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等语录体文章思考
首先,我论证基础是:论语并非凭空臆造书生意气,从其悠久历史顽强生命可知论语是实践产物,是人类历史结晶,他与人性暗合但又高度概括
其次,论语为了流行,亦不得不采用语录体
人,容易忘却长篇大论,且欲布衣百姓启蒙童子亦接受自己思想,更须精辟语句肯定语气权威语式压倒一切语势,毋庸置疑勿需辩论,我就是圣人这就是经文,众小民便忘却繁杂记住简单并不时引用互相传诵,孔子语录响彻大江南北
然而,论语只说结果论点结论不说原因经过论证论据,使读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凭感觉直觉做直接判断便想当然接受,而非凭理性思索论辩研讨,论语等语录体文章问题在:对的还用问错?
论语等语录体存在有其土壤。大量民众被生计土地苦累系束,无时间精力兴趣穷尽圣言深究学问,易接受简单文化。社会越是纷乱困惑繁重,简单文化越流行。由此可见,对高深文化博大文明进一步理会接受,需民众摆脱劳困之苦,只有肉体解脱精神解放,人类才有高素质。
两千年来国民素质需语录体文章,而规则制度金口玉言圣语也限制国民个性发挥与自由思想论说争辩习性,逐渐丧失自我探求习惯能力。
一国语录愈流行,证其国民素质愈简单;一国民众愈初级,愈需强力推动下语录。换言之,语录无罪,它乃不得已流行手法
论语流行之因
论语流行时间范围独一无二,细心研究这一传统文化中坚,需从其存在及流行理由做第一步探讨
仁道论
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至高无上地位,这源于论语中仁道设计理论。自从周游归来,孔子更坚信自己观点:天下最大问题是仁道不立。因此,为人类制定一套制度,并通过弟子将此套做人标准推广沉淀,是保证世道变好基础。孔子为此做了最大努力。
在我原来所记录146条论语中,按所言方向内容可细分为15个主题,排序如下:
政事20学习19修身19言行18道德15仁义13孝悌7天道6忠信5贫富5自述5朋友4智慧4论贤2礼2利2------再默默回味146条,可知除政事20条,余下内容多与学习做人道理有关,实际上,全部论语或加上散见于其它典籍孔子言论,基本只讲两句话:什么是人?如何做人?
论语能被帝王平民沿用研习原因在其对人类再造
后继众
孔子始欲干政来推行理论,奔波不遇,创办学院,招徒纳贤,欲用其学、行之后高度总结精确提炼人类发展经验与古今社会实践,以及与各种流派争论切磋得来仁道论培育指引一批学子,并用忠孝礼仪等儒道把握弟子,使其代代相传孔氏精神
经过无数后人传扬,汉朝以后多数朝代钦定传播,荀孟韩愈朱熹王阳明等大家演进,论语,终于有广阔天地
论语是孔氏学院文集,也是两千多年中间阶层座右铭,即使无科举肯定,论语也注定会被中间阶层选择传诵
言语精
论语多论点结果,少论据过程,人类深奥沉重话题凝结为句句箴言,变为朗朗上口俗语
论辩而非独白
为何论语是争论而非独言?为何最多表露夫子思想之《论语》,有众多仁者各自表述观点?
容、显、汇众则众行仁,仁传世;孤、独、离众则众散仁,仁无市。容众、汇众、显众、受众、听众,才有传世之仁。最高明仁者以旁听大众讲仁、解仁、论仁、辩仁而欣慰。仁者当以众智行仁,非凭一己之力。
讲解论语、分析仁义、剖割人性、规划人道最合适之人非大师、仁者,更不是一知半解假君子,而是劳苦大众,是未读过论语,对孔孟荀思想毫不知情门外汉。
论语需要辩论而绝不是讲解批注,夫子在论语而非‘讲坛’中已暗示一种行仁传道之法:辨理、争论而非自以为是宣讲,绝不是鸦雀无声、端坐恭敬,我说您们听。
论语生存年代及其困惑
论语不可能存在于天下为公与极端利己两种时代
孔子仁道论,本是原始氏族公社或曰大道废去之后产物,在大道盛行人类早期---原始民主;人类后期---理想共产,都是废私立公天下,在此,论语费尽心机规划人性建立仁道皆成多余。大道不行之后方有论语兴起,孔子就像臭氧层出现空洞之后科学家,辛勤劳作,只为复原
同样,在极端利己狂妄时代,亦即原始以后共产以前私有阶段,人类由群体分化为家庭,社会从公共离析成个体,人心自为公转而背公面私,国家间祸乱难息,民众内争斗不已,国家国民在口头上复述论语篇章,行为却与孔孟荀精神相背,仁道存在基础被利己蚕食吞没
自孔子以来,中国人一直分为三个集团:以官吏大商大地主大资本为首执政集团、小农工商普通服务者为主劳动阶层、教育受教育者为代表中间阶层。千百年来,执政集团一脉相承传统专制体系,一贯使用虽有些许补饰却无根本变革政治制度模式;下层劳动者为生存衣食陷入俗世红尘,被动屈从适应残酷事实,日夜惶恐一日三餐;中间集团中未被名利科举束缚眼界开广者,虽欲实现孔教践行仁道,苦于上下不靠,口干舌弊听者寥寥
论语及其所代表仁道困惑于:他被学习两千年却从未在一国人民中真正实践,士人君子不计其数人性却不改其恶,仁道亦难向善。
今天,孔孟荀思想仍然是一部分中间阶层生存原则精神支柱美好向往,事实上,孔孟也一直想通过个人境界提升来实现天下为公大同之道,这份责任,应从我自己开始
论语疑言
声明
我在此无意诋毁《论语》及孔夫子,我亦无资格评判浓雾中先师,我只是将后人对论语误读与执着予以解析,意在复兴传统
说明
我所谓疑言,乃后人学习论语误入歧路之处。论语,因其为两千年文人必修课,故影响最最巨,几成铁律,后世子孙见表而泥之者众矣,会理而化之者鲜矣,故对此要文中疑言抒发感慨见解,当有助于论语之清,世人之明
辨明
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历代文人,不行此途鲜矣,为仁道?因名利?何朝文人不入仕,而治乱兴衰却从未终止。当今‘学士’有史以来最多,参政考吏众矣,而腐败诸症因何难治,学士滥、假、迷、被俘?知仁太浅?未保持中间独立乎?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我们绝不能把国家国人过而不改毛病记在论语账上;
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规矩被无数不知大仁国民因循。它本是传承仁道之思想,却像一剂化骨散被世人误服。历史长河中,唯有未能严守死记此意之细微刁民与些许失意文人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或伏案疾书痛扁时弊。多数百姓仍端着热饭俯伏斗室内、此言下,诚惶诚恐,中国人,就这样畏首畏尾两千年
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有识之士,有道之人,孰愿隐忍一生默默而终?学以致用,辛勤得来之物如不能用于世间岂不急煞人也?
古来乱世多于治,历代文人无不有此困惑:面对无道昏君浊混人间,进?退?行?藏?实践?著作?外圆内方心中有体,抑或坚守死保,埋伏于烟海般文章学、思、写,最终或散失或得祸或惊世---倔强铁硬形象与无奈苦闷内心,数不清文人默默而终
5.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此言,实乃自述其学识智慧演进过程,而后人将三十而立嬗变为家业之兴,又世俗化曰:人过三十不学艺。三十而立言其思想方向确立,非言成家立业小康之道
6.志士仁人,无求生而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生命与仁道哪个重要,子曰:仁。
这首先表明一种精神:只要吾道能传承死又何足惜,若吾道不传,生何益?然而,除隐伏山中或血洒人间两条道路,仁人志士再无他途?孔子执意于仁道延续志向被后人误解为‘一死了之’,头颅掉一地仁道却渺茫,哀哉!死,这一至难抉择竟使无数人乐此不疲,一个多么沉闷话题
7.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由于孔子对政治制度概论,致使后人啰嗦。政治上恭己正南面为结果,无为乃有为后自然表现。一介儒生,以为当官就是衣食而已,并摆足威风玩个姿势苟不言笑即天下大治,则是光见贼花钱没见贼挨打,误矣!
8.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用其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至矣,焉用稼?------夫子斥樊须小人,是樊生不知自己上什么学,学会干什么用。在社会分工日趋精细‘春秋’,为农?工?学?政?已日成体系。既学仁道,又要救最多最苦农民,却反其道而行,难怪夫子失望。认为夫子脱离实践‘后樊须’之辈,第一不知分工事实趋向;第二不知孔子是在研究院育人而不是在地里种瓜。须知,实践劳动固然可贵,而中国最缺少不是农民。被无数人歌颂献媚的农民是否真‘热恋’着土地并心甘情愿劳苦一辈?
河边纤夫,文人看到脊梁一类精神,旅游者感受乡土风味,而纤夫自己呢?
9.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夫子在此指出两条道路:一、在无道之邦国必受无道污染并有无道行为,故不如迁徙;二、实在走不掉咋办?孔子说:要少说多做,小心言语,勇于斗争。而许多有骨气有民族气节后人跟在强硬且灵活老人后面只是偏执一方,岂不想在春秋那样一个人道沦丧天昏地暗时代,奔波不遇夫子若宁死不食无道谷,后人如何得见‘仁道论’
10.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一、耕者馁,是千年不易之弊。为救此途之人,孔子认为济贫只解一时之困,而大道行仁道备方能永离穷苦。于是他办学育人致力于仁道复兴;二、孔子安贫乐道一生,他专心事业不问衣食精神在论语中屡现,此言行,亦影响包括颜回等学子、后人,而问题也出在这里。
后世儒生胶着于夫子时、势之论,不知因世而异因时而变,竟使义利水火不容,不能水行因舟陆路乘车,以利造势因势行道,致使孔孟荀之道难以向前举步维艰,甚至气息奄奄前景暗淡。
我认为,千年孔教曲折蜿蜒并至今日衰落之问题根源在于孔孟荀以后传人,孔教困境概由孔教中人造成,是泥古不化沉溺于假,抑或解放发展振兴真,将决定孔教明天。
11.道二,仁与不仁而已------除了坏人就是好人,凡是与好人不一路就必然是坏人---后世传人将夫子此言脸谱格律化,竟至泯灭人性自由发展,使孔教宽容深邃精神走向简单类比狭隘胡同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后世统治者正是看到孝的必然流向,于是着力打造一大批孝子和不犯上作乱愚忠之臣。
论语中言孝者多矣,独有若此论定孝为人之本,于是孔门中敬畏不敢越雷池榜样被官民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终使忠孝治国成为纲常。人之本多也,孝为其中之一,历代皇帝相中这一点并无限放大目标很明确,而后世部分儒生为虎作伥乐此不疲,致使孔门一言成九鼎之势。
荀子在子道篇记有:鲁哀公问孔子: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子不答、孔子问子贡:赐以为如何?子贡曰:子从父命孝臣从父命贞矣,夫子又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无义,故子从父奚孝臣从君奚贞,审其所以从之为孝为贞。
吾不知荀子所记是否真实,而儒教中孝成分过大争内容小则为事实。因此,后世孔教传人如何将孝从皇帝犬房解脱,重新认定确立它在仁道中地位,变孤独儒家为辩证孔教,则可使后来人不致再入迷途。
1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中对孝尊崇乃华夏文明中最厚重部分,许多家、国以孝,以无改父之道维系生存苟延残喘。
中国封建社会为何如此漫长?朝代更迭因何了无新意?如满清等朝已愚暗不堪为何能如植物人躺床上受供奉?并用变法维持生命,原因在孝乎?
自汉举孝廉至今,人民被孝所迷,本来可承载学习、继承传统之孝道被赋予充塞太繁重内容,一部并非完美无缺论语亦被后人视为纲常,本来活生生有特立独行我行我素自主精神孔子被后人僵硬死滞孝法,于是,孔教后人把儒学由活闷昏终于一蹶不振。
在西学东渐今天,儒家传人在将来定会把孝道从帝王陪葬品中清理美饰教化天下,让我们重新思考:一、流行中国两千年孝道是否实现孔子仁道?两千年积累至今历史与当代现实是否人皆向善天下平和?二、孔子如果也愚忠愚孝唯上命是从,他还会奔波不遇?孔子若像后人般孝,他也安分守己活到老,则世上无孔教矣!
14.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凡是领导定下事,个人可以有保留意见但必须服从上级决定。自黄帝始,华夏步入集权专制,氏族公社民主身影一去不复返。
孔学后人亦把孔子视为家长,刻意追随而不知发展,只知传承不知进化,本来鲜活传统被后人继承得死寂一片。中国传统中最不民主最不自由最不人道意识开始泛滥。呜呼 哀哉!
论语三思试行
序
一、《论语》讲些什么?《论语》说了两句话:什么是人,如何做人。《论语》是孔子总结历史之后,为人类制定的行为准则。有神话说:女娲造了人,那么,孔子伟大,就在于他于躯壳之内:重铸人类灵魂。
二、为何五四反《论语》?《论语》是对人注释,因此也可称孔子思想学说为‘人道论’或‘仁道论’。而实行了两千多年人道的封建社会到了清朝竟堕落无能一败涂地,这是‘五四’人对论语反感第一点。第二,从西方传来民主制度是孔子在其学说中未作深入研究的体系,而此‘民主’认为可从国家制度之改变入手,使人们不学仁道也不得不按制度之要求去做个守规矩人。喜民主致使五四人厌论语。三,中国有文字记载历史上三次重大政治变革多发生在两千多年左右。如五千年前夏朝对禅让中断,中国步入奴隶社会;两千多年前秦的独裁,中国始入封建;两千多年后,中国结束帝制,进入民主政制初级阶段。而每次政治变革之前夜,必有思想意识上激烈之纷争批判。由此,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反思以往华人史并倡行人道论,与五四人又在两千多年后重新反思此前华人、夷人史并开辟民主、科学道路,应属必然同质之变故铺垫。
三、《论语》风光两千年之因 ?帝王、平民注解论语言行浩如烟海,一本小书掀起如此波澜实在令人震憾,而其原因还在‘仁’字之内:父见仁子便知养老无忧,君知仁民必定少有反抗,妻靠仁夫心中踏实,子偎仁父衣食有望,朋交仁友有依托,世界有仁人便充满爱的光芒。因为每阶层每个人自身利益需要,论语便成纲常。两千多年前,耶酥、释迦牟尼和孔子不约而同地创造出各自‘仁道论’,而孔子更去除了盲目崇拜和虚幻迷信色彩,便让国人相敬如宾,理智遵奉,并捧为国学宝典。
四、‘文革’为何反《论语》 ?文革领军人物毛泽东乃五四热血之一,说他未受五四民主科学精神影响显然不符事实。因此文革实行,必有五四精神余脉在跳,否则难以解释为何两个时期共同打倒孔家店。而在文革中跳跃的五四精神,乃‘民主’这一西方思想在中国朴素、原始形态-----------大道论。这种大道是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老子道德经中用众论综合。而此大道论,恰好是绕过孔子苦心经营人道论实现大同或曰中国式民主捷径。因此,文革反论语因其目标一致而所行殊途。
五、今天为何还要学《论语》?一、论语是孔子为人制定标准,故而,在人类未灭绝之前此标准仍然有效。二、全世界人民当家作主真民主仍未到来,因此,论语仍是政治制度有力补充。三、今日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完美民主、科学,真正共产主义仍有距离,因此,学论语仍不过时很实用,有指导生活工作学习人生许多益处。
六、怎样学《论语》:论语历经五四、文革批判至今仍未定其为反动出版物,这很令人深思。因此,既然国家允许其公开发行则必有其理。而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论语则要带着新千年烙印--------实用性。我读论语,用三种方法思考之:一正论、---明白其话,知晓其理;二、运用----结合今人习性引入你我生活;三、反思---回想论语流程,分析后人误读和易被今人误解处。并通过反驳使论语更精神。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正论:孔老师说,学业能经常演练,不喜欢吗?有弟子从远方来到,不快乐吗?别人无知我不烦,不高尚吗?
运用:《论语》将此言列于篇首,证明孔子最看重文明的传递承接和学问实践。而且孔子反对孤立于民众之外‘研究’,他认为学到知识不能与别人分享纵然遗憾,但因此就怨恨别人,仇视社会并不能平静、平恒传播理想者,也不是真正学者。
反思:一、孔子学说不能在现世寻求出路,就要想到办所学校。难怪后来文人在无力改变社会时则退避于私塾、书院教学。这象把找不到答案问题交给后来人,既是转嫁危机也是文人无力表征。二、自己知识与现实难接轨却要拿来教人,学生苦苦演练之功课却得不到社会承认,致使许多文人郁郁不得志。三、对于人性劣根不是呐喊而是不愠,难怪几千年社会难以向善。
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正论:有若老师说:爱父母,敬兄姐,却想触犯领导的人很少,不冒犯上级却愿造反的人没有过。教育者应抓根本,根正人道良,爱敬之品行,不就是人类根本吗?
运用:一、论语第一篇说学教乐趣规则,二篇就是学教内容,可谓环环相扣;二、什么是人?有若第一个解释:满怀亲情与爱心;三、家和万事兴。有若将治国大事简化为治家------爱家有亲情的人,也会爱国爱人类;四、善良,恋家,真爱是传统文化中最稳固动人一面,而此人性之培养,儒家先人功不可没。
反思:据说系孔子所作的礼记礼运篇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此与有若之孝孰为孔子真意,孔教真思想?
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正论:花言巧语感时髦,仁爱必少。
运用:一、当主持人、传销、国际大专辨论会被众人向往,当洗面染发、丰胸减肥、化妆时装被多人追求时,社会上仁义道德就会象黄金稀少珍贵。二、仁、色、德、言不两立。表里如一之人难寻。人专心于此必失彼,所谓两全不能共美。三、生命若短。把过多时间倾注于言、表虚饰则投入于仁爱必少。少些表面华章,可促进内心世界修养。
反思:一、孔子用外部标准衡量内心世界,虽可由表及里但也有失偏颇。二、在举世重言、好色时代,仁德者虽在形象上不得不同流于世,但其仁心若能不移,则可谓瑕不掩瑜。三、儒生们多纳于言,而不善穷辞口伐,其源在此。
四、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正论:每晚察视我的行迹:与人共思不竭诚吗?和同学同道交往实心否?学、讲、用老师道理否?
运用:忘记历史之人未来多难,每天认真总结过去会顺利发展。忠信先于学业,可见青年德行之修炼应重于智慧。
反思:这只是学院派曾子一厢情愿。你忠诚而校门外忠奸难辨,你守信而社会上谎言弥漫,你学真理而多数初中生未竟学业。理论与现实难以衔接,令三省者心浮气躁,没了主见。
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正论:治国举事必肃慎立信,节俭爱民,无妨农时。
运用:敬、信、节、爱为论语常言,唯使民以时,乃夫子治国之具体。孔子政治思想,以此五法为中心。
反思:敬事与道家无为相左,立信与封建体制相背,节用之说君王多不采纳,仁爱诚美然古来祸乱难息,使民以时全凭君王怜悯。相对于血淋淋事实,孔子道德说教无力,难怪其奔波不遇
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正论:同学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尊敬朋友,做事严谨守信,博爱人类亲近圣贤,在实践之余,不要放弃学习机会。
运用:忠、信、孝、悌、爱、仁、行、学乃孔氏学院文集开篇以来之中心。这就是孔教游戏规则,入学弟子唯遵守此门规方有资格求学问。德在才之前,仁为学之先。无人格没信仰精神空虚求学者,只会知识越多越反动。
反思:刚入学门就被捆上几道绳索。孔子不是让大家辨证学而是被动接受。你先承认我说的是真理,再来学习如何接受真理。入门先定我有罪,再让我去服刑,这那里是学院,这是法院。
七、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正论:将爱美心用于仁道,侍爹娘尽心力,为国无私,交友诚实,这样的人虽未就学,我却认为其学有所成了。
运用:孔教承认无师自通和在实践中成就仁道者。其实,孔教仁道论就是人类实践的汇集、提炼。孔教并未将学生封闭在学院内、派系中、教授旗下,而是以开放心态包容世人。
反思:子夏曲解并具体化了学的概念,这种重德轻智学风造就了太多愚民。
八、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忠信,勿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正论:教育者不敦厚、轻浮,概因所学未坚实。故要亲近忠信,不交离德者。并知过能改。
运用:一人文化根基深浅能自然溢于言表,装腔作势掩盖不了内心空虚。深厚根基的建设,须以贤于已者为标准线尺,以牢固之学习为砖石,并团结同心向仁道朋友如用白灰粘结砖石为一体。
反思:厚重内容,竟要表现于外表之威仪、形式,致使后来儒生将苦学收获归结于服饰、文言、车马、房屋等档次,并衍生出官威,学威等脱离百姓居高临下死板、吓人面容。勿友不如已者,被后人理解为不与忠信不如已之人交往,实在是误解。试想,最初去求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哪个忠信强于孔子?如果都摒弃之,凡夫俗子如何得闻善言,得学忠信乎?
九、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笑
正论:敬哀亡者,怀念故情,民之德性归真返朴。
运用:亲人亡故,既是人类中部分智慧、情感、力量等能源流逝,也是生命苦短启发、预言。我们应在追思、祭拜中将回忆记录,吸收再传播给活人,也要立下奋斗志向并全力实现。作恶者从死亡中看到了疯狂幻灭,为善者在棂前加快了建立仁德之步履。每个亡者丧事就象一次次警醒、激励、催促。
人性,因死而延续。
反思:曾子将人类德性的建立寄望于一时顿悟、表演,而非长久培养、磨练,这种重死轻生思想使仁道论走向虚伪、扭曲、变态和浪费财力比赛。
十、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正论:父存,看后人传承之愿,父终,察接续之作为,三年后仍未失先辈仁德,就是孝子。
运用:不懂继承民族将停滞不前。中国古文化即用此法流淌至今,而中国文明、思想也因后人未忠孝地立志执行而多有遗落。为精华延续,孔子不惜以三年之丧固定、实现。其良苦用心,足以警醒今人对待传统之态度。
反思:三年之丧,出于此乎?论语中对孝尊崇是华夏文明最厚重一部分。许多家、国以孝、以无改父之道维系生命,苟延残喘。
中国封建社会何以漫长?朝代更迭为何了无新意?如满清等已愚暗不堪何能如植物人般躺在床上受供奉?并用变法来维新长寿?旨因孝。
自汉朝举孝廉至今,人民被孝所迷,本来可承载学习、延续传统的“孝”被赋予充塞进太繁重内容。一部并非完美无缺的论语亦被后人误为铁律。本来活生生有特立独行、我行我素、自主精神意识的孔子被后人僵硬死滞效法。于是,孔教后人将儒学由活变死终于一蹶不振。[未完待续
孔孟荀
脱离、相信、唤醒民众历程与启示
2002年
孔孟荀同系儒门,俱重个人素养修炼,但因时代环境不同见解观点差异,三人对儒家各有侧重不同贡献,因为三人进步而非拘守,才使儒学更耐看,下面,我分五点简介三人之学:
一、孔孟荀思想源起
1.大量领会前人遗留文化,简帛碑刻铭文等字传文化;建筑壁画雕塑山水等实物文化;口述史风俗歌舞谚语等口传文化;2.周游演说观察激发浸淫到各国区域文化;3.与不同流派人物辩论交流领悟到个体文化;4.在与弟子教学研商中养成学院文化---
二、三人文章分类分析
我所辑录三人金言分大类如下:
孔子161论---政事20修身141
孟子34论政事18修身15分工1
荀子57论政事22修身28分工2天道5论
1.三人思想历程逐步递进,孟子多一个对分工阐述,荀子在分工基础上破除迷信明确提出人的独立自主;
2.三人都对政事论说数孟子专业荀子次之孔子最弱;
3.三人都重修身而孔最甚,孟荀主张人类整体效果
三、三圣相通
1.俱感仁道不立之恶,百年树人之急,并以身作则从我做起;
2.俱欲干政而败。皆知仕政乃树人捷径,而三人所急为君王所缓,故三位无势位学者不能在生前看到梦想实现,即使身后其思想也难得真承传;
3.三人俱用学院形式延续先古开辟未来。生前奔波不遇三人不得已而偏居一隅,苦苦吐尽腹内之丝终于抱憾而去
四、三圣异曲
政事
孔子梦想国是明君治国。他把国运兴衰寄托一人,其治国理念为从上到下---只要有一心向善自我克制好皇帝,国家就有希望。在治国方法上,孔子提出简单概念或曰口号:信、平均、安定
孟子心想国是民众治国。他认为国家希望在民不在君,能吸引、听从、宝贵、尊重人民的君王才能治好国家。孟子最卓著论点:有好民众才会有好君王,民众有问题,国家好不了,全民素质提升是国家昌盛保证
荀子理想国为教育治国。他是对孟子民优君良、民劣国败思想响应与实践。荀子开篇劝学,他认为:极尽一生精力全神贯注于知识天地大儒是国家寄托民众榜样。荀子欲用无数相信自己独立思考精英来感染促进民众,走向大同
修身
孔子修身是苦中作乐,在思虑小心中艰难度日。孔子修身是常人难以达到境界,在乱世更为梦想。孔子苦了自己愁坏别人,而他依然我行我素无怨无悔。孔子,就像孙悟空,完全在丹炉中锻炼,终于成圣人
孟子是与民同乐。孟子是民主政治前期设计者之一,他倡导大丈夫形象是深刻体验民众疾苦,顶天立地扭转乾坤铁汉。孟子蔑视政治集团,他深知大同实现须唤醒民众,而领导民众须先深入其中,出乎其类拔乎其粹乃孟子修身之本
荀子是大儒之乐。荀子通天地达万物知善恶明礼欲集孔孟大成,天人之道已渐成熟,儒家在此方入佳境,此刻,荀子沉浸在文明享受、学思乐趣中,他为身后学仁做出一贯全尽典范
分工
孔子在论语中从未强调过民众作用,他的两个后人终于通过实践看到老师和自己走不通上层路线,欲让统治阶级执政集团接受自己观点,必须走出书房与民众结合
孟荀分工观点是建立在他们所认识到:一人力量有限,君王亦非圣贤。因此,孟荀分工合作思想是社会秩序进一步设计
天道
此为荀子独有,也可能是他未入五经原因。观星、看相、卜筮---荀子皆视为不必要纹饰。荀子提倡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他不信也不重那些虚无缥缈神话。荀子天道论是他立根民众不畏上天表现,是孔子敬慎畏惧改变。荀子天道论为儒学注入铁元素,树立自强自信自立大儒榜样
五、儒学未来
儒学从孔孟荀三人走过一条脱离、相信、唤醒民众的向众之道。儒家三位先驱逐渐看到自身单薄,上层统治者不能指望和普通民众强大力量。于是,孟荀一步步把希望寄托在人民身上,培养其精神提升其觉悟去除其杂质,按照二人思路稳健走来,再有无数传人添砖加瓦,则世道早已改变,大道曙光早已初现华夏
惜哉!传承二字又在此出现,离官场向民众之途竟再未向前,后世儒生不知团结一国之内最大多数平民而是陷入有长期统治经验国家机器里,或同化或碾碎---
掌握字传文明少数人究竟是为国家机器提供源源不绝原料?还是不自量力玉石俱焚?抑或向多数人靠拢,解放他们实现自身?
清楚孔孟荀三位先师奋斗足迹,看清他们前进方向,不要枉费先师心血泪,才有资格谈继承讲论评说扬弃
在儒道不行儒门不振今天,追本溯源,细心品味先师之言,默默体察先圣之情,慢慢梳理儒道之流,当知儒学之曲误,亦会明了儒学之前途
先师们从仕途讲坛一路趋向民众,前人已仆,后能继否?
六、第一步
孔孟荀-----儒教源头真正目标流向----指引读书人
活在基层 解放百姓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