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破解白话道德经第1-62章

无极 · 2011-10-13 · 来源:www.1911.cn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新译]
道可用来说的,不是通常的道;名可用来命名的,不是通常的名;无名是人们还未认识的,有名都是被认识的,名是辨别事物的基础。通常,心胸宽广无私的人都看得比较远;心胸狭窄只为自己的人都环顾眼前。同样是观察,深浅有别,对事物的观察,就看大家怀着什么样的态度了。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新译]
天下没有绝对的完美也没有绝对完好。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等,也一样都只是相对的,这是常识。所以,理智的人是知道不可为的不为(无为),不为小事与人辩解、争吵,身体力行(不言之教是身传言教的身传,行不言之教按现在的意思就是实践),一切都很自然,该是怎样就是怎样;做事不要有私心、更不要欺世盗名,无所谓得也就无所谓失。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新译]
不以财分人(以财分人叫做贤),使民不争;不以贵、难得计物,使民不抢,无私能使民不乱。所谓圣人的怡情养性是虚心、多学、不逞强、广积德;育人当以不讲心计,不贪欲是也。做人不过是知道厉害不敢、不为而已,有如此境界则没有什么解决不了问题矣。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新译]
要说道的力量,是用之无穷,精深广博,就像是万物所归。它能锉锋芒,解纷扰,给你荣耀进入你的尘世。多精妙的道啊,似非而是却在天之先(自然是规律运行结果)。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新译]
天地自然,从不把万物当回事;圣人钝拙,从不因纷说而较真。天地人间,不就如风箱一个?见如空空而不竭,动则就要呼出。多言嘴贫出语不祥,不如不说。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新译]
不灭的胸怀,犹如神圣母性。母性的神奇,当比喻是天地来源。宽广的胸怀啊,看似飘渺却很实在,用之是无拘无束。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新译]
都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久,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自我繁育)就不存在自灭,故而能长生。所谓智者有率先精神,能置身度外,不就因为有一个无私的心地吗?所以,他成就了他自己。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新译]
美好的品德如水一般。水的特性就是利万物而不争,能洗去众身污垢,水的美德几乎可以说就象是道。与德高者同住其心地也美;与德高者同处其言行也合符情理,理事从德政通,行动要以品德为指南。一个人只要能做到不争,就算是很完美了。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新译]
一味自满,不如到此为止;总惦着牛角尖是不可能持久的。金玉满堂,不可能长守;富贵骄横将咎由自取。适可而止,永恒的规律也。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新译]
想要营用(实践)与意识(思维)合一,不无偏差吗?再怎么专心致志能如同婴儿般不受任何影响?要想从心灵深处清除杂念能做到心中无瑕?爱民治国(古为城),能不可为的不为行么?心智大开就能滥改文字,乱下议论?再明白能完整明了?生出来就要养育,生不要有理由,养育不要有目的,长大也不要仰仗,这就是最美的心怀。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新译]
辐条承拉而成轮,说轮可忽略辐条视其无,轮有车之用途;泥和成器,说器可忽略泥视其无,器有皿之用途;凿门开窗成为室,室忽门、窗视其无,有居住之用途。相对说,有是从无做到,有要尽其效(与意愿相符合的效果),无要尽其能(发挥功用)。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新译]
色彩缤纷能让人模糊(炫耀刺眼);杂乱声音能让人耸听(高调非凡);花样口味能让人挑食(断章取义);跑马猎取能让人心野(野心勃勃);见难得之物能让人奸诈(瞒上欺下),为圣(学术文人)者切忌做表面文章,要实实在在而不是装模作样。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新译]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上尊下宠,宠在下,出乎意料的是谓惊,惊有惊喜也有惊恐,得宠是意外的欢喜;失宠得辱也是意外的可怕,这就是所谓的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之所以有忧虑,因为有所感受,没有了感受又有何可以忧虑的?难能的是忧虑天下苍生,如同融入天下一般;感情是现实的天下,如同天下苍生的依附。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新译]
眼观不到叫无色;耳听不见叫无声;手摸不着叫无形,此三者无从突显其一,权当是浑同一体。这种大不着边际,小不能不明,茫茫然没有名(不可以名),却能复原事物初始状态(无名万物之始);这种无形的状态,无物的形象若隐若现,面对着不见其首,跟随着也不见其尾。倘若执着事物原有的规律,定能把握现在的一切所有。了解、认识事物的起始规律性是对道的纪述。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新译]
自古,客观的人总是洞彻事理高深莫测。他不认为事物不可知,所以知识渊博无以形容;行事谨慎如履薄冰;深谋远虑防范四方;端庄肃穆受人崇敬;温文尔雅不计前嫌;诚实厚道不装模作样;胸怀宽广容天下难容之事;通情达理气质浑圆 。浊水静置能不澄清?安稳岂能一点不动?坚持客观对待事物的人是不会自我满足的,一个人只要不自满,新的成就将无可阻挡。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新译]
太空的安详寂静,是万物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的基础。回望那万物众生,各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根源。究其根源,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安然从容的,使命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必然。尊崇客观必然才是明智举措,不尊崇客观必然的任何妄为都将是一场灾难。尊崇客观必然才能有气度,有气度才能无私心,无私心才能处事周全;处事周全就是服从自然,服从自然就是按规律办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经久不衰。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新译]
最高境界的人不是只执着于知道的,而在乎的是从没有中发现;其次者,见事都大加赞美;再次者,见事都害怕;更次者见事都反对。认为可靠不足为奇,要善于怀疑,稳妥的是言合于意。倘若如此,到了功成名就时,大家都会认为很自然,唯你莫属。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新译]
天下大乱必然要天下大治(仁义不允许天下大乱);认识飞跃一定匡正伪诈横行(匡正伪诈智慧出);六亲不和自然导出上敬下孝;国家昏乱肯定会有人拨乱反正。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新译]
根治上层巧取豪夺(反对腐败),比给百姓好处胜百倍;根除背信弃义(做到公正),人民则复归上敬下孝;清除诡诈奸佞,则天下太平。这三者仅只是表面现象有所不足,所以还必须在认识上做到纯朴归真,无私无邪,明辨是非才能免于忧患。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新译]
恭谦与曲从能相差多远?好的与差的,又有多少差别?人们对威严的曲从是不可不屈,自古以来就没有个尽头!大家吵吵嚷嚷,如圈养三牲,入春的萌动。我却独自淡定似乎是不好的象征,傻愣愣不如初生幼婴;失落的无有可归。大家都觉得很满足而我独自失落,似乎我是世间最傻的一个人。一般人都认为自己很明白唯独我深陷迷惑;一般人都认为自己很知晓唯独我心烦不解。泛泛啊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飘飘然永无止境。世人皆以获取而满足,唯独我看不起而鄙视,我与人不同的是只看重日常安居乐业的环境。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新译]
可以看出,好的品行一定是遵从自然规律发展的。规律不同于平常事物,说它难以捉摸却很形象实实在在;说它深远莫测却很有活力,具有秉性,真实自然。自古它就被人类所认识,用以观察事物的发生发展。为什么可以知晓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就是我们把握了规律。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新译]
完整一定不会是顺直的,矫枉才能反正;低洼小坑容易自满,破旧才能立新;知足不需要很多,贪得自然沉迷。所以,理智的人总是坚持效法天下(唯物主义),不自以为是,看清事物;不自我张扬,功效卓著;不小瞧自己,成就非凡;不妄自尊大,经久不衰。只要你坚守与世无争,天下人与你也争不起来。古之所谓“曲则全”并非一句空话,确实是个完整的定义。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新译]
别小看自然力量,但暴风刮不了一时;骤雨也过不了一天,是什么规定它们如此这般?是天地。天地的规定都无有长久,更何言人为。应该说,按规律办事就叫做道,以品行为行动指南就叫做德,违背规律者终究要被规律抛弃。按规律办事规律总顺从着他;能崇尚高品行,恩惠总眷顾着他。同理,凡违背规律,损天害人终将要走向灭亡,大家都说知晓,就有人背道而驰。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新译]
抬着脚跟站不稳,跨着马步进不了。自以为是无法完整看清事物;自我张扬从来就不会有效果;小瞧自己难有成就;妄自尊大不可能持久。按规律理解,这都不过是过为己甚的拖累罢了。上述种种不良习惯,理智的人应该坚持克服。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新译]
自然的演变过程先是天地的出现。寂静空旷,没有约束,无法更变,循环往复,永不疲惫的运动就是天地的基础。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就号称为道再给它起个名就叫大吧。大就是往返,往返就是永远,永远就是不停的转。因此,我们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世间四个大,人是其中一个大,人顺着地,地顺着天,天顺着道(规律),道(规律)全然听凭自然。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新译] 
重可压轻,静可治躁。之所以人们远行总要带上一大堆行李,除了显示高雅,更重要还因为要防范未然。无奈,这世上的强人常常因为自己强大而瞧不起别人。小瞧别人终将动摇自己的根基,轻浮必然要失去强大。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新译]
谨慎不留痕迹,好话挑不出毛病,算计不需要筹码,守口无栓梢也无法打开,心结没有绳束而难解。高人之所以理智,通常总是以助人为乐,从不排挤人;一般都是好心纠正错误,虚心接受批评,这就是继承和借鉴。所以,心地淳厚善待人者总是难以待人的师长,不善待人的人总是善待人者的师从。不尊敬师长,不爱怜师从,即便智慧聪颖也只不过是个糊涂人,道理精湛。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新译]
知道阳刚却表现阴柔就像天下的小溪流。天下的小溪流,一般的品行必须坚持不离,如同提孩一步步扎实。深知清白高尚却要混同于黑是效法天下。效法天下,一般的好品行要坚守不能有差错,如同融入自然混元一体。知道荣尊却屈守卑微叫胸怀天下。什么是胸怀天下,德高望重,返朴归真。朴斫之材可为器,理智的人用它可以统帅,裁断自如。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新译]
把要得到的天下占为己有,这是不可能的。天下自然神圣,不可以这么做,也不可能做得到。这么做必然失败,即便得到也一定要失去。理智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不能做的不做(无为),因此就不存在失败也没有失去。对待事物,有深思熟虑,有随随便便;有通情达理,有吹毛求疵;有因势利导,有反应迟钝;有充分准备,有拖拖拉拉。所以,理智的人必须坚决防止极端,不虚夸,不骄纵。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新译]
按规律事奉统帅的人,是不以兵力征服天下,用兵会有回报的。大军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兵荒马乱,凶年征兆。高明在于达到目的而不是倚强凌弱,瞄准目的就不会妄自尊大,不会自以为是,不会骄横跋扈;为达目的用兵是不得已手段,千万不要逞强。事物能成长壮大就必然要走向腐朽,这是不符合规律的,不符合规律就一定走向灭亡。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新译]
所谓兵,不祥东西,兵戎相对是不良习惯,理智的人一般不采用。明智者位居在正,用兵的人则位居在旁。兵是不祥之物,不是明智方法,只不过是不得已的出手,要坦然相对为上策,即便胜利也不是一件好事。喜欢用兵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人是无法赢得天下。喜事光明正大,丧事不从人心。谋者居正,武者在旁,用丧礼对待战争,杀人众多要以悲痛面对,打战胜利以丧礼相待。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新译]
一般說规律本无名非常原始,看起来不怎么样,可天下没有人能使它臣服。大家若能把规律,万物一定将归顺着他。天地自然降甘霖,人是无法制衡的。事物一旦被你把握你就有了名,此时,你就得到此为止,适可而止无往而不胜。理解了规律来自于自然,就不难理解川江河流归大海的道理。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新译]
能把握人的人足智多谋,能把握自己的人英明特达。胜人者在于势,胜己者在于才。知足的人自满,量力而行的人有志,自知之明的人持久,置于死地而后生的人不灭。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新译]
自由运转的规律,它是可以把握的。万物赖以生长无法推却的规律,其所造就任何结果是不要有任何的理由。从护养万物却从不自居其主,也没有任何要求来考察,规律可认为形小名微;就万物归附而不当其主解释,规律又可认为是形大名扬。规律之所以从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称其大。
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新译]
把握规律运行特性,天地自然是通行无阻。所谓通行无阻,就是安全无害和顺。欢愉之余,一旦从规律里走来就会觉得它是非常平凡,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用起它来却是无有穷尽无拘无束。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新译]
想要收紧,必先要张开;想要削弱,必先要强大;想要废除,必先要兴盛;想要获取,必先要付出,这是小小的道理,柔弱可以超越刚强。鱼脱离水不可以生存,国之要害是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新译]
按规律就是不能为的不为(它不对特定事物而为)相对(所有事物)说它又是无所不为。大家若能坚持按规律办事,万物将造化与你。任何随心所欲都要安守本分,安守本分就不贪,不贪就不动心,不动心自然安宁。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新译]
上(浮,表面)德不是德,惺惺作态;下(沉,内在)德才是德,本来面目(所谓德与身相称的属性,上德沉湎虚华外在表现,下德真实体现内在属性)。上德不能为不为虚伪不会有作为;下德不能为不为自然必有作为。同样,虚伪的亲近是不亲近、虚伪的情谊必有目、虚伪的礼节不能接纳,要随手扔去。所以,违反规律就是忘却使命,忘却使命必然众叛亲离,众叛亲离没有情谊可言、没有情谊可言也就失去礼的规范意义。所谓礼不足以忠信(“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祸乱产生的根源。所谓先知违反规律性,虚妄至极,愚昧之源。凡大智的人都是实实在在不装模作样,去伪存真。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新译]
看的到的成功无一不顺应规律而行,天顺应规律清明;地顺应规律安宁;生命顺应规律有活力;川谷顺应规律充盈;万物顺应规律成长;侯王顺应规律太平。凡违反规律,天无法保持清明要裂;地无法保持安宁要荒;生命无法保持灵性要绝;川谷无法保持充盈要涸;万物无法保持成长要灭;侯王无法保持太平要废。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之所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不就是以贱为本吗?难道不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无须赞美,不成琭琭贵如玉,也可落落贱如石。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新译]
违反规律必定要被规律所毁(改变),用道就是顺(弱者顺也)其自然(按规律办事)。天下万物不管形式怎么改变都是有(已知的,万物之母)产生有,然天下万物(已知的所有)却都是从无(未知的,万物之始)产生有。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新译]
上等才智听道,积极践行;中等才智听道,一知半解;下等才智听道,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说明道。对道的议论有明明白白说成深藏不露、有前进说成后退、有正常说成反常。上(表面之)德极其狭窄,说的反而理屈;高德总觉得不足,树德反而要隐瞒。质朴纯真钝拙,大方无边角;大器晚成,大声响短;形象无形,道隐无名。只有道,能给予你,成就你。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新译]
道(规律)是一个系统(整体),这个系统体现着刚柔两面(对内制约,对外服从),大系统可以分成小系统,万物就是一个大系统。系统运行规则都是小的(以阴柔一面)服从大的,大的(以阳刚一面)制约小的,讲求自然协调。令人难堪的字眼不过孤、寡、不谷,而王公偏偏就用这些来贱称自己。任何事物不是减损(自己不需要的)反而相对增加(自己需要的),就是增加反而相对减损,人家这样教我,我也这样教人。暴虐自我结仇死无其所,我就是以这句话教做人的。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至柔,能够融(阴、水、柔遇阳、遇火、遇刚融化)入天下至坚,而且没有无法进入的地方。知道不能为不为有益,身体力行。不能为不为的益处,就是见不及立马上赶上。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气和生命哪一类算是要紧?生命和钱财哪一类算是可贵?得和失哪一类算是害?只要喜好什么都要不可能,多占必被覆灭。所以说,知道满足不算屈辱;适可而止不会有危险,能长久平安。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规律成就(道成不满)从不满足,它的作用是有功(所向无敌)而无害(挡道者毁);规律充实(道盈不泄)从不外泄,它的特性是坚强有力。规律公正从不牵强、规律灵巧见事行事、规律明辨应对无言(道用公正、灵巧、明辨)。静可以去躁,寒可以解热,太平安定是天下纯正恬静的表征。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天下太平,马匹是用来耕地的(前人马匹主要用以耕地);天下纷乱,战马进出郊野。祸无不是因为不知足产生;怨仇无不是因为占领(扩大领地)造成。只有知道满足才是最高明的,永久太平也。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有人不走出门就能知道天下的事,不望窗外就能明白时节的运作,也有的人是经历的越多却反而知道的越少。之所以理智的人不用行动去认识世界(认识在于思维),不用眼睛去观察事物(观察在于思想),不能为的不为去成就(成就在于按规律行事)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学问是与日俱增,规律使然是一天天磨耗,磨了又磨,直至不能为的不为。不能为的不为不是不为,权当世上一般无烦恼之事,事事纠缠则无法立足于世。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通常是没有私心,百姓的心就是他的心。善良的人,我们善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们也善待之,这就是心灵之美;诚实的人,我们信任他,不诚实的人,我们也信任他,这就是心地诚实。圣人面世,吸纳的全都是世人的通常之心,百姓就是其耳目,圣人皆如孩儿而受之。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破译]
人类从出生到老死,能够直到老死的十个仅占三个;一出生就死的十个也占三个;出生后中途异常死亡的十个还是占三个。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生存的代价太大了。据说,善于保护生命的人,行走要不遇野兽猛虎;当兵要避开枪林弹雨,也就是说(只要不断增加知识,把握规律)让野兽无从投角,猛虎无从施爪,刀枪无从游刃。为什么?尽量避开死亡威胁。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破译]
事物总是依规律发生,顺自然成长,按属性表现,和外在条件(环境)成就。这就是万物无不尊崇规律崇尚自然的缘故。规律之所以被尊崇;自然属性之所以被崇尚,皆因为它们对待万物从不横加干预而是遵循自然。事物依规律发生,顺从自然成长,就是说生要养育,成长起来就会强盛,既要抚养就要庇护。生不要有理由,养育不要有目的,长大也不要仰仗,这就是最美的胸怀。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破译]
天下的开始就是万物的基础。能接受基础的现实存在,就不难理解万物;能认识了万物,反过来尊崇这个基础,一生都不会有危险。克制锋芒,严禁走巧径(钻牛角尖,投机取巧),终身没有愁苦。显露锋芒,自找麻烦,终身无药可救。洞察细微叫精明,坚守柔和就叫强。锐气反用来洞察细微,不会给自己招来灾难,这就是自然协调。
第五十三章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破译]
一旦认定按规律办事,唯独考虑的是怎样运作。大道十分平坦,而人总喜欢捷径。朝过(甚极为过,超过,太过)岁除,田过(田不当田用)荒芜,仓过(仓不作仓管)空虚。佩饰文采,横挎利剑,满足于吃喝,炫耀财富,这叫做装腔作势(欺世盗名),非规律使然也。
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破译]
懂得用剑的人是不轻易拔剑的,勤于持奉的人是不轻言放弃,祖辈是用祭祀延续不止。个身修守,美德纯真;全家修守,美德充实;全乡人一起修持,美德可以久远;城邦的人共同修持,美德富甲一方,全国的人共同修持,普天尽显美德。因此,以身比身,以家比家,以乡比乡,以邦比邦,全天下比来比去,这就是我们怎么能了解天下的方法。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破译]
浑厚之德,犹如初生婴孩,毒虫不螫,猛兽不伤,攫鸟不掠;骨弱筋柔紧握拳,未知阴阳交合而痉勃,精气充沛;整天哭啼嗓不哑,和调至极,知和不变叫做常,知常久远叫做明,有益生命叫做祥,用心行气叫做强。物当壮时却老,不合乎规律,不合乎规律早衰也。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破译]
知者不必多言,言者不知。克制锋芒,严禁巧径(钻牛角尖,投机取巧),锉锐气,化纷扰,和同规律融入尘世就叫做紧密一致。就是说得与不得不可以分亲疏、看利害、讲贵贱,因此赢得了尊重。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破译]
以公正治国、以旁门用兵,以不扰民获天下归附。怎么才能知道是这样?根据是,天下的避忌越多,人民就越贫穷;人民的要害越多,国家越是深陷混乱;人们越是使巧,邪门左道就闹得越凶;法令越是森严,盗贼也越多。所以,圣人常说:“不可为不为,民则自我造化;安详清净,民则自然公平;不扰民,民则自然富足;无私无欲,民则自然淳朴”。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破译]
主政清悠,其民自由淳朴;主政苛察,其民重负不堪。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什么最让人觉得厌烦,不中正也。中正的负面是奸佞,善良的负面是淫邪,人之所以走上邪路,只因为学识鄙陋,粗俗浅薄习惯罢了。真正的圣人是中正不阿,刚强不屈,率直不纵,荣誉面前不骄横。
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破译]
治人听凭自然,无不是因为小气。只有小气,才能打造成才;打造人才就是不断积德;不断积德则没有什么不能克制;没有什么不能克制就是别让人厌烦;不让人厌烦,就有了国家,有了治理国家的基础,这是长久之计。所以能根深蒂固,就是要有长远的眼光。
第六十章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破译]
大国治理,如同小烹,只要按规律管理天下,一定是鬼将不鬼。不是鬼将不是鬼,而是鬼伤不了有认识的人。不单是鬼伤不了人,圣人也无法伤人。只有这两者不再伤人,才真正表现为归真反璞。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破译]
作为大的邦国一定要懂得身居在下,天下之母,汇集天下。母柔就是以静制刚,选择柔静就是忍让甘居在下。所以,大邦刚小邦柔,宁愿选择小邦;小邦刚大邦柔,选择大邦。之所以按照柔静方式去追求,去获得,大邦不过是想吞并增加更多的人;小邦不过是想争取多统治一些人。大邦、小邦各有所谋,关键看是否忍让甘居在下。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破译]
规律,万物之迷,善良的人视如珍宝,不善的人也借以庇佑。赞赏的话可以赢得尊重,良好的行为有更多的人接近。人虽有不善的人,怎么可能会放弃规律行事?所以拥天子,戴三公,即便是拱璧的驷马高车,还不如让他们遵循规律之径。自古所有能按规律行事的人,不都是因此得到满足,即便过失也可以免灾,所以被天下所珍惜。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8.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