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原天邑 · 2011-11-21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又是礼拜天,照例早晨8点开始谈《老子》。 今天说第48章。说完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而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心里头很通畅舒服。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春华社的飞羽同学告诉我说佛家有这个话题。

这让我的思绪兴奋起来: 哇,多好的问题!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对这个问题,正在读着的《道德经》里面的回答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还有,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个“一”就是老子反复提到的“混沌”,“朴”,“婴儿”之态。
一生二,就是从混沌而分出阴阳 与友论道说过这个
在“二”者,阴与阳,天与地,之间,两个极端之间,生出万物和无穷多的可能,气象万千,曰“大千”,曰“万法” 。。。
万法归一,一抟和气,正是混沌不开,无是非无善恶无纠结无冲突,一尚未生二,或者是化了无极重又归一,也就是“抱朴”,或曰“复归于婴儿”。
不只是老子所观察到婴儿们以“筋柔骨弱”而一抟和气,(其实婴儿们自我强着呢,动辄哭闹喊叫,手扒脚蹬抓狂捂嘴笑
我等大人们筋强骨壮,却还是可以冲气以为和,有容而化,温柔和煦,也还是一抟和气【这段重新写出来,有缘者们可与我共勉心

一归何处?老子说归到“道”。整个道德经里面有37章在表述“道”,因为难以名之。

有神论者们人格化了一个“God”,这就简单多了,省事多了。就像咱们学数学物理等题目的时候,非常自然地设定一个“无穷远点”。
随口随手把 未知,不确定性,unknown unknowns 都叫做“God”,爱因斯坦翁是个典型,让不少教会人物有意无意地引他为同盟失望

今天早晨谈好了“为道日损,损而又损”,飞羽介绍我去看关于unitarian universalism
孤陋寡闻的我为这个名字自作多情地兴奋了1.5分钟,直到看到喂鸡百科上说明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人家通过修道悟道,还是把一归何处的答案定在了“God”上失望
飞羽同学说:你放开心胸,接受“God”这个词只是一个名称罢了,不行么?就当是“道”的另外一个名字,不行么?
我虔诚地说:不行。这是我与爱因斯坦的区别。我完全能够理解他那样做的自然而然,我也曾经就那样接受,还那样用过(那个成长阶段,在文学之城和西河里有以“戈多”为题写的​调侃性诗文为证)!
现在我知道不行。这个差别,就在于信教的人们所说的“唤祂的名”。
我是不会唤的,尽管我知道祷告是心理暗示的一种,对真诚信仰的人们很有效。

既然不能把“一”归在“God”,那么就是归于空无了?
飞羽同学进一步启迪我。
我想,归于空无也不好呀worried
那种空空旷旷,渺渺茫茫,无可依凭的感觉,是不是让人特无助?特渺小?特无能为力?啥也抓不住,Touching the Void… 所以你看才有那么多人信教嘛!抱抱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你说肿么办?! 捂嘴笑 (飞羽同学没这么说,吽兄和罗克也没有这么说,是俺自己问的,调节气氛哈)
我这么说吧:记得三生万物么?在两极之间不是空,而是世间万象和无穷多的可能,没有上帝的手来摆弄出这种或那种可能,种种组合和排列,种种机缘,也不是上帝赋予永恒的结构!
而是,一切都取决于互动,碰撞,运动中。。。各种力量各种目标各种努力。。。
正是这样的互动中,得以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我们就在其中。
甚至超越短暂生命的时空局限,例如我们读书,已经逝去的人给我们以启发。。。他们的力量由此而不朽。

我自问:这绕了一圈,不是又回到原点了么?
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红尘万丈,道,就在那奔忙喧嚣里!

这样绕了一圈,回到世间“奔忙喧嚣”原点,可不是白费脑细胞!其好处,大概可以有这么两种说法。

1. 就如同信教的人们所说:找到了“the meaning to life”。 啊,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啊。做鬼脸 这就踏实了,该干嘛干嘛。关键是生活中的所有工作不再是被动的应对,而是发自内心地主动function了。

2. 这样绕了出来之后,把自己原先迷茫的眼光,从向天看转而平视,也就不迷茫了,不飘忽了。天地间的正气,杂然赋流形嘛酷
双脚在地上走,与各色人等同类杂然相处,即使逆来,也能顺受,却不会有怨尤憋闷!flower
有点儿像武术里面的借力打力,具体地类比,更像咏春的粘手练习,大家都是成长中的师兄弟儿心
当然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准谱,全在心念之间和习惯里面,自然应对。
慢慢地,就圆融顺畅,温柔和煦,“无不为”flower

既然能如此,就没有什么因外物而起的欢喜悲苦,和嗔痴之念。这个境界,洒家现在还没有达到,共勉吧 :) 抱抱

===============================割一哈=======================

之前大概10年里,我是把这个“一”担当在自己肩膀上的。是执拗,也是失落情绪带来的偏激。

我在前面10年里 自认为是无神论者的勇敢,即使一生独行也不怕黑。 这样的不敢放下,也是一种扭曲,信神的会说我是自大不谦卑,其实无神论者也不该如此“自大”:P

现在我走过了那个阶段,我现在放下了!放在哪儿了呢,如果非得要我用语言文字表达“一归何处”,我这个答案说出来请你们不要笑我。。。

社友们就严肃地肃静起来,表示绝不会笑我。我深呼吸之后说:一归何处? 我放到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里面。

仁厚长者唵啊吽兄很快反应过来,听得出他微笑赞许的口气,说:“这个很好啊,真的很好。”

飞羽则要求我详细解说,不要跳跃。

我想起自己成长路上,一个敏感的孩子的有神论无神论之挣扎,自信心的垮掉和重建,在人群里面从优越感到自卑逃避再回到健康的参与感。。。一下子讲故事也讲不完。就举个例子说说我在市医院急救中心做义工的体会吧。

“急”和“救”这两个字似乎概括了那个场景的全部。我还没进去就这么想,所以决定去那里每周贡献四个小时。也是想继续把自己往超人目标培养,提高担当能力:勇敢坚强,冷静不乱;施与关心关爱关注,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还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学日益)。

开始做志愿者之后,我真就是按照这个想法做的,急病人之急,痛人之痛,全心全意地尽可能多担当,就是俗话说的热心肠吧,大家可以想象。而如果病人是中国人,尤其是英文不好的中国人,我这热心肠达到顶点,以至于忘我。有一次差点误闯隔离间,因为没注意到“isolation sign”(我从小就被老妈说“傻”,这样的笨拙有些像是天生的)

这样的忙乱,能带来满足感,觉得自己挺有价值的。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满足感,那时候的我有此需要啊 (汗!—其实用咱老百姓的智慧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自以为是喧宾夺主了!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渐渐的,周围环境及其运行,促成了我的顿悟:救护车人员,护士,护工,医生,仪器设备,志愿者,还有病人本身,一起形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运行着,有共同的目标,希望在各种未知和已知的条件下达成最好的结果。我只是这个组织里面的一个零件,我应该在跟所有其他零件的互动中圆融顺畅,为了共同目标的达成。

我有多厉害,我有多善良,我懂多少多,我是博士是。。。这些个人特质,无论多英雄多了不起,都是为这个圆融顺畅的互动服务的,与此无关的就毫无意义!实现组织的目标,这才是我在这里的目的。

飞羽说:我懂了。我可以想现他的微笑。

=============================总结陈词之前,再割一哈================

今天学习了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是智识机巧等的积累,日复一日,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层面是形而下的,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就是器具工具,与实践和目的性紧密相连,衣食荣辱安全感各种欲。。。是要实现的有为,是向外求的。

掰着喂,历史里面没有“成功学”,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里面更没有,年轻人们不要费那个脑筋了哈 :D

为道日损,

道是形而上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删减而再删减,减下去的是什么?是被目的性所强调了的偏狭,是具体化的束缚,是被立场所局限了的视野。这个“损”的动作,古人叫悟道,是向内求的。当然也要有环境机缘

损而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删减去了目的性有关的智识机巧,就是“无为”。由无为而得道。但这不是目的,这也不是人生的全部。这才是一半,是起点。孔丘先生表示朝闻道,夕死可矣!那是人家假设死期至,在悟道之后,是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不是说悟道了就人生完满完结了,表误会。

得道之人干什么?他不是还得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吗?

我九点有课,就得七点半起床,如果不去上,把学生们晾在那里不管,国内从前是叫教学事故的,不知如今怎么个说法,反正哪里都是不许的,也不应该呀。

无为而无不为,可不是说 克服了束缚之后无所顾忌,就无所不为!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样理解太危险了!

无不为,这后面一个“为”字,是副词,做成做好的意思。

就是无论把你放到什么地方,你都function well. 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圆融平和,举重若轻,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总之是该干啥干啥。从内而外都顺顺畅畅地无不为

  • 明天讨论这一段: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我在“备课”中,突然想起郢客妹妹的“所以我很放松” :)
    看看回头有空再写几句来贴。

  • 行简兄理解,让我很欣慰!
    我知道郢客是非常有担当的,她的使命感很强很强。我在微博上看到她前面半句时候,多少产生了些从前一样的心疼与担忧。但是,当我确定看到的是“所以”二字–这是我的目光最好定格处,我咧嘴笑了 :)
    然后,你猜怎么?
    我找出把这段文字贴到客舍来 :)

  • 谢谢这篇好文。毛公的《实践论》也是我的最爱。

    陈郢客曾说:“人在做事中被凝塑”。这句话只有自己经过了,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就如你的人生感悟一样。——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昨天看到她在微薄上说,“我有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所以我很放松”。和你的体会相比如何?哈哈。

    读老子56章,联想到好几个人

    今天与春华社友们一起读老子第五十六章:

    引用: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我坦言,自己读的时候特有感觉,但恐怕说出来就言不及义。大家表示可以包容,让我尽管随便说微笑

    那我就随便地说了,反正不是“知者”捂嘴笑
    老子让咱“塞”,让咱“闭”,咱偏要每个礼拜跟人家去教堂“查经”似的讨论心得,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啊shy

    玄同,与道同,keep your mouth closed, guard your senses. 投入到道之自然,在群众和众多因素的互动里,锐得以挫,纷得以解,光得以柔和,尘得以团聚。
    这是破了我执之后的通透和放松。不再执着于我之所见所感,不急于站队和表达。
    具体表现上,不会拿一件事就判断利害贵贱,不会看一个人就立判亲疏远近—因为把自我交托于大道之后,就超越超脱了基于自我立场上的亲疏,利害,贵贱,的判断。
    ———————————展开联想之前的分割线——————-
    为了跟同学们交流,我举例一个最长久最近距离的观察:我妈她老人家。
    我妈是一个解放前大家庭里面她那一辈里面最小的,5岁就有嫂子过门,亲戚里面七大姑八大姨地来来往往,她自小精明乖巧,把勾心斗角亲疏恩怨等等都看在眼里,炼就了一双透视​人心肠的火眼金睛。
    我从幼年记事就看她把所有的亲戚朋友同事等等分析得透彻,真是眼里不揉沙子,知识分子成堆的工作环境本来是非就多,她下班后在晚饭桌上跟我爸说起一个个人还带举具体事例的​捂嘴笑
    亲疏贵贱利害,手起刀落,分析得透彻!
    问题是,无论她看得多透彻,她还端着从小受到的大家闺秀式的教化,不能为了捍卫和争夺利益而放弃自我形象,所以她的透彻反而让她积累很多的不甘和怨气,长期下去就伤害身体​健康。
    我大概是从十几岁时候开始试图影响我妈,开始时候只是反叛只是以为自己比她高明,也就没少挨打,后来自己大了,继续劝我妈包容宽厚,就只是出于对她的关心担心,希望她开心​和健康。
    几十年来,那些亲戚朋友新旧同事等等她还得一直打交道,亲疏利害贵贱,分析得那么清楚有意思吗?
    如果这些人这些事都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改变不了也消除不了,何不宽厚理解包容?几十年了,回头看看不是就清楚了?每个人都性格决定她的人生,也在生活历练里被塑造。
    这几年,老妈能听进我所说的了,也早就不打我了天真
    ——————————–割一下,换个人联想———————–
    那天蓉儿在文学之城贴了小平.邓同志的12张照片,评讲1980年代以来中美苏三国演义。那些照片上人物神色细节说服了我,在某些原来的判断方面有所动摇。
    联想起传说中这位活到90多岁的小个子大人物接受一个后辈的采访:
    长征时候你做了什么?
    答:跟着走。
    文革时候你做了什么?
    答:忍耐。
    (我不知真假不知出处,有知道者请赐教)
    崽崽跟我讲过一个日本战国人物故事,跟我们传说的猴子舔辣椒很相像。
    说有一只杜鹃,你咋样能让它叫呢?
    织田信长说:不叫的杜鹃要它何用?不叫就杀掉!
    丰臣秀吉说:想办法啦,给它好吃好喝,或者饿着它,哪个法子好用就用喽~
    德川家康说:等待。它该叫的时候自会叫的。
    交给大道去和光同尘,挫锐解纷,是一种很放松的人生态度,对身心康泰有好处。
    是不是就不担当,不急公好义呢?
    也许,应该说,当把自己也交出去给了大道,该在适当的时候,做什么事情是适当,也就会自然担当了吧。
    ————————————-最后,我想到了鲁迅———————
    鲁迅的文章,我们从小到大语文课本上学了好多。
    百草园,闰土,让我看到他的重情义,他热爱生活里的点滴美好,在这一点上,与他同时代的文化人是一样的。
    他有了悟透彻的大智,我毫不怀疑。
    他本可以清高地,拿着教授的薪水,过书生的生活,文化人于如何乱的乱世,还是可以就做个文化人的,尤其是大知识分子,毫无问题。
    可是他竟然睚眦,竟然“一个都不饶恕”!
    这真真地正是活生生地“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的一个反例!!!
    太不文化人了也!
    然而,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的这个选择,与他同时代的很多知识分子相比,恰恰是“为天下贵”的–难能可贵。
    我们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是大道运行的结果,所以我们只要闭嘴不轻易说三道四,不轻信自己的感官感觉,玄同就好了。
    但是,因为没有神仙皇帝,大道是谁来为你运行的呢??!
    我们可以说,是时间。时间可以解开一切。
    也对。
    时间轴向未来延伸,各种矛盾运动,各种因素互动,这是大道之运行,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但是我们要有信心和信念。
    可是这矛盾运动,这因素互动,没有人去做为,行吗?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鲁迅先生的选择,恰恰是把他自己无私地投入到了大道中去,是谓玄同,一个个体生命的力量和价值,在一个合适的时候,最大化地实现。
    ———–以上所感所言,矛盾么?纷乱么?随手记下,留待未来继续领悟吧———
    2011年11月6日,星期天上午。

    《读老子56章,联想到好几个人》上有 9 条评论

    1. 林兄敏锐。 这一番商榷不仅点破原兄若即若离地涉及的一些飘忽闪念,甚至补了老子自己言而未尽的无奈。老子开篇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似是对自己无法完整精确表达而发出的遗憾。林兄的几点商榷,虽与老子原文无关,却显示了“细而化之”威力。 受教了。

      原兄主题帖里已经涉及了“顺势”还是“反动”的矛盾纷乱。然而放到老子的这一章节背景下,好像倾向于“和光同尘,把自己交与大道去挫锐解纷。”“跟着走”,也能走到新中国不是?我想,无论是原兄自己,还是林兄或我,对这种解读都是万万不从的。我也非常怀疑这会是能够说出“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的老子的本意。很明显,老子很明白道不是不变的,人也不只是道的受体,人可以是道改变的原因。这正是林兄说的““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自己有利时,不妨耐心等待最佳时机,顺势而为;对自己不利时,则要壮士断腕乃至奋起反抗。”我们根据自己的客观判断和主体立场去选择做“道之用”还是“道之动”也是道演化的自然过程,“是谓玄同”。

      对林兄以下一针见血之处,can’t agree more, 也记下以自勉。

      “但针对中国人的固有思维方式,强调一下“定量”,或许有“矫枉过正”的作用”(我现在还能记起高中化学老师斩钉截铁的训教:“矫枉必须过正!”当时就觉得这个老师辩证法学得不错,欣然接受 :)

      ““实践”是思维过于粗略而不通透的最佳解毒药。”(精算不及之处的空缺,确实最好用实践来填上。同时,实践的结果要忠实记录,用以充实training set,改进算法。这是俺们实验科学日复一日的工作。)

      p.s. 陈MM是不是到林中深居简出了?问好。

    2. 与行简兄商榷:毛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1917年醉心攻读并为之惊喜的,到后来未必还会那样推崇。感觉不可能量化,一个判断基于多少计算,多因素分析,西人也无法穷尽。复杂系统内诸多因素互动,非线性。。。我反而觉得现代科学的教育会让人变呆,失去活泼泼的本能。精算所不能及之处,做决断的,是本能,是性格,是使命感。。。

      • 几点看法与兄台讨论:

        1.毛的思想成长历程我没有全面把握,所以你说的可能是对的——实际上我想说“你多半是对的”,凭直觉地说。:)

        我本意想强调的是思维的精细化,用数学建模这样极端精确的方法也只是为了举例说明。就我对现代科学进展的了解,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至少现阶段对人类思维决策的过程还没法量化,但西方学者一直在努力。

        2.“定性”和“定量”有个平衡问题,任何一个都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定量”过头了,就变成“精确但不相关”,这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毛病。

        但针对中国人的固有思维方式,强调一下“定量”,或许有“矫枉过正”的作用,本意还是希望国人的思维能够精细起来。吕思勉先生在《为学十六法》里就提倡“做学问要通透”。他讲了一个笑话:两个儒生讨论甲午战争中国为何战败,讨论来讨论去,最后的结果是“恐怕还是皇上不修德的缘故”。原兄莫笑,这样大而化之、不触及本质的思维在今天的中国还在大行其道。咂摸一下“国企治理不好就和冰棍在阳光下会融化一样天经地义”,是不是都是一样的“不通透”?类似的还有,“中国不好,都是体制问题。只要实行西方民主,中国就一切都好了”。还有80年代大名鼎鼎的《河殇》。我当年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很“震撼”,觉得TMD说得太有道理了。现在回头,觉得TMD太满嘴跑火车了,坑爹莫过于此。

        思维精细化的过程,单纯的思辨多半没用,最有用的锤炼应该还是做事。我引用范老的微博,就是因为无论你的哲学观方法论如何高妙,最后都必须实打实地赚钱,所以方法论必须要落实为路线图、操作策略。主席的革命实践比金融宏大复杂多了,所以他必然有个反复“理论联系实践”的锤炼过程。最后在他大脑中形成的判断决策机制,多半是复杂而难以完全建模的。——所以“实践”是思维过于粗略而不通透的最佳解毒药。

        但难以建模,并不是说我们赞一句“主席真乃神人也”就完了。虽然主席的用兵无法为后人完全复制,但不是还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总结嘛。所以我的意思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很多事情,太依赖于聪明人自己的悟性了,很多东西有“人死灯灭”的遗憾;如果我们能够尽量总结、提炼,把很多东西系统化、流程化,使得普通人能按照一定的程序,虽然不能学到十足,但至少能学到三四成,也比从头开始自己摸索强太多了。

        3. “现代科学的教育会让人变呆,失去活泼泼的本能”——这句话非常同意。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过来人才有体会。针对这个问题,沃勒斯坦在《开放社会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里面提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76437.html 我个人看法,由于中国人的哲学传统,尤其是禅宗的影响,使得中国人要比西方人更容易地意识到学科过分分割、见树不见林的弊端。

        4. “精算所不能及之处,做决断的,是本能,是性格,是使命感。。。”我明白你说的感触,但关键就在于“精算不能及之处”,我认为我们中国人在这一点上还有极大提高的余地。

        比如你教授崽崽如何读《西游记》、如何解读风魔小次郎,美国20世纪40年代出过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555856.html,做的是和你一样的工作。当然效果肯定不如你精耕细作的好,可人家能够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水平。在文明的竞争中,这是非常可怕的优势,毕竟文明的竞争是全面战争(total war)。

        08年反对西媒歪曲报道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西方媒体对读者进行心理暗示的手法。这其实也被西方总结成一门操作性极强的技术,阿猫阿狗培训培训,也能上阵,只不过有天赋的人会做得更出色而已。(这方面的文献我现在先不给了,还没到时候。)

        其实决策过程也是,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罗伯特教授(Michael Roberto)就对此有专门研究 http://hbswk.hbs.edu/item/2544.html。

        当然,这其中主要是定性研究,但其基础,例如神经生理学的知识,有不少就是定量的结果。——其实说“定量”还是片面,准确的说法还是主席的原话:“若夫西洋则不然,其于一学,有所谓纯正者焉,有所谓应用者焉,又有所谓说明者焉,有所谓规范者焉,界万有之学而立为科。于一科之中,复剖分为界、为门、为纲、为属、为种,秩乎若瀑布之悬岩而振也。”

        ——发现跑题太远了,就此打住吧。我觉得我们其实没啥分歧,你说的我都同意,上面的话大概就是给你原话的注解了。:)

    3. 行简兄的这段讨论,畅快淋漓!
      说的就是坚持和担当。
      忍无可忍,还要忍吗?!以亿万人的血泪为代价的势,能顺吗?!
      什么是势?顺势者乘势者所希望的所努力的那个方向,界定做势以添精神力量:May God be with me之谓也 :P
      《基地三部曲》一时没空看,我只想到了《艳电》和《论持久战》。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才是世间真相!
      又归到俺这篇笔记里面这句:“可是这矛盾运动,这因素互动,没有人去做为,行吗? ”

      • “顺势”、“乘势”是最轻松的,可是日军南京大屠杀是什么势?怕是中国人亡国灭种的势吧。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顺势而为”?

        我们当然可以说,人类的大势是“人类终究会大同,blah blah blah”。好吧,等到N个世纪之后,人类大同了,可那时还有中华民族吗?

        我们不妨穿越回1500年,安慰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说,“要相信人类的大势,要相信人类终究会大同。不要挣扎,顺势而为就行了”。500年后,人类终于有大同的迹象了,全球化也如火如荼了,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在哪儿?

        所以我个人理解,“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自己有利时,不妨耐心等待最佳时机,顺势而为;对自己不利时,则要壮士断腕乃至奋起反抗。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审时度势”,要害就在这个“度”字上———股市暴跌,我已经空仓等待抄底,自然可以悠闲等待,不妨等反弹趋势明显之后再出手,“顺势而为”嘛;如果我是满仓,老人看病、孩子上学、老婆添置新衣服的钱都在里面,嘿嘿嘿,还是赶快平仓止损,不要幻想“明天就反弹”。

        交易心理学里面对人类心理的几个误区做过甄别,就是试图搞清楚如何“度势”。范老微博有句讽刺说得很妙:@范适安 :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这句话的辩证内涵是对的,关键是如何量化?恐惧到一个什么程度你贪婪;贪婪到一个什么程度你恐惧。就像“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醉到什么程度呢?交警有个仪器可以测一下,你有仪器吗?拿来我瞧瞧。

        所以《老子》虽好,可惜不具备操作性,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西方学习“格物致知”的精神——范老提到的“量化”,一种对应就是统计学里面的“change point detection”。主席年轻时代就一针见血地批评过中国哲学的“务虚”:

        “吾国古学之弊,在于混杂而无章,分类则以经、史、子、集,政教合一,玄著不分,此所以累数千年而无进也。若夫西洋则不然,其于一学,有所谓纯正者焉,有所谓应用者焉,又有所谓说明者焉,有所谓规范者焉,界万有之学而立为科。于一科之中,复剖分为界、为门、为纲、为属、为种,秩乎若瀑布之悬岩而振也。”

        ——毛泽东1917年为萧子升《一切入一》的自学笔记所写序言 http://hero.thn21.com/zzi/now/mzd/mzd022.htm

        “一生伏首拜润芝”,嘿嘿嘿。

    4. 行简兄,您的评论咋不见了?
      我那天极其忙,大略地看了很喜欢,却没想好怎么回。还想仔细地读一下。

    5. 老子的这番话,我的理解是“有智不如乘势”、“顺势而为”的意思。这对个人而言,大抵是好的,比如当时的“文化人”,或者现在的布尔乔亚们。但世间的真相是,“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中国人的善良天真,便在于相信天道好还,正义必将获得伸张。真的吗?

      “顺势而为”是轻松的事情。可如果那个大势是以亿万人的血泪为代价呢?

      “银河帝国已有一万二千年悠久历史,一位数学家却作出惊人预言:帝国即将土崩瓦解,整个银河注定化作一片废墟,黑暗时期将会持续整整三万年!

      透过心理史学的灵视,谢顿预见了人类悲惨的未来:国势如日中天的银河帝国正一步步走向灭亡,整个银河将要经历三万年蛮荒、悲惨的无政府状态,另一个大一统的「第二帝国」才会出现。

      倘若上述发展丝毫无法改变,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没什么戏剧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谢顿进一步发现:虽然阻止帝国崩溃为时已晚,若想缩短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在当时却尚有可为。于是谢顿开始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努力,试图将三万年的动荡岁月缩减为一千年。”

      ——百度百科:《基地三部曲》http://baike.baidu.com/view/529272.htm

  •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