一个川剧文化符号放大为影视文化符号,也只有如此,川剧才有可能普及。
二、拓宽题材出新戏——
先进的文化观念是,川剧和电影、电视等,都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所以,其题材不应该只是从故纸堆里去搞开棺鞭尸、劈棺惊梦那一套。题材离生活太遥远,只有60年代以上的人才能看出个中趣味,川剧不衰落才怪,因为能够看明白川剧的观众,都已经在逐渐老去、死去。
因此,以当代生活、商业、文化题材入手,观照70后、80后、90后的审美选题,甚至大胆地把川剧打造成为后现代艺术(川剧的很多表演形式,如:变脸、藏刀、吐火、口条、踢金眼、高跷、帮腔、翎子功、褶子功、扇子功、靴子工、帽子功等)——在70后、80后、90后的审美情趣里,完全就带有强烈的后现代特点。比如,变脸,可以直接反映当代社会风云变幻、人性多变的一面,也可以反映频繁跳槽的职场故事等;吐火,可以表现人们生活的压力和宣泄;帮腔,可以表现人们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等等……诸如此类。
综上,通过多媒体、新题材等手段,把川剧打造成为后现代艺术,甚至创造“后现代川剧”这一新提法、新形式,是川剧文化得以突破和普及的很好出路。
三、移步换景现场感——
看川剧给人闷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现在的观众,看过若干影视作品,喜欢声色的视觉感染。而川剧从始至终,场景很少变换,很多场故事都发生在极为单调的场景(背景)里,的确使人甚觉枯燥。
因此,把川剧的背景也作为一个宏大的主角来看待,在充分理解剧本精髓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丰富背景这一川剧的主角,肯定会增加更多可看性。随着灯光、音响、视频等多媒体的介入,还应该把舞台光线、声乐等元素当作主角。这一点,川剧《金子》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而欧洲和好莱坞的影片,更是登峰造极。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唱腔,增加川剧特质的台词,就会相应减少舞台节奏和观众视觉的拖沓,使表演和观赏都更加流畅。也许,这会一定程度上牺牲掉川剧唱腔的独特魅力,但以牺牲少量唱腔换取川剧的现代流畅性,是很划算的。当然,如果我们的剧本创作和表演创作,具备更大的艺术野心,也完全可以把川剧的唱腔变成后现代艺术。
如此,川剧才会具有话剧、歌剧那样的现场感,声色上才会更加震撼。
四、两个版本对比演——
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创想。目的是让川剧的真正精髓和艺术魅力不打折扣地得以表现,深入人心。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精心选取一些有价值的川剧题材,用传统的川剧和后现代艺术的川剧个编排一个戏,共同推出,同台轮换表演。
五、充分包装“金家班”——
任何个人与团体的成功,其实是结构的成功。在政府、媒体、剧院、市场这个结构里,“金家班”的地位举足轻重。“金家班”有获得梅花奖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已经是强强整合,绝对会产生“1+1〉 2” 的艺术和市场效应。某种意义上,“金家班”既是沈铁梅的御用班底和集体智慧,更是重庆市川剧院、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的动力中心。沈铁梅作为“金家班”的核心和旗帜,在将后的宣导上,一定要注意加强“金家班”符号的整体性。张艺谋团队模式、成龙团队模式、赵本山团队模式的成功,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六、升级川剧文化艺术中心——
重庆市川剧文化艺术中心的在建,是沈铁梅艺术魅力的明证,功在千秋。
除了现有的项目定位和功能设置,重庆市川剧文化艺术中心应该升级成为“中国川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旨在把中国川剧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诸多元素有机集成,大胆创意和实验革新,使川剧的改革走在其他剧种改革的前列,同时,还通过后现代川剧的理论化、系统化、市场化,形成川剧后现代艺术产业链。
沈铁梅,应该以年轻的艺术生命,在中国川剧传承人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成为“后现代川剧艺术”的创始人,开辟“沈派川剧”!
以上六个条件,目的在于利用“金剧”的巅峰影响,集中赋予川剧的后现代艺术生命基因,唯如此,川剧不死,铁梅不沉!
重庆公民 邓 野
二零零八年三月某日
于重庆至上海航班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