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新议《论》之“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学而》的第一篇,《学而》又是《论语》的第一章,后来《学而》就发展成了《论语》的代名词,故有诗云:“邻壁嘲啾诵《学而》,老人睡少听移时。”足见这段话在论语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
用现代汉语的语法来比对这段话,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些宾语。如:“学什么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做什么”,“ 人不知什么而不愠”。要想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不仅要知道被省略的宾语是什么?还就要弄清楚其中一些词的基本涵义。
在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之前,首先要明确这句话中“说”和“乐”这两个字的发音。唐代的陆德明在《音义》中写道:“‘说’音‘悦’,‘ 乐’ 音‘洛’。”能明显地体会到,其中的“洛”音是方言,直到现在,我们也经常能听到这种读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lè音。
我们先来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文》是这样解释“学”字的:“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原本是“斆”,小篆简化后写成“學”,这就是学字的来历。这里的“觉悟”并不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觉悟”一词,而是“学,觉也,悟也”,因为在《说文》中,“觉”与“悟”是相互解释的。本义是理解,明白。班固的《白虎通义》中这样写道:“学之为言,觉也,悟所不知也。”其中的“学”字,也讲的是它的本义。
《说文》是这样解释“习”字的:“習,數飛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數飛也。鷹乃學習,引伸之義爲習孰。”“习”的本义是像雏鹰学习飞行一样,多次的飞。引申的意思是练习熟练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练习熟练了做什么?鹰把飞行练熟了是为了飞的更高更远。我们把学到的东西练熟了是为了做什么?这里并不只是说学习这个动作,还强调的是学习的目的。
“时”这个词,是放在动词“习”前的,通常我们把这个位置的词统称为副词。《说文》是这样解释“时”字的:“時,四時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時,四時也。本春秋冬夏之稱,引伸之爲凡歲月日刻之用。”由此可知,“时”的本义是一年四季,引申之后的意思是“经常,时时刻刻”。并没有出副词的范围。
“说”同“悦”, 三国·蜀汉的谯周说:“悦深而乐浅也。”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内曰说,在外曰乐。”由此可知,“悦”与“乐”都说的是高兴这个事儿。前者是发自内心的,缄默不为人知;后者是表现在外表,或喜形于色,或手舞足蹈。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 孔子 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我们再简单解释一下这句话:其中“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不是后来的儒家经典之“六艺”;孔子用《诗》、《书》、《礼》、《乐》教弟子,其中不包含《易》,《春秋》;“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晚年才喜欢上《易》,还处于学习阶段;《春秋》也是孔子晚年的作品,“弟子受春秋”,孔子并没有给弟子讲《春秋》,只是把书传给了他们。学什么而时习之?学《诗》、《书》、《礼》、《乐》而时习之。这回知道学后面的宾语是什么了吧!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了。“领悟习熟《诗》、《书》、《礼》、《乐》,并把它们用于实践,使之能对我们成为君子而所帮助,不是一件很令人心慰的事吗?”这样解释就符合这句话的意思吗?不用急,慢慢往下看。
我们再来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说文》是这样解释“有”字的:“有,不宜,有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謂本是不當有而有之偁”。不应当来的,都来了,能高兴起来吗?有矛盾,讲不通。
《说文》是这样解释“朋”字的:“朋者,羽蟲之屬(属)”。那“屬(属)”又是什么意思呢?“凡異而同者曰屬。”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朋者羽蟲之長”。 虫是古代对动物的总称 ,羽虫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鸟类。 《孔子家语·执辔》云:“羽虫三百有六十而凤为之长。”可见,朋是一种鸟,应当是凤。在《说文》中去查“凤”字就更加明确了。“鳳飛,羣鳥從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朋”本是古文的“凤”字。这样上面的“有”字的本义就能讲通了。“見(xiàn)則天下大安寕”,更何况“来”了。这回明白“来”后面省略的宾语是什么了吧!
关于“远方”的一些问题,本人认为在这里它并是一个名词,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远方”。就像“以史记之”,“以儒教之”一样,“史记”和“儒教”在所处的年代还没有发展成为名词。“自远方来”读的时候应是“自远--方来”,远,是远方之意;方是来的副词,将要之意。“方”字的这种用法可见于《楚辞·屈原·涉江》:“余方高驰而不顾”。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想不到凤将要从很远的地方来,可见天下国泰民安了,这不是一件让人欢心鼓舞的事吗?”这样的解释,好像同上一句没什么关系,题跑的有点太远了。
为什么“朋”能来呢?这是因为我们对天下治理得好。为什么天下能治理得好呢?是因为我们能“学而时习之”。学是为了天下大治,我想这就是夫子想要告诉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夫子教学的初衷;从中还可以了解到夫子的积极地入世态度。
如果你不了解这些也没有关系,再接着往下看。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人不知而不愠,不矣君子乎”。
《说文》是这样解释“人”字的:“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最”是有单一性的,同是为“人”的你我,能是最贵者吗?这里的“人”当指的是最高统治者。
《说文》是这样解释“不”字的:“鳥飛上翔,不下來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凡云不然者,皆於此義引申叚借。”实为动词,后引申为副词。本义是不下来,不接触。
《说文》是这样解释“知”字的:“知,詞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 《说文》:“詞,意内而言外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意者,文字之義也。言者,文字之聲也”。可见“知”本义是言词。
《说文》是这样解释“愠”字的:“慍,怒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怨也”。本义是含怒,生气。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人不知而不愠,不矣君子乎”了。虽然统治者不能接受你的言论,但是你并不怨恨他,这不就是君子的表现吗?
通过上面对《学而章》的解释,总体上会感觉有点凌乱。但是,如果我们读过《孔子世家》之后,就能体会到夫子真正要说的涵义是多么的高大和深远。真可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夫子崇仰地是周礼,终其一生都在整理和宣扬周朝的文化。在“学而时习之”的过程中,屡受打击,处处碰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夫子在倔强地坚持着他的入世原则。“有朋自远方来”这是夫子的治世理想,在战乱四起的春秋,夫子对盛世周礼的可望是多么的强烈,故在临终前发出“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矣已夫”的感叹。“人不知而不愠”这是夫子的避世原则,“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士”,经多年的努力,理想终不能实现的孔子,选择沉静下来,但是他一直坚信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天下有道,我不与易也”。
希望我对《学而章》的理解,有助于大家去重新审视这部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论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