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天道论》《道德经》第一章解读(2)
肖起国
《老子天道论》,取全新视角,揭天道之秘,识老子天机。
看真实的老子,实际的天道,道德之真谛,道生的一二三。
(我的《老子天道论》已经成文,我将每周发出新的内容,敬请关注!)
(敬请关注肖起国的新浪博客,博客上更加系统连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弼本原文的“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徼”字,我非常肯定的认为这就是“微”字的错写。老子所观察的应该是与天道运行有关的之微之妙,老子认识到的应该是微和妙。微与妙互相关联,微与妙本身具有同一生命的不同坐标的涵义,体现为认识同一个事物或生命的两个侧面。微字与妙字本身在《道德经》中各自代表了确切的、独立的、意义深远的自然概念和哲学概念,反映了天道运行的不同时空中万物的不同状况。
微者为自然界各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之所在,为人、动物、植物的个种之间、个体之间存在的的或大或小的差异、本质之区别、内蕴神机之不同。
妙者为任何一个生命个体的生长化收藏运动循环往复之程序、之奥秘,与气立密切相关,具有群体性,同时性,共同点,与天地同运。
而“徼”字只在这里出现了一次,以后就没有了下文,在《道德经》中只此一处,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在《易经》《黄帝内经》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徼”这个字,但是却多次使用了“微”字。其他的经典中也没有流传这个“徼”字有什么特殊的重要的意义,或者作为什么重要的概念留存下来。
我们知道老子《道德经》是一部非常严谨、非常精细、前后呼应、互为注释的文章,如果在第一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以后就弃之不理了,这是非常说不过去的。老子在第一章作为纲要所强调的内容,这个从常道的运行中所发现的重要概念绝不可能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不着边际的东西,老子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我们再对照参看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在这里明确的提出了认识天地大道的有关微、妙、玄的重要的三个方面的关键性内容,三个根本性的概念,三个有关天道运行的动静相关的思想理论。正确的掌握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就是达到了通微、通妙、通玄,是达到了微妙玄通。老子在这里把通微、通妙、通玄作为对于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知识提出来,同时存在于微、妙、玄深处的更深的更奥妙的知识,也就是宇宙生成的问题更是连上士都难以理解的内容。微、妙、玄这三个问题恰恰也是在第一章里所重点强调的、有关道的、认识道的三个基本内容、三个根本方面、三个重要概念。
经过两者比对,互相验证,互相说明,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常有,欲以观其微”,而不是“常有,欲以观其徼”。故必须改正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在这里老子就把妙与微作为相互关联、相互对应的两个概念同时加以强调。妙反映了世间万物在宇宙运行的时空纵深度的生生化化的现象,妙就是生命周期的演变。微反映了世间万物在宇宙运行的时空横断面时的种与种之间、物与物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明显的和细小的差异,微就是事物之间的差异。
微和妙就是宇宙中所有生命在时空运行之中的十字坐标,横坐标体现的是任何个体的生命周期变化,纵坐标体现的是所有生命之间的或大或小的、本质的和形体的差别。微和妙在宇宙时空的运行中,分别受着玄而又玄的影响,在玄的不同位置不同时段体现出自己的独特的本质特征。玄对于微与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或者说,完全是由于宇宙的玄而又玄,才使宇宙世界、世界万物呈现着微和妙的现象。
这样我们就可以肯定,只能是“欲以观其微”,而不是“欲以观其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