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1000年,无人读懂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代画家张择端的杰作,距今已近1000年。据称属世界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一级国宝文物,价值连城。它是长卷式展开的水墨风俗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它是进献宋朝皇帝宋徽宗的最精心作品。据称张择端用了七年时间才画完成的。现藏于北京故宫。在近1000年间,《清明上河图》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它曾在去年(1910)“上海世博会”中国展馆展出,它的长宽尺寸被拓展30多倍,画中的人等、景物都是会动的,赶路的脚夫边走边吆喝、河边的纤夫拉着船索唱号子,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成为全馆乃至全世博会最灿烂、最壮观、对观众最给力的靓丽点,叹为观止。
但是,据知自它问世以来,至当代近1000年间,比较确切的评语却不曾有过。
根据“百度百科”搜索到的权威评语,只说:“《清明上河图》全长525厘米,高25.5厘米,对北宋晚期的都市生活作了详尽而生动的描绘,广阔而详尽地展示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包括经济状况、城乡关系、民俗风情等等。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宋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情况的形象史料。”并提到关于“清明”、“上河”两词的含义的理解,近1000年来始终是个谜。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对它的文化解读,本应该是最具深意的了,也仍然只是说:这幅画描绘了宋朝首都汴京城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主题侧重于渲染清明节的节日气氛和喧闹景象。画面上主要描绘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活动,以及乡村城市间不同的经济生活。这幅画以其对船只、桥梁、商店和风景的精确描绘而成名,被称为中国的蒙娜丽莎。本届世博会以城市生活为主题,展出这样一幅表现古代城市风光的名画,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这些评语都是大不得要领的。
所以有学者提出,要重新评价《清明上河图》,要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史相联系
最近看到当代著名文化批评论家朱大可的博客《我们需要另一次新文化运动》,他在文中提到:“我们看了中国世博馆,里面主体是清明上河图的电子模拟图,我觉得做的很聪明,实际上不知道放一些什么东西,2千多年乃至5千年的历史,而我们却不了解它,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盘点,最后找了一个讨巧的办法,就是清明上河图,它成功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风貌。关于中国的历史,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图画里的那些富商、官员和美女,都早已化成了黄土,没有人提过他们的姓名,也没有人想要知道他们。只有这个叫做张择端的画家和他的画作,被我们牢牢地记住了”。
学者的话在说:世博会把它入选参展,在表明我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太少,只能盘点出《清明上河图》搪塞展馆;对图画的观赏、领会又极不到位,无法解说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怎样的意义,观赏后只让人记住有张择端这画家和他的画作。
学者的提示往往是非常深刻的。
有文化探索者因此大受启发,认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清明盛世图”。
张择端,怎么会生如此美妙的构思呢?显然他是在领略了《老子》第80章的“小国寡民”意境之后,才全神贯注而成的,是他的智慧和理想的最高艺术表达:《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清明盛世图”。“清明” 并不指季节, 更不限指清明节或其他节日,“清明”系指政治清明,社会清明;“上河”亦不限指汴河与京城;“上河”含有“清明时世,源远流长”的意蕴,还有“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的意思,所以只画一河两岸的人文景观,繁华商市,而不画森林公园、花果山、流水行云、风花雪月;整轴画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淡雅而鲜活,繁荣而不喧嚣,自然有序而不紊;民众生活,都食甘、服美、安居、乐俗。这些全都是道学哲人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意境。画作是专为贡献给宋朝皇帝宋徽宗的,非等闲随笔,必须是自己思想的最深度的表达。当时宋徽宗是极力奉行道教、道学的,他既是个皇帝,也是一个大学者,张择端要进献皇帝的东西,一定要迎合皇帝的志趣,必然含有歌颂皇帝丰功伟绩的寓意。张择端,他的字叫“正道”,可见他也确实是热衷道学研究的,才会有这样的成就。
所以,最合适的解说词应该说:《清明上河图》表达和演绎的,是2500年前《老子》第80章关于“小国寡民”的意境,是一幅饱含人类美好感情的太平盛世图,是人世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整体协调的,最理想的和谐社会。
《老子》第80章“小国寡民”的原文是这样说的:
小国寡民:
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音相闻,
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全章按原文意译则是:
国家可以小些(不要侵略扩张),民众可以少些(如节制人口生育):可以使得,有各种百倍功效的器物不必常用;可以使得,民众热爱生活,乐生重死而少出远门;虽有车船,但少人乘坐而无所派用场;虽有甲兵,但少战争而无需陈兵疆场;(可以使得,民众生活)饮食甘甜,衣着华美,家居安定,乐于礼俗,那怕“复结绳而用之”也情愿(诚信风气好)。可以使得,各国之间恒久相安,永无往来征战之忧患,“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从政治学角度可以认为:这是老子写完《五千言》之后的结束语。是他在充分表述了“道”的6种情态10大功用之后,在充分表述了他的政治建言(大道政治25原理)之后,在表述了道德的三重境界之后,在他的脑际间悠然闪耀的一幅国家自然状态效果图。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最佳政治效果,是“以无事取天下” 的国泰民安的最优秀人文景观。它涵盖了几乎近于“国家体系”的全域,是绝对高远的意境,具有国家政治最佳范式的意义。
这样的一幅社会人文景观,在原始公社社会阶段,是一种决不可能有过、决不可能到达的社会状态。老子表述的决不是“过去时”, 只能是“未来时”。那么,这样美仑美奂的人间,在后世的漫长社会历程中,乃至当代,到达了吗?实现了吗?或者是超越了呢?我们不清楚。
但知道,自先秦历史而下至宋朝1500余年,才见过第一幅《清明上河图》。
这是画家的大智慧。然而继往来的近1000年间,它并不获得后世学者、鉴赏者的有思想深度的精彩解读,也不再有这样卓越的作品现世。显然这一片区的人类智慧早已经被荒废了,沙漠化了。
深度解读《清明上河图》,可以提起我们的很多反思:自秦、汉、隋、唐以来2000多年间,是否曾经真有过近似的社会呢?譬如“贞观之治”、“大唐盛世”什么的。
试想,如果《清明上河图》不是被历代皇家、权贵者们秘藏于深宫,而是像法国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可供百姓共赏的话,如果人们看着这幅画作而同时又能联想到《老子》第80章的“小国寡民”意景的话,它对人类心灵的启迪,对人类智慧的滋养,感悟中华文化的伟大和美,会不会非常具有文化促进意义呢?可能不会亚于汗牛充栋的儒家书本。
再可以联想到:《圣经》里的“伊甸园”、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穆尔的“乌托邦” 等又是怎么样的呢?都比老子的“寡民小国”更真实、更和谐、更美善吗?
还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我国当前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都能表述得像老子的“寡民小国”、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样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憾动民心与灵魂吗?这些都是晓有风趣的命题。
特别有意思的是,近几年来的重庆人,他们正在建设“五个重庆”, 正在走“共同富裕”路,是否他行正想以“小国寡民”为范式,以《清明上河图》为标准呢?或者一定要如何超越呢?有趣啊。显然,重庆人的智慧认知和行动即是对《清明上河图》智慧的典型复垦。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