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的感悟
理平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服从与命令,相差有多远?美好与丑陋,相差有多少?人所畏惧的,不可不畏惧。荒芜的地方,都是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啊!当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好像去享受好大的宴请,如春天去登台远眺。我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一般无邪;休闲浪漫啊,好像浪子一样不知所归。众人都有富余之物,而独独我好像什么都无所谓。我只有一颗愚人之心!众人显赫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严厉苛刻,唯独我淳厚宽宏。我的思想辽远啊,象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汹涌澎湃;我的心灵自由啊,象大风一样缥缈不定永不停息。众人都有显露身手的本事,独独我顽固且卑微。我唯独与人不同之处,关键在于我心中有“道”。
[感悟] 老子以辩证思维看待贵贱、善恶、是非、美丑关系,认为这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随环境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都会发生变化。但他在看淡世态炎凉,是非争斗的同时,严正指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即在客观规律(“道”)的面前只能遵循,只能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同时又指出“荒兮,其未央哉!”(“荒芜之地,都是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啊!”),即最纯洁之地就是——大自然原始生态之地,其用意是要人们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在本章里,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描述。它揭露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并以相反的形象夸张地描述自己。文中的“我”指老子本人,但又不仅仅是指他个人,而是一种有远大抱负,有崇高信仰的人,更是一种能体“道”、悟“道”、得“道”和行“道”的人。“众人”、“俗人”指社会上层或一般的人。他说“我”是“愚人之心”,这当然是正话反说。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货利,而“我”却甘守淡泊宁静,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这正是老子区别于一般众人和俗人的地方,也是体“道”、悟“道”、得“道”和行“道”之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和胸怀。
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而在表面上却故意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说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的一般人,其中不乏深刻的哲理。
如“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一般无邪)。大家知道,平衡就健康,生理上阴阳平衡,就能实现生理上的良性循环,心理上更要阴阳平衡,只有阴阳平衡,才能“阴”“阳”去“耳”,“日”“月”合明,心中光明,反之,光明世界,“日”“月”添“耳”,全方位听,多听则“明”。这就给人一启示,即做人,就应向两种人学习:一种是初生的婴儿,他们是父“阳”与母“阴”结合的产物,是“阴”“阳”平衡的结合体,也是最为纯洁、最无心机的生命体,他们就象一团“日”“月”合“明”的火炬,就象大自然黎明时“日”“月”同辉的一瞬间,正所谓“童言无忌”即小孩所说的最无心机、最为真诚、最为纯洁,所以我们要向婴儿学习。另一种是向老人学习,老人是经历了人生循环一周的状态,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善”就是最客观、最诚实、最无私的,他们是用一生的“耳”听,才会吐出“善”言,他们好似夕阳西下时的“日”“月”同辉的一瞬间,所以我们要向老人学习。其实在光明面前,每个人都会有“道”,每个人才会做到心中的“日”“月”合明,“灵”“欲”合一,就不会做没有灵性、理性、悟性的“白猫黑猫”(低等动物),就不会“摸石过河”(黑暗中无方向)。当人人心中充满光明时,整个社会才会充满和谐的因子,整个社会才会光明,我们人类才能得以沿着光明之“道”前进!
再如,“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显赫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严厉苛刻,唯独我淳厚宽宏。)这不禁令人想起清朝乾隆年间,画家郑板桥书写“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后,加写的小字说明:“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其实做人处事,太过精明强干,这与人与己都是有害无益的,只有“难得糊涂”,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让一着才能宇宙无限,这才是体“道”、悟“道”、得“道”和行“道”之人的胸怀,而老子就是典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