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儒学(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11/12/13
由于近代历史的一些原因,儒学文化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被贬为麻醉人民的工具,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被蒙上厚厚的尘埃。在全球人类社会发展迷失的今天,众多国家把目光投向了我国的儒学文化教育。事实上也只有儒学文化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人类文明社会,这种文明社会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
西周——成康之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四十年刑具不用是什么概念?意味着百姓生活幸福,安居乐业,民风淳朴,连续四十年没有人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对于自以为是的现代人来说,如此的社会治理应是神话传说吧!
西汉——文景之治,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意思是国库里钱财太多常年不用,穿铜钱的绳子都朽烂了的没法计算;粮仓里粮食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舱外露天存放,造成腐败变质不可食用。寥寥数语能让我们感受到“文景时期”丰衣足食,天下太平,百姓和乐的情景。在当前所谓的文明时代,竟听闻有“路有冻死骨”的新闻报道,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指责封建社会不好?儒家文化不好?
唐——贞观之治,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意思是在贞观年间官吏多数清廉严谨,王门贵族大户皆不敢欺压百姓。经商旅行看不见盗贼。百姓丰衣足食,牛马遍野,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特别难得的是,行旅之人自京师到岭表,自山东到沧海,吃饭不用花钱,路途上有,进入山东村落,地方人家还把陌生的行旅之人当作客人厚加招待,甚至赠送钱财物资。这种社会风气也够我们金钱至上的现代人羞愧吧!
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 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 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这么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是够们我们现代人惊讶和羡慕的。罪犯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处罚,有机会逃跑也不逃是什么样的社会治理?还有什么理由说儒学文化治理国家不好呢?
还有一些就不讲了,如“光武中兴”“开元盛世”“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康乾盛世”等等,都是社会得到良好治理的时期。基本实现了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很少人去违法犯罪。百姓们能安居乐业、互敬互爱,“孝悌忠信,仁义廉耻”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上述这些繁荣昌盛、社会大治的局面,都是和君王信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儒家文化教育是分不开的!
儒家文化里很大一部分讲得是人的道德心性修养,其次是为政治国之道。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敬重天道,其次以民为贵,爱民亲民,施政以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为政篇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比喻施行德政的好处,会象北极星那样处在中心位置,其他所有人都会环绕着供奉他。君王奉行儒家治国理念,施行德政可以成就人民安乐繁荣昌盛的大治局面,流芳千古!而违背儒家治国理念的失道君王,没有不被颠覆,失去政权的!诚如孔子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