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论当前孝道宣传的片面性及孝道的最终消亡

张之权 · 2018-04-2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论当前孝道宣传的片面性及孝道的最终消亡

  (张之权)

  由于近几十年中国社会道德水平下滑严重,人们乃纷纷探索求解之道。有人献上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并不普世的普世价值,有人回头重新祭起了儒家这一法宝。中国本来就是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虽说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过程中对儒家学说的糟粕进行过有力的批判,无奈这种过程被私有经济的出现给冲断了,儒家学说遂以百倍的疯狂呼啸而至。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封建余孽,是儒癖,只要是孔夫子的,放的屁也是香的,本文所论对这一部分人不会有多大作用。另有一部分人是社会先进分子,他们怀着对社会道德下滑的忧虑,寻找各种解决办法。社会道德下滑是全方位的,有社会各方面的,有家庭的,家庭这一块比较突出的是许多老人得不到赡养,有子女的子女不供养,或供养不善,社会也管不了,这就使我们当前社会呈现一种严重的社会病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有责任心的人们,也从儒家学说宝库里搬来了孝道这个武器。因为我们的祖宗先贤早就讲过,“百善孝为先”嘛,所以宣传孝道是万无一失的。

  孝的对立面是慈,所谓上慈下孝就是。中国人的父母和长辈对儿孙的慈爱是从古就有的,反过来,儿孙对父母和长辈的孝顺也不弱,这是因为有封建制度在那儿罩着,谁也不敢做忤逆之子。当前社会的实际是慈爱现象有增无已,而孝顺现象大为削弱,许多坏典型不断引起社会的公愤。所以,我们许多进步人士为挽救孝道做了很大工作。基本的意思是宣扬父母的含辛茹苦,子女应该感恩图报。

  我从网上看到多个视频,有的拿着话筒极富感情地奋力呼喊,历数不孝行为,给那些不孝子孙以很大的震撼。更有的在偌大的操场上,组织无数学生给父母下跪感恩,有的给父母洗脚,从细微处启发子女的孝心。我想他们的动机肯定是好的,效果也是会有的,我对此基本上持赞赏态度。

  但是,我们应该负责任地指出,这些孝道宣传,有很大的片面性,未能全面反映社会的实际与需要,从这些宣传中人们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方向,看不到孝道发展的前景,阳光不足,给人一种阴阴沉沉的压抑感。因此,我认为对孝道的认识与宣传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

  一,对儒家孝道学说的认识与宣传的片面性。

  必须首先指出,中国古代的孝道有两种,不可混为一谈。一种是劳动人民方面的,孝道的出现是社会的需要。古代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劳动者到了老年,生活上不能自食其力,要以儿孙为依靠,因而社会上宣扬“反哺”思想,提倡孝养父母和老人,解决后顾之忧。这是很正常的,是普通群众生活上的需要,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结果,应该肯定,我们对此不持批判态度。

  孝的传统在孔子以前可能存在了很长时间,并非孔子提出后才有的。孝的内容,在《论语》中有孔子的总结,集中在《为政第二》里。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看得出,孝,有孝养、孝敬和孝道之分,它们之间是有轻重的:

  他对子游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女对父母不敬,光有物质供养,跟养着狗和马没有区别。)

  他对子夏说:“(对父母)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不能和颜悦色,光是有事就帮着做做,有酒有食就让他们先吃先喝,这就是你们认为的孝吗?)

  他对樊迟解释说:对父母的孝要做到“无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几段论述,我们可以细化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孝养。这是指物质上对父母的供养,表现在“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以及“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说要关心父母的物质生活和父母的健康状况,这就是孝养,这是尽孝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光有这个,就不是儒家学说了。

  2、孝敬。孝敬比孝养更高一层,做起来也更难点。他说,对父母不敬,只管吃喝,跟养着狗和马没有区别。对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和颜悦色,有了孝敬之心,才能做到这一点。

  对父母的孝养和孝敬思想,我们现在也应该继承,没有什么可批判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当今社会和2500多年前的孔子时期是一模一样的,平时很多子女对父母态度粗暴,哪里有什么和颜悦色?孝养更谈不上。2500多年过去了,在这方面我们返古十分厉害,有些人就像是历史的活化石。

  3、孝道。子女对父母的孝,孔子更概括地说是“无违”。无违,就是不违反礼制要求:“生,事之以礼”(父母在世,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以后祭祀时也要依规定的礼节进行)。孝而不违背礼制,就是孝道了。【说明:本文所说的“孝道”,是专从礼法制度的角度讲的,是与孝养、孝敬等相区别的,可视为狭义孝道。社会上一般不作区别,将孝养、孝敬等笼统地都称为孝道,可视为广义的孝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仍可坚持广义的用法。】

  我们为什么要旗帜鲜明的批判儒家的孝道呢?

  人们一定要知道,孔子是以礼治国论者。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老先生是三句话不离礼。孝道在孔子学说中属于三纲之列,是儒家礼治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论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孝,是为巩固封建礼制服务的,是和广大劳动者单纯出于生活上的依靠这种出发点不一样的,

  我们对于上面说到的孝养和孝敬不持批判态度,而对于他将孝纳入礼制范围,作为巩固封建秩序的一部分,就应该批判了。

  孝道的内容,大大多于孝养和孝敬的内容。在《礼记》中,记载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条文十分繁琐,我们这里就不列举了。

  以上是《论语·为政第二》记载的孔子论孝的最著名的一段话,现在社会上宣传的孝道,当然谈不上“无违”问题,但基本上是以上述前两条为依据的,大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文章。

  但是,对孝道的宣传如果仅停留在这个水平,还没有揭示出儒家孝道的全部内容,其片面性势必难免。由于宣传的片面,就容易引导群众钻进死胡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片面当成了儒家孝道的全部。就在不久前山东有一个叫禚(zhuó)宝伟的人,恶毒攻击我国功勋科学家、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同志,以他隐姓埋名30年,咒骂他是不孝父母的畜牲。这里不能判定他是反动立场作祟,但是却可以肯定他与受到孝道的片面宣传有关。禚宝伟之流不知,儒家的孝道里还有另外一个内容,就是一个人不光要孝养父母,还要建功立业,用孔子的话说是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从这个角度说,黄旭华同志是他父母的好儿子,他彰显了父母,是忠孝两全的孝,是最高级的孝,是大孝。子女要建功立业,为父母增光,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儒家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们共产党人对儒家有一定的继承,这就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传承,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但是,我们只继承了这一形式,两者之间的内容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我们反对儒家光宗耀祖的思想,那是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我们提倡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品质。这是一定不能混同的。这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

  儒家孝道中还有一个内容社会上普遍没有注意。儒家学说也是在发展中完善的。有人根据社会上的问题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这“无后为大”我们就不解释了,那另外两条是什么呢?其中一条是说“家贫亲老,不为禄仕”,(禄仕,就是做官拿俸禄)这和孝养是一致的。另一条是说“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这可是很有社会意义的一条意见。意思是说,对父母不正确的意见,不要违心地奉承,应该规劝,否则就会陷他们于不义。在儒家看来这也是孝,除了孝养、孝敬、孝顺之外,还有一个孝义。我们的宣传就没有接触到这一点,而社会上这种现象是大量存在的。那些贪官的子女,那些违法犯罪分子的子女,知道父母的错误与罪行是孝而顺之呢,还是规劝甚至叛逆呢?在国家大力反贪、反腐的当口,我们关着门搞孝道宣传,放着这么大的问题不配合,片面得很离谱了。

  二、对社会认识的片面性。

  人类社会自从出现阶级以后,社会的一切都是两重的,分裂为二的(恩格斯语),我们观察事物千万不能看成一个板块。比如父母、慈孝都不是同一的,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穷人的父母和富人的父母不同,他们的慈孝内容也各异。现在学者们提倡的孝,着重点都在宣扬父母如何在困难条件下,以他们的慈爱之心,竭尽全力供养子女,历尽艰辛而无怨无悔。子女应尽的孝就是一方面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一方面从精神上慰藉父母。我们所看到的许多文章、图像和视频,千篇一律,都是如此。我看到一组照片,共45张,大都是宣扬父母含辛茹苦的。比如一位父亲赤着上身肩上扛着一个沉甸甸的大麻袋,左手艰难地揪住麻袋一角不使其滑落,这只手抓住的是生活;右手牵着两三岁的小儿子走下台阶不使其摔倒,这只手抓住的是希望。还有一位青年母亲,背后背着一个有她身体两倍大的一个大包,压得她举步维艰,左手拎一个沉重的袋子,右手还得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这是为什么?就是为了生存,为了抚养这些幼小的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给了这些孩子以最大的慈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学者们就是通过这些形象号召子女们尽孝的。

  社会还有另外一种相反的现实。那些父母不需要这样奔波,孩子有保姆伺候,上学有汽车接送,一般学校还瞧不起,要上贵族学校。穷人的孩子如果有幸上了大学,学费开销会将家里拖得更加穷困,而富人家的孩子上大学动不了他家的九牛一毛。这些孩子应尽的孝,不是要赡养父母——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的任务,是继承好父母的家业和财产,不做败家子,这就是最好的孝。

  对于这些人,我们那些搞宣传的学者们,怎样号召他们“反哺”报恩呢?

  还有,由于腐败扎根很深,我们的官员完全清廉的比例较少(不算最近三年),已经暴露并受到惩处的叫贪官,他们的子女应该怎样“孝顺”?有些没有受到惩处实际是贪官的人,比例不会太小,他们的子女在孝道面前应该怎么办?所以说,我们这些学者们设计的孝道宣传是远远不够用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情况是,如今子女尽孝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学者思想僵化,对此视而不见,关着门设计自己的宣传材料,因而所作宣传威力大减。

  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活动圈子较小,古人讲的孝道与此是相适应的。比如做儿子的对父母要“冬温夏清”、“昏定晨省”,那时容易做到,现在就做不到了。《礼记》还说,父母在世,儿子不许有私财,现在是绝对不行的。这样的规定太多太多,叫人头皮发麻。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如果因为父母在世,儿子不能出远门,只能呆在他们眼皮底下,那么,儿子在北京、上海、深圳谋得的总裁、总经理也当不成,父母就心安理得了?

  在这一点上,还是孔子想得周全,他在这里同时提出了“游必有方”的合理意见。关于“游必有方”,本人在1997年就发表过一篇论文,指出朱熹将“方”解释成“地方”是错误的,他说,儿子一定要出远门必须将地方告诉知父母,这个解释是不确切的。儒家历来重视“方”,“方”是义理,是规矩,是礼法制度,是原则和标准。子路说他可以使他治下的百姓“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还有人说“教子有方”,《后汉书》说“圣人设教,各以其方”,都是这方面的意思。孔子说儿子一定要出远门,必须有合乎义理的正当理由,这才是“游必有方”的本义。一个人离开了家乡,失去监督,不在外面胡作非为,这才符合孝道。比如儿子从东北远游到海南岛,开会、从商、旅游等都是游而有方,如果是进行贩毒等非法活动,就是游而无方了。至于强调远游必须有个地方,等于是废话,远游有地方是一切“游”的应有之义,不是到冥界或外太空,哪能没有地方?另外,在《论语》的语言习惯里,讲过“远方”、“四方”,都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如强调地方会说成“游必告所之”等符合时代的话,朱熹的解释是大学者犯低级错误。

  如今,按儒家标准宣传孝道已经太不合时宜了。孝道的内涵和形式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在历史洪流的滚动中时时在发生变化。民国时期和清朝不同,解放后又和民国时期不同,现如今又和解放初期不同。拿现实来说,虽然有封建主义复辟,虽然有儒癖们极力想恢复儒家统治,但“三纲”已经不存在了,这是最大的改变。君为臣纲早已进了历史博物馆,父为子纲也发生了变化,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变成了子为父纲,一切围着子女转。夫为妻纲问题,由于提倡自由恋爱,破除了父母对婚姻的包办,更由于男女平等,妇女经济独立,这个纲在很多家庭是倒过来的,变成了妻为夫纲。妻子地位提高了,妻子的父母和丈夫的父母是同等的长辈,丈夫的尽孝就扩展到了岳父母身上。有些人对岳父岳母的敬重,超过了对父母的敬重,这就是孝道发展的现实。

  我们要客观地对待问题。由于子为父纲、妻为夫纲的出现,在经济条件不充足的男子身上,势必要削弱他们对父母孝养的力度,力不从心。

  事情说穿了,我们有时显得很幼稚。你看,儒家学说的基础三纲不存在了,可我们一些同志却天真地还在用为三纲服务的理论武器来解决我们当前的社会问题,这不是很滑稽吗?

  这种武器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身边就有这样鲜活的例子:儿子将母亲的钱哄到手,说是买了房给母亲一间,可是房子买到后,就把母亲赶出来了。如果是解放初期,反映到单位去,肯定有人管。现在是法治,单位不管了,母亲舍不得告,法律又不会自动上门,这样,儿子就是一个清白无辜之人。我们的学者高举道德之鞭,最该教训的就是这类人,可是,他们一直安然无恙,叫你鞭长莫及。

  这是形势决定的,怪不了这些热心的同志。我个人愚见,当今社会是半社会主义和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私人占有财富的比例很大,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有一定优势,“一切向钱看”成为了许多青年的价值观。“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马克思语)在此思想影响下,有些年青人埋怨自己生在穷人家,没有一个好爸爸,结婚要车要房,不把父母榨得山穷水尽,他不会满足。这种思想支配,仅凭几句演讲是感化不了的。这个问题的最终圆满解决,还得靠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能够战胜资本主义,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子女尽孝的问题。

  对当今社会子女尽孝的状况,我认为不必太悲观,我们很多子女对父母尽孝做得还是不错的,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肯定。

  我对于当今子女尽孝的表现,作如下排序:

  第一,还是孔子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我们对此要重新赋予内涵。如子女不学好,在社会上鬼混,打架斗殴,致残送命,就失去了孝养父母的本钱;如触犯了国家法律,进了监狱,判了死刑,同样失去了孝养父母的本钱。所以孔子将一条放在首位是极有道理的。(当然为国损躯不在此列,那是舍身取义的范围。)

  在这一条里,我们有些子女,因为各种原因,升学受阻,就业遇挫,工作下岗,婚姻破裂,百事不遂,但仍能遵纪守法,不迁怒于父母,在守法条件下奋斗不息,这些都应看成孝行,予以肯定。

  总之,遵纪守法是孝道之首。

  第二,凡是子女自立自强的,升学理想,就业顺利,待遇可观,经济自立,婚姻美满,不让父母操心且对父母无忤逆大过,这些都应看成大孝。

  但我们有些父母就是不这样看。我见到有的家长一定要孩子考上大学,第一次失败了,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愿复读再复读,终于成功了,毕业后也有理想的工作,父母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慰藉。请问:这算不算尽孝?依我看这就是新形势下孩子尽了孝心。有的父母看不到这一点,不肯定孩子的孝心,偏偏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只因孩子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做父母的不依不饶,指责孩子不孝,真是不讲道理。他们没有看清时代变化,用封建老八股观念维持自的威权,要不得!

  第三,创造条件做到家和万事兴,不让父母担忧。

  现在父母与子女分居的多,大部分父母有养老金,有自己的住所,但是也还有一部分父母没有可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需要子女接济,子女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社会现实往往令人很无奈,父母生活困难的,往往子女也好不到哪儿去。正是这种现状,给子女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不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对父母躲避、谴责、漠视、虐待事件时有发生。我们觉得,越是这种情况,子女越是要注意别增加老人的痛苦。穷困家庭是弱势群体,其中老年父母更是弱势中的弱势。

  现在生活负担重,儿女有儿女的难处,尤其经济条件不好的,度日维艰。这样的家庭,对老人物质供养虽然差一点,但一家人内部团结、气氛融洽,小夫妻婚姻巩固,教子有方,上慈下孝,勤俭向上,让老人没有烦恼,这就是大孝。穷困家庭的子女应该尽量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家和万事兴”,“好人有好报”,都不是虚言。家庭齐心协力,加上国家发展提供的机遇,穷困是可以改变的。反之,如果烦躁不安,作奸犯科,家庭暴力,让老人每日忧心忡忡,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三、孝道的消亡。

  我们所说的“孝”,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产物。据说,人类从出现到现在约250万年至300万年。人类处在蒙昧时期是杂交性行为,男性之间分不出父子关系,经济上没有私人占有观念。后来才出现各种婚姻形式,生产力发展了,私人占有也出现了,社会出现了阶级。由于需要明确财产继承权,因此出现了父子关系有明确的必要。只有在一夫一妻制家庭形成和父子关系明确无误之后,这才发生了孝道的问题。依我的陋见,中国形成孝道大概就是近几千年的事,形成明确系统也就2500多年。任何事物,有生必有死,孝道也是这样,它是在社会的发展中产生的,也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灭亡。现在离它的灭亡为期不远,按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参照世界的发展步伐,大约150年左右它就会灭亡,这是必然的,没有疑义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福利越来越好,越来越有保障。当我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就进入了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别的福利我们放下不谈,就说养老这一项。所有老人都进入养老院,由于社会条件好,科技水平高,所有养老院都疗养院化,老人在养老院过着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自然对儿女物质上不存在任何希求,儿女也没有后顾之忧,没有任何包袱。全社会都如此,几代人下来,原有的孝道自然就消亡了。

  据我所知,现在新西兰和北欧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老人进养老院已制度化,生活质量很高,人们就没有中国这样的孝道观念。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讲,所谓孝道灭亡,是说原有的封建的孝道不存在了,它被新的孝道关系代替了。因为家庭存在,子女从小被父母养育,父母对子女的慈爱还存在,那么慈的对立面孝也一定还存在。在父母进入养老院之前,还跟子女有家庭生活,不能说子女能完全离开孝顺。再说父母对子女的养育,由于社会提供的保障周全,子女上学、就业、婚姻、医疗等等父母都不必发愁,所以慈爱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反过来孝的内容也发生同样的变化。到了这个时候,孝养的任务没有了,原有的中国式的孝道确实灭亡了。但孝敬的内容还存在,爱心还存在,这是别人不能替代的。因为没有经济压力,没有财产继承的纷扰,这个时期父母和子女的爱更纯洁、更高尚、更完美。我们的后人将会在这样环境中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

  结束语:宣传孝道不能犯片面性毛病。宣传孝道要给人民指出光明前景,不能单方面给子女施压,穷困家庭不能只依靠子女这一条路来解决赡养老人的问题,孝道的最终圆满解决,决对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卓有成效的奋斗。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完全社会主义,是我们所有老人幸福养老的希望,是子女们完全解放的光明前景和寄托。

  (2018年4月12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