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多源性
由中国历史的悠久性,自然引出了中国历史的又一个特点——多源性。这种多源性是指多个地域,在长久历史的发展中,融合成了一个文化——中华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文化多元而一体。
就拿中华文化史上一个例子——汉赋来说。汉赋来源于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歌,后人称之为屈赋。这种赋充满神奇想象,感情热烈而执著,语言顿挫悠长,比起北方短促的四言诗歌来,屈赋显得抒情而有感染力。
但屈赋原先只局限于楚地,在北方中原的外交和各种政治场合,引用的都是《诗经》。随着秦亡汉兴,屈赋才走入了中华文化中心。因为汉朝开国君臣大多是楚地人,楚地人讲楚地话,爱好楚地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于是,屈赋也就由地域边缘走进了中华文化中心,成为汉代文人竞相写作的文体。
汉赋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来的骈文就是在汉赋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成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因为骈文无法翻译成其他语言。
这种多源也体现在思想、历史上。如战国之诸子百家,是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各阶层人物的代表言论,同时也是各地区代表的思想争鸣。儒家厚重,继承的是北方正统;道家飘逸思辨,继承是南方巫风;神仙家神奇诡异,多东方海岱之论;法家实用,乃西方戎狄传统。
在史学上,就是各种传说不断涌进中心区人们的讨论话题。顾颉刚先生早年有一个观点,说中国历史是层累造成的历史,即早期的历史越到后来反而越加丰富、清晰,这原因就是后人根据自己需要在编造前代的历史。他的这个观点放在多源性视角下来看,应该倒过来理解,正因为民间议论的蜂起,才使得各自的部族传说、历史进入话题,才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变得越来越丰富。
顾颉刚先生的层累造成的历史在他的《三皇说》里变现得很突出,简单说来就是: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诗书里的帝都是上帝。古史传说中的帝王,东周的初年只有禹,从《诗经》可推知;东周末年有尧、舜。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畤,祭黄帝,于是尧舜之前有了黄帝。后又抬出神农,立于黄帝之前。从《易·系辞传》又抬出庖牺氏,在神农之前。李斯说“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又在了庖牺氏之前。汉代通了苗族,盘古成了开天辟地的人。
历史之所以越来越丰富,原因很多。比如,有些在当时是常识,人们就不说它,等成为历史,反而有人要拿出来讨论了,如顾颉刚先生说的尧、舜、禹;又或是当时虽有讨论,但因为时间太长久,被时间掩埋了,如黄帝等;或者,现在看来成体系的内容,原先是分属各地的叙述,后来因为历史的需要才被讨论,才集中到了一块,才被挖掘得越来越详细,如盘古等。葛兆光先生有一个思想史研究,它不是研究思想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是研究在人类的发展长河中,原来历史上有的东西,如何一步步被遗失掉了。有遗失就会有重拾,重拾而怀疑原先之无,没有切实证据,是会闹笑话的。
顾颉刚先生是疑古史派,他一生在研究《尚书》等古史书,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怀疑的可靠,是为了推翻古史体系。层累造成的历史是他研究的起点,也是他研究的终点。
如他研究《尚书·禹贡》,就对《禹贡》里的九州说和五服说大为不信。他说道:“这个五服之说,我们一看就知道它只是假想的纸上文章,世界上哪有这样方方整整的区划!”他后来虽然对五服说有过肯定的说法,但只是肯定在西周可能有过五服制度,夏商及西周之后是不存在的。至于九州说,他一直就认为是汉代人的伪造。
但在考古学不断发展的今天,疑古史派的观点基本靠不住脚了。比如九州说,经过众多考古学家的努力,整理出了中华文化六大区系:陕豫晋邻黄地区;山东以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汉水中游区、鄂西区、鄂东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宁镇区、太湖区、宁绍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赣北区、北江区、珠江三角洲);以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昭盟中心区、河套区和陇东中心区)。这六大区系虽然不和《禹贡》中的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一一对应,但从记载的物产、气候、文化现象和考古的来分析,六大区系应该视是九州说的历史来源。
至于五服说或三服说、六服说、九服说,见于《尚书》、《国语》、《左传》、《荀子》、《礼记》、《论衡》、《仪礼》、《史记》、《汉书》等多种文献,历史上怀疑它的人是很少的。经过现代人的深入研究,认为,不管三服、五服,还是六服、九服,是在侯、甸、男、采、卫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这五服的本义,侯是斥候,担当警戒;甸即田,为王开垦天地,缴纳粮食;男是“任”,为王承担事务,采也是一种事务;卫,捍卫,保卫王国。即五服最先都是国王派出去的官员,承担着王国的经济、军事事务,后来慢慢发展,才有了各文献的各异的记载。
可见,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五服说,以王朝中央统治区为中心,根据实际统治情况,划分为三个圈:内圈、中圈、外圈。如在侯、甸、男、采、卫服中,王朝中心京畿是内圈,侯、甸、男、采是中圈,卫就是防卫的外圈了。在各种文献中,五服名称时有不同,名称次序时有变动,但都反映出王朝统治情况的变化。如到《周礼》中,五服演变成了九服:王畿、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增加了四服。但可以看出,卫服之前各服属王朝有效控制区,属内圈;而夷、镇、藩属藩国,是时好时坏、叛服无常的外交区,属外圈;蛮服属于缓冲区和后代的羁縻区域,与王朝有约定,承担一定义务,是中圈。这里表现出来的变化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王朝对五服的控制力度加大,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延伸,与夷狄、远方方国等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这种九州说和五服制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在多地域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历史事实,是多源性历史特点的直接呈现。从多源性来理解这些记载歧异的历史记载,才是真正的历史态度,也是尊重历史、尊重古人的态度,也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历史现象。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