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儒学(四)——真正的尚武精神
2011/10/8
在有些国人眼里,儒学是柔弱、消极、保守、束缚、禁锢、愚民的代名词,因此把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受辱的原因都归罪到儒学身上,实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他们妄称为炎黄子孙!他们一点都不去了解祖先的文明,探究祖先的历史!其实有时被异族侵略、欺辱还算不了什么,最可悲的是贬低自己的祖先,歌颂外族敌人。
孔子继承了春秋以前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又传承到今天。儒家思想文化代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跨越了五千年历史。我们祖先不但有优秀的道德文明,也有积极的尚武精神!
《礼记·内则第十二》记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在我国西周时期,男孩子一出生,就要在产房门上左边挂一张代表武事的弓作为他来到人间标志,三天后要行射礼。那时候弓的重要性类似于现代的枪。《礼记·射义第四十六》中解释这种“射礼”: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男孩子出生以后,要让射人用桑木之弓射出六只蓬草之箭:一箭射天,一箭射地,四箭分射东南西北,表示敬天敬地,威服四方。有天地四方的雄心大志,乃是男子分内之事。所以一定要先立下这样的雄心大志,然后才敢享受谷物,这就像是先干活后吃饭一样。这个记载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尚武精神之强烈,作为三千年后的炎黄子孙,我们是不是应该汗颜呢?
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提倡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就是射箭和驾驶战车,是当时最重要的军事技能,孔子把它们作为儒家弟子的必修课。《论语·颜渊第十二》第七章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二十九章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孔子说:仁德的君王治国七年,民众都懂得作战打仗。 三十章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说:对百姓不进行作战训练,是在抛弃他们。因此很多污蔑儒学不尚武的谣言不攻自破,事实上历史很多兵家都是儒家弟子,如诸葛亮、张良、关羽、刘伯温、岳飞等。
“尚武精神”在一般人眼里,就是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一种原始的野蛮的博斗。为什么说真正的尚武精神在儒家文化里呢?那是因为儒家尚武是以暴制暴,是为了“止武”,有个仁德天道在那里!“武”字由“戈和止”组成,本身就是止武的意思。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己而用之,恬淡为上” 很好地注解了儒家的尚武精神。《孙子兵法》里对指挥官的要求是要具备“智、信、仁、勇、严”指的就是儒家品行。
《礼记·中庸》:“知、仁、勇者,天下之达德也。”《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另一面就是“勇”,所以圣人说:“仁者必有勇。”一个懦夫是不可能成就君子之道的,儒家提倡的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是一种死守善道、刚毅勇健、勇担重任的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谓在冰雪严寒的恶劣环境中,才能真正显示出勇者意志的崇高坚定。这种精神力量发展到极致,便有了“杀身成仁”的大节大勇和令人心潮澎湃的“武士精神”!一直回荡在几千年的历史长廊中!
孟子把“仁勇”精神升华成“浩然之气”说,指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至大至刚”的阳刚之气,正体现了尚武精神的“尚力”本质。故孟子又说:“夫志,气之帅也。”一个充满“浩然之气”的大志之人,即具备了孟子所谓的“大丈夫”人格。毛泽东将孟子的“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称之为“豪杰精神”,并深深推崇,说:“吾之意与孟子所论浩然之气及大丈夫两章之意,大略相同。”
儒家的尚武精神有很深厚的民本思想和天道观念,远超出皇权官权的限制,有很强的革命精神。《孟子·万章下》有云:“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直接表达了儒家的暴力革命思想。儒家暴力革命论来源于《尚书》中的“伐无道”思想:所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所以有了汤王朝的建立;所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因而有了周朝八百年。《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曰:“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齐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提倡的忠君,指的是施行仁道的君王,而不是失道君王。
因为儒家有“士可杀不可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死守善道,不离须臾”“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傲立于天地间的独立人格及敬重天道的侠义精神,当国内有暴君专政、独夫当权时,儒家思想提倡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对偏离儒家仁政思想轨道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进行矫正,对严重不符合儒家仁道观念的君主进行诛杀。这种对无道昏君可以暴力诛之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起义和革命。“诛乱除暴”,“解民倒悬”在每次的朝代更替中都具有神奇般的号召力,直至在近代的革命大潮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有学者说:“革命论是儒家的传统论说”。有人说毛泽东是中国近代第一大儒,确实如此!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