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其功绩应该说是把儒学系统化了,并把儒学做为“大人之学”进行施教,所谓大人之学,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政治学。只不过是当时的政治学,与现在的政治学当然相去甚远。实际上,孔子的政治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要把日常的家族伦理予以政治化,实施“家国同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理论为二千年来的封建世袭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答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但这句话还得解说一下。因为绝大多数的人译成现代语是:“做君子要像个君子、做臣子要像个臣子、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实际上,没这么简单。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先得了解当时的语言习惯。当时这种同一个字的叠用,第一个往往是动词,而第二个则是名词。如“贤贤易色”中的贤贤,很显然,贤贤不是说贤人要像个贤人的样子;还有如“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中的老老、长长等都是同一个字的叠用。所以在这里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八个字应解释为:“(做臣子的应)把你的君王做君王看待(不管他是明君是昏君),(做君子的)把你的臣子做臣子待;这就像做儿子的始终得把父亲要认做父亲,做父亲的得永远把儿子认做儿子一样。”。凭心而论,如果做父亲的没能耐,使得儿子只有去讨饭,儿子依然会认父亲。但如果君王昏庸,搞得百姓没饭吃,你还得认他是君王,不知会有谁接受的了!但孔子要人家做的就是这样。故有句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说穿了,孔子“君君”的思想,就是维护当时在位的君王而己!
孟子尽管继承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但在政治观念上却与孔子背道而弛,孟子明确的表达出如果一个君王无能,就应该下台!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管孟子与孔子世代相距也就二百年左右,但比起孔子思想,孟子思想的进步之快,实是令人惊叹!
实际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一套东西,上古就有,并非孔子所创,到了孟子时,还是这一套,但孟子对其内涵有所发展,社会进步了嘛!到了现代,人类的社会活动无非也还是这些,不过其内涵有所丰富和革新,外延更为广泛!现在说的是社会主义的道德,有现在的道德标准。古代的道德标准自然不可用在现代的社会之中!但不知为何总有人要去复古,似乎不提孔老夫子便是不尊重孔老夫子,不读孔老夫子的书,道德就会突然消失!事实上,孔老夫子除了提出“君君”思想之外,也看不出他到底还有什么其他的杰出思想。当然,不可否定的是他兴了教,育学子三千!难道他不做这些,“仁、义、礼、智、信”就会从中华大地消失不成!
有人说,现在世风愈下,道德沦丧,应该多读儒家之书。回到经典!理由多充分啊!请问,清朝和坤可以将《论语》倒背如流,却成了个大贪官,如何解释,又请问,难道世风愈下,道德沦丧是因为人们缺乏了经典造成的吗?难道社会主义道德观里不包含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优秀的东西吗?我看不但包含有,而且还有比之过去更好更多的内容(如为人民服务、如八耻八荣等),用的是现代话,好理解。那为什么还要广大人民都去啃搞不懂的文言呢?要改变目前的社会风尚,我看还是得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从官员做起、从上层做起,切切实实共同行动起来才会有效。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利永贞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