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读《老子》第1章的现代价值
文化探索发现:《老子》第1章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2个字,从2300余年以前的庄子开始就被误读了,譬如被误读成:“道”若可以称道,便不是那永恒的“道”;“名”若能够名说,便不是那永恒的“名”。 被误解为:“老子指出了:道是不可以认知,不可以名说的”。 于是造成了严重后果。当今21世纪的老子研究,必须首先对第1句以及全1章给出正确的解读,才会确有成效,提升《老子》的现代价值。
第1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正确解读,应该这样:
1)道,是可以知道的,可以认知,可以命名,可以表述的,但不是时下大家经常说的那样的道;它有其名,是显然的,可以阐明的,但不是时下大家经常说的那样的名。
(道,时隐时现,似无似有),“无”,是说我们并不准确知道天地元始的由来;“有”,是说我们确实知道万物都由其母体所生发。
(所以我们)从经常隐去的“无”,可以感悟到“道”的玄妙变化;从经常出现的“有”,可以感悟到“道”在萌生万物。
这“无”与“有”,或“常无”与“常有”,都是同出于“道”的称谓,确实很玄;这种玄,玄之又玄,正是那一切学问和生命奥秘的源泉。
2)然后可以延伸领会:在其中,老子指明了3个要点:
1“道”是可以认知的,可以表述的;
2“道”在“无-有”之间循环运作的功用,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死成败;
3“道”是生命学问、一切学问和幽玄奥秘的源泉。
这样作正确解读,可以提升《老子》的3点现代价值:
1)依据这样的入门感悟,则可以比较轻松地读完81章,发现:可以按4个与政治有关联的主题对《老子》作新意的解读,并有好些难题几乎可以迎刃而解:
在“圣人之治”题下解读28章,发现:老子是主张“大道政治”的,而“无为”观,只是其中的一个观点;老子曾给“政治”下过定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表述了“政治25原理”。 25原理中涉及到民心、民生、道德、税赋、刑律、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
在“大道之理”题下解读14章,发现:老子表述“道”有6种基本运动情态;“道”有10种基本功用;老子认为“道的功用”是一切政治的必然的原始依据,于是确立他的“政治25原理”。
在“圣人之德”题下解读2章,并解读有联系的其它若干章的一部分。发现:老子给道德下过明确的定义;道德有着高低不同的三重境域(比于赤子、上善若水、效法天地);老子主张:国君应该以圣人之德治世,以圣人之德制立法令,以圣人之德引领民众自生、自化、自为、自宾。
在“老子的道学方法与态度” 题下解读8章,发现:老子表述了5种道学方法或哲学方法,譬如:强为之容法、虚极静笃法、为道日损法、以身观身法、为而不争法;老子也对当时的浮躁学风提出过郑重的批评。
其次,还有大约18-20章,是老子表述关于时弊、关于用兵、关于法治等几个题材的。再其次,还有一些属于表述其它哲理的,或者目前仍不容易领会的章句。
这样一来,在比较轻松地读完81章之后,发现对老子其书、其人就比较清晰了。《老子》原来是一本有完整文体结构、有鲜明中心思想的伟大杰作,并非如个别人(如梁启超)所说“那是伪书、那是多人共同完成的文集”什么的;也不是只为了论道德而作的“道德经”;也不止于是哲学巨著。最准确的说,它首先是道学巨著,比哲学更高个层次;或者说它是哲学政治学,或道学政治学吧。老子其人,是积极在世的、热衷道学政治的大智慧,老子是主张大道政治、圣人治世的,他特别重视通过关心政治以关爱民生。老子是道学的创始人,而不是道教的创始人。
2)在对老子其书其人比较清晰之上,再去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乃及宋代的程、朱、陆、王们,发现:老子的道学理论是清晰地成为一种文化认知体系而呈现的。
在这其中,老子的“道”就如一座广厦的主体建筑,孔孟儒学、黄老四经、法家、道教、佛教、周易、医学等则是必须的批搪与装饰材料。等到室内、外装修基本完工了,就可以“大厦进眷志喜”了。这座安顿国家民族生命的、安顿民众生命的精神广厦,就是老子所称的“天下神器”(精神部分)。这精神部分的行为表达,劳动、建设、生产、生活,就创造出五彩缤纷的社会形态。
所以进一步认知:大中华传统文化,是以道学为智慧原点为纲领的,以儒学、“黄老”学、道教、佛教、墨家、法家、兵家、医家等为科为目而展开,然后又全都以政治学或社会生命福祉为归结,而经世致用,这是一个蔚为大观的道学文化体系。《老子》是描述其体系的底本,后世大中华民族的一切智慧学问,尽在这一壮观体系之中。
如果各家各派的理论,从来就没有对于“道”的基本遵循,这种文化精神体系就不可能构成。这个体系本来就存在的,只因两千年间对《老子》道学的研究实际陷于困境之中,才引出许多“两千余年的怪现象”。
3)《老子》第1章关于“道”的3个要点(“道”是可以认知的,可以表述的;“道”在“无-有”之间循环运作的功用,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死成败;“道”是生命学问、一切学问和幽玄奥秘的源泉。)都获得了现代科学的认证。
1爱因斯坦相对论发现了最著名的定律,叫“质量-能量守恒定律”, 用数学公式表示则是:E=MC2 (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为3×10^8m/s,这说明减少质量,可以使能量增加;也可以通过减少能量,来创造物质)。
现在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释老子关于“道”的第2个要点:当C代表极高运动速度(近于光速) 这时,等式左侧的能量E无限大,右侧的物质M已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 当C代表极低运动速度(近于0) 这时,物质M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 万物,金刚石等);当C代表一般低速和一般高速的运动这时,M是那有滋有味有情的果蔬五谷、乌兽虫鱼,这时的E、M、C就是可丈、可量、可计的整个现实世界。天地之间万般的物类、万般的生命,就是这样从无到有、由生而死的,循环永恒的。
于是可以说了:爱因斯坦的物质能量守恒定律E=MC2,反映的是老子的“道”在“无-有”之间永恒循环运作的功用。
或者说:爱因斯坦的E=MC2就是老子的道的数学表达。
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指出:“整个有机界的发展史和个别机体的发展史之间有着惊人的类似。”,“随着第一个细胞出现也就提供了整个有机界形态构成的基础。”还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重要因素是在于与其周围的外部自然界不断的新陈代谢”。二十世纪生命科学的继续发展,为这种认识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有力证据。
现在明白了:恩格斯说的那个“有着惊人的类似”的因素、那个蛋白体、那第一个细胞,在2000多年以前,在老子所处的那个世代叫什么呢?老子把它叫“道”,叫“众妙之门”。
于是可以说了: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近现代的科学知识作出的归纳,也就是老子运用“为道日损法”( 道学研究五方法之一)所认知的“道”。
3现代生命科学关于生命基因(恩格斯所指的蛋白体)的研究,发现:一切生命物都起源于一个细胞;而种胚细胞几乎都是园形的,外周是稀薄的胞浆,中心是结实的胞核,可以视为是地球(包括大气层)的缩影;胞核内有一个特殊的蛋白体,蛋白体由一条长长的蛋白链首尾吻合而又复折迭的团园体,就是孟德尔发现的染色体;一条蛋白链由两条多肽链并行而又扭转结伴而成,两条肽链依靠高能磷酸键偶合成四种核苷磷酸对,由带正性生物电势或负性生物电势相互吸引而达成稳定,就叫基因DNA;DNA上的四种核苷酸又是由多种物质元素和小分子构成的,并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位置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生命信息密码;对基因密码的人工破译,近些年已发展为世界性的庞大的基因工程,再又导致生物克隆技术、转基因食物产业的发展等等。然而这些生命信息或密码之多,乃至无限,人们的科学方法绝对不可能将其全部破译。
于是可以说了:现代人关于生命奥秘的大量研究,仍然处于2500余年以前老子断言的“玄之又玄”状态;道是可以认知的,但不尽可知,亦无需求尽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