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弘扬传统文化“要见大义”与李金泰先生的一段对话
郑彪对楚简书家的</>博文《《中国书法》2012第二期发表李金泰论文《从隶书的源头发力》》发表评论
2012-03-29 19:06:03
先生的观点有启发。当前弘扬传统文化也要从源头发力,特别是要从儒学的微言大义处发力,现在许多学术明星讲传统文化,特别是讲儒学,洋洋洒洒,唯独不见大义,这是一个有意无意的不小的时弊。
楚简书家 回复说:
2012-03-30 07:48:58
先生说的极是。“五四”后,由于矫枉过正,人们从左的方面否定传统;到文革达到极致。近三十年来,有些人是从右的方面否定传统。不过,左派在否定传统的同时,力图用 新的文化新的道德体系取代它,如毛的共产主义;而右派是彻底否定中华文化,妄图把英美的那一套强行塞给中国人民,正如您的地缘政治学说所分析阐述的那样:中国人民不会也不可能接受西方以利益为主导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至于“学之时者”,或为走狗,或为沽名钓誉,也有可能为时、眼所限,不得已或不能为,如先生者,如能上上“百家”之类的讲坛,从地缘政治的大格局,给中国人民上上课,也敲一敲那些榆木脑袋,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法事。甚至仅仅给那些鄙的“肉食者”开开窍,其功也至伟矣。
郑彪有话接着说:
流行说法言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道释,这样讲,一般地说并不错。但是就其历史上地位和作用看,三者不能平列,而中华几千年文明历经磨难而不灭,且传承至今,仍不能西化而能复兴,主要由儒学担纲,这是毋庸质疑的。儒学其所以能担纲,也是由于儒学有大义存焉,故能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真正做到天下为公。此为孔子所言“君子儒”与“小人儒”之根本区别,后为孟子所发扬光大,社会接受,杨学(“为我”)于是乎亡焉。儒学的大义。首先是正义,“政者,正也”,孔子著《春秋》,所谓微言大义正是如此,区分正义与邪恶,一字之褒贬,使得乱臣贼子几千年不得翻身,此其所以“惧”。大义之其次,是以天下为己任,具体说就是“修齐治平”的学说。此种儒学的大义,演变到战国时期即产生“天下为公”的社会思潮。相比之下,道学虽有价值,特别道家炼丹实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滥觞,但道家主张避世,从老子起,一到国家有难,就进山了,虽然聪明,却不够负责任。释家出世,也不能救世。故中国人能存续至今,历代志士仁人都能以主要是儒学先贤为榜样,士大夫都向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而每至国家临难,都能产生诸如岳飞、文天祥一类的英雄人物,儒家居功至伟。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而终未亡,勉强进入20世纪,实际上也是由于几千年儒家文化熏陶的人民群众不接受西化,不甘当亡国奴,而儒家士大夫(一批所谓中兴名臣)殚精竭力,勉力支撑的结果。进入20世纪,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都是儒生接受马列转变为革命家,他们一生,实践了“天下为公”的大义大道。文革期间说周恩来是现代大儒,一点不错。毛泽东早年崇拜曾国藩,晚年以法家自任,其实法家说到底,还是儒家,只是两路。毛周一生,都是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毛泽东发动文革,也是为公,而不是为私。改开以来,一些人在公私兼顾的名义下,实为以私害公,以私代公,后患无穷。于是新社会由一个急公好义的君子国,在西方影响推动下,杨学卷土重来,转眼似乎要变成一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小人国,终于矛盾激化,社会觉醒,历史于是在调整方向。一个时期以来,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复兴,根本原因在中国社会人心不接受西化,西化名为现代化,本质是小人化、野蛮化和社会碎片化,导致亡国灭种。现在讲传统文化,往往不见大义,不得要领,许多人只在枝节处着力,是一个不小的全局性的倾向。相信逐渐会得到中枢和全社会重视,加以改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