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新解
毛泽东·孔子——中国文化思想上的两位大圣人
中庸之道,中国古代朴素的统一论也。它主要讲的是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如何达到和谐统一的问题。要和谐统一,就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内部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平衡。不可过火,又不可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达到这种境界,就是‘中和’。于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它的缺点是,不懂得事物内部的平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平衡,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由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矛盾运动,不断的变化发展,因而旧的平衡不断地被打破,被新的平衡所代替。当然,事物的矛盾运动、变化和发展、平衡的稳定、失调或更替都有一个过程。不同的事物各不相同。有的时间很长,是以若干万年来显现的,如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有的时间很短,只需几年、一年、几个月、甚或几小时就显现出来了。当然还有更长更短的。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些动植物的生长和死亡,战争的胜败等等。
无论平衡的稳定、失调、更替过程的长短如何,都应顺应其自然,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当这个过程尚未完成之前,就急于变更,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的寓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当这个过程已经完成,旧的平衡早已完全失调,却仍然要维持、保护旧的平衡,那将意味着保守、衰落和灭亡。新陈代谢规律是无法抗拒的。
“五四”运动时期,人们之所以要打倒“孔家店”,把儒家学说当作保守落后的同意语,并非没有道理。这是因为儒家学说与皇权统治,纠缠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被动挨打,丧权辱国,备受列强欺压的现实,又怎能不使那些具有正义感、爱国心的热血青年不义愤填膺呢?其缺点是,没有做具体的分析,结果是把澡盆里的婴儿与污水,一块儿倒掉了。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由于厌恶和尚,所以恨及袈裟。
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十足的形而上学。实际情况是,天在变,道也在变,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这不怪孔夫子,而是后世儒家食古不化,犯了极端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完全不顾客观事物的发展,生吞活剥,死搬硬套。其结果是把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弄成了僵死的教条。
现代学界,又把中庸之道当作折衷主义。调和主义加以批判和否定,这也是不对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对立与统一,二者不可分割。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无对立则无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无统一则无事物,何谈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可知,对立与统一同样重要。只注意对立,不注意统一;或只注意统一,不注意对立,都具有片面性。
毛泽东的《矛盾论》,主要讲的是对立方面的问题,必须有统一论加以补充,才是完整的理论。孔子的中庸之道,可说是中国最早的统一论。它主要讲的是统一方面的问题。即什么是统一,如何统一。统一的多样性,统一的变化和发展。要统一,必须保持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平衡,无平衡则无统一。
中庸之道,开宗明义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天生万事万物各有其自然的本性,顺应其本性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叫作道,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就叫作教。
如何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维护保持事物的和谐统一呢?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以为喜怒哀乐是比喻。它的喻意应为: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矛盾处于相对平衡时,谓之“中”;平衡随失调,但仍维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即量变还没有达道质变的程度时,谓之“和”,“中”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本源,“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普遍的法则。达到“中和”这种境界,或保持“中和”这种状态,天地就会在一定的位置上运行,万物就会自然地生长、发育和繁衍。如果不是比喻,那么人的喜怒哀乐,发与不发,“中和”与不“中和”,难道真的可以影响和左右天地的“位”与“不位”,万物的“育”与“不育”吗?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
这一核心思想,主要讲的是天生万事万物,各有其自然的本性,也各有其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要认识和把握其本性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必须注意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平衡问题。平衡不是平分天下,而是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各有一个适当的“度”——不可过火,又不可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能否认识和把握这个恰到好处的“度”,是能否保持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平衡的关键,从而也是事物能否维系和谐统一之所在。这也可以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认识和把握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实在是高瞻远瞩,神目如电,穿越千古,直逼当代。天、地、人,被中国人称为“三才”。“三才”之间也必须保持“中和”状态,这样天、地、人之间,才能和谐统一。例如太阳系、银河系,各个星系和星球之间的排斥与吸引,必须保持“中和”状态,一旦失去“中和”,就可能发生真正的星球大战。星系与星系,星球与星球,将会碰撞得一塌糊涂,整个大宇宙的和谐统一,将被破坏得不成样子。这样以来,天地恐怕就“位焉”不成了,万物也就“育焉”不成了。最终出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天翻地覆慨尔慷”了
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也可说是中国最早的统一论。
关于社会人事方面,孔子及其门徒所讲的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处人、处事、处世;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在这一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地进一步阐发、扩展和运用。由于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变迁对此必须作具体的分析——有的未必正确,需要加以纠正;有的时过境迁,需要加以改造;有的仍然光芒四射,可学可用,于人于世,大有裨益。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中庸之道这一核心思想,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都具有普遍意义,而孔子及后世儒家则偏重社会人事,忽视了自然,这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遗憾的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的学者,包括最具权威性的宋朝朱熹在内,对于中庸之道的这一核心思想,都是在字面上,喋喋不休,纠缠不清。而根本没有揭示出它内在的本质和特征。从而把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弄得似是而非,以致后人误当作折衷主义、调和主义。现在是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了,我们有责任恢复中庸之道的本来面目和真实的思想内容。
在中国,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研究、运用的最好、影响最大、最杰出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孔子。
毛泽东可说是中国对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研究、运用的集大成者。他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著作,以及统一战线、政治协商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多党合作制、民族区域自治、“三个世界”的论断等等,都无不闪耀着对立统一思想的光辉。
就以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来说吧。越看越觉得,它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具体实践、运用和发展的最辉煌的成果之一。
所谓统一战线,就是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党派、不同的思想和主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大家能共同接受的政治平衡点,即共同的政治基础,而结成的政治大同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是全体中国人民,为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而结成的政治大同盟。
尽管在各阶段、民族、党派集团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矛盾,但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就是“中”。有时平衡随失调,分歧加剧,甚或发生激烈冲突,如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尽管摩擦不断,以至出现皖南事变那样的大事件,但还不至于决裂。这就是“和”。保持“中和”状态,统一战线就存在;“中和”状态一旦被彻底破坏,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统一战线也随之消亡。
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毛泽东强调必须把握三个不可分离的环节,即发展进步努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对付顽固势力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策略,“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三大原则:第一是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第二是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决不可举行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第三是休战原则。即适可而止。换句话说,就是“有理、有利、有节”。这简直是把中庸之道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思想运用发挥的淋漓尽致,真可说是完全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正因为如此,才有力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延续,从而也就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如果说他老人家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从思想理论上讲,大概是过多的看重了对立的一面,而忽视或看错了统一的一面——由于他是从长期革命战争中走过来的领袖和统帅,习惯了对立的思维和方法,这也许就是他老人家的悲剧所在。或者说是历史的局限性。
毛泽东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但是他又是“五四”运动的急先锋,弄潮儿。这就决定了他和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特别是儒家文化思想,始终处于割不断、理还乱的矛盾中。毛泽东的大半生都在批孔、反孔。但仔细剖析起来,毛泽东思想里面,到处存在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特别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遗传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思想,可说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典范。
毛泽东和孔子,可谓中国文化思想上的两位大圣人,二圣合一,就是中国文化思想上的珠穆朗玛峰。
最后再次重申:中庸之道,可说是中国最早的统一论。它主要讲的是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如何达到和谐统一的问题。要和谐统一,就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平衡。无平衡则无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称之为平衡论。
白莽山人有诗赞道
阴阳失调生疾病,冷热不均成飓风。
孔圣先师真高见,统一和谐须中庸。
白莽山人
2012-2-20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