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感悟
理平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品德高尚的“上德”者不有意布施德(“上德”者,心中有道,就不会凭个人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万物众生,就会以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道[规律]恩泽天下),所以他们才是真正的有德;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则总是有意布施德(“下德”者,心中无道,凭个人的主观意志,道貌岸然地将自以为是的意志强加于万物众生,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伪地制造各种不平等的矛盾),所以他们与无德差不多!“上德”者遵循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道[规律](无为),当然不会有自己的功名利禄(无以为);“下德”者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德(无为)却自以为自己功德无量(有以为)。“上仁”者有意推行仁(为之)而无确定的施仁对象(无以为);“上义”者有意施义(为之)而有自己确定的施义对象(有以为);“上礼”者则刻意推行礼(为之)却没有人响应,就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礼强制人们遵循。所以,失去了道才求德,失去了德才求仁,失去了仁才求义,失去了义才求礼。当社会需要用道貌岸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礼”来规范时,忠信也就浅薄,祸乱也就开始。用礼者(前识者),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遵循道的人——“上德者”)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心存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的“礼”,采用厚实、纯朴的“道”和“德”。
【感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者,道蕴心中,恩泽万物,上善若水,却不知自身德的存在,这样的德叫“上德”。德的渊源日日常新,德的妙处永恒存在。“上德”者虽不知自身有德,但正是这种德才是无穷的,至大的。细想开来:德就是心中的理,这种理从“大道”、从“上德”,这种理就是天理,把天理充分运用到天地万物中去,那么道就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了,所以是有德。这让人联想到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德”者为了功名利禄等有目的地去干一些看似不失德的事,从而获得“德”。这样的德必定不大,必定有局限性、主观性和片面性,虽有使一部分人受益的一面,但也有使另一部分人受损的一面,因而这种德是利弊兼备。从这种德中受益的人称赞“下德”者有德,从这种德中受损的人又怒斥“下德”者无德。如“以人为本”的提出,看似很合乎人性,能惠民、泽民,但这是凭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提出的,就必定有局限性、片面性和劣根性!试想一下,“以人为本”中的“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人性的弱点,就会有人的本能和欲望,就会趋利避害这本无可非议,但正是由于有人性的弱点,在“以人(自己)为本”的趋利避害有作用下,人类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类无限欲望,就会不顾别人、社会、自然、地球、宇宙的利益,不断地与人斗、与天斗、与地斗,在斗争、斗争、再斗争中,不断步入“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人人征服自然,自然惩罚人人”的恶性循环(癌症)之中,不断做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蠢事。如三门峡、三峡工程,这些人为(伪)工程,切断了地球生命体的血脉循环(大江、大河、大湖和大海的良性循环系统),人类在改造征服自然的同时,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大自然的反作用力所偿还,如长江上中下游的非旱即涝,泥石流,沙漠化等,这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水能),自以为是,违反自然规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斗争、斗争、再斗争中,一直斗到山穷水尽,斗到生态断链,斗到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房奴、车奴等)、金钱的奴隶、自己生产成果的奴隶(毒米、毒奶、毒油等),这就是“以人(自己)为本”自始至终未能超越人类自己的局限性、主观性和片面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更有一批口口声声以“公仆”自居的权贵达人,表面上唱着“以德治国”,背地里干着男盗女娼之事,表面上看不失德,内心却是无德的败类!如,成克杰在中央电视台一个重要节目中出镜,谈到广西扶贫工作时,他表情严峻,口吻沉重,对准镜头说:“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觉也睡不好呀!”那是很动情的表述,有谁想到,偏偏是成克杰,居然从并不富裕的人身上,敲骨吸髓,榨取民脂民膏达4千万之巨。这铁的事实戳穿了他说的“觉也睡不好”是何等虚伪,原来是糊弄舆论,欺骗百姓,那是假惺惺的演戏(不失德)。言与行分裂,成为绝妙的讽刺小品。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者得自然无为之道,深厚完美,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这不是“上德”者有心无为,只是因为德的本体没有一事,不见一物,本来就是无人无我,无为无欲。“上德”者的心像太虚般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内不起有为之识,外不见有为之尘”,物我同然,内外如一。因此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者只因心中未能悟到圆明境界,所以事事物物必要做得周全,惟恐失掉有德的名声,惟恐做了损害其有德名声的事,这种所谓的“有为之为”,必然导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些都是所谓的“有以为”,也就是有意的、有心的、不自然的,因而也就不能领略自然无为的奥妙,进入到无为深化的境地。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随着人之贪欲渐渐膨涨,人心不古,不再纯朴时,要继承“德”就需要提倡“仁”。“上仁”者看万物为一体,观天地为一身,恩惠遍及四野,其仁爱如天地般广大而自身不知,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与百姓相安于无事之中,相忘于无为的道内。当仁爱不能达到,是非也就随之而生,既然有了是非,也就不得不倡导“义”。“上义”者原本以仁为体,以义为用,处事自然有刚断的妙处。只因世道纷乱,人情多诈,有时即便在君臣父子之间,夫妇朋友之中,也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总是不能适于道的中庸、客观和无为,所以真假需要权衡,得失需要较量,有为的事终无止息,有为之法不可穷尽.所以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当义不断缺失时,不得不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礼节来维持。根据人心不正,世道多偏的情况,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礼来规范人们的意志,约民于礼仪中,这样的做法,怎奈天下百姓,像聋子、瞎子一样,对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礼视如不见,听如不闻.他们违背教令、条规,不去响应礼,即使这样,“上礼”者的爱民之心没有停息,不得已用强制的手段迫使人们去遵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礼。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把民之道分为五等由于底下的人们违反无为之道,做有为之事,从而导致世道改变,人心迁移。道失而后德又失,德失而后仁又失,仁失而后义又失,义失后礼又失,世道人心就这样渐渐丧失了。只因都不是遵循道,所以才出现这样变迁不止的弊害。
“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也。”
道、德、仁、义渐次丧失到礼,世道遂因此而乱。试想:道不行出现德,德不能施行出现仁,仁后出现义,义后有礼的出现,假如礼再不能施行的话,天下就会大乱、“上礼”者设礼,原本为了约束人的言行,结果反而成为人邪妄的开始。用礼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否则必多品制,必多作为,就会使本然的忠信变得淡薄。忠信淡薄就会出现刑罚,战争也相应而致。所以说,礼导致忠信淡薄,它是战乱的开端,通过战乱就会打破礼的束缚,让人们重新回归于道!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前识者”指“上礼”者。用礼越广,表露在外的就越多,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见的越多,离道愈远,这些都是道的虚华而不是道的本体。道的本体贵在敛华就实,守朴还淳,这样做的人外表愚驭而实为大智。当今人们炫露精神,妄用机智,行有为之事,远离大道,这才是最愚昧的开始。所以说:“上礼”者,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遵循道的人)见道而不见欲,循理而不循私,顶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辞。视听言动,无处不是循道显著,家国天下,无处不是道德的流行。所以“处厚不处薄,居实不居华。 “彼”指薄、华。“此”指厚、实,舍弃薄华而选用厚实。
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是治国齐家的大道,修身立命的本始,顺应它就吉祥和谐,违背它就会遭受祸患。天下不行道,不明道,天下百姓就未能蒙受大道至治的恩泽,以至治乱不一,天平彻翻,世道衰微、人心不古。大丈夫(遵循道的人)想挽回上古之风,所以宁处厚,不处薄;宁居实,不居华,只有这样才能从礼返回于道,才能实现道、德、仁、义、礼的良性循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